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高温六大权益别沦为“六大皆空”

www.fjnet.cn 2012-07-06 09:24  吴睿鸫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日前,国家安监总局、卫生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对1960年公布的防暑降温旧办法进行修订,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据称,新办法对高温天气下室外露天作业时限及劳动者高温津贴等均做出明确规定。(《新京报》7月5日)

相对于旧办法,新办法不仅用“管理”取代了“暂行”,实现了制度的升级换代,而且在待遇、标准以及问责等方面,规定更加详尽。笔者觉得,尽管发放高温补贴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很重要,但劳动者所拥有的高温权益,更值得人们去关注,更需要国家职能部门来维护。因为,倘若不能切实维护劳动者的高温权益,即便企业发放了高温补贴,也容易变质变味,譬如,企业把高温补贴计入最低工资,难免使补贴变成“鸡肋”。

就目前而言,梳理我国各项法律法规,不难发现,劳动者享有六大高温权益:一是停工不停薪,减工不减薪。二是高温作业中暑属于工伤。三是高温津贴不得计入最低工资。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不包括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四是根据规定,企业必须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天。五是防暑物品不能充抵高温补贴。企业为员工发放的防暑降温饮料等不能充抵防暑降温费。此外,要加强对女职工的保护。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等。

尽管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劳动者拥有六大高温权益,但在制度落实过程中,这些原本劳动者应享受的合法权益,几乎变成了一纸空文。至于劳动者高温权益被架空的原因,主要在于工会和劳动监管部门执法软弱。因为,工会和劳动监管部门每年高温季节所发声音,无一例外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善意“提醒”,让充满期待的六大高温权益沦为“六大皆空”。

显然,要想维护劳动者的高温权益,不能仅止步于“提醒”,更要严格公正执法。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劳动法、工资条例、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等制度与高温权益的配合与衔接。 (吴睿鸫)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