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援藏网 > 新闻聚焦 > 正文

唐卡漆画引起央视关注,脱贫攻坚展现非凡成就

2019-12-19 17:57:18 作者: 来源: 福建第九批援藏队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采访现场 图片来源:福建第九批援藏队

中央电视台福建站黄珊等三位,12月10-13日,采访唐卡漆画第一人——仁青朗加。记者一行三人克服了高原反应和严寒,要求前往昌都市卡若区的嘎玛乡,他们发扬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早上六点从昌都出发,在土路上一路颠簸了3个小时赶到仁青朗加家,马不停蹄,架起机器就开始采访和拍摄,一直忙碌连续工作五个小时才吃了中午饭,下午四点离开嘎玛乡,因地形极端险峻,环境非常复杂,回来的路上遇到两次道路塌方事故,采访的第一天困难和险情不断,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到昌都住宿点。他们发扬“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让一个更加富强和谐美丽的新西藏展现在世人面前。昌都市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援藏队队员李琦,见到他们时,无不赞扬他们敬业精神。

央视记者:唐卡和漆画的结合,能给昌都带来了什么变化?您对唐卡漆画合作的前景是如何看待的?

德嘎旺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福建援藏队和昌都市文化局的精心组织下,我们顺利组织了漆画唐卡培训班。通过漆画唐卡这种创新的艺术形式,能够带动当地唐卡画师脱贫致富,为脱贫巩固添砖加瓦。

这种模式可以转变群众观念,发挥内生动力,可谓一人学技艺,全家致富。

拓宽了画师的视野,思想得到解放。他们能够走出去和外界交流,讲好唐卡历史、艺术特点。

通过这个活动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千年历史的漆画和唐卡完美结合在一起,不仅是艺术的碰撞,更是民族间情感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

大部分学员都是男青年,他们安心学习漆画唐卡绘画技艺,无暇搞扰乱社会秩序或者不利于民族团结活动,对维护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增加群众收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利用福建援藏渠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示精神,不断组织学员学习技艺,丰富绘画内容,研发文创产品,使漆画和唐卡作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使这种最新艺术作品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采访福建援藏干部唐顺枝

央视记者采访福建援藏干部、昌都市文化局非遗办副主任 唐顺枝

央视记者:唐卡漆画这个项目是如何形成的?

唐顺枝:2016年,福建省艺术馆启动艺术精准扶贫“农民漆画”项目,两年来举办了六期农民漆画培训班,创作出400多件农民漆画作品。农民画和漆画可以结合衍生出农民漆画,唐卡和漆画也能不能组合创造出新的作品,大家都在思考中,恰好作为福建文化对口支援昌都地区,能不能将福建农民漆画的艺术精准扶贫的模式推广到昌都?

央视记者:给我们介绍一下7月的闽藏漆画技艺培训班?

唐顺枝:这就是昌都职业技术学校,今年的7月闽藏漆艺技能培训班就是在这个培训班的教室举办的,现在在粉刷,正在重新装修。当时这个教室放满了教具,唐卡底画,大漆等画画的材料,这次参加培训十名学员,他们在35天的培训期内,完成的20幅左右作品。其中有两幅唐卡漆画《护法金刚》和《普巴金刚》就在昌都,其余的18幅作品正在福州展览。这个培训班也是福建人民和藏族同胞共同播撒种子的时候,我们期待播撒种子生根发芽,枝茂叶盛的时候。

央视记者:漆画元素的加入,对唐卡来说,艺术性和市场性有什么创新?

唐顺枝:唐卡绘画和漆画艺术这两种千年的传统文化艺术的的碰撞,在未来可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漆画的技法,会让唐卡在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和材质对比感上有更丰富的展现。从艺术的市场化角度看,漆画元素的加入,让传统的唐卡有了新的市场方向,也让我们看到了将福建农民漆画的艺术精准扶贫经验嫁接到昌都的可能性。

唐卡漆画新的结合更为重要的,推动闽昌两地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推进闽藏文化的交流交往和交融,为昌都传统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福建省文旅厅和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将努力搭建平台,推进唐卡绘画与漆画艺术的结合,让漆画艺术继承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内涵,并通过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促进漆画艺术的发展,提高漆画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