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繁/繁 體
无标题文档
您所在的位置: >> 天下>>国内热词>>嫦娥三号登月

中新网12月15日电 据央视报道,今天凌晨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驶进了月面。

央视消息称,巡视器在缓缓降落后踏上月面,印出了一道深深的痕迹。采集的数据将及时回传到地面。

两器分离后将展开勘察巡视,并进行两器互拍的成像试验。

中新网12月15日电 据央视报道,今天凌晨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驶进了月面。 央视消息称,巡视器在缓缓降落后踏上月面,印出了一道深深的痕迹。采集......

中新社“远望6号”远洋航天测量船12月15日电 题:“嫦娥玉兔”成功落月 传回月球表面清晰图片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经过12天的奔月、绕月旅程,“怀抱”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的中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北京时间14日晚在38万公里外的月亮上成功降落,并传回月球表面清晰图片。

中国古老美丽神话中,几千年前奔月的嫦娥与玉兔相伴居住的广寒宫里,终于第一次迎来了“娘家人”。

这是人类探测器时隔近40年后再次登陆月球,也是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球以外天体实现软着陆,地外天体上第一次印刻了“中国足迹”。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探测器软着陆月球的国家。

与美国与前苏联月球探测器大多着陆月球赤道附近不同,“中国足迹”首登的是月球高纬度的虹湾地区,这里尚是人类月球探测的一块空白。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即“玉兔号”月球车)组成,降落月球虹湾后,着陆器开展就位探测,“玉兔号”在月面行驶开展巡视探测,它们传回地面的数据,将帮助人们更加准确、更加直接地了解美丽神秘的月亮。

着陆器携有降落相机、地形地貌相机、极紫外相机和月基光学望远镜,“玉兔号”则带着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和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这8台设备实施月球探测工作,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月基光学望远镜、极紫外相机和测月雷达,使“嫦娥三号”实现巡天、观地、测月。

中国探月工程负责人表示,“嫦娥三号”承担的“落月”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中承前启后、至为关键的第二步,也是中国航天挺进深空迈出的一大步。

此番“嫦娥三号”怀抱“玉兔”顺利落月,既验证了月面软着陆技术、月球车技术,也为中国开展后续第三步月壤采样返回乃至未来载人登月、火星及行星际等深空探测任务,都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技术基础,“对推进中国探月工程和中国航天整体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2013年最后一个月圆之夜前夕,中国探月圆梦“落月”。有网友评论称,“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梦、强国梦已登上月球,浩瀚太空今后将实现更多、更美的“中国梦”。

但航天专家提醒说,发展航天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几天前中巴资源卫星发射失利无疑就是敲响的一记警钟,包括卫星发射、载人航天、月球和深空探测等在内,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和航天强国之路,都必须循序渐进发展,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推进。

“嫦娥三号”顺利“落月”,计划开展为期3个月的月面就位探测和月球车巡视探测任务才刚刚开始,月球上昼夜间隔时间长、温差大,所有探测载荷都将面临酷日和寒夜的考验。

“中国足迹”登陆地外天体的首秀表现如何?“嫦娥三号”和“玉兔号”的月球之行会带来什么样的成果和收获?这一切都值得期待。(完)

中新社“远望6号”远洋航天测量船12月15日电 题:“嫦娥玉兔”成功落月 传回月球表面清晰图片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经过12天的奔月、绕月旅程,“怀抱”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

图为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嫦娥三号动力下降高度曲线。(电视截图)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此次成功落月,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

21时,嫦娥三号开始720秒动力下降。探测器从距月面15公里处实施动力下降,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减为0。

落月前,“玉兔”月球车本身并不工作。前期飞行、动力下降及实施软着陆过程,均由着陆器完成。到达月球后,着陆器将释放出月球车,将各自在月面开展探测任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许,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探测车在月球虹湾实施软着陆。图为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嫦娥三号动力下降高度曲线。(电视截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许,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探测车在月球虹湾实施软着陆。图为“嫦娥三号”开始720秒动力下降。(电视截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许,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探测车在月球虹湾实施软着陆。图为720秒动力下降。(电视截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嫦娥三号开始720秒动力下降。探测器从距月面15公里处实施动力下降,相对速度将从每秒1.7公里逐渐减为0。嫦娥三号落月过程预计持续12分钟,主要靠探测器自主完成,人工干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电视截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许,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探测车在月球虹湾实施软着陆。图为7500牛发动机启动工作。(电视截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许,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探测车在月球虹湾实施软着陆。图为着陆器快速调整段,20秒下降600米。(电视截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许,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探测车在月球虹湾实施软着陆。图为着陆器接近段,确定着陆区并避障。(电视截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许,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探测车在月球虹湾实施软着陆。图为着陆器接近段,确定着陆区并避障。(电视截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许,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探测车在月球虹湾实施软着陆。图为着陆器缓速下降段,关机软着陆。(电视截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北京12月14日21时许,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探测车在月球虹湾成功实施软着陆。图为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实时画面,工作人员鼓掌庆祝。(电视截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许,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探测车在月球虹湾成功实施软着陆。图为着陆器太阳翼展开。(电视截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许,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探测车在月球虹湾成功实施软着陆。图为着陆器太阳翼展开。(电视截图)

图为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嫦娥三号动力下降高度曲线。(电视截图)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此次成功落月,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白瑞雪、李宣良)嫦娥三号探测器14日21时12分成功落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落月是从15公里高度开始的。大约12分钟的落月过程中,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经过了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段等6个阶段,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减为0。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暂时停下脚步,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以避开障碍物、选择着陆点。在以自由落体方式走完最后几米之后,平稳“站”上月面的4条着陆腿触月信号显示,嫦娥三号完美着陆月球虹湾地区。

这是人类第130次探月活动。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嫦娥三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也是在1976年苏联“月球24号”探测器登陆月球后第一个重返月球的人类探测器。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在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

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重近3.8吨。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玉兔”号将驶离着陆器,开始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原地探测。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白瑞雪、李宣良)嫦娥三号探测器14日21时12分成功落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落月是从15公里高度开始的。大......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任珂 白瑞雪 田野)北京时间12月14日晚,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缓缓降落在月面。继苏美之后,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控制下,约21时,嫦娥三号从距月面15千米处开始下降,在距月面100米处开启反推力火箭悬停空中。之后,探测器自主扫描月面壁障,并于21时12分许着陆。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说,软着陆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具备了独立进行地外天体就位探测的能力。

着陆后,按照计划,“玉兔”月球车将驶离着陆器,在月面进行3个月的科学勘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原地探测。

嫦娥三号还将在月球上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包括利用月基光学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利用极紫外相机对地球等离子体层进行观测、利用测月雷达对巡视路线上的月壳浅层结构厚度等进行剖面式观测等。

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

承载着中国人对月亮的向往,嫦娥三号于12月2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月球富含多种矿产资源,没有大气层的真空环境非常利于宇宙观测。科学家们相信,月球探索具有极大科学和经济价值,探月工程的许多新技术可在未来投入民用领域,提升社会整体科技水平。

嫦娥三号任务是人类重返月球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是继1976年苏联月球24号之后第一个在月球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人类已实施130次探月活动。

孙辉先认为,与上世纪美苏太空竞赛造成的探月高潮明显不同,新世纪人类重返月球更多是基于对未知宇宙的好奇和探索,中国探月工程是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登陆月球在文明古国中国还有另一层意义。月亮是历代文人灵感的源泉和想象空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诗句流传千古。而嫦娥、玉兔和蟾宫的传说,更是让人们充满对“飞天揽月”的向往。

“除了科学探索,探月也是对传统文化和想象的回应。中国的探月工程将伴随美丽传说继续前行。”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王经国、余晓洁参与采写)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任珂 白瑞雪 田野)北京时间12月14日晚,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缓缓降落在月面。继苏美之后,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在北京航天飞行......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田兆运、姜宁)嫦娥三号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指挥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14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嫦娥三号任务技术跨度大、状态变化多、技术要求高的情况,北京飞控中心连续攻克并突破了5项关键技术。

一是高精度月面视觉定位技术。巡视器月面遥操作要利用探测器下传的图像数据,进行高精度视觉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确定往哪里走、去哪探测。中心采用多项新技术新算法,实现了月面巡视器的高精度定位。

二是月面巡视动态规划技术。月面环境复杂地形多样,巡视探测要结合实时获取的地形数据进行动态规划。技术人员设计了基于规划图的状态空间前向搜索算法,构建了三层规划模型,解决了路径规划与巡视勘察自动验证和动态改进的难题。

三是巡视器行走控制技术。地面需要控制巡视器规避各类月面障碍,实现安全的月面行驶控制。中心通过建立月面综合环境模型,设计了里程最短、能源最省等最优路径搜索算法,控制巡视器实现盲走、自主规划避障等多种移动方式。

四是巡视器可视化操作与控制技术。实现遥操作控制可视化是地面指挥决策的重要辅助手段。中心建成了月球车手动驾驶系统,应用立体显示技术,实现了人在回路进行控制的遥操作环境。

五是多体制深空干涉测量数据处理技术。针对佳木斯、喀什两个新建深空站干涉测量信号的处理,中心突破了差分单程测距、同波束干涉测量等数据处理技术,为探月轨道确定和月面高精度定位提供了新手段。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田兆运、姜宁)嫦娥三号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指挥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14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嫦娥三号任务技术跨度大、状态变化多、技......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田兆运 林立栓)嫦娥三号14日晚成功落月。保障任务顺利实施的测控系统实现了哪些技术创新?我国探月工程测控系统副总设计师董光亮给出了详细解答。

“根据探月工程二期任务需求,我们新建了两个深空测控站,组建起深空测控网,初步具备了深空测控能力。”董光亮说,“作为测控系统最大的变化,深空网使我们在这次任务中有效解决了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测控、高数传码速率传输和月面双目标的测控问题。”

董光亮介绍说,为使嫦娥三号实现有动力条件下的位置确定以及着陆器和巡视器的相对位置确定任务,测控系统首次使用了三向测量技术和同波束干涉测量技术,确保位置测量的精准定位。此外,任务中首次主用X频段完成对探测器的各项测控任务,有效提高了测定轨精度、天地测控性能,并为后续探月和深空测控任务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对于测控系统来说,嫦娥三号任务仍有挑战。”董光亮说,比如,要首次完成对月面着陆器和巡视器的双目标测控,首次完成对地外天体表面巡视器的遥操作等。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田兆运 林立栓)嫦娥三号14日晚成功落月。保障任务顺利实施的测控系统实现了哪些技术创新?我国探月工程测控系统副总设计师董光亮给出了详细解答。 “根据探......

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探测器的4条“腿”“踩”在月面,姿态稳定,通讯信号正常。腿式机构成功缓冲了着陆的冲击能量,也让嫦娥三号成为我国第一个带“腿”的航天器。

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探测器的4条“腿”“踩”在月面,姿态稳定,通讯信号正常。腿式机构成功缓冲了着陆的冲击能量,也让嫦娥三号成为我国第一个带“腿”的航天器。......
着陆器展开太阳翼 2013-12-14 21:17

新华网快讯:着陆器展开太阳翼。科研人员为嫦娥三号量身打造了可重复收展的太阳翼,既能让它在需要时展开以保证探测器电能,也能在着陆时收回以避免折断。

新华网快讯:着陆器展开太阳翼。科研人员为嫦娥三号量身打造了可重复收展的太阳翼,既能让它在需要时展开以保证探测器电能,也能在着陆时收回以避免折断。......

新华网快讯:几个小时后,“玉兔”号月球车将驶离着陆器开展科学探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原地探测。

新华网快讯:几个小时后,“玉兔”号月球车将驶离着陆器开展科学探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原地探测。......
嫦娥三号平稳落月 2013-12-14 21:15

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

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

这是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和降落相机图像。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这是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嫦娥三号探测器。 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

这是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和降落相机图像。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这是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嫦娥三号探测器。 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

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落月区域锁定虹湾区,这里通讯、日照条件较好,地形相对平坦,此前人类探测器从未造访。

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落月区域锁定虹湾区,这里通讯、日照条件较好,地形相对平坦,此前人类探测器从未造访。......

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距月面还有30米,正在完成最后的避障和下降。尽管月球地形整体平坦,但局部仍分布有月石、月坑、壕沟等障碍。

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距月面还有30米,正在完成最后的避障和下降。尽管月球地形整体平坦,但局部仍分布有月石、月坑、壕沟等障碍。......

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在距月面100米处悬停,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以避开障碍物、选择着陆点。

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在距月面100米处悬停,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以避开障碍物、选择着陆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