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中新网8月26日电 根据国家发改委5月份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国内成品油价格今日又临调整时间窗口,而随着国际油价近期创出新高,如无意外,油价本次将有所上调,涨幅或在300-500元/吨,相当于每升成品油涨价0.2元至0.4元左右。

成品油面临调价“时间窗口”将为年内第五次调整

受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乐观情绪支撑,国际油价24日盘中一度升至每桶74.81美元,为2008年10月20日以来最高水平,也为国内成品油价的上调预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前,国内第一大成品油炼制和销售商中石化称,成品油若不涨价,其炼油业务将再次面临亏损。根据国家发改委5月份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国内成品油价格又迎来调整的时间窗口。而国内众多媒体以及业内人士纷纷做出预测,成品油价格将在8月26日上调,也是今年第五次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国家发改委上次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是在7月底,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相当于汽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16元和0.19元。根据国家发改委7月15日发布的《关于成品油价格有关热点问题的说明》,当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国际油价为60美元/桶左右。随后在7月27日,发改委宣布将国内的汽油、柴油出厂价格每吨下调220元,分别降至6510元/吨和5770元/吨,那么这一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国际油价应该在58美元左右。

据《京华时报》报道,因国际油价上涨,国内地方炼厂的成本随之上涨,就在上周末,山东的地方炼厂已将成品油批发价上调了50-80元/吨。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成品油批发价则总体企稳。“中国加油站网”主编黄顺敬表示,国内成品油涨价已是如箭在弦。对于涨价幅度,黄顺敬判断,根据国际原油平均移动值上涨幅度来判断,国内成品油调价幅度可能为300—500元/吨,相当于每升成品油涨价0.2元至0.4元左右。

东方油气网首席分析师钟健称,预计三种国际原油变化率正向破4%问题不大,也就是说,涨价的必要条件已经基本确立,现在的问题只是涨多少了。广东省油气商会分析师张连碧也曾对媒体表示,此次油价上调的可能性非常大,但预计油价在70美元左右会有较长时间的振荡,因此发改委上调油价也可能采取“小步快走”的策略,估计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300元/吨左右的话市场比较容易接受。

调整间隔逐渐缩短 “常态化”将成必然趋势

根据今年国内成品油历次调整的时间来看,1月15日、3月25日、6月1日、7月28日为发改委调整油价日期,呈现出间隔逐渐缩短的现象。随着国际油价的涨跌起伏,国内油价的调整必然将遵循“常态化”的机制。

去年12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通知》,最大的变化在于明确了调整的标准,即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业内人士指出,“可”相应调整汽、柴油价格也给了发改委余地,毕竟一方面与市场加速接轨的呼吁之声不绝于耳,另一方面国内经济是否能承受上涨的成品油价,都需要仔细权衡。发改委称今后油价调整将会像菜价变化一样越来越常态化。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称,以后油价调整将常态化,涨跌都是很正常的,要适应这种变化。该负责人说,此次涨价完全是根据国际油价的变化情况,按照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加以调整的。

据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国家发改委内部人士表示,成品油定价制度近期不会有任何变化。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市场进一步接轨是趋势,随着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的推进,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将日趋常态化,但有关部门会尽量避免国际油价剧烈波动对国内市场造成过大冲击。

每经记者 宛霞 发自北京

8月27日,又一轮新的“时间窗口”临近,市场预期涨价气氛越来越浓,如果没有意外,国内成品油价上调已是“板上钉钉”。

周四调价预期强烈

从7月27日至今,国际油价已有明显的上涨,且一直维持在70美元左右的水平。截至8月21日收盘时,国际油价已突破74美元/桶,问鼎今年国际油价最高值。国内能源信息网息旺能源昨天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以7月27日为基准日,截至8月21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在22个连续移动的工作日内的变化率已达10.18%。按照发改委“22个工作日”的调价公式来看,在这轮计价周期结束时,三种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率正向破4%几乎成定局。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从昨天上午收集到的最新资料显示,从22日开始,国内两大石油公司上调了批发价,山东、广东、浙江、东北等地部分炼厂的汽柴油价出厂价纷纷上涨。截至昨天上午,原油上涨态势已经遍布全国各地,批发价格涨幅为50~60元之间。提价的理由是对政府后期调价存在强烈预期。“这说明各地均预期国家发改委要在周四凌晨调价。”刘峰说。除了各地批发商全部预期调价,零售商也用大幅进货支撑了这种预期。

市场近期正大幅进货

高量库存一度被分析家认为是可能制约国家发改委上调油价的重要因素。7月份是柴油市场传统需求淡季,在生产进一步全面回升的趋势下,需求相对不足的态势更加严重,企业库存大幅攀升。息旺能源分析师表示,汽油销量因当时原油价格走低,市场购买信心不足而表现不佳,加上用户前期库货尚未消化殆尽使得7月市场消费量减少,是库存上扬的主要原因。

但是受预期涨价影响,各地批发商正大幅进货。截至昨日,记者从华北多个地区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分公司获悉,其已经提前一周完成本月销售任务,仍未完成销售任务的分公司也已接近或超过完成80%的任务量。刘峰分析,如果放在8月初,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一“令人意外”的变化来自于市场近期的大幅进货。

每升汽油或涨0.3元

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在前7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历了5次调整,其中3次上调,2次下调。最近的一次调价是7月29日,当时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均小幅下调220元/吨。对于本次可能的调价幅度,多名分析师预测,上调幅度可能为300元~400元/吨,即每公升上调0.3元左右。分析师表示,这一预测主要是考虑维持炼油企业的盈利和消费者能接受的幅度。

按照以往惯例,每次临近22个工作日调价窗口,国际油价均会上涨,而国内成品油价上涨后,国际油价又开始回落。如果市场预测的调价日8月27日零时,国家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会对今后成品油市场带来多大影响?刘峰表示,下半年仍将呈现需求低迷的情况,另一方面,国际投机资金仍会存在。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分析报告总结,7月中国成品油商业库存同比大幅上升,目前行业企稳回升的基础仍很不稳固,需求相对不足仍很严重,大部分产品价格低位徘徊趋势不变,投资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出口形势仍非常严峻。

中新网8月24日电 受乐观经济预期影响,国际油价近期连创新高,美国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一度创下去年10月21日以来新高,而根据国家发改委5月份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本周三(8月26日)即为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时间窗口。目前看来,这一时间窗口的国际油价较7月27日的加权平均价格涨幅料应超过4%,故业界预测,国内成品油价在本周内上调的可能性非常大。

国际油价连创新高 涨幅料应超调价“红线”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上周在美联储年度会议上表示,在经历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全球衰退后,包括美国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已处于复苏的边缘。伯南克的这次讲话被认为是近期美国高层对经济前景最乐观的一次表态,受此鼓舞,国际油价出现了大幅上涨。

美国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周五一度上升1.57美元,至74.48美元,创下去年10月21日以来的新办高,假如油价的升势持续,料更会创下自从五月份以来最大单周升幅。此外,上周五伦敦布兰特期油价格亦一度升1.32美元,至74.3美元。

根据国家发改委7月15日发布的《关于成品油价格有关热点问题的说明》,当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国际油价为60美元/桶左右。随后在7月27日,发改委宣布将国内的汽油、柴油出厂价格每吨下调220元,分别降至6510元/吨和5770元/吨,那么这一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国际油价应该在58美元左右。

如果本周三(8月26日)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时间窗口时的国际油价仍处于74美元上下,则料较之60美元的基准价格涨幅已超20%,大大超过发改委拟定的4%调价“红线”。

国内成品油价本周内上调可能性非常大

上述简单的“算数题”,业界专家自然也会算。在发改委出台了成品油调价有关机制之后,每次调价时间窗口到来之前,业内均会有不同的预测,此次也不例外,但对价格上调的预期空前地一致。

东方油气网首席分析师钟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预计三种国际原油变化率正向破4%问题不大,也就是说,涨价的必要条件已经基本确立,现在的问题只是涨多少了。

广东省油气商会分析师张连碧也曾对媒体表示,此次油价上调的可能性非常大,但预计油价在70美元左右会有较长时间的振荡,因此发改委上调油价也可能采取“小步快走”的策略,估计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300元/吨左右的话市场比较容易接受。

广东省石油行业学会储运销委员会秘书长范小平亦认为,调价的幅度关键在于未来一周国际油价的走势,如果下周国际油价继续大幅上涨,那国内油价上调后,零售限价可能再创历史新高。

三种原油平均价比前月上扬约7美元

国内成品油价本月底或将上调

如果没有意外,国内成品油价本月底或将迎来一次上调。

8月26日将又是一个计价期的截止日。东方油气网首席分析师钟健称,按照目前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一直徘徊在70美元上下判断,在这个计价期结束的时候,三种国际原油变化率正向破4%已经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

进入8月份,国际油价由跌转升,至8月14日,国际基准原油平均价(WTI)大约为每桶69美元,比前月均价上扬了大约5美元;三种原油平均价为每桶71美元,比前月大约上扬了7美元。

来自易贸资讯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22个工作日加权移动平均原油价格较上一次调价时已经上涨7.56%。

钟健认为,《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中以22工作日为一个计价周期以及变动率破4%就相应调价的规则已经基本确立。今后没有特殊原因,在22个工作日内变动率破4%则调价将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在头7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历了五次调整,其中三次上调,两次下调。国家发改委最近的一次调价是7月29日,当时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均小幅下调220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当国际油价波动率过大时,国内油价的调幅将被削减,并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这可能是国家发改委考虑到,当国际油价波动过大,对应的国内油价一次性调幅过高时,消费者接受能力有限,而有意限制了一次性最大上调幅度。”钟健说。

例如,6月份两次上调油价时所对应的国际油价波动率均已达到20%左右,如果按照这种变动率调整国内油价,其中最大的一次调幅大约在900元左右,但是,在具体上调油价时却被削减到了600元。

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只有在国际油价在80至130美元之间波动时,才会以削减炼油利润的办法减少调幅,但是,在具体执行中,这一减少调幅的做法,在国际油价并未达到80美元之前就已经得到了体现。

在上次调价中,国家发改委称,下一步,国家仍将在总体遵循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同时,综合考虑国际市场油价变化、国内经济形势以及成品油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适时调整并适当调控成品油价格。

据钟健预测,在本轮计价期结束的时候,国家发改委将会继续遵循三种原油变动率破4%就调价的基本规则及时调价。

“进入9月份以后,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国内炼油结算价也将提高,为保持炼油企业必要的盈利以及考虑消费者不易一次性接受过高调幅的实际情况,国家发改委将会出台适度上调油价的政策,上调幅度可能在450至550元之间。”钟健说。

钟健透露,目前,国内已基本形成即将上调油价的共识,但是当前这种调价预期并未产生有效的投机行为。可见,即使透明了调价规则,并且形成了预期共识也未必会有投机操作。

当前,柴油实际批发价为5900元左右,比规定批发价大约低300元;汽柴油零售价也比规定零售价普遍下降了0.2元/升左右,相当于下降了每吨200至300元。虽然,国际油价突破70美元之后,两大集团再次联手推价,欲将柴油实际批发价推到6000元的水平,但是,就是这一距规定价还低200元的推价目标也未能实现。

“该调价时则调价,防止由于不及时调价使国内外差价累积过大;明确限定一次调价的最大调幅,由此压抑市场预期的过分膨胀,这是防止投机行为冲击市场更为积极的办法。”钟健说。

成品油定价机制或微调,厦门能源专家建议缩短成品油定价周期

成品油调价机制透明化后,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出现一些精明的油商掐着手指计算调价节点,高抛低收投机牟利。

对此,厦门能源专家林伯强教授称,现行“22个工作日”调价周期还可再短些,以提高投机商的投机成本。

油价看涨引领“囤油风”

发改委披露的成品油调价机制显示,当国际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

因为油价调整机制透明化,莲前一加油站的老板称,每次油价上调前几日,他总是得提高警惕,“一旦算到要涨价,一些用油户甚至提着大大小小的铁桶,进加油站要囤油。”

“这样的用油户可能每次也就囤油几百上千升,前后差价也就一两百元。但你要想到,这满满一桶油运回家,相当于运了一个火药桶回家。”这位老板说,用油户通过小利换回大风险,很不划算。“透明油价”助涨暴利投机

当然,这只是“囤油”中最小的一个缩影。

民营加油站常被指责为囤油先锋,但一不愿具名的民营加油站老板向记者吐露,他们赚的是小钱,大的油库才可能靠投机获取暴利,“市场上,除了中石油、中石化供油外,还有多家实力相当雄厚的民营油库。”

在这位民营加油站老板看来,加油站几十上百吨的油库容量根本没有多少差价,但大型民营油库,动辄可有上万吨石油的腾挪空间,“既然可以算得到,谁都会想在涨价前提高油库容量,降价前尽量降低库存”。

发改委每次调价幅度都以数百元计算,一次差价甚至可达上千万元。“这是定价机制透明化带来的巨大利益空间,准确地说就是通过可能的投机获取暴利。”这位加油站老板说。

现在透明的油价机制,透过高抛低收,助涨了投机预期。

调价周期还可再缩短些

目前,对于油价机制是否应该保持透明度,各方争论不休。对此,能源经济学家、厦大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表示,“透明要好过模糊”。

林伯强认为,不管油价机制透明还是模糊,民营油商还是会去投机。在林伯强看来,因为国内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由两巨头占领,即使是民营油商,很多也要找他们批发石油,所以问题还在中石油、中石化本身是否会参与囤油,因此两巨头首先要规范机制。

“这不是透明和不透明的问题,现行管理办法还是有弊端的。”林伯强建议,美国油价几乎一天一调,中国暂且不宜这么频繁,但“22个工作日”的参照期限还是偏长,“可以再缩短一些,不仅参考国际三大油价,还要紧跟国内供求。这样投机商的投机成本就要高出许多。”

在林看来,目前调价机制更大的问题,还是常与国际油价脱轨的尴尬。

据悉,对成品油定价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进行评估,以便进一步完善定价制度。

记者 易福进 实习生 陈维丽

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5月8日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中已公布的我国的调价准则,近日可能再次生效。

昨天,布伦特、迪拜和辛塔三地原油期货的22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率分别超过了4%的限制,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的新一轮的调价再度逼近,8月的月内调价可能性极大。

招商证券研究员裘孝峰对CBN记者表示,本月底调价是注定的,“这基于两点,一是三地原油的移动平均价格已经达到了政府规定的调价要求;其次,如果政府本月不调价,那么中石化的炼油又将会亏损。”

他解释说,由于中石化80%的原油要从中东和其他海外地区运进来,所以有一个运输周期;8月当月,中石化的成品油加工成本是7月的原油成本(达66美元/桶),并不低。而8月的成品油价又在低位运行。因此,如果不调价,中石化整月又将亏损。

裘孝峰进一步解释说,国家制定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一个原因,是与国际成品油价接轨,尽量避免政府向石油企业掏钱补贴,不让中国企业继续亏损。

回顾7月份的情况,中国企业的日子就特别好过,原因在于, 6月30日政府上调了成品油价,导致7月的成品油价很高,而中石化当时的原油采购成本又偏低(57美元/桶左右),这让企业获得了盈利。

国金证券研究员刘波分析,目前看来国际原油的价格可能不会大幅下降,“因为8月和9月仍然处于每年的成品油需求高峰,所以原油价格的稳定,将使得4%的数值会继续保持住。这也将会是本月政府调价的保证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期一些地方炼厂也纷纷提价。

山东昌邑石化的一位内部人士就表示:“今天我们的93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吨价格都要比上周同期上升了100元左右。”

另一家山东地方炼厂的销售员则透露销量没有太大变化,可价格在近日调高了,“现在柴油和汽油每吨价格分别比前一天上升了20元、30元。”

成品油销售咨询企业——卓创资讯分析师刘锋透露,整体需求其实还不算很强,“华东和华南有不少库存石油,华南的国有石油公司昨日曾有意推价,但还是没有成功。”

对成品油价格上涨的预期,也引发了新的讨论。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油价机制过于透明、社会上容易猜出调价时间、贸易商容易囤积汽柴油造成供应紧张,发改委可能会于近期调整定价机制。

但此后媒体引述发改委的话称“未听说”会调整该机制。

中石化有关人士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没有正面回应调价猜测。但该人士强调,政府公布的定价机制是当初征求过中石化和中石油意见的,短期内不可能调整。

他也不赞同调价机制会造成囤积成品油等观点。“只要需求不足,投机者存储成品油的风险就会很大。”

另一位分析师也表示,在石油需求上升的时候,中石化可能会采用严格控销的方式来限制对投机商的供应。

国际油价3日延续上周涨势,在8月份的首个交易日冲上每桶71美元,收于七周以来的最高点。国际油价上涨将加大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压力,并给正在恢复中的我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受美元继续走软和美国制造业数据改善的影响,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13美元,收于每桶71.58美元。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说,对经济复苏的预期推动了市场对油价上涨的预期。在全球二季度经济数据及各大公司业绩回暖的前提下,全球原油市场需求预期乐观,国际能源机构和美国能源情报署相继调高需求预期。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说,美元贬值和投机资金炒作是推动国际油价上涨的另两个主要因素。

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石油分析师李哲说,除去基本面因素略微出现好转迹象外,近期影响油价震荡的主要是外部因素。7月上半月油价下跌是因为八国集团(G8)会议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加强投机监管,加之就业数据不好,引发投机多头集中获利平仓。后半月各大公司二季度财报和经济数据出台令市场信心恢复,股市暴涨、美元下跌推动油价反转上行。相信8月这些因素还将对油价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根据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

董秀成说,目前国内市场成品油价格参考的是国际市场相关油种连续一段时间的移动平均价格,较国际市场反应稍有延后,且不会随国际油价短期剧烈波动而频繁调整。但可以预测,国际油价持续一段时间上涨将增加国内炼油企业盈利压力,并成为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助推因素。

董秀成说,作为基础工业原料,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将对正在企稳回升的国内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利于运输、农业、化工、纺织等相关用油行业的复苏;二是推动终端产品价格上涨,加大通货膨胀压力。(新华社)

周大地:中国油价3成为税收中美不具有可比性

图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编者按:成品油价如期下调,有媒体看好它是打破“追涨不追跌”定律的开始,社会舆论也报以“稀稀拉拉”的掌声。油价确实降了,说明成品油新的调价机制还是具备公正性的;从下调油价的时间来看,也打破了“涨价如兔子,降价似乌龟”的公众印象。针对当前的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接受了中国经济网记者的独家专访。

成本油定价的基础是国际原油价格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31日讯 (记者 施晓娟 实习生 钟侃清)7月28日中国及时调整油价引发人们对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猜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周大地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成品油定价的基础是原油价格,该定价机制是建设市场机制的一种过渡。

周大地向记者介绍了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在原油价格的基础上,加上炼油企业和成品油销售企业这些环节的必要成本和利税,再加上我国实行的汽油1块钱、柴油8毛钱的直接消费税,就形成了成品油的价格。

他说,成品油的价格调整基本上是以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为基础的。甚至包括成品油的加工成本,也会随着原油的变动而变动。

周大地介绍说目前中国的定价机制还是有管制的,并不完全是由生产企业自己随着市场变化来调整价格。“我个人认为这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时的一种过渡,以后会不会有新的变动,要看现在定价机制的执行情况。”

中美油价不具有可比性 中国油价三成为税收

有关中国油价成因的争论一直都很激烈,也曾引起中美油价是否具有可比性的争论。周大地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中美油价的差异主要来自税收成本,美国的低价政策不具有效仿价值。

“美国不是好的成品油价格标杆”,周大地解释说,美国在成品油价格的制定方面是完全放开,对成品油的征税比较低以刺激消费。美国历史上形成对石油消耗量大的发展模式,对全世界石油资源控制得很厉害。为了刺激消费,政府就采取低价消费的价格政策。所以美国成品油价格长期以来低于日本、欧洲以及大多数等成品油消费国。

周大地说,美国该定价政策实行的效果是,使美国成品油消费数量大大超过其它国家,而使用效率却远低于其它国家。“这次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 ,美国的汽车工业出现巨大的困难,3大汽车公司中2个都出现破产的危险。美国汽车技术的进步低于欧洲和日本,也是由于长期低价石油造成的结果。”

所以周大地认为,中国不能学习美国价格管理的模式。中国现在油价虽然比美高一些,但在中国油价里消费税起着很大的作用。美国成品油价格里的州税和联邦税加起来比例大概是15%到20%之间,有时还低于15%。而中国对成品油的税收除了消费税以外,加上生产环节的税一共占油价大概30%左右。

“这就是中国油价和美国油价主要的区别,而不是大家想象的,炼油和销售环节的利润太高。去除税收成本外,中国炼油和消费环节的利润所占比例和美国成品油差不多,甚至有的地方比它还低。”周大地说。

另外他还提到,中国现在开始征收适当的消费税,其实比起日本、欧洲和其它石油消费国,中国消费税的征收额算是比较低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成品油调价不可机械化

自新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5月7日公布以来,我国上调了2次成品油价格,下调了1次成品油价格。国内有不少声音希望调价更规范更透明,周大地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为防止投机行为,油价的定价公式和变价时间点不可能完全机械化。

据了解,关于新运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有些民众希望价格调整更加规范一些,更反映国际原油变化的速度或幅度。同时也有些民众要求调价公式更公开透明,调价时间更加准确。

周大地认为实现这些期望当前还有一定困难。“定价的公式和变价的时间点不可能完全机械化,否则会引起经销方搞投机,比如说抛售。”在目前这种定价机制下,定价公式和时间点必然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防止由于固定时间和固定公式以导致投机行为的出现。因此调价的时间或者具体数字不可能太透明。

另外,周大地认为调价的时间段是否以一个月为基础,必须有两个前提,一个是国际油价的确有变化,没变化的话就没必要作调整,第二个是变化速度的问题,如果国际油价变化确实像去年那变化幅度非常大非常快,那样,一个月调整一次可能大大落后于国际变化。“一个月时间生产方可能亏损很多。如果国际油价变化速率和幅度比较大的话,时间可以考虑缩短,但是国家不可能每天都在调整价格。”

我国成品油价在世界中等偏低

“我国成本油的价格在全世界是中等偏低的水平,”周大地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

周大地说,现在欧洲、日本、我国香港,以及我国周边的石油消费国家,成品油的价格远远高于我们。“它们成品油的价格将近10元/升,甚至13、14元/升。在消费大国里,现在可能只有美国比我们低一点,可能比我们低1元左右。”

据周大地透露,世界上有些石油生产国的油价的确比较低,但它们都不是消费石油的主流国家。所以他认为中国现在的油价在全世界消费国里处于中间偏低的水平。

当记者问到我国成品油价是否与国民的平均收入相符时,他认为这要相对来看,我国收入分配在国民之中并不平衡,真正直接消费成品油的这部分人消费水平不低。我国很多城市地区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上1万美元甚至几万美元, 汽车消费主要就集中在这些地方,而且集中于这些地方的相对高消费人群。现在中国家庭的汽车拥有率仍然是2%或者3%左右,即使在北京也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能力购车。

同时周大地认为另一方面,把油价与其它商品的价格比较起来,我国很多商品已经国际化,特别是消费品,在这种情况下实行低油价政策是不可能的。“尽管从中国整个全民消费水平看,我国的石油价不算太低,但是从消费得起汽油的这部分人来看,他们已经是买得起汽车配得起鞍的,或者他们就应该买高效低油耗的车,这也是政策鼓励的方向。”

石油占能源结构不到30% 仍要高效节约

目前我们石油进口50%以上,我国结构能源是不是存在问题?对此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我国石油在能源结构中占不到30%,但在石油消费上仍然提倡高效节约。

周大地说,我国能源结构中石油所占比例不算高,而是煤炭比例太高。“国际上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在能源结构中占60%左右,而我国现在才占30%不到。” 所以他认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主要是减少煤炭消费的比例。

不过提到我国石油进口的程度很高,周大地认为尽管石油消费不可避免会有所上升,但我国还是要提倡高效节约,不可能鼓励奢侈消费。“实际上在很多国家里,有汽车不代表你天天就必须开汽车,干什么事儿都要开汽车,”周大地笑道。

据周大地介绍,现在我国原油和成品油的消费,还有相当一部分和生产相关。比如长途运输、化工产品都要消耗很多油。但是根据今后的发展趋势,家庭用的汽车可能会成为石油生产消费的主要方面。

他说,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使生产环节消费石油的部门、行业,进一步节约石油的消费。另一方面,从消费环节看,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的进步,给公众提供更有效的公共交通服务,比如提供更多的地铁和更方便的公交系统,另外也提供价格较低、高效低耗的汽车,比如混合动力汽车、电动为主的汽车,这样在满足公众交通消费的同时,也使我国石油消费不至于增长过快。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海外石油并购有助抑制油价上涨

能源企业海外并购加快了步伐,近日“石化双雄”13亿美元赴安哥拉购油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认为,海外石油并购能抑制油价上涨,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供应能力。

“世界石油企业都是高度垄断的,也是世界大公司云集的地方,全世界财富500强前10名里面有6名都是国际石油公司。”周大地认为石油行业需要大投资,也有很大风险,除了技术性的地质勘探外,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稳定的国家环境。而目前世界很多地方还在进行内战,还有很多反政府武装组织等,这都对石油业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周大地认为在现在国际地缘政治条件下,通过强强联合,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进入石油行业的上游,这将增加全世界石油供应,也能遏制石油价格过度上升,而且也将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供应能力,从长远来看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他进一步解释道:因为我国几乎单纯是进口国,进口石油占了一半以上,预计以后还会增加。如果中国只会买油,不会打油,就会显得很被动。其它国家提高石油价格中国就只能忍气吞声了。而如果中国能进入石油行业的上游,一方面能增加供应量,抑制油价的过度上升,另一方面如果原油上涨,我国也可以减少损失,有所受益。

下半年油价走势受制于经济复苏情况

上半年国际油价反弹,下半年油价走势如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油价走势受制于下半年经济复苏情况。

周大地认为上半年国际油价反弹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油价反映了民众对市场的预期。“大家对经济下滑是否到底,会不会出现复苏,消费是否还会增长有不同的预期,大家都希望经济往好的转。”

但是他又指出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供应方对油价的控制。因为石油本身不是一个随便可得的商品,石油平衡不完全由消费方控制,“当然中国是石油进口国,我们希望原油价格便宜一点。但是从世界情况来看,这不取决于我们。”而生产方则可以通过控制产量来促进平衡。因为石油是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多国家的利润来源,促进油价上升是很多石油生产国和国际石油公司的共同利益。

周大地进一步解释说,对于很多石油输出国而言,石油价格与它们的经济紧密相关,很多国家希望经济危机不要扩散到它们国家,所以使油价保持较高,或者不要过低对国家GDP很关键。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油价便呈现上上下下的波动。

另外,周大地表示下半年的国际油价走势很难预测,主要还是看国际经济的走势。如果经济还是平缓疲软,那么石油价格也不会变得太快。如果经济复苏得很快的话,石油需求上升,油价就不好说了。总的来讲油价还是受制于经济的影响。

本报记者 张楠

发改委从29日起将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平抑了市场多日的猜测。中石化公司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成品油调价常态化对中石化、对全社会都是好事,我们的加工量不会受到影响。”

此次调价是今年以来第二次下调,上一次下调是在今年1月份原油价格低迷时期。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虽然是“拐点式”调价,但幅度不大,因此对石油公司三季度的业绩影响不大。中石化炼厂购买的原油有1个半月左右的滞后期,6月份中石化的原油进口价格大约为60美元,可能略高于7月份的平均水平,8月份的炼油仍处于正常盈利。

对于石油公司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此次调价再次验证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实施,调价常态化能够保证炼油板块正常的生产经营。

业内人士指出,鉴于近期几次调价比较及时,目前炼油的毛利基本稳定在4-5美元/桶,继续为中石化贡献重要利润。如果未来调价常态化,炼厂的毛利将获得保证。

在汽油需求的刚性支撑下,二季度国内石油表观消费量虽然同比仍下降约3%,但比一季度回升了4.2个百分点。

但由于原油价格此前回落,同时预期成品油价格会下调,成品油批发价已经连续多日阴跌。截至6月底国内的成品油库存同比增加43.5%,环比增加4.7%,石油公司降库存、增销量的任务仍然艰巨。

本报讯 (记者 张艳 实习记者 孙慧慧) 尽管国家发改委昨天对成品油的降幅(约0.2元/升)远少于上一次涨幅(0.5元/升),不过记者昨天调查发现,政府调价触动京城多个加油站新一轮降价促销,93号汽油一举回到6月30日以前的价格水平,最便宜的多美多加油站售价只要5.79元/升。

昨天,随着国际油价下跌,国家下调成品油价京城93号汽油市场价为6.19元/升。而跟随国家调价,在中石化、中石油两大主营加油站挂出新价格后,多美多、腾远兴业、龙江奔达等本市最活跃的加油站立即反应,开始了新一轮降价促销,促销主体仍是人们最常用的93号汽油,其中,多美多加油站93号汽油售5.79元/升,腾远兴业加油站也只要5.85元/升,龙江奔达售价5.99元/升。这一价格比6月30日前,市场普遍价格93号汽油5.89元/升还便宜。

在看到部分中石油加油站降价促销后,外资加油站也按捺不住。壳牌19家加油站立即反应实施跟随策略,昨天,壳牌相关负责人介绍,各个加油站普遍比市场价便宜0.1-0.15元/升,即93号汽油售价6.09元或者6.04元/升。此外,中化道达尔多家加油站也有优惠,93号汽油售价在5.99元到6.04元/升不等。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加油站在此次政府调价前便普遍开展约0.2元/升的降价促销,实际售价比国家调整后的还便宜。而在国家调价后,他们进一步下调了价格。

>>降价原因

批零价差产生利润

之所以如此,中国加油站网主编黄顺敬解释,这是因为在国际油价前段时间下跌后,国内成品油批发价已大幅下挫,使得批发价和最高零售价之间差距(简称批零差)超过900元/吨,最大的地区山东地区汽油批零差在每吨1000-2000元。据了解,一般情况下,这一差价在300-400元/吨之间。

此次国家将成品油价格下调220元/吨,批零价差仍有700元/吨的利润,这是他们进一步降价的根本原因。按照每吨汽油约为1355升汽油来算,相当于每升油卖6.19元的话,有0.51元的利润。

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自29日零时起,汽、柴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国际市场油价近日持续上涨,为什么国内成品油价格反而下调?在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下,如何看待国家对成品油价格的调控?未来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方向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人士。

油价下调符合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国际油价近日持续上涨,而我国却在此时作出了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决定。对此,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国内油价适当下调,与近期国际市场油价总体走势一致。

这位负责人对记者说,国内油价调整主要依据国际市场一段时期内相关原油价格变动情况。也就是说,国际市场某种原油某一天或某几天价格变化较大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会调整,只有当国际市场相关油种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国家才可能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国际市场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国内油价频繁调整。因此,国际市场一地原油期货价格的变化不会同时、同幅直接地反映到国内,引起我国成品油价格每天变化。

这位负责人说,近日国际市场油价虽大幅反弹,但7月上中旬曾一度持续下跌,我国参考的国际原油平均价格也从6月30日的每桶67.8美元跌至目前的每桶63.97美元。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说,这次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是“意料之中”的。近期国际油价虽波动较为剧烈,但总体趋势下降,因此国家按照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下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水平。

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说,这次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说明国内油价调整严格按照定价机制进行,有升有降,并非“跟涨不跟跌”。

国家发改委宣布:今日凌晨起,每吨汽柴油改革价格分别下降220元。广东省物价局宣布国Ⅲ标准成品油每升降低0.17~0.2元。

相对6月30日的每升油价上调0.45元~0.53元,这一轮的油价下调可以说是“毛毛雨”,网上七成参与调查的网民表示“降得太少”。而油价下调信息才刚发布,油价将创新高的预测又甚嚣尘上。有专家推算,只要国际油价后期重上70美元台阶,国Ⅲ97号油价将逼近7元/升大关。

油价下调

国Ⅲ每升降低0.17~0.2元

由于国际油价浮动幅度已经满足了《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国家发改委昨日下午宣布,28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广东省物价局按规定公布了我省成品油销售价格:国Ⅲ标准90号汽油每升降0.17元,93号汽油每升降0.18元,97号汽油每升降0.20元,0号柴油每升降0.19元。

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表示,批零两级市场早已消化了本次下调幅度,消息对市场影响不大。据广东一大型石油公司对广州市加油站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除了中石化旗下油站外,广州已有62座低于国家规定价销售,柴汽油的主流优惠幅度在0.05~0.20元/升,民营油站的优惠幅度略高0.1~0.3毛/升。

网络调查

七成网民觉得降少了

油价应声降了,但车主仍有疑问和不满。截至昨日17:30,一大型网站统计数据显示,超七成网友对这次发改委下调油价感到意外。

对此,广东省石油行业协会储运销委员会秘书长范小平表示,国家发改委在6月28日就已经算出了过去22个工作日的浮动数据,因此,此次调价窗口是根据上月28日为基准点计算的。

此外,同一项调查显示,有七成的网友不满意这次发改委的下调幅度。记者查询油价调整记录发现,确实是升多降少。6月30日国Ⅲ93号汽油每升上调0.49元,97号汽油每升上调0.53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52元;6月1日国Ⅲ标准93号汽油每升上调0.32元,97号汽油每升上调0.34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34元。

对比发现,这次成品油零售价每升下调0.2元的幅度远少于之前油价上调幅度,只与今年1月15日的下调幅度相当,当时国Ⅲ标准成品油每升下降0.11元~0.13元。

专家预测

下月油价或逼近7元/升

就在国内油价下调之际,业内专家同时预测下一轮油价将逼近7元大关。进入7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呈现了先降后升的趋势,从月初的69美元左右,到7月第三周触底58美元后反弹,截至昨日19:00,WTI国际原油价已经重回68美元。

姚达明预计下个调价周期是7月28日~8月26日,调价时间估计是8月28日凌晨。他表示,本次调整后发改委称“此次降价后国内成品油价仍与国际油价保持超过7美元的价差,较三种参考油价更低。”因此,只要国际油价重上70美元,国内零售油价将创新高。此次调价前国Ⅲ97号历史最高价格是6.77元/升,按他的预测推算,如果满足条件,国Ⅲ97号极有可能会突破7元/升大关。(信息时报 孙婷婷 赵安然 田韶敏 岳佳综 戴国军)


各地调价汇总

地方
90号汽油(元)
93号汽油(元)
97号汽油(元)
0号柴油(元)
 
原价
现价
降幅
原价
现价
降幅
原价
现价
降幅
原价
现价
降幅
北京
-
-
-
6.37
6.19
0.18
6.78
6.59
0.19
6.28
6.09
0.19
上海
5.51
5.35
0.16
5.99
5.81
0.18
6.37
6.18
0.19
5.73
5.54
0.19

天津

5.59
5.42
0.17
6.03
5.85
0.18
-
-
-
5.83

5.64

0.19
江苏
5.64
5.48
0.16
5.98
5.80
0.18
6.31
6.13
0.18
5.79
5.61
0.18
兰州
5.53
5.37
0.16
5.86
5.69
0.18
6.19
6.01
0.18
5.68
5.50
0.18
重庆
5.78
5.61
0.17
6.11
5.94
0.17
6.46
6.27
0.19
5.9
5.72
0.18
广东 (Ⅱ)
5.60
5.44
0.16
6.03
5.85
0.18
6.53
6.34
0.19
5.82
5.63
0.19
广东 (Ⅲ)
5.80
5.63
0.17
6.25
6.07
0.18
6.77
6.57
0.20
6.02
5.83
0.19
四川
5.70
5.54
0.16
6.09
5.91
0.18
6.47
6.29
0.18
5.94
5.75
0.19
河南
5.65
5.49
0.16
5.99
5.82
0.17
6.33
6.15
0.18
5.87
5.68
0.19
长春
5.42
5.25
0.17
5.59
5.43
0.16
6.29
6.10
0.19
5.87
5.69
0.18
浙江
5.62
5.42
0.20
6.00
5.80
0.20
6.36
6.16
0.20
5.83

5.63

0.20
山西
5.62
5.46
0.16
6.00
5.83
0.17
6.48
6.29
0.19
5.89

5.70

0.19

深圳
(Ⅲ)

6.25
6.07
0.18
6.77
6.57
0.20
6.02

5.83

0.19

南昌

5.56
5.25
0.31
5.98
5.66
0.32
6.42
6.18
0.24
5.84

5.49

0.35

青岛

5.59
5.43
0.16
6.02
5.84
0.18
-
6.27
-
-

5.63

-

据CCTV 新京报 发改委今日下午宣布,29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相当于每升降低0.16元和0.19元。

已超成品油定价机制中4%的调价临界点

今天,距离6月30日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刚好22个工作日。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已达-5.41%。

降价窗口已打开

牛犁昨日表示,从目前累计20多天的变化率来看,下降幅度已经超过了5%,即使未来一两天油价有所上升,22天移动变化幅度超过4%肯定没有问题。依据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的调价标准,国内成品油调价的时间窗已经打开。“由于发改委并没有明确公布22个工作日的计时起点,也有人计算22个工作日截止日是30日,但影响不大。因为政策并没有规定22个工作日满足条件,就立即下调,一般都会有一定滞后性。”

国内成品油价格一直受到“跟涨不跟跌”、 “快涨慢跌”的质疑。从年初国际油价反弹以来,发改委已经在3月份、6月初、6月底三次上调成品油价格。

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来源:发改委网站)

单位:元/

 

90号汽油(Ⅱ)

90号汽油(Ⅲ)

0号柴油

一、实行一省一价的地区

北京市    

7710

7040

 

 

天津市

7265

6525

 

河北省

7265

6525

 

山西省

7335

6580

 

辽宁省

7265

6525

 

吉林省

7265

6525

 

黑龙江省

7265

6525

 

上海市

7280

6530

 

江苏省

7320

6565

 

浙江省

7320

6580

 

山东省

7275

6535

 

湖北省

7290

6550

 

湖南省

7330

6610

 

河南省

7285

6545

 

海南省

7410

6660

 

广东省

7345

7575

6595

 

广西自治区

7410

6660

 

宁夏自治区

7270

6525

 

甘肃省

7250

6545

 

新疆自治区

7045

6420

 

二、暂不实行一省一价的地区

呼和浩特市

7280

6540

 

合肥市

7285

6545

 

福州市

7320

6570

 

南昌市

7285

6545

 

成都市

7485

6760

 

重庆市

7470

6725

 

贵阳市

7445

6685

 

昆明市

7475

6715

 

西安市

7250

6535

 

西宁市

7215

6555

 

注:1、表中除北京市外,汽油(Ⅱ/Ⅲ)是指符合GB17930-2006《车用汽油》质量要求的车用汽油;

2、表中北京市汽、柴油为质量符合车用汽、柴油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238-2007DB11/239-2007)的油品。


相关

上半年成品油库存增四成

专家称,经济好转情况下应下调油价刺激需求

昨日,中国石油[16.38 1.24%]和化学工业协会发布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石化市场总体需求疲软情况未得到根本改变,上半年我国成品油库存同比增43.5%。

预计行业全年利润下滑10%

数据:今年前5个月,油气开采业利润493.5亿元,同比下降75.8%,降幅比前两个月缩小10.9个百分点。

解读: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副秘书长冯世良表示,目前中小石化企业融资依然很难,4、5、6三个月产值同比分别下降8.4%、7.2%、8.1%,说明银行新增贷款对于行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有明显不足和滞后,且效率不高。

冯世良认为,上半年国内总需求的扩大,对石化产品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下半年,国内市场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可能会保持一种缓慢增长的态势。石化协会预计,石化行业总产值9月份以后有可能实现月度正增长,全年利润同比降幅可能达到10%。

总体需求疲软未根本改变

数据:上半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约3%。

解读:“这说明国内石化市场总体需求疲软情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副秘书长冯世良认为。

国家信息中心能源专家牛犁认为,表观消费量下降仍主要来自于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用油减少,主要是柴油消费下滑明显。他认为,目前国内成品油需求供大于求,在当前经济出现好转的情况下,当国际油价下降幅度满足发改委规定的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下调幅度达4%的条件时,政府应积极履行价格机制,推动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下调,刺激需求。

随着又一个计价期截止日的临近,国内成品油价调整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所不同的是,这次的预期不是油价上调,而是油价下调。

来自专业机构——易贸资讯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22个工作日加权移动平均原油价格为63.8美元/桶,较上一次调价时已下跌5.47%。

按照国家发改委此前颁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国内成品油价本月底或将迎来一次调整。

国家发改委最近的一次调价是在6月30日,当时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均上涨600元/吨,涨幅分别为8.66%和9.69%,创下了国内成品油今年以来最大幅度的涨价。

尽管如此,关于上次调价,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当时,参考的基准原油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上涨了17.2%,但国家有控制地上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幅度不到10%。

由于上次上调油价时,国家发改委缩减了上调幅度,这次还应该考虑,国际油价下降的幅度是否跌穿了对应的现行国内规定的价位。这意味着,如果国内油价此次要下调,国际油价移动平均价格不仅要下跌4%,而且要下跌超过7.2%。

据分析,一方面,国际油价移动平均跌幅已超4%,符合下调成品油价格的条件,目前消费者对于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呼声很高;但另一方面,由于上次调整不到位,目前国内油价仍然低于国际油价,如果下调的话,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脱钩会更厉害。

调,还是不调,这是一个问题。易贸资讯分析师廖凯舜指出,在国内成品油价调整的问题上,国家发改委正在面临一个两难和被动的局面。

不过,分析师倾向于,虽然国际油价较上一次调价下跌7.2%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国内油价本月底仍有可能小幅下调。这是因为,油价调整还需考虑主营炼油企业的盈利水平、需要衡量消费终端的承受能力、需要顾及公众舆论产生的社会压力等相关因素。

据东方油气网首席分析师钟健预测,在本轮计价期结束的时候,即使下跌后的国际油价还未跌破国内现定价位,国家发改委也可能在综合考虑有关因素后,出台小幅下调成品油价的政策,下调幅度可能会在每吨100元至200元之间。

“这样,在对炼油盈利没有造成太大减利的前提下,国家发改委再次表示出了遵循国际油价变动率破4%就调价的姿态,这将是对国内成品油调价‘跟涨不跟跌’舆论最好的解释。”钟健说。

对此,廖凯舜也表示,预计到7月底国内成品油价格还是会下调,只是下调幅度可能小于国际原油的降幅。经过上一次的调价之后,目前国内的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为6730元/吨和5990元/吨,7月底成品油降价幅度可能在200元/吨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油价近期反弹强烈。24日,纽约市场的主力原油期货合约再度高收,收盘价突破68美元至68.05美元。北海布伦特9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07美元,收于每桶70.32美元。

至此,国际油价在上周的交易中攀升约7%,已连续两周上涨,24日油价的收盘位更是创下7月1日以来新高。不过,分析师认为,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不能阻止三地原油参考指数在计价期内跌破4%。

“早在7月13日,三种原油(布伦特、迪拜、辛塔)平均价大约为每桶64美元,与基期价相比变动率就已经负向跌破了4%。到7月27日这一计价期结束时,预计变动率负向跌破4%将成定局。”钟健说。

廖凯舜也认为,在本月剩余的四个交易日,三地原油参考平均价的四天均价只要不超过每桶71美元,也就是说,只要基准原油期货在剩余的时期内不突破10个月来最高纪录,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参考指标降幅就铁定低于4%。

为避免投机,成品油定价公式并未完全透明

专家认为应尽量按规则调整价格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机制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办法》虽然公开了石油价格调整的操作原则,但是基于避免投机的原因,国家发改委并没有将成品油定价公式完全透明。

比如,《办法》中用到的“可相应调整”说明,第六条提供的成品油价格调整条件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办法》没有明确,是否在达到这一条件之后就必须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办法》第七条提供了一个大致的价格组成成分和形成框架,但没有提供定价的关键细节,如以何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参照,以及正常加工利润率如何确定等。

林伯强表示,政府对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则采取了有限透明和有选择的回避,是为了防止一部分经济实体进行成品油投机和保证政府在价格博弈中掌握主动权,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过,林伯强指出,目前中国成品油定价虽是行政定价,但已经带有市场成分。即使信息不公开,市场参与者也可以通过国际油价走势进行投机。比如,由于上次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预期强烈,出现买家买货不提而借用中石化库存囤油的现象,迫使中石化采取了停批的措施。

林伯强认为,在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下,信息是否公开都会导致投机,但是,信息公开的社会成本可能会低一些。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理由:

首先,政府出于自身公信力的考虑,受到自身的机制约束,应当尽量按规则调整价格,或者把不能调价的情况在《办法》里说得更清楚一些。不按规则调整的成本很大,除了会影响调控者声誉,还会导致更大的市场不确定性。

“当然,调控者不按规则调价往往有其宏观考虑,如经济和老百姓负担承受能力。那么,能不能按规则调价,而负担问题采用其他补贴方式呢?或者,如果不能调整到位,能不能跟大家说明?”林伯强说。

其次,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定价公平性与合理性。能源价格涉及千家万户,能源企业基本属于国企,质疑调价(尤其是上调)是公众的第一反应。那么,要求政府公开定价办法的社会压力就会很大,有选择的透明是不会让公众满意的。

“信息不透明可能会使很多人批评政府跟垄断企业沆瀣一气,认为能源行业的国企占据垄断地位,背后又有政府支持,公众就成了调价的牺牲者。每一次调价都是与公众的博弈,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林伯强说。

再次,对于一次价格上调,买方可以提前买,卖方可以推后卖,关键是储存能力。就成品油来说,卖方占上风。由于中国的成品油基本上是国企控制,民营比例较小,只要国企不参与或配合,投机的量应该是可控的。

国家信息中心石油问题专家牛犁谈成品油定价新机制:

存在推迟调整或者调整幅度不够现象

国内成品油定价新机制自2008年12月19日出台和实施以来,已经有半年多时间了,至今,国内已经经历了五次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其中两次下调,三次上调。可以说,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变得更加频繁了,接近一个月一调。

“实行成品油定价新机制以后,国内调整油价的次数明显多了,以前可能一年也才调整几次。基本上今年以来国内的几次调整都是依据新机制来操作的,跟国际油价贴得比较近。”国家信息中心石油问题专家牛犁说。

不过,纵观今年以来的几次调价,国内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存在推迟调整或者调整幅度不够的现象。例如,5月7日,上调油价的消息在业内流传,且明确每吨价格涨幅会在500元至520元之间,但最后调价行为并未落实,一直拖到6月1日才最终上调。

“6月份的两次调价都有调整不到位的地方,所以,新机制应该得到严格的执行。”牛犁认为,国家控制油价调整幅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除了考虑国际油价走势以外,国家还要考虑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以及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二是,国际油价往往不总是受需求因素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有投机的成分,所以有必要通过缩小涨幅来抵御高油价对我国的冲击。

牛犁表示,国内油价下调少了,老百姓肯定有意见;如果国内油价上调少了,老百姓肯定没意见。但油价上调少了也未必就是好事,油价调整要兼顾短期和长期利益,总的来说要有利于节能减排。

值得一提的是,自上次6月30日国家上调成品油零售价格后,国际油价就一路下滑,并很快跌破60美元大关,国内各地的成品油批发价格也纷纷回落,加油站的降价促销规模不断扩大,以广东为例,中石油已经将批发价格下调了300元至400元/吨。

“由于国内油价不是跟国际油价实时同步地调整,国内油价难免会滞后一些,但比以前已经好多了。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并非是最完美的,它只是目前过渡时期的一个权宜之计,油价调整最终的改革方向是逐步走向市场化。”牛犁说。

本报记者 王冰凝 北京报道

7月22日,记者就国际油价以及国内成品油价等问题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局局长程秀生。程秀生称,随着中国对石油依存度越来越高,高油价时代终将到来。他同时建议国内成品油价格政策应该理顺与汽车产业政策的关系。

《华夏时报》:你如何看待当前国际油价的不断震荡与盘整?目前的国际油价能反映供求关系吗?

程秀生:近一个阶段国际油价大范围的波动已经有所调整,主要是因为上半年石油的供求关系变化较快,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力量在金融危机前的需求增加曾推动了国际油价上涨,但金融危机使亚洲力量受到影响使得国际油价一度跌至30多美元,目前亚洲经济率先复苏的征兆带来的需求恢复也是近期国际油价震荡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由于国际金融资本的力量对国际油价的影响非常大,使得国际油价虽然在大的走势上仍能反映供求关系,但其间短期的大幅度波动则是受金融资本的影响更明显。

《华夏时报》:你如何看待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跟涨快、跟跌慢”?

程秀生:去年9月份以来,金融危机引发国际油价大幅度回落,到去年年底,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国际油价的接轨逐渐开始发挥作用。但是“涨多落少”的客观事实还是存在的,这背后的原因则是历史因素。

因为我国国内石油产量近十几年并没有新的突破,这使得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为满足石油需求旺盛增加,只能依靠扩大从国际石油市场的进口。但我国政府为了避免油价高涨影响民众生活以及GDP发展,一直采用政府补贴的低油价政策。可以这么说,在上一轮国际油价从每桶20多美元飙至150美元的过程中,因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中国政府进口石油所花的费用,要远多于石油涨价所产生的费用。

算一笔账可以发现中国为进口石油付出了巨大代价。因为国际油价是瞬息万变的,而中国的原油交易主要来自于现货市场,没法去准确计算中国为国际油价飙涨所付出代价的具体数字,目前中国的原油进口量约为2亿吨,国际油价从当初的50美元/桶左右,上升到近150美元/桶,上涨幅度在100美元/桶以上,意味着中国在原油进口的成本上多花了上万亿元人民币。

政府目前的“涨多落少”,是因为过去的成品油价格是明显低于国际市场的,而中国的成品油需求则明显比国际市场还要旺盛,政府正在试图改变这种政府补贴油价的现状。

《华夏时报》:政府对成品油定价的政策倾向是什么?你认为国内成品油价会完全放开吗?

程秀生:政府目前可以考虑的油价政策大致有三种,一种是控制国内市场的油价,新增加的进口部分由国家财政补贴;一种是条件适合时,逐渐放开油价,使得其与国际油价接轨,让消费者自己支付增加的石油需求;一种是实行政府控制的高油价,以缓解国内石油需求的增长。目前看来,政府希望从补贴油价往放开油价的道路上走,但这中间有个过程,所以出现了现在的与国际油价间接接轨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实际上,目前的条件较为适合放开成品油价格,金融危机爆发前油价一直在每桶100美元的时候,肯定不适合放开油价,否则将引发国内成品油价格暴涨,消费者无力承受。但当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的倒挂,体现了政府因国内消费者承受能力较低,采取了财政收入对高油价、对消费者和石油公司进行补贴的石油定价机制,结果油价越高,这一体制就越严重地被扭曲。

政府目前的政策倾向是尽快改变以往一方面不断为高油价付出高昂学费,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综合考虑国内承受能力,不断拿出巨额财政收入补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政策。这也意味着在中国石油旺盛需求的背景下,放开市场必然会引发高油价,但通过高油价抑制国内石油需求,这是一个必然,让消费者从自身收入水平来决定对油价的承受力,从而决定其对石油的需求量。

《华夏时报》:你分析一下政府为什么仍在控制成品油油价,不肯借机放开市场?

程秀生:这背后所反映的深层矛盾,其实是成品油价格机制和汽车产业政策的矛盾。

在中国目前的收入水平下,国际油价水平高,国内石油资源相对有限,但现行汽车产业政策却一直在鼓励燃油汽车销量的大幅度上涨,即使在金融危机以来欧美汽车产业几乎无法运转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依然一枝独秀,热销火爆,这是中国政府应该深层考虑的问题,现行汽车产业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支柱产业,政府不断通过汽车产业政策鼓励消费者买车买油,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中国民众的工资水平和个人收入是否确实到了可以普及燃油汽车的水平上,而中国政府有没有那么多的公共财力给予汽车消费增长一个优惠的石油价格政策。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是否更应该鼓励其他能源类型的汽车,而不是燃油汽车。

1  2  3  4  5  6  7  8  


东南网404提示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