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中还藏着多少“隐形杀手”?

2016-03-31  第043期

28日,陕西一位女士双腿跪地、脖子卡在路边交通防护栏后没有挣扎迹象的视频引起网友关注。据目击者介绍,女子怀有身孕,事发时无人陪伴。目前,陕西榆林市米脂县警方确认孕妇当场死亡,已排除他杀,具体死因需尸检后进一步确定。

看似平缓的护栏,一旦坠入它的“漏斗”就会启动死亡程序

惹事护栏的链接处,由于顶部呈圆弧形,与下面的条状缝隙形成上宽下窄的漏斗形构造。人趴在上面休息时,稍不谨慎就可能将颈部滑入其中,并被两边栏杆卡住。这时最容易遭受重力冲击的是位于颈部两侧的颈动脉窦,这个部位受到外力挤压后,会迅速引发机体反应,造成脑缺血并引发晕厥,失去了挣扎能力。【详细】

“护栏杀人”事件并非个例,“杀人”的公共设施也并不只有护栏

2010年11月1日,南通市一老太脖子被卡在超市门前的护栏上,气绝身亡。2013年10月22日,北京中关村一位年轻女士的脖子卡在护栏中间,送医抢救无效死亡。既然交通护栏能够卡住成人的脖子,就说明护栏存在致命缺陷,理当更改。但时至今日,城市街头的“夺命护栏”依然故我。

不仅如此,有着致命缺陷的公共设施还有不少。比如,有的窨井盖又脆又薄,极易踩断;有的旋转门间隙较大,容易卡住孩子脑袋;有的电梯缺乏锁定装置,出现意外时不会自动停下……【详细】

由于没有国家标准,当前的道路护栏间隙标准多是业内约定俗成

河北一家生产交通防护栏的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生产的护栏间隙宽度为15厘米和17厘米两种。而这两宽度,是有可能卡住人脖子的。但负责人表示,卡脖子是偶然事件,他们不会因为这件事去重新设计产品。“这些产品一般是市政和交通部门订购,弄一个别的样式,他们也不会要。”【详细】

那么,订购的政府部门为何不对护栏宽度作出安全的要求呢?因为没有具体规定。住建部在《住宅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了阳台护栏间距应该在11厘米以内。其出发点是,只有在11厘米内,才不会造成成人和儿童由于头部伸出而引发的危险。然而,在相关的《公路护栏设置规范》中,并没有相应的考量。【详细】

看似不起眼的道路护栏间隙宽度,其实反映了城市公共设施的品质

城市公共管理的安全性与人性化,其实都体现在细节当中。粗放的城市管理模式下,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路面的无常坍塌、井盖缺失、公共厕所难寻,但也可能遇到一个在不经意间“吞噬”生命的护栏。这些细节或许看似都无足轻重,然而一旦“出事”,却可能带来无可逆转的代价。

如果从硬件上看,我们的城市水平或许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不少发达国家,但正如有人指出的,我们却可能依然是止步于外在的豪华与解决“有无”的问题,距离“精而细”则仍有相当的距离。“护栏杀人”的悲剧,显然为此提供了新的注脚。【详细】

道路护栏卡人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该要把安全风险和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预设到“最大”,从而进行对应的细节改进。然而,在我国的公共设施建设中,普遍缺失这样的安全意识。护栏卡人正是许多公共设施安全性缺乏的缩影,有关部门必须要正视起来,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设施生产标准,并进行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