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在北京的一些大型商场聚集了数以百计的国际知名品牌。然而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有些国际品牌是鱼龙混杂。要是稍不留神,不仅容易花眼,还容易上当。记者在随后的商场走访中发现,不少服装品牌来自英国、法国,但是来自意大利的品牌却似乎更多一些。不仅如此,记者还发现,这些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生产地在中国。

外国品牌,国内生产,听起来顺理成章,但是否真如销售人员所宣传的那样,记者对几个洋品牌做了调查,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些所谓的意大利品牌都是虚假的。它们都是打着国外牌子,在中国生产的。

然而在以档次和高消费为主的机场里,空壳洋品牌也是无处不在。这其中,一个叫做卡尔丹顿的服饰品牌据说是意大利顶级男装品牌。

在深圳宝安机场A候机楼,卡尔丹顿的专卖店显得鹤立鸡群,营业面积足有数百平米,装修也显得颇具档次。据销售人员介绍,卡尔丹顿从1993年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18年,目前在全国有数百家分店,仅机场就30余家。时尚、优雅的为其主要特点。对于价格的定位,也给出了意大利高端品牌的说法。

但是一位曾在机场卡尔丹顿专卖工作过的销售员告诉记者,所谓的历史不过是在意大利注册的品牌,完后再国内加工。按照这位原卡尔丹顿销售员的说法,卡尔丹顿应该是一个中国人注册的意大利品牌,在意大利并无历史,其在国内真正经营的时间也并不长。到底,卡尔丹顿是不是意大利品牌呢?它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记者随后在网上搜索到卡尔丹顿形象宣传片,其更多的是在宣传其意大利设计风格,为欧陆顶级男装服饰品牌,KALTENDIN卡尔丹顿是当今世界时尚和设计领域居主导地位的顶尖品牌。如此顶尖的意大利品牌到底是哪一年在意大利注册的呢?我们委托意大利当地的电视台首先调查了意大利专利商标局。检索显示,卡尔丹顿申请注册日期是1998年3月,申请人为yim siu wa,申请地址则在香港。这也就意味着,号称1993年进入中国的意大利品牌实际上在意大利的品牌历史仅仅只有10年。

记者随后设法通过多方渠道联系到意大利官方的商业和税务机关——意大利商会进一步调查。调查发现在意大利商会的注册资料中并没有卡尔丹顿,这也就意味着,卡尔丹顿在意大利并没有企业注册,更谈不上具有商业和纳税行为。那么,这个号称欧陆的顶级男装服饰品牌到底在意大利有多大知名度呢?记者采访了两位服装行业业内人士都表示对于该行业的品牌都比较熟悉,但卡尔丹顿这个牌子从未听过。


如此意大利品牌原来仅仅只是一个注册的商标而已。那么,这个叫做yim siu wa的注册人到底与目前在中国运营的卡尔丹顿有何关系?根据其商标注册提供的信息,记者通过多方渠道设法联系到了香港特区知识产权署的工作人员。通过特区知识产权署的网上检索,记者找到了卡尔丹顿的注册资料。香港的注册显示,卡尔丹顿申请注册日期为1997年8月28日,实际注册日期为1998年8月21日,注册人和地址与意大利注册一致。香港的注册资料表明,卡尔丹顿是先在香港进行注册,然后才在意大利注册,注册人都是yim siu wa。通过网上在线翻译,yim siu wa就是严小华,这与香港知识产权署得到的信息一致,登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查询发现,卡尔丹顿在国内的申请注册日期是1994年,目前商标拥有者是深圳市卡尔丹顿服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严小铅,而严小铅同时还是另一家深圳公司——深圳市兴亿实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网上搜索表明,严小华确有其人,此人也是深圳市兴亿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那么,严小华与严小铅,与深圳市兴亿实业有限公司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记者决定到卡尔丹顿公司寻找答案。

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兴亿公司目前就是卡尔丹顿的运营商,而兴亿公司在国内的登记注册时间是1993年,这与卡尔丹顿广告宣传中卡尔丹顿1993年进入中国的表述相吻合。对于严小华的身份,在卡尔丹顿公司,工作人员也跟出了我们答案,原来严小铅和严小华是兄弟,这样我们可以大致理清楚卡尔丹顿的商标注册脉络。1993年兴亿公司在深圳成立,这是一家从事服装生产的企业,公司主要成员包括严小铅、严小华等。1994年卡尔丹顿商标在国内注册。1997年,严小华以个人名义申请在香港注册卡尔丹顿商标,1998年同样是严小华个人名义申请在意大利注册商标。2008年深圳市卡尔丹顿服饰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卡尔丹顿在意大利的注册商标从严小华个人名下转到深圳市卡尔丹顿服饰有限公司。卡尔丹顿商标的运营经历了从国内到海外,再从海外回到国内的典型过程,而这也是目前众多国产空壳洋品牌发展的共同模式。

一个地道的中国服装品牌,却在大商场里摇身一变成了意大利品牌,空壳洋品牌利用的就是很多国人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意大利的服装就是好,法国的香水就是好、瑞士的手表就是好,而他们殊不知有些品牌很可能就是中国企业自己注册的,买来买去你可能买的只是一个空壳的“洋商标”。

其实,好端端的中国品牌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加一个洋出身呢?中国品牌管理研究中心的王汉武研究员认为,空壳洋品牌的出现,恰恰反映的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对自身品牌认识的缺陷。中国企业利用洋品牌在国内进行销售,其实对自身的品牌发展、建设并没有帮助,这些空壳洋品牌不仅自己会走进死胡同,也会搅乱国内的消费诚信环境。中国很多知名的企业并没有改变出身,但是他们仍然在国际上声名鹊起,也依靠中国品牌赢得了尊重,究其原因不是在于他们商标的属性,更关键的是在企业产品质量上。因此中国品牌的发展还是要靠练内功。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3月16日讯(本网记者 陈蓉 实习生 陈珑月)维修资金长期被占,房屋面积计算存争议……昨日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省消委会公布了去年十大典型案例,涉及物业、饮食、保险、医药、房产等民生行业。

案例1. 开发商霸占维修基金5年

去年3月15日,福州市台江区宁化街道江滨西大道98号滨江御景业主投诉,该小区业主在2004年入住和2005年办理房屋产权证时,按房款总价的2%缴纳了房屋公共维修资金,共计300多万元。业主缴款后,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未将这笔资金缴至福州市房地产管理局专项账户,而是另作他用。

业主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开发商终于在去年7月向市房管局缴纳了拖欠5年的维修资金312.9万元。

案例2. 房屋面积计算存争议

去年5月,长汀县消委会接到3名消费者投诉,称长汀县宝珠世纪花园小区福建天守房地产开发商所交付的商品房面积缩水,平均每户被多收近8000元,共涉及小区业主375户,金额高达147.86万元。事后,开发商始终以种种理由拒绝退还多收款项。经过调解,开发商最终同意退还多收房款。

案例3. 6万买全保 却只赔部分

去年1月,福州某消费者为新买奔驰汽车支付6万多元“全保”保险费,月因车子涉水6导致发动机损坏,在福州奔驰汽车服务中心修复花费49.77万元。但保险公司以“保单上已明确规定发动机涉水不赔”为由,同意只赔付其中空气滤清器维修费17.5万元,而对发动机损坏引发的电脑检测、发动机维修等费用32.26万元不予理赔。消费者则称对该免责条款并不知情,并且该保单须知上的签名非其本人所签。


案例4. 装修施工不当水淹房

吴先生于2009年8月21日与厦门合成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合同。去年10月,吴先生发现因施工人员将隐蔽水管割破了一条缝,导致水往地砖下的缝隙到处流,主卧木地板被淹,造成客厅、餐厅大理石、主卧室木地板等损失共计15万元。经多次调解后,该装饰公司一次性赔偿消费者13万元整。

案例5. 烟花爆炸伤人

去年除夕夜,平潭县林先生燃放烟花时,烟花瞬间全部爆炸,造成林先生、妻子和儿子出现不同程度受伤。

案例6. 农药商张冠李戴 柑橘减产

去年5月,永春县5名果农从本镇某农药商处购买防治芦柑菌病的农药134瓶。而施喷半个月后,柑橘树部分柑果落地,叶子烧伤,造成2处柑园计8000多株柑树生产受损,减产几千担。经农艺师发现,果树的柑果确有存在疮痂病,而果农所使用的农药标注防治对象却为棉花虫害。而农药商张冠李戴,将防治对象为棉花虫害的农药卖给果农防治芦柑菌病,应当负有责任。

案例7. 酒楼聚餐 近百食客中毒

古田县日日酒家于去年5月2日,承办酒席59桌,就餐人数达600多人。次日凌晨,相继有92名就餐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阵发性腹痛、腹泻和呕吐等症状。经查此次食物中毒事件系因该酒家提供的食物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而引发。


案例8. 家具保价托运 途中受损

去年8月,石先生在广东购买家用家具34件,共计79113元。委托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保价运至福州,支付运费2301元,保价费1187元。石先生验收时发现该批货物大部分外包装及货物损毁,沙发腿部全部损毁和脱落等,损毁家具金额约3.45万元。石先生要求德邦物流公司全额赔偿购买家具款7.91万元以及运输费、保价费等。

案例9. 小车刚买几天,故障频出

去年7月22日,顾女士在龙岩市五菱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购得一辆雪佛兰牌轿车,价格3.98万元。7月23日,顾女士即发现该车大灯进水、仪表不准,于当天更换大灯,25日再更换仪表,进而发现挡风玻璃也并非原厂原配。随后,7月24日更换后的大灯再次损坏,只好再行更换。由于新车在购车后短短的几天内问题不断,顾女士十分气愤,要求商家退车或换同型号的新车,遭到商家拒绝。

案例10. “巴黎婚纱”卷款走人

去年12月中旬,数十位准新人前往福州“巴黎婚纱”摄影门店取照片时,发现影楼三家门店大门紧锁,客服无人接听。福州婚庆行业协会启动行业自律机制,主动协调拿出免费“爱心援助方案”,为消费者挽回损失。

相关链接

福建省珠宝机构免费鉴定首日 查出数十件假首饰

景区道路已封两月仍带游客去玩 福州旅游投诉量增

黑作坊回收死猪肉做腊肉 执法人员查获6吨死猪肉

部分干洗店黑幕被揭露 使用山寨洗涤剂损坏衣服

近7成消费者认为看病贵 超5成认为就诊排队时间长

中央电视台2011年3·15晚会于3月15日晚8时在央视一套播出,今年是央视第21次举办3·15晚会,主题为“护航新消费”。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由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引发的多起火灾,央视记者对现在建筑外墙使用保温材料是否安全可靠进行了调查,竟然发现行业内惊人内幕。以下是节目现场和记者暗访实录:

赵赫:我们说水火无情。最近几年,针对于我们国家的火灾隐患,我们国家出台了很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相关的标准。现在我手上拿这的这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这是在2009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这还有一本是国家标准,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这是在1995年的11月1日开始实施的。这些法规还有标准的推出,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从源头做起,能够防患于未然。但是我们的记者在实地调查当中发现有一些地方一些人还在干着瞒天过海的勾当,他们这样的行径,为我们日后的消防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2010年11月15日,上海余姚路、交州路一栋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层施工的28层居民楼起火,共造成58人遇难。

2011年2月沈阳大厦发生火灾,持续10个小时,过火之后的大厦已是面目全非。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由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引发的多起火灾,现在建筑外墙使用的保温材料是否安全可靠,记者进行了调查。

这是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的一个在建小区,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外墙保温施工。记者发现他们施工采用的是一种叫做剂素板的保温材料。

记者:这个防火不防火?

工人:一点就着。

看到记者有些疑惑,这位工人随手拿起来一般快剂素板,没想到一点就着。记者捡了一块一点了一下,不仅一点就燃,而且燃烧速度非常快,伴随滚滚黑烟不断有燃烧物滴落。

还有人在操作电焊机,飞溅的火花不时落在刚刚安装好的剂素板上,让人捏了一把汗,对于这样的施工,工人们则是遭已习以为常。


武汉市的另外一个小区,也在用这样的剂素板进行外墙保温施工。记者随手捡起一块废弃的边角料进行测试,同样火越烧越大,还冒着刺鼻的黑烟。

这种一点就着的保温材料能够被随意使用吗?

2009年9月25日,对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级别做出了严格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9级,且不应低于B2级。A级是指不燃材料,B2级指可燃材料,明显不同于易燃材料,相同条件下不容易被点燃,短时间内不易明显火焰传播。即便被点燃,燃烧速度也相对缓慢。普通剂素板如果易燃产品,一点就着,只有经过处理之后才能达到国家的最低要求B2级。

显然武汉在建两个小区使用的剂素板根本不达标。

工人:凡是外墙保温的,都是要求组燃的,你看里面是组燃的,价格给的根本不是组燃的保温价格,所以咱们为什么弄成组燃的。

符合标准的剂素板比易燃的高一倍以上,会大幅增加工程造价。在武汉像他们这样在外墙保温中使用易燃的剂素板是非常普遍的。

杨凤刚:武汉根本没有组燃的板子。

方圆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是武汉最大的激素板生产厂家,这种剂素板就是他们生产的。记者在厂区看到,这里密密麻麻堆满了激素板,他们说极少生产组燃的。

记者:你有没有防火的样板?
方圆公司人员:现在没有。

江汉区在建小区使用的剂素板是由江苏泰禾有限公司生产的,在这家公司不大的院子里,同样堆满了已经包好的剂素板样品。

工作人员:都是普通的,没有非普通的。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极少生产组燃的剂素板,而且除了武汉,这种剂素板还畅销全国很多地方。


工作人员:山东也有,安徽也有,还有浙江。

一连几天,记者在武汉市走访了十多家企业和建材市场,都没能找到符合国家标准的剂素板。

工作人员:整个市场没有阻燃的。

记者:那你厂里现在没有阻燃的?

工作人员:没有。

除了剂素板以外,现在常用的还有聚氨酯,聚氨酯的保温性能比较好,价格也很高,普通的聚氨酯不仅易燃,而剂素板还快。

保温材料的生产到使用要经过层层把关和验收,那么这些易燃的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保温材料又是如何蒙混过关。负责蔡甸区这个保温工程的杨凤刚向记者揭开了谜底。保温材料要经过工地,首先要通过质检站的检验,对送检的样品他们从不马虎。

杨凤刚:我们过两天还从北京拿过来检测。

记者:这不是冒充吗?

杨凤刚:那是肯定的。

施工单位玩起了狸猫换太子的游戏。这种操作模式在业界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张松林:外表看不出来,到时候人家真正要求检测的时候,带回来一部分阻燃的就行。要检测,拿着阻燃的检测,真正用的时候用不阻燃的。

就这样,不合格的保温材料就顺利的进入了工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和保温材料生产企业更要紧密配合,做足表面文章。


工作人员:他们是这样的,你要阻燃的,我们给你送一批,那批阻燃的放在工地上,放这看,送货送的都不是阻燃的,因为价格差不多,查的时候给你看,就是这个货,就是阻燃的。

从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一直到工程结束后的验收,整个过程都处在工程监理部门的监督下。

武汉市的几个小区,记者随手拿起的都不是阻燃的,为什么监理部门做到视而不见?

反正人家报告提供给我们的都是合格的。

工程结束后的验收环节对施工单位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杨凤刚:武汉这边抠得比较紧,主要是在打通关卡这方面,你看这活儿已经干上了,甲方不可能让墙都凿了,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个事做好。

就这样,一块块易燃的保温板贴到我们身边的外墙上,埋下了安全的隐患。

赵赫:火灾带给我们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像去年上海大火,还有今年沈阳的事故,都是由于外墙保温材料阻燃带来的后果。不法行径并没有停止,呼吁有关单位切实把我每一个关口,只有把国家法律法规落到实处,我们的安全才能得到根本的保障。

中央电视台2011年3·15晚会于3月15日晚8时在央视一套播出,今年是央视第21次举办3·15晚会,主题为“护航新消费”。

近年来文物收藏与买卖越来越热,记者却在暗访中发现拍卖公司的所谓鉴定师们只要收钱就可以按照您的喜好随意开鉴定证书,有证书的假文物骗你没商量。以下是节目现场和记者暗访实录:

陈伟鸿:这段时间以来,我发现身边有很多人喜欢上了收藏,无论是古玩还是字画,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它们都是可以保值和增值的,而且很多人说您买得越多,未来挣钱的也就越多。前两天我们的一位记者就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到了北京的潘家园古玩市场,在那他也淘到了今天这三样宝贝,我们一块看一看,第一件宝贝是一幅画,您在这上面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当然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幅画的作者是齐白石,我们的这位记者花了三百元买下了它。

第二个宝贝就是这个花瓶,他花了两百元。

第三个杯子,在这个市场上他花了一百元。

这些宝贝在市场上到底值多少钱,我们不妨也到这个市场上去找一些懂行的人给看一看。

记者先来到了潘家园附近的联合国际大厦的北京金坤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人员告诉我们,这里可以给宝贝做鉴定。很快,一位年过六旬的颜老师走过来,记者先拿出来一百元买的,写着大明的小小杯子,颜老师一眼就辩出了真假。难道这得花一百元钱真买着宝贝了,口说无凭,颜老师能给开张证书吗?

北京金坤拍卖有限公司鉴定师 颜仲省:能出证书。


记者:证书上怎么写的?

颜仲省:大名成化。

有了证书,宝贝的身世就有凭有据了,这时候颜老师的话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颜仲省:别卖给特别懂的人,意思给你说明了。

这话说的记者糊涂了,为什么不能卖给懂行的人,接着记者又拿出写着康熙年末的小瓶。

颜仲省:清末的东西。

颜老师断了断,说小瓶是清末的,如此也写个证书吧。

记者:名知道是清末的,还出康熙的证书,这行吗?可以吗?

颜仲省:可以,都是这个代就行,都是清代的东西都可以。

写清末还是写康熙,这差别大了,近两百年的历史,这么大出入的鉴定证书也能开吗?

颜仲省:好比是昆仑玉,也可以开成和田玉,这都可以,因为它沾上边了,昆仑玉山崩了以后,滚到和田里面去,就是和田玉,我怎么说怎么对,沾点蒲就行了。

看来颜老师认为,只要沾谱的东西就能开证书。

几天后,记者拿着三百元钱买的齐白石的画再次来到这里。

颜仲省:是别人仿他的。

颜老师断定这幅画确确实实是赝品,不沾边,这次还能开证书吗?

颜仲省:那也行,这个章刻的行,一般的二把刀的人看不清。

得,这回颜老师不管沾不沾边,收下一千元的鉴定费,开了证书,赫然写着齐白石本人画作。

随后记者来到另一个鉴定中心,北京聚宝斋文物奠定中心,刘老师看了一眼就说这个小瓶是地地道道的仿品。


北京聚宝斋鉴定中心鉴定师 刘育新:是光绪仿的,仿的也很值钱。

没想到记者花两百元钱买的小瓶,经刘老师一鉴定,成了价值20多万的光绪仿品,身价一下翻了上千倍。没想到记者一提到开鉴定证书,小绳身价又翻了几番。

刘育新:这个花刻划太好了,是上百万的东西。

解说:这下宝贝又老了一百多年,宝贝年代涨了,鉴定费也跟这涨。

记者:要开到康熙,咱们得多少钱?

刘育新:最少两万。

记者:开到光绪呢?

刘育新:八千。

经过讨价还价,记者最终以1600元的价格给小瓶开了证书,上面的年代写的是清康熙。

接着记者又拿着一百元钱在地摊上买的高祖杯。

刘育新:像这个是现代的。

原来小杯上面的图是用化学物造的假。记者万万没想到,东西是现代的,鉴定证书仍然可以照开不误。

刘育新:能开证书,开成化,五万元。成化得一千万以上。

记者:就这一个小杯子。

刘育新:对,一千万以上。

看来在高额鉴定费面前,对刘老师来说,东西的真假已经不重要了。

离开聚宝斋鉴定中心,记者带着两百元买的小瓶,又连续走了几家,鸿骞文物鉴定品收藏中心的李老师也给小瓶做了鉴定。


李宗文:说白了,就是这一二十年做的。

虽然是新品,李老师也可以开鉴定书。

李宗文:民国仿。

记者:得多少钱?

李宗文:得一千。

证书上写着民国。接着记者来到北京古雅阁文物鉴定中心,马主任也给了鉴定结果。

记者:实际是什么时候?

马健:到头是民国光绪。

马主任说想开证书没问题。

马健:给您出证书没问题,按康熙本年出。

记者:一千元拿到证书,就这样,同一件小瓶,记者拿到三本鉴定证书,鉴定年代毫无不同。毫无例外,记者
从潘家园花一百元买来的三件东西,经过鉴定机构的鉴定,也都成了极具收藏价值的文物。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记者找到首都博物馆征集部的研究员刘岩。

刘岩:这幅画就是地摊上最廉价的仿品,而且风格不是齐白石。

金运昌:虽然落款写的是齐白石老人所作,其实跟齐白石一点关系都没有。

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这幅画是粗劣的仿制品。

金运昌:没有多少年代,故意做成这个样子,折合程度很多大折痕,其实就是现在新做的。

刘育新:有点写硬笔字的感觉。


画假的不能再假了,记者买的两件瓷器如何呢?记者请教了首都博物馆研究员王春城来说。

王春城:总的来看都是现代的仿品,这件东西体形不美,上手略显轻,翻过来,底又很白。这个碗应该是很低端的仿品,它在绘画方法来讲很粗糙,我们看上面这些像似带着泥浆的东西,这是完全典型的人为作品。

陈伟鸿:刚才这个小片就记录了我们这位记者在购买了那三件宝物之后,找一些所谓的专家鉴定的全过程。我觉得这样一个鉴定过程真的让人非常传阅,因为你发现同样的东西,它可以在这些鉴定证书上任意让它改朝换代,现在我的手头拿到的就是这样我们收藏来的每一个都比我们买宝物还要更贵的鉴定证书,像刚才三百块钱的齐白石的这幅画,这位鉴定大使明明白白就写了,这是齐白石本人之化作。其实每一个鉴定证书都非常精美,你从它的外观上看不出任何破绽。咱们打开看一看,同样你可以看到貌似很专业,也很严谨的一个鉴定。看了刚才这个片子,大家都知道,开头的他几位老先生,其实他们是可以看得出这些所谓的宝贝的成色的,只是到了他们要来开具鉴定证书的那一刻,他们的眼中看到的只有钱的颜色了,没有任何一句真话了。所以电视机前的各位,如果您的手中有宝物需要鉴定,一定要找有公信力的鉴定专家,不要再让这类的假鉴定继续欺骗他人了。

中央电视台2011年3·15晚会于3月15日晚8时在央视一套播出,今年是央视第21次举办3·15晚会,主题为“护航新消费”。

目前手机市场里中充斥着大量的水货手机,大多是英文版操作系统,为了便于在国内销售,要安装中文系统,业内称之为“刷机”。央视曝光网秦、飞流等软件商通过刷机将自己的软件内置到手机,一个造毒一个杀毒,一唱一和掏空消费者的口袋。以下是节目现场和记者暗访实录:

赵赫:现如今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手机无处不在,因为它不光可以给我们当通讯工具,还可以作为网络的终端,还可以给我们当工作的小秘书,同时还可以用来娱乐,像随身听、打游戏等等,真的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过有些异常的情况,比如像我们的手机突然出现了自动联网,或者是突然运行的速度放慢了,你到底知道不知道它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

在深圳市的手机市场里中充斥着大量的水货手机,大多是英文版操作系统,为了便于在国内销售,要安装中文系统,业内称之为“刷机”。

记者:你这一天能装多少部?

答:一千台是有的。

大量的软件商看到商机,他们想方设法通过刷机将自己的软件内置到手机里,每内置一个手机,都向手机方支付一两元的费用。


记者调查发现,刷机上安装的系统大多是同时捆绑了网秦、飞流等软件,这些软件还使用了非常的手段。

李经理:这个是看不到的。

记者:那什么时候能看到?

李经理:插卡6个小时,删也删不掉,你删了,它又自己安了,隔6个小时,它又自己安了。

那么为什么预装在手机中的软件又故意隐藏自己?记者安装了非流下载软件之后,发现手机上出现很多非常奇怪的现象,手机中多出了这样一个正在运行的程序,在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屏幕左上角突然出现了正在联网的提示,这部手机正在不停下载数据,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下载的同时,一些莫名数据被上传。下载完成后
记者看到,手机管理中有四个以“2003”文件名开头的程序正在运行,这时候手机变得反应迟钝,及时退出飞流软件,这四个程序依然在运行。

接下来更奇怪的事情出现,原本在手机中安装的手机卫士杀毒软件图标消失,传播竟然被莫名其妙地卸载了。是不是手机中病毒了呢?记者用网秦杀毒软件对手机进行扫描后,手机中的安全官价软件竟被当成一个威胁,此外没有别的发现。这是什么回事?我们在网前的安全报告中看到,无法防御最新病毒,立即更新病毒库,更新后,手机显示,重置两元可以更新至最新的病毒库。在花费两元后,网秦杀毒软件显示,手机中有四个危险,除安全官价之外,又增加了两个以OPEN开头的可疑文件。描述是危险被植入病毒,请立即卸载,把这两个可疑文件清除之后,手机恢复了正常。

我们又用另一部手机进行了同样的试验,在植入安装飞流下载软件后,手机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记者发现,国内很多手机用户在安装了飞流下载软件之后,也出现了莫名其妙联网,运行缓慢,甚至频繁死机的现在。

2010年11月,山西的雷先生在手机中安装了之后,手机就出现了运行速度慢和死机的现象,手机中的安全官价等杀毒软家都莫名其妙打不开了。

雷先生:自从下载飞流之后出现这个现象。


2010年成都的张先生发现同样的问题,同样,张先生花两元钱更新了网前病毒库,发现并卸载了手机中的几个可疑文件后,手机恢复了正常。

广东手机用户:手机上自带的飞流。

记者:有没有装飞流软件?

广东手机用户:老早以前装过,用着用着就死机了。

手机中出现的奇怪现象和名为“飞流”的软件有没有关系?

2011年3月,经北方网络行业协会电子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安装飞流软件后,手机会自动联网,导致手机任务管理器依次出现4个以2003开头的文件名,运行后会自动卸载杀毒软件,并且安装四个程序,最终致使手机运行异常。鉴定意见显示,这些程序安装到手机系统中,安装过程无提示,无安装提示,且无法卸载,会对手机系统产生干扰,造成手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具备恶意程序的特征。而这四个程序与飞流程序偷偷下载的四个软件安装包后提供的证书详情一致。

原来,手机中出现的奇怪现象竟然是飞流下载软件引起的,那么飞流下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飞流暗中下载不明文件,在手机中安装恶意程序,这些恶意程序会关闭和卸载手机中的一些杀毒软件,唯独只对网秦手下留情,更气概的是,这些程序只有网秦杀毒软件才能安上。

记者注意到,安装飞流,手机异常,删除病毒,手机正常,这个过程中,唯独只有网秦杀毒从中获利。那么网秦杀毒和飞流下载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蹊跷的情况呢?


北京飞流九天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创立,是一家移动互联网软件产品和信息资源综合服务提供商,旗下的飞流下载软件是一款手机资源下载工具。

2011年1月,记者来到飞流九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飞流九天科技有限公司 李燕:其实这就是网秦,因为他们的老总跟我们老总是博士同学。

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号称全球最大的移动安全服务领导厂商,能够满足用户手机防病毒、恶意软件、防骚扰、隐私保护等全方位安全需求。

记者惊奇地发现,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这个科技园,他们其中一个部门甚至和飞流九天公司在一起办公。网秦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两家公司之间有着密切的合作。

记者:咱们这个办公室怎么是飞流,牌子上挂的是飞流?

网秦工作人员:我们首先是战略的一个合作,然后网秦有一定的投资关系。

记者:网秦给飞流有投资?

网秦工作人员:对。

记者在工商部门对网秦天下、飞流九天两家公司的注册信息进行了查询,2010年9月19日,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以49.5万元的出资数额成为飞流九天的第二大股东,看得出来,这两家公司不仅在战略上有着紧密的合作,在对付手机用户上也同样有紧密的合作。

赵赫: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先生产一个软件来诱惑你,再引导你去掏钱,购买另外一个软件解决所谓的问题,本来是两个相互制约的软件,现在却联起手来共同坑害消费者,这些人自以为他们做的很高明,也很隐蔽,但是他们忘记了一句话,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中央电视台2011年3·15晚会于3月15日晚8时在央视一套播出,今年是央视第21次举办3·15晚会,主题为“护航新消费”。节目中曝光了4S店销售的潜规则,将消费者新购车辆的车辆合格证抵押给银行,最终可能导致消费者购买的新车无法上牌,变成“黑车”。

陈伟鸿: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汽车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方便自己的出行,每一辆汽车在出厂的时候都有一张合格证,有人形象地说,这张合格证就是这个汽车合法的身份证,我们要给车辆管理部门提供一系列完备的手续,这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有汽车的合格证,如果少了它的话,恐怕谁都帮不了你的忙,你的车也许永远都上不来牌照。

对于很多新车的车主来说,他们可能并不是十分清楚一辆车要上牌照,究竟要提供什么样的手续、证明等等,甚至还有人不知道每一辆车都有这样的合格证。于是针对这一切,有一些不法的汽车经销商就在这上打起了他的歪主意。

2009年2月,济南赵女士换了一辆雅阁车,但是没有想到整整两年,她都无法上牌。

山西的曲先生购买了日产的车,也同样遭遇了无法上牌照的尴尬。

曲先生:经常放在窗子下面,经常看着它。

江苏先生的沁阳汽车购买了也一直无法上牌。在全国,很多消费者买了车之后,遭遇同样的尴尬。


电话采访:我现在买车一个月了,牌照还上不了。等了一多年。

这些好好的车为什么不能上牌照呢?因为他们一直没有拿到车辆合格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必须提供机动正整车出厂合格证明,赵女士他们购买的车为什么没有合格证呢?在一些4S店里,记者听到这样的说法。

销售人员:厂家做比较慢,核准要晚三四天才会从那边邮寄过来。

这些4S销售店人员异口同声告诉记者,合格证还滞留在厂家那,事实真的如此吗?

电话采访:案例都是把合格证给经销商。厂家应该是车和合格证一起发出的。

记者接连拨打了数家汽车厂商的电话,都是同样的答复。为什么这些经销商卖车时,不把合格证跟车一起交付消费者?

销售人员:购车行的一些内幕。

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幕呢?在记者的追问下,一位销售人员透露出了合格证的最终趋向?

记者:在哪?

销售人员:银行。

现在的4S店所有进车都是银行贷款做的,所有合格证是在银行做抵押的,银行不可能抵押你的车,车可以正常卖,您的车卖了以后去财务,财务和银行联系,把车拿过来。

这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获得更多资金,先把合格证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把没有合格证的车卖给消费者,拿回钱再赎回合格证给消费者,然而这些事实所有合格者都无法事前得知,大多数4S店人员都会对消费者故意隐瞒。


销售人员:不利的话我们谁都不会说,如果说压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消费者就说选其他车型。我没有蒙人,我是隐瞒了,但是我没有骗人家,这是事实。

赎回合格证,有的一年两年都拿不回。为什么赎回时间有这么大的差异,一个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因为一些汽车经销商可能把提车合格证拿来的钱挪做他用。

销售人员:我们公司在茁壮成长,马上有个福特的4S店要建,需要很多钱,所以要把证拿到银行贷钱来用。

而一旦资金链断裂,赎回合格证就变得遥遥无期,消费者买回的车将真的成为上不了牌的黑车。济南的赵女士之所以两年时间都拿不到合格证,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4S店的人员解释说,除了不能上牌照,没有合格证的车和有合格证的车并没有什么不同。

销售人员:有复印件的,以后做保险都可以,他是按照你的车架号来的。

记者:所有险种都是一样的?

销售人员:都是一样的。

记者:全都生效吗?

销售人员:可以。

然而,记者错各大销售商了解到,他们隐瞒了更重要的事实,对于没有牌照的车辆,盗抢险根本不会生效。


车辆一旦发生被盗或者被抢,保险公司不会发生赔偿,销售商也会把责任推得一干而净。

记者:万一这一个型汽车出问题了,丢了怎么办?

销售人员:那当然算你自己的,你把车开初期,你丢了,我怎么要负责?

记者:因为你们没给合格证。

销售人员:我没给合格证,我没让你把车丢了对吧?

陈伟鸿:刚才短片当中的销售人员说了一句大实话,他说他们这么做是行业的潜规则,但现在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样的潜规则是以侵害我们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来作为前提的。对他们来说,虽然一时之间他们隐瞒了真相,留住了客户,甚至还提升了自己的销售业绩,但是长此以往,这样的骗局迟早都是会被真相戳穿的。

中央电视台2011年3·15晚会于3月15日晚8时在央视一套播出,今年是央视第21次举办3·15晚会,主题为“护航新消费”。央视曝光了宝洁造纸厂、晨光纸业等企业生产的用来擦嘴的餐巾纸,其实还不如上厕所的卫生纸干净、安全。以下是节目现场和记者暗访实录:

王小丫:刚才我们说了保温材料,现在我们再来说一说这个。这是我们生活当中非常熟悉的日用品——餐巾纸,它看上去洁白、卫生,而且用起来很方便,自从有了它之后,很多人就不再用手绢了。可是您知道它到底有多卫生呢?您知道它是在哪里生产的呢?是用什么样的原材料生产的呢?我想此刻大家一定都非常想了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在荧光灯的照射下,这一张张看似洁白的餐巾纸却显现出了星星点点的亮斑,用它擦嘴,嘴上有光斑,擦嘴也有,这亮闪闪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在保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记者注意到,这里批发的大部分餐巾纸都没有厂名和厂址。石家庄佳农市场和蔬菜批发市场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记者注意到,这里销售的餐巾纸也同样找不到生产和卫生消毒相关的任何信息。

销售人员:这一天得卖上百捆的。

这些餐巾纸为什么没有厂名、厂址?它又是哪里生产的呢?

石家庄拜佛汽车站旁的狭窄巷子里,没有任何标牌的卷帘门后竟然隐藏一家餐巾纸厂。零乱的厂房里有的原料直接放在第上,粘满了灰尘,旁边几台机器高速运转,成卷的纸源源不断送上机器。


石家庄宝洁纸业董厂长:装上之后就行了,管它白黑。

记者注意到整个生产过程没有任何消毒措施。

记者:有消毒吗?

董厂长:没有。

价格低廉的奥秘是使用特殊的原材料。

董厂长:脱墨纸。

董厂长给我们算了一笔张,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大多是一万元左右,而她使用的脱墨纸每吨价格五千元。

在石家庄市的西塔口村,我们找到了这家也没有悬挂任何标牌的造纸厂,狭窄的院子,三台机器高速运转。

王宇良:主要是这个走得多,这个做不过来。

王厂长透露,他们使用的餐巾纸原料也是脱墨纸。餐巾纸从生产到加工分两部分,餐巾纸厂只负责加工,这些原料大盘纸都来自造纸厂。在河北省霸州等造纸厂里,我们见识了脱墨纸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霸州市晨光院子里既有破书乱本,也有夹杂的杂物,风吹起来四处飞扬。

记者:这都是原料?

晨光造纸厂郭经理:这都是原料。这都是做餐巾纸用的,别的咱不做。


在栾城县西营巷造纸厂院子里,对方的回来的垃圾纸足足有上百吨。不仅有旧书本,碎纸屑,还有药品包装盒,记者还发现剩余的药物和粪便。

记者:这种也是原料吗?

郭经理:对。

原来这些都是用来生产餐巾纸纸浆的原料,工厂用什么方法把这些黑黑的垃圾纸变成脱墨纸呢?

郭经理:加工业化工品,这是烧碱。

原来要想把废纸上的墨吉脱掉,烧碱这种化工原料必不可少,烧碱也叫火碱,是工业园氢氧化纳的俗称,具有强腐蚀性。

工人:烧劲大,用这个把墨烧掉,要不你自己脱不下来。

郭经理:经过火碱,没有脱不了墨的纸。

记者看到,工人们会把拣回来的垃圾直接放到铁管容器里,再加入半袋烧碱,40分钟后这些会黑色水泥状的纸浆慢慢变成白色。郭经理告诉记者,要想变得更白,还要用另一种化工原料。

旁边小方面里堆放这三四桶化工原料,一桶已经打开,里面黄颜色粉末状物质所剩不多,专门盛放这个物质的小塑料盆摆放在那里。

河北省晨光造纸厂霸州分厂工人:这个都是,就是往这里面放的。

记者:师傅,那个黄色的是什么东西?那个黄色盆子里装的?

工人:增白剂,没有就白不了。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燃料,有漂白增量作用,这些脏乱垃圾废止经过荧光增白之后,摇身一变就变成又白又亮,用来做餐巾纸的原料。

彭经理:这个增白剂多加点儿,时间长一点。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生产纸质厂只可以使用木料、竹子等,不可使用任何回收纸及其他回收纤维状物质做原料。在国家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里,对于餐巾纸这样的纸巾纸,原材料应无毒、无害,无污染,记者发现在河北保定等地区,用增白剂和荧光剂生产这些纸的厂家很多,为了逃避检查,对外大都宣传是生产卫生纸的。

张主任:做餐巾纸加厚一点就可以,量都一样。

记者:增白剂量不一样是吧?

张主任:对。应该是餐巾纸的量大。

卫生纸和餐巾纸都是用同样的原料、同样的生产线,不同的只是名称和增白剂的用量,我们很难相信,这些用来擦嘴的餐巾纸,其实还不如上厕所的卫生纸干净、安全。

王小丫:看完这个短片,可能大家都在想,从废物利用的角度来讲,把一些废旧的物资回收再利用,这是完全应该提倡的,但是大家已经看到了,把这么脏的东西用来生产我们擦嘴用的餐巾纸,这个性质就是完全不一样了,在这里也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怎么来鉴别。在我的手里有两张餐巾纸,这张它比较白,而且它摸起来有韧劲,如果试验,滴一点水在上面,发现它不容易那么一下子就烂了。

再看上面这张,看上去比较粗糙,而且仔细看,在那上面要不然就是有黑点,要不就是有一些荧光粉一样的东西,有点发亮的亮晶晶的小点,一滴水,马上就烂掉了,没有韧劲,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甄别,因为病从口入,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一句古话。在这里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我们还是用手绢吧,手绢真的是环保、低碳,而且它真的是很卫生。

各大商场常会推出不同的打折和优惠,然而有时这些优惠却陷阱重重,央视曝光国美电器工作人员套取本应给消费者的赠品,你可能不知不觉就为他们买了单,除了想方设法从消费者身上骗取利益外,为了追求销售业绩,国美等店的店员还打起以旧换新的主意。都被以下是节目现场及记者暗访实录:

陈伟鸿: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各大商场都会推出不同的打折和优惠,比如买一百返五十,买五百返三百等等,这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价位经济,在面对琳琅满目打折信息的同时,作为消费者在面对这些信息的同时,除了想清楚,算清楚,还要看清楚。

3·15晚会接到内幕人士透露,国美人员在骗取赠品。

内幕人士:本应给消费者的赠品都被工作人员套取,最多的时候七天之内可以套取现金卡三四万元。

内幕人士告诉记者,每逢大型节假日都会有送促销卡的活动,但这些优惠都被他们工作人员非常巧妙占为己有。

这是内幕人士提供一份销售记录,上面显示,张女士在十一前后购买三条空调,获得的赠品有这些,张女士拿到多少赠品?

张女士:两位赠品。

这位段先生也在十一购买了电器,也获得了一百元的现金卡,他领的赠品是什么?


段先生:有一个衣服架,有一个保温杯,其实一点没有保温。

按照国美电器的要求,不但有登记,而且在发票上要注明,张先生只看到两个电磁户和压力锅的赠品,并没有现金卡的注明。在段先生的发票上内容更是一片空白,这些现金卡的赠品信息为什么没有呢,内幕人士告诉我们了。

内幕人士:销售人员在顾客发票备注栏中轻轻一抹就把现金券和赠品抹掉,一般不仔细看会看不出来。

记者做了一个实验,轻轻试以后,擦字迹马上就消失。在张女士和段先生的发票上都有一条浅黄色的印迹,显然他们的发票都曾遭遇涂改,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法,原本属于消费者的现金卡和赠品就神不知鬼不觉就进了售货员的腰包,如果消费者细细追问,售货员早已做好准备。

内幕人士:他们会从旁边拿一个很低廉的碗或者盆打发消费者走,如果消费者不问就这样了。

在国美这样的情况出现三年之久,无论顾客是谁,他们都会想近办法骗取顾客的现金卡。

内幕人士:我们写过信,向我们总部和分布的检察部门反映过,但是都查无结果。

陈伟鸿:刚才这一幕的确出乎我们大家的意料,这些售货员仿佛变成隐蔽的神偷,他们就像在瞬间变魔术一样把原本属于我们的东西变为己有,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他们已经做了三年,一方面他们顺手截留商场给消费者的实惠,另一方面他们把自己的手伸向国家补贴的政策。在国美电器,国家的电器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随意让他们套取,甚至在有的地方已经形成分工明确的利益链条。

除了想方设法从消费者身上骗取利益外,为了追求销售业绩,国美等店的店员还打起以旧换新的主意。


内幕人士:不管你符不符合条件,我们就可以花钱让你购买以旧换新的凭证,骗取国家的补贴。

2010年国家开始实施补贴的政策,根据不同的电器补贴200元到400元的政策,这个政策成为国美的涂销政策。

销售员:以旧换新还能补贴400块钱。

按照补贴领取流程,具有本市户口的消费者在本店购买电器,同时给顾客以旧换新凭证,顾客凭借凭证和发票到店里去换取补贴。

销售员:你花80块钱买一个瓶子还有320,我们给你报,你甭管。

要是没有本市户口怎么办呢,这里的销售人员早就替你想好了。

记者:你要是没有本地户口?

销售员:我们是本地的,我们给你弄一个。

为了应对随时上门的顾客,这位销售员早已准备好以旧换新的凭证。

销售员:我对象,我大哥、大嫂都有本地身份证,我们对象表弟、表妹,表弟都用完了。

真能领到补贴吗,记者花4990元买了一个彩电,拿着名为张强的身份证、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发票当场从商场领了400元的以旧换新的补贴。

按照办法实施规定,个人新家电总量不超过5台,单位不超过50台,一旦亲朋好友的名额用完,售货员还会想出更多的方法,换取更多的凭证。这是销售记录,上面显示,2010年10月1日到2011年1月期间,大板村一共购买了这些电器。真是这样。

记者:从2010年10月份到2011年1月份我们从国美购买了多少电器?

答:没有。

村委会没有购买,那这些电器是谁购买的呢?记者走访这些电器的买主,发票上显示他们都领取了以旧换新的补贴。


顾客:我是卖酒的,这是我一个同事领的。

记者:就是以村委会的名义领取的补贴?用他的指标买的?

顾客:对的。

用他们村委会的以旧换新的名额买的,不是你们自己的名额买的?

顾客:对。

记者了解到他们都是以大唐镇村民委员会的名义换取的以旧换新的名义,那么国美大港店这些大量以旧换新凭证究竟从哪儿来的?

内幕人士:这些凭证都是活动商送到我们商场来,有时候我们也会主动去买。

记者整整守了一下午,商场前这个人引起记者的注意,四五个人围绕这个男子,这个男子从包里掏出四五张以旧换新的凭证给他们。

销售员:你还有凭证吗?

工作人员:80元。

当记者表示还想购买凭证时,这位男子非常爽快以80元卖给记者,这名男子怎么会有这么多以旧换新凭证呢?

记者:你们是收废品的?

工作人员:是以旧换新。

这名男子所说的绿天使就是再生回收利用有限公司,也就是旧家电的回收商,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办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套取财政补贴,可是在国美大港店以旧换新随意买卖。内幕人士介绍,由国美大港店发放的以旧换新家电补贴,绝大部分都是提供虚假信息买卖凭证获取的。


内幕人士:现在我们商场以旧换新名额比例在65%。

记者调查发现,随意买卖以旧换新凭证,套取国家补贴的现象在国美其他商城也时有发生。

记者:多少钱?

售货员:50元。150块钱买张票,补你400元。

售货员:我的名字五个已经让他们用完,不是河北省的人们在买冰箱,我已经全部用完,我再找呗,我家老公的名字已经全部让他们用完。

售货员:这个补贴是国家补贴的,不要是你的损失。

售货员:我这是销售。

售货员:这是政府给你的钱,不要白不要。

陈伟鸿:国家出台以旧换新政策,一方面为了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老旧家电,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我们消费者在更新电器过程当中的经济负担,这样一个有利于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是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却看到国美电器的一些员工把它利用成了自己的促销工具,为自己来牟利来了。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这样一个现象予以关注。

中新网3月15日电 截止2011年1月,我国手机用户已达8.7亿,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使很多不法公司开始将黑手伸向了用户的手机。2011年央视3.15晚会中,便曝光了网秦杀毒软件和飞流下载软件“演双簧”,共同欺骗消费者谋取不法收益的黑幕。

据央视3.15晚会报道,网秦杀毒软件和飞流下载软件的公司相互串通,通过飞流下载软件在后台自动下载恶意软件,同时屏蔽用户手机内的其它安全程序,引导用户使用网秦杀毒软件进行查杀。同时网秦杀毒软件则需要付费升级后,才能清除恶意软件,从而让手机恢复正常工作。

据消费者反映,深圳的手机卖家在大量山寨手机中内置网秦和飞流,安装之后无法卸载。卖家李经理说“插卡6个小时,删也删不掉,你删了,它又自己安了,隔6个小时,它又自己安了。”

央视调查发现,国内很多手机用户在安装了飞流下载软件之后,出现了莫名其妙联网,运行缓慢,甚至频繁死机的现象。

2010年11月,山西的雷先生在手机中安装了之后,手机就出现了运行速度慢和死机的现象,手机中的安全官价等杀毒软家都莫名其妙打不开了。雷先生说,自从下载飞流之后出现这个现象。

2010年成都的张先生发现同样的问题,同样,张先生花两元钱更新了网秦病毒库,发现并卸载了手机中的几个可疑文件后,手机恢复了正常。广东手机用户说,很早以前装过飞流软件,用着用着就死机了。


手机中出现的奇怪现象和名为“飞流”的软件有没有关系?2011年3月,经北方网络行业协会电子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安装飞流软件后,手机会自动联网,导致手机任务管理器依次出现4个以2003开头的文件名,运行后会自动卸载杀毒软件,并且安装四个程序,最终致使手机运行异常。鉴定意见显示,这些程序安装到手机系统中,安装过程无提示,无安装提示,且无法卸载,会对手机系统产生干扰,造成手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具备恶意程序的特征。而这四个程序与飞流程序偷偷下载的四个软件安装包后提供的证书详情一致。

原来,手机中出现的奇怪现象竟然是飞流下载软件引起的,那么飞流下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飞流暗中下载不明文件,在手机中安装恶意程序,这些恶意程序会关闭和卸载手机中的一些杀毒软件,唯独只对网秦手下留情,更奇怪的是,这些程序只有网秦杀毒软件才能安上。

调查发现,安装飞流,手机异常,删除病毒,手机正常,这个过程中,唯独只有网秦杀毒从中获利。那么网秦杀毒和飞流下载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蹊跷的情况呢?

北京飞流九天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创立,是一家移动互联网软件产品和信息资源综合服务提供商,旗下的飞流下载软件是一款手机资源下载工具。北京飞流九天科技有限公司李燕说,“其实这就是网秦,因为他们的老总跟我们老总是博士同学。”

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号称全球最大的移动安全服务领导厂商,能够满足用户手机防病毒、恶意软件、防骚扰、隐私保护等全方位安全需求。

央视记者发现,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一个部门甚至和飞流九天公司在一起办公。网秦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两家公司之间有着密切的合作。

央视记者在工商部门对网秦天下、飞流九天两家公司的注册信息进行了查询,2010年9月19日,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以49.5万元的出资数额成为飞流九天的第二大股东,原来,这两家公司不仅在战略上有着紧密的合作,在对付手机用户上也同样有紧密的合作。(中新网IT频道)

消费报讯(记者杨忠 特约记者王月琴 实习生洪雅君)记者从省消委会了解到,2010年,消费者对我省有线电视、供水、供电、公交等占有优势资源和垄断地位的公共服务行业投诉数量高达1324起,比上年增加一倍以上。

从总体上看,2010年,全省各消委会和消委会的相关成员单位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2369件,解决70773件,解决率97.8%,为消费者挽回损失9912.5849万元,接待来访、接受咨询35.0791万人次。

从投诉热点看,全省因商品和服务质量、安全引发的消费纠纷投诉多达31921件,占全年投诉总量的45%,同比上年度(17367件)增加83.8%。其中,涉及服装鞋帽、移动电话、食品质量问题投诉位居商品投诉前列。

2010年,全省共接到医疗投诉155起,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医疗伤害索赔难,特别是就诊时被医托骗取钱财,乱收多收诊疗费。

食品消费类投诉增多

据统计,2010年,全省共计受理食品消费类投诉1948起,其中涉及食品质量安全的1350起,投诉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从具体受理投诉的情况看,餐饮消费投诉依法获赔难度较大。由于超市、连琐面包店等向消费者出具售货凭证、购物小票比较规范,使消费者事后获得赔偿的证据相对充分。而消费者往往对在接受餐饮服务时遇到菜肴异味或出现异物时举证较难,并且餐饮商家出具凭证比较被动,致使此类纠纷多以退换菜肴或部分免单现场解决,10倍赔偿较难实现。

健身场所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从2010年受理投诉的情况看,多数被投诉的健身、保健场所缺少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必要设施,造成消费者人身侵害或财产损失;部分健身场所因健身器械设备陈旧老化、损坏失修或缺少相应操作提示,误伤消费者而引起投诉;游泳馆内的人身伤害事件也时有发生。


目前,调解此类消费纠纷存在的难点是:由于健身消费造成人身伤害一般还需去疤、理疗等后续康复治疗,消费者主张后期康复费用和精神损失往往遭到商家拒绝。

远程购物诚信度仍较低

2010年,全省远程购物消费投诉主要热点是:网络诈骗、售后服务欠缺、产品质量缺陷、退款不及时、假冒产品等问题。有的网站以低廉的价格为诱饵吸引购物者下订单,随后以货源紧张为由不按时发货;有的则利用快递行业的“先签字后验货”的行业规则,借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进行调包。

目前,由于部分网络销售商未办理营业执照,也没有实体店,联系方式多为QQ号和手机号码,经营者实际地址难以查寻;一些远程销售商对售出的商品拒不承担“三包”责任,这些原因导致职能部门和消委会难以介入调解、处理,大大增加了异地远程购物消费维权的难度。

商业保险宣传不实

据统计,2010年全省共收到各类保险投诉123件,其中,利用银行信誉扩大保险收益宣传、机动车商业险投保容易理赔难和保险合同有关材料被假冒签名的投诉比较多。

一些经营者利用银行信誉扩大保险收益宣传,他们有的扩大宣传保险收益,把预期收益说成保底收益或者把五年以上累积收益说成一年收益,以引诱消费者购买;有的则以保险储蓄、可随时支取或存款送保险等不实宣传掩盖商业保险实质;有的故意隐蔽犹豫期使消费者错过合法退保期限等。

此外,由于消费者往往对保单诸多条款了解不足和保险公司未如实履行告知义务,使得2010年全省有关保险合同相关材料被假冒签名的投诉依然不少。

物流行业自律有待加强

快递、货运等物流服务日益普遍。但物流行业自行规定的某些合同格式条款常常让消费者感到无奈。据统计,2010年全省共计收到有关物流纠纷的消费投诉433起。

从投诉事项看,快递公司送货未验明身份随意找人代收代签,消费者邮寄物品未标明价格且应当保价未保价,是纠纷调处的难点所在。而针对物流行业“消费者须先签收、后交货”的霸王条款的投诉比较常见。根据快递、货运企业工作流程规定,消费者必须先签字确认方可拆开邮寄物品,而速递企业对邮件内的物品“概不负责”。由此造成邮寄物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只能找投寄人主张索赔,而速递企业只管收钱,不管退费。


而从全省2010年此类投诉的主要问题来看,针对物流行业赔偿标准的消费争议居多,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未保价商品丢失或损坏只能按邮费三倍或五倍赔偿。

二是送货时间延误不赔。

三是对损坏物品的赔偿方式只由企业单方决定。

纵观2010年全省的消费投诉情况,涉及商品质量和消费场所人身安全的消费纠纷依然是投诉热点。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还待于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仍须加强;消费场所防范措施不足导致人身财产安全问题的现象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服务行业诚信问题比较突出,经营者欺诈消费者、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仍然比较高发。另外,当前有关服务行业的质量标准缺失,购销双方因理解偏差导致纠纷投诉的情况并未减少。

省消委会希望上述问题应当引起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继续重视,加强监管、完善标准,规范和倡导各个行业采取措施,切实加强行业自律,重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东南网-海峡消费报3月15日讯(本网记者 雷宇明) 春节前几天,包括我在内的全国消费者听到一条好消息:家乐福和沃尔玛部分超市因价格欺诈被国家发改委处罚。发改委公布,家乐福、沃尔玛在一些城市的部分超市存在“虚构原价”、“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等多种价格欺诈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其实,早在五六年前起,我就一直在福州市内多家超市发现了以上种种价格欺诈手段,一开始还真的认为是超市工作暂时疏忽而原谅了他们,后来发现同一家超市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类似情况,甚至和他们为此吵过,目的是让他们“长长记性”,感觉到消费者也是很细心的,是不好欺骗的。

记得当年福州东区的鼓山沃尔玛刚开业的时候,我与夫人去逛了逛。当时看到蒙牛一款盒装冰淇淋,大大的标签写着3.5元,可最后结账却是5.5元,我返身再次确认无误后,超市解释是促销期已过,价格恢复原价,但标签还没改过来。

前两年,我在福州宝龙城市广场的家乐福超市,为该超市“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一而再地发生甚至与超市的有关人员“吵”过一次。有一次是买一样包装食品,标价签明明写的11.9元,可结账时就是16.9元,既未“因促销期结束而恢复原价”,也不是什么工作失误,为了避免更多顾客受损,我当即要求商场暂时撤下商品,等把价格弄清楚后才示人。

自身权益受损容易,但要维护自身权益却并不容易。费时、费力不说,维权的成本有时比受到的权益侵害本身更大,难怪许多人“吃了亏”还是选择“哑巴吃黄连”算了。

我也有过这种无奈。我与福州宝龙城市广场的一个侵权纠纷,就拖了3年多时间还未了。

2008年7月的一天,我去宝龙广场购物时,将车停在地下一层的停车场,走向电梯间时,地上有一大摊积水,上面被人垫上了几块木板供行人通过。可就在我踩上认为大多数人都可通过的这块木板上时,一颗铁钉刺穿我的凉鞋底部,扎进我的右脚掌,顿时钻心的疼痛,当即打电话给宝龙物业和120,大家都认为铁钉深扎形成闭合性伤口情况比较严重,怕感染破伤风杆菌,必须马上到医院治疗。宝龙商业管理公司的主任现场说叫我自己先打车到医院治疗,费用等他们全部承担。


然而,在双方协商赔偿事宜时,宝龙方面却将赔偿责任转嫁到第三方,说是他们已经向保险公司购买了顾客意外伤害险,叫我找保险公司理赔。

可保险公司却说,要与宝龙方面确定了赔偿数额,比如可以通过起诉宝龙后法院判决赔偿多少,他们保险公司就可以赔偿多少。

我不愿意这样折腾一番去争取赔偿,就像消费者购物质量有问题,肯定是先找商家退换或赔偿,商家再向厂家索赔,而不是一推了之,将消费者直接交给厂家。

我多次找宝龙的物业负责人,他们又多次与保险公司协商,保险公司提出只要我提供医院发票及我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即可对我的医药费和误工进行赔偿。

2008年9月底,我将这些材料交给保险公司后,拖了大半年没有音讯。后来亲自到保险公司去问,才说工资证明要几个月的,要符合他们的条件。我说你们可以自己到我单位去查去要想要的材料即可,我这样来回跑,拿去的他们又总是找借口。

又过了一年,2009年10月,我为此再次催问过一次,宝龙与保险公司还是“踢皮球”。我本想直接起诉宝龙物业,但打官司费时费力,自己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从过去我打官司的亲身经历来看,我对“司法途径”解决问题已没有太大的热情。所以我经历的这起损害事件,因侵权责任方踢皮球至今已三年未结。由此感觉到维权之艰辛与无奈!

东南网-海峡消费报3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张登峰)某通信运营商营业大厅门前,横七竖八停着五颜六色电动车、自行车。大厅客服柜台排起了长龙,一个个脸上表情各异。厚厚的电话发票、账单和长长的通话清单,散乱地叠在一起,新鲜的黑色墨水弄脏了手掌,手机攥在另外一只手上。午后的太阳光被明晃晃的玻璃幕墙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靠近门口的几件牛仔裤上。

这些穿牛仔裤的年轻人从福州各地赶来,到了运营商营业大厅,总算缓了口气,风幕机阻隔了外面炎热的空气,室内的空调还挺舒适的。他们来到客服专员前面,为的是搞清楚手机的问题。“包月10块,一下子订了7个!”排在前面的阳光男孩终于等不及了,眼光似乎在跟我交流。

“什么!”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看来我还不算最惨的,队伍里的人也都呆了。

“一个月就去了70块,我一个月话费才二三十块呢!”

“还好啦,你才收了两个月,我可是一收就是一年多,这不跟强盗一样么?哪里抢钱这样利害的!”

在做记者满一年的时候,一天中午闲着无聊,我就近打印了话费详单,吃惊地发现有一笔20元的包月服务费。每个月都是月初就收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打了这一通长途电话的。

“我们是电脑计费,不可能错的。”打客服电话咨询时,接线MM回应冷冷的。我心想那可不成,我不能让这笔钱出得不明不白啊,要知道号码买来用了15个月,费用就扣了13个月。平时没少接触维权爆料的线索,也帮人协调了不少,轮到自己吃亏了,总不能吃哑巴亏吧。客服电话一来二去的打了五六个,始终没有人告诉我是什么回事。趁着这天得空就去了营业厅,才发现跟自己同病相怜的人排成长龙了。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信产部的文件像潮水一般涌来,过几天来投诉的人还要更多呢!”

客服MM在一个看上去像是行家的人厉声质问下,有点花容失色,赶紧劝他消消气。

“小姐,到底什么时候能退费?”差不多的质问口吻。


“这个跟我们没关系,是你自己定制了SP的服务,定了就得付费,没取消会一直收下去。先生你还是赶紧去退订吧!”

我心想着吃费和偷抢有什么区别啊,都成为社会公害了。既然运营商这里没理可说,那我去法院总可以吧,好歹我是学法律的,程序还懂一点,这白纸黑字的,总有说理的地方。

于是出门、直奔区法院,咨询立案程序,回去做材料。没想到,这一折腾就是18个月,在此期间经历了多少愤懑、无奈、悲摧,受了多少白眼、歧视、刁难,唯冷暖自知。一审裁定驳回,再起诉、败诉,再上诉,二审发回重审,又败诉,再上诉,总算胜诉了。

无缘无故被多收220块钱,时间跨度13个月,官司打了18个月,要求也挺简单,退一赔一,总算赢回了220元。当然,也赚了220块的利息———15块。

东南网-海峡消费报3月15日讯(本网记者 高立新)男怕入错行。求职时,觉得警察和记者最牛,警察想打谁打谁,记者想骂谁骂谁。我觉得打人不文明,就选择骂人。其实没想过骂谁,就觉得能做一个普通人眼里的记者,无冕之王,挺好,满足虚荣心。但干记者十年,荣耀过后,还常常忍不住想骂人。

就骂那家很出名的牛奶公司吧,既然骂人家,就不点名了,你懂的,也省得被人家打。公司投产时,邀请我去品尝刚下线的第一杯奶。坐在公司豪华办公室,有董事长作陪,还能喝第一杯鲜奶,临走口袋里还硬被塞个小红包,虽然假装拒绝未果,但心里还蛮荣耀的,感慨记者身份好使,这待遇老百姓哪里享受得了。

干记者难,干名记尤难。辛苦几年下来,渐渐面有菜色,报馆实在看不下去,改善福利,每天供早餐,牛奶面包,于是每天早上吃一杯这家大公司的酸奶。忽然有一天,打开一杯酸奶,臭的。再打开一杯,还是臭的。几个记者跳起来,早有人致电送奶工,对方称不关他事,他只管送。再联系福州分公司,公司称绝对没问题。很小一件事,就这样被惹得不爽。分公司经理跑到报馆来解释,态度还是很强硬,“你们可以去防疫站检测啊”。去就去,这年头还有人敢惹记者的?公司经理开车过去,记者没车只能走路过去,大家边走边讨论,究竟索赔三千还是三万。

到防疫站,看得出来,公司方面跟检测人员在等我们的过程中事先聊过了,难怪检测人员随手搅一搅酸奶,说:“酸奶发酵时间越久,益生菌越多的,你们这个酸奶没有问题,益生菌还更多。”同行资深女记者差点没气吐:“天呐,我干女记者已经十年了,我难道还没学会吃奶吗?还要你教我?闻都闻得出来臭味了,居然说益生菌更多?要不你来吃一杯试试!”边说边拿出一杯未开盖的酸奶,请检测人员的客。用屁股都想得出来,人家当然不肯赏光。在防疫站扯淡半天,检测者和销售者穿一条裤子,连检测都不肯检,索赔三千?一毛钱都没戏。记者们没这么窝囊过,回报馆路上一边生气一边策划着写一篇报道,不能就这么放过无良公司了。

当晚记者写好了报道,大家对败坏大公司名誉挺得意,就等着看好戏。次日,报道正在排上版面,忽然接上级电话,关于某某公司的报道一律不得刊发。有这么巧?不管怎么说,虽然上面没有正式通知,但上级的面子你得给,不然你为了吃杯奶,一辈子的饭碗就没了。一次记者联合维权行动无疾而终了。

要说后遗症,也有一些,一是吃了几口臭酸奶的记者吐了两三天,二是写了报道的记者白忙活半天没半分钱稿费,三是其他同仁惶惶不可终日担心再吃到问题奶。最终,报馆毅然决定,不再供早餐。这下问题全解决了,顺带着连早餐也没了。记者们都想骂人,但不知道该骂谁,只好骂自己猪头。

东南网-海峡消费报3月15日讯(本网记者 王莉兰)

这两年,我经常买菜。

买着买着才明白,原来这看似简单的活儿,却一点儿也不简单。

先不论价格,因为最初买菜我都是采取“不买对的,就买贵的”的方式选购,本以为自己不会挑,那就买贵的总是好的吧。没想到还真的不对,买回家的东西,常常被妈妈数落:这肉一看就是泡过水的,这菜一把只有半把能吃,这袋水果秤肯定不足,这面包都快过期了,这黄鱼怎么一洗还褪色,这花蛤那么多沙怎么吃呀……

在妈妈日复一日的絮叨中,我再一次明白听妈妈的话很重要,“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果自己不留个心眼,被“宰”,那是“必须的”。

于是,我开始懂得,在货架上拿东西,要拿最里面的,面包柜、零食柜、冰柜等都是如此,摆在你最容易拿到的地方的东西永远都是最不新鲜的。甚至在摆满同类产品的超市货架上,最好不要选择视线平视过去靠右手边的商品,这个商品或者就是商家最想卖给你的,但不一定是最好,也许只是因为利润高或其他什么原因。

我还开始养成习惯,买东西时要看一下秤。在私人摊位买鱼时,我就遇到过几次明明说了是19元一斤,上了电子秤就成了48元一公斤,只要你稍微没注意,就按电子秤显示的金额付款了。即便是超市,这样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最夸张的是有一次,买了五六个的果冻,接过来一看怎么要19元?仔细一看,原来称重品种选成了德芙巧克力。

我也慢慢懂得鱼要怎么挑,肉要怎么选,土鸡要怎么看,可是,防不胜防,稍不留意,让我最雷的一次事情就发生了,雷到我一直都没好意思对人说起。


那次,我和几个朋友去一个海岛玩。傍晚乘船回去时,远远就看到岸边泊着几只小渔船,船上肤色黝黑的渔民正端着脸盆叫卖着。不用说,那肯定是在卖海鲜,大概是今天刚从海里捞起的吧,我这么想着,因为自己在海边长大,直到读大学时还常买这种东西,一脸盆10元20元,通常有很多大小不等的杂货———虾蛄、虾、螃蟹参差着。那时我们随便煮一大锅开水,一脸盆东西哗的一下全倒下去,之后几个同学围坐一起,美美地啃着东西,天南地北地乱侃。

正美美地想着,船靠岸了,天色渐黑。

我本能的直接跨到售卖海鲜的渔船上,一个渔民马上热情迎来。脸盆里是大大小小的十来只螃蟹,有三眼蟹,有正蟹,都绑着皮筋,盆子觉得有些小,螃蟹一只挨着一只动弹不得,盆里还放着氧气棒,不停地往水面上冒着泡泡。这渔民倒是爽快:“你看这盆,你到市场买,要上百元。我这个又新鲜又天然,刚出水的,一大船一下就批发掉了,这些本来是留着自己吃的。如果你要就80元给你,不还价,不要我就带回家了。”说着还做出要急忙赶回家的样子。

我在心里快速盘算了下:到市场买,这些估计要100元左右,虽然这里没有便宜多少,带着还麻烦,可是这蟹刚出水呀,他说的没错,回城了哪去买这么新鲜的蟹。于是二话不说,买了下来。

回到家里,蟹往厨房一放。转身正打算去收拾其他东西,只听妈妈在身后大叫:“你怎么买一堆死蟹回来?”

怎么可能?!

眼见为实,真的死了。可我嘴里还不甘地继续辩解:“可能是路上死的吧,买的时候还吐泡泡呢。”心却虚了,“那泡泡是氧气棒吐的,哪是螃蟹吐的啊。”

“你自己看看,这哪里是死,这分明是烂嘛。”妈妈的话又是当头一棒。

真的!

是真的不能用死来形容这些螃蟹了。螃蟹的10个脚都是用牙签连接着插在身体上,甚至有只螃蟹把最后左右各一个划水的脚都安装在了同一边……

看着水池里的一堆牙签和满满一垃圾桶七零八散的螃蟹,我只能无语。

东南网-海峡消费报3月15日讯

亲历者:记者 杨忠

东南网-海峡消费报3月15日讯 我一向都自以为很聪明,就连脱发,也不忘四处声明“因聪明而绝顶”。而那一天的经历,却让我自诩的“聪明”变成了“浮云”。

那天晚上,我和朋友吃过饭,喝了一点小酒,微醉之中回家。下酒楼时招了一辆的。

“没喝多吧?”一上车,的哥就问我。

“早哪。”答着,我有点心虚。

路上,的哥和我聊着报纸上刊登的短信诈骗的事。我斩钉截铁地告诉他:“所有受骗上当的人都是因为贪心。”的哥看了我一眼,显然他很佩服我的总结:“先生您是做什么工作的?”“记者。”我不无得意地亮明了身份。

“难怪你对事情看得那么透彻。一上车我就看出你是个很有文化的人。”的哥的话听起来那么合乎我的期待,心中难免感觉“有点甜”。

到家了,我掏出一张20元的小钞,递给的哥。“先生,你这张缺了个角,能不能换一张?”我收了20元,到钱包里找了找,只有一叠百元大钞,便抽一张递过去。的哥接过来,就着昏暗的灯光左看右看:“先生,不好意思,能不能换一张?”这些钱是我白天从ATM机里取的,不可能是假的。我满不在乎地收回那张被怀疑的大钞,又抽了一张递过去。“灯太暗,看不清楚,先生能不能再给我一张看看。”我有点气,但看他一路和我聊得挺开心的,特别是他对我的敬佩,我也不想破坏这个美好的感觉,于是,我又忍辱递过去一张。他又拿手里看了一下,说:“不好意思,还是刚才缺了角的那张20给我吧,我明天去银行换。”我的不悦一下子就消了。给了钱,我要车票。的哥说;“真的不好意思,车票用完了。”

我感觉有一丝的不爽,但想想也无所谓。第二天,去超市买菜,掏出百元大钞结账。收银员看了一眼:“不好意思,这位先生,能不能请你换一张?”我愣了一下,接过钞票细看,发现的确有问题。再翻找钱包,又发现了一张“同伙”。我感觉到周围人的目光变得异样了,赶紧付了账,溜之乎也。

回家细细盘点昨晚的情形,方才恍然大悟:原来那的哥在接第一张20小钞时,故意将20元撕了个角,要求更换。然后右手握一张假钞,接过我递过去的百元真钞时,用左手接着,藏于手心,却将右手的假钞撑开,在灯下查看。就这样,我一连被他掉包了几张假钞。

“所有受骗上当的人都是因为贪心。”回想自己说过的这句聪明话,我感觉自己像是被人打了一个巴掌。而我现在也绝口不再如此武断地教诲人。


亲历者:记者 王晓明

东南网-海峡消费报3月15日讯 一天晚上打的回家,计价器显示20元,口袋没零钱,于是掏出一张百元大票让司机找零。司机找了张50元和3张10元纸币,由于车内灯光昏暗,看看找的数没错,我便下了车,但习惯性地向的士司机要了张车票。

第二天,掏出昨晚的哥找的那张50元纸币买开关,小卖部漂亮小妹接过钱看了看笑着对我说:“大哥,你给了我张假钱啊。”

刚开始,我还以为小妹和我开玩笑,仔细一看确实是张伪造得十分逼真的假钞。

替别人维权的我,这回自己遇上这窝囊事,如何维权呢?还好下车时要了张车票,这是我帮消费者维权时养成的保全证据的习惯。这张的士票,最下面用铅笔写了一行模糊的出租车车牌号。有了这个证据,我离维权成功近了一步。

接下来我以一名消费者的名义(没暴露记者身份)首先向福州市出租车运管处投诉。运管处工作人员依据我提供的车牌号和车身的颜色、车型,从登记资料中很快找到了车主,并通知车主到运管处核实情况。

车主陈女士是位厚道的中年妇女,一听说有人举报她雇的司机找假币给顾客,马上向运管处承认她雇的这个司机已不止一次找假币给顾客,她曾多次批评这位司机,还以为改了,想不到他还在用假币坑人。陈女士认为找假币给顾客的投诉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第二天,车主主动与我联系,要当面向我道歉。与车主在一个茶馆见了面时,想不到女车主竟还带来前天晚上我付给出租车司机的那张百元纸币。对前天晚上付给司机的那张百元纸币我印象深刻,可能是小学收学费的钱,百元纸币上有一行用铅笔写下一小学生名字。陈女士说,从运管处回去后,她给前天晚当班的司机打电话,让他停工马上到她家里说清楚。在不说实话就扣押金、就辞退的压力下,那个司机终于承认了找假币的事实,并叙述了找假币的整个过程。

陈女士说,她的出租车共雇了3个司机开,3位司机中,就这位司机有找假币给顾客的情况,为此她还受过运管处的处罚。做为车主她也教育过这个司机好几次,为了防范司机用假币坑顾客,她还特意在的士票上写下车牌号,目的是起振慑作用。

最后,出租车主陈女士当场把50元假纸币撕得粉碎,出租车运管处也对出租车主陈女士进行了相应的处罚,那个屡教不改的司机则被车主陈女士辞退了。

东南网404提示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