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教改

河北省涿鹿县一场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在质疑声中行进了两年多,最终以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郝金伦辞职的方式结束。7月19日晚,涿鹿县有关部门证实,涿鹿县已于7月5日发布消息称,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工作,充分尊重民意,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全面停止全县中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资  讯 

“涿鹿教改”失败警示改革之困

即时 | 2016-07-22 10:00

【改革的反对声音通常被放大,而受益者或是支持者却失声,这种生态所对应的改革博弈机制和氛围的不正常,更值得反思】

河北省涿鹿县一场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在质疑声中行进了两年多,最终以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郝金伦辞职的方式结束。7月19日晚,涿鹿县有关部门证实,涿鹿县已于7月5日发布消息称,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工作,充分尊重民意,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全面停止全县中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7月21日澎湃新闻)

所谓的“三疑三探”,最初发轫于河南西峡县。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简单说,就是区别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只要稍微有一点现代教育常识的人都不难明白,这种模式应该更接近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应然的教育规律。可以说,涿鹿教改的失败,首先并非教改观念的失败,而更多是改革路径的偏差和大背景下的改革环境所决定的。

改革失败的直接导火索,是有部分家长对此表示反对。随后,当地政府根据“民意”将改革全面叫停。站在现实角度,并不难理解部分家长对此项改革的顾虑乃至反对态度。因为在当前升学体系仍难以摆脱“唯分数”论的背景下,提倡“三疑三探”式课堂教学模式,至少在效果被证明前,难免给人以“不务正业”、影响分数的观感。对此,一部分家长对于改革的抵触确实需要正视。但问题在于,哪有不存杂音和不同意见的改革?面对不同声音,改革是否就只能屈服于反对意见?

这一点,身为改革推动者的郝金伦在事后所发出的声音,或许值得思考。他说,在遭遇部分家长反对后,当地政府的正确做法应是,找每个家长谈心,如果你就是想上传统的课程,我们就给你组织最好的老师讲,各取所需。你想上这种自主探究式课程你就上,也就是说给予不同意见家长以选择权。然而,当地为了更快地平息事态,就采取了全面停止的方式。

改革的成效与对错,从来需要时间来验证,何况是教育改革。显然,这里的问题关键在于,当地政府为何在一遇到反对的声音时,就只能选择全部叫停,而不给出一个让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两全其美的办法?

从现实来看,当地政府的“保守”做法其实并不难理解,但它也反映了改革心态的问题。一遇到反对就叫停,一来可能说明改革者的立场本来就不够坚定;二来,在一些地方,较之于以合理的分寸去平衡各方利益,确保改革仍向前推进,维护好既有秩序,“不闹出声音”,也很难不说是“理性选择”。

与此形成呼应的是,正如郝金伦称,90%的学校几乎没有反对的声音,“自认为受害的成了叫嚣者,受益者大多沉默”。改革的反对声音通常被放大,而受益者或是支持者却失声,这种生态所对应的改革博弈机制和氛围的不正常,更值得反思。

对于涿鹿教改的另一个指摘是,此项改革仍是遵循着由权力主导的模式,而缺乏诸如家长、教师这样的力量的参与,所以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改革确实需要凝聚各方的共识,但若缺乏强有力的推动者,改革几乎就寸步难行,这样的教训实在太多。而每一项改革从来都需要具有改革理想和情怀的关键人物发挥关键作用。所以说,与其指责改革中关键人物的作用,不如好好反思,为何缺乏了行政力量的推动,改革就更容易陷入知易行难的尴尬,这样的改革路径偏好或说困境到底该如何破?

从某种程度上说,失败的“涿鹿教改”也是当前一些领域改革推进不力的一个缩影。“三疑三探”的失败,固然有其具体的原因,但真正的问题在于,涿鹿故事背后所对应的改革环境与改革心态不改,不只是涿鹿,也不只是“三疑三探”,还将发生更多的半途而废。

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涿鹿教改”虽然失败了,但我们相信,具有改革魄力和行动力并有担当的改革者,从来不会缺乏。(朱昌俊)

教育改革需要讲究方式方法

即时 | 2016-07-22 07:39

【改革慢不得也急不得,再好的改革也得讲究方式方法。就现实而言,需要防止因为风险而停止前行,也要防止以改革总有风险为由,盲目摁下“快进键”】

2014年,河北涿鹿县教科局局长郝金伦引进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三年来,这一教学模式引起了极大争议,部分家长强烈反对,认为教改讲课太少、考试也少、学习不够。最终在各方反对声中,当地官方发布消息:充分尊重民意,经研究决定,全面停止“三疑三探”。而郝金伦也选择了辞职(7月21日《成都商报》)。

所谓“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源自河南省西峡县的教育探索,包括“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四个环节。从郝金伦的介绍看,这一教改似乎更接近教育本质,而且“实际教改的成绩非常好”。

看得出来,郝金伦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很想做事的人。郝金伦在辞职讲话中的那句“回头一看,援兵没了,粮草切断,孤军深入”,更有“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感。仅仅听其叙述,很让人感慨改革不易。只是静而思之,郝金伦的失败,亦有其必然性。

“大浪淘沙见英雄,沧海横流显本色。”这是一个呼唤改革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改革精神要有,但改革不能草率。特别是教育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之又慎,没有确切的把握,那就很可能犯盲目冲动的错误。从新闻中看到,2013年8月,郝金伦出任教育和科技局局长,次年便开展了此次教改。而“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也只是源自河南省西峡县的教育探索。

从新闻中实在看不出,“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到底有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特别是有没有经过实证,有没有得到专家和业内人士的认可。如果没有的话,仅仅是看起来很美,自己想当然地认为很美,于是就迅速在全县强推,这显然是草率的。改革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具体到教育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万一失败那就是误了一批学生。这样的风险实在太大。

更重要的是,改革从来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必然要考虑社会的态度,特别是要想到反对声音。从新闻中可以看到,很多家长对教改不以为然,有的甚至认为这是“政绩工程”。对于这样的批评,郝金伦有些不屑一顾,但反对声就在这里,完全忽视是不对的。值得思考的是,在当初改革的设计上,能不能充分征求意见,改革从理解的家长先开始,尊重不理解家长的“徘徊权”,允许他们在一边观望?如果采取试点分批的方式,而不是一刀切强推,碰到的民意反弹显然会小得多。

涿鹿的教改失败,很容易让人想到改革不易。确实,改革不是一件容易事,也正是因其艰难才显其不凡,才应该得到理解和宽容。必须指出,改革并不是仅有一个好的初衷就行,实践早就告诉我们,再好的改革也得讲究方式方法。更何况,有些改革的初衷未必正确,改革思路未必就好。具体到涿鹿教改,对于改革者来说,必须先要自证正确,在改革之前要经过详细论证,在具体改革中,应该倾听不同意见,特别是反对者的意见,减少强制推进带来的阻力。

没有不冒风险的改革,但能少冒些风险最好还是少冒一些风险。遑论有些改革因其意义重大,实在失败不起。由此可以 刊出,改革慢不得也急不得,再好的改革也得讲究方式方法。就现实而言,需要防止因为风险而停止前行,也要防止以改革总有风险为由,盲目摁下“快进键”,一些事先该做的工作也被弃置一边。

涿鹿教改受挫引人深思

即时 | 2016-07-22 09:56

7月12日,一篇题目为《涿鹿县郝局长激情辞职讲话》的文章在当地论坛广为流传,辞职的主角正是河北省涿鹿县教科局局长郝金伦。郝金伦在这篇讲话中称,因县委叫停全县教学改革,恢复传统课堂“满堂灌、题海战术”,他决定“不去领导这项工作”。20日,郝金伦告诉记者,他的确已辞去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党组书记等职务,但并非因为教改不理想,实际上“(教改)成果非常好!”(7月21日《成都商报》)

引发争议的教改模式是“三疑三探”,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举一反三,由学生来唱主角。虽然涿鹿县决定叫停这项改革,但应该看到这只是暂时受挫,我们甚至可以大胆推测,当地新的教改方案还会或多或少保留“三疑三探”的一些做法。

这一方面是因为,经过两年多改革,当地的教学体系已比较适应这一模式,贸然全盘推倒,会浪费太多精力。另一方面,“三疑三探”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本身并没有问题,只要实施得法,其对学生成长是有利的。耐人寻味的是,在当地叫停这项改革的同时,今年高考涿鹿中学的一本上线人数却翻了番,创了新高。这里面,自然就有教改的贡献。

所以,对于涿鹿教改受挫的反思,应该是工作推进中是否有纰漏。从报道来看,问题集中在推广速度过快,而相应的沟通又缺位。改革从一开始就在涿鹿县所有的学校启动,这是很仓促的,当初很多学生、家长并不同意,后来反对声音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令人诧异的是,教改却仍能高密度全方位推广。这让一些家长觉得,自己小孩是“实验品”,是被迫加入教改的。持这种想法的多了,就会构成改革的障碍。

其实,我们看到很多地方的教育改革,大多是分步骤实施的,先小范围内试点,再把试点一步步扩大,最后才是全面铺开。在此过程中,家长和学生的选择权是有保障的。尤其是小范围试点阶段,不想参加的就可以不去。这样做,可以打消人们对新事物的顾虑。等到教改有了初步成效,与原有模式形成明显反差后,这部分家长的观念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转变。

总之,想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这个初衷肯定没错,但是不能想当然,它需要有说服家长的耐心,有科学的推进方式。在此前提下,教改受挫的几率才会降低。(庹新岗)

不妨给“教改局长”来点掌声

即时 | 2016-07-22 07:46

由于教育改革工作被叫停,疑为张家口市涿鹿县教科局长郝金伦的辞职信在百度贴吧和微信上被网友热传。这起辞职事件引发很大争议。很多家长认为课改后课堂上老师讲课不足,希望恢复到“满堂灌、题海战术、考试排名”等传统模式上去,记者从涿鹿县教科局证实,郝局长确实已辞职,该县“三疑三探”教改工作已经被当地叫停,新局长已经到任。(7月21日中国新闻网)

从异军突起的培训机构到学生们肩上越来越重的书包,从作业做到晚上11点到周末补习不间断,无数家长一边感慨孩子太辛苦,没有童年的快乐,却又一边急功近利地催促孩子进行填鸭式学习。无数事实证明,填鸭式教育培养下的“考试机器”,绝非人才培养的“首选”。而今,昔日教科局长郝金伦“三疑三探”教改被迫叫停,更折射当下教育之困。

毫无疑问,满堂灌教育是有问题的,灌输的是应试型思维,题海战术式更是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剪掉了孩子想象力的翅膀,沉重而无趣、机械重复又压力巨大的教育,一度让学生感到疲惫,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让学习成了一种沉甸甸的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国教育改革早已迫在眉捷。

而纵观“教改局长”推行的“三疑三探”方法,其目的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乐趣,从而培养孩子善于表达,用心倾听,勇于评价、从而不断思考的良好品质和习惯,打好优秀人才的素质基础,这个方法与思路其实很不错。据报道所述,改革效果相当成功,该中学高考一本上线人数翻番,取得了建校以来的最好成绩。效果似乎相当喜人,本应皆大欢喜,却缘何了上演“教改局长”辞职的“悲情剧”。

究其教改被迫终止的原因,据述是起源于家长愤怒,部分家长认为讲课太少,考试也少,学习不够,从而上演了联名上书、横幅抗议等过激行为,最终导致了这场教育革命的“终结”。事实上,家长源于害怕成试验品保护心理,本身无过。然而,如果人人都害怕自危,只希望享受成果而不是参与改革,显然不可能,改革总需要先驱者。

事实上,“教改局长”郝金伦本可以安安心心按部就班的当局长,顺顺利利混退休。他却费力不讨好的要去进行改革,说到底,还是“教改局长”对学生的爱,对希望改变教学现状所作出的努力,那怕这种努力会遭来不理解,甚至是丢官位,他都不无反顾。如果不是一位真正有理想、有责任的官员,想必不会做出如此 “不利已”的举动。

毫无疑问,“教改局长”是位敢于创新、敢于开拓的“好局长”,比起那些只占位子、图帽子的“东郭先生”好上百倍、千倍,对于这样的官员,我们不妨给点掌声、给点支持,给点声援,给点动力,让更多敢于改革、敢于创新的局长们站出来,才能真正找到培训孩子成才的“金钥匙”,走上中国教育的“阳光大道”。

涿鹿教改搁浅,是什么挡道

即时 | 2016-07-22 07:28

【看完河北涿鹿县教育和科技局原局长郝金伦主动辞职的报道,不禁赞叹他的勇气和硬气。】

郝金伦出任县教科局局长后,全面推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试图一举革除填鸭式传统教育的弊端。始料未及,这一改革遭到部分家长强烈质疑和反对,为此甚至到县信访局要求罢免他。从2014年5月开始启动教改,到今年7月初该县全面停止中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只维持了两年时间。最后一切又恢复原状,郝金伦黯然请辞。

“三疑三探”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新鲜事物。“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包括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等四个环节。说白了,就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满堂灌、题海战术、考试排名”等传统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项改革也不是涿鹿县首创,而是从已取得明显成效的河南西峡县引进的。可为什么这项改革在别的地方行之有效,在涿鹿县就不行了呢?

不得不说,郝金伦高估了政府主导的力量,低估了教改的艰难与复杂程度。无论“三疑三探”在别的地方推行多久,这对涿鹿县的家长来讲都是新鲜事物。推行教改,不是说自上而下发个公文就行了,还要让家长了解教改内容,认同教改的必要性。让家长了解教改内容相对容易,可要让家长认同教改就难了。试想,在教改没有出成效前,有几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充当“小白鼠”?教改牵涉到高考,可能影响众多学生的人生命运,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教改成效难以衡量,传统的惯性却非常强大。郝金伦举例说,经过两年试验,公立的涿鹿一中,一本上线翻了一番,但说实话,这仍然难以判断教改在其中发挥了多大作用。毕竟,教改是无法以成绩多少论,更难以精确到个体。在这种情况下,更多家长只会倾向于选择虽说保守但相对安全的传统教育路径。这也是为什么喊了那么多年素质教育,到头来依然难以破除应试教育弊端的重要原因。

但家长的反对也只是表面原因,深层次原因仍在于高考的指挥棒岿然不动。只要还以成绩论成败,一茬茬的学生每年仍要过高考的独木桥,应试教育就难以发生大的改观,任何单兵突进的教改也只能是小打小闹。岂不见,应试教育近年来已经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原来许多家长到了高中才开始给孩子上课外补习班,现在连幼儿园都开始上学前班了!但你能说这些家长错了吗?

郝金伦推动教改的勇气可嘉,他宁可辞职也不愿再回到老一套做法,但说实话,换我是涿鹿县的学生家长,我也不敢轻易支持他。我也亲见多少曾对传统教育大加抨击的人,轮到自己当家长后,不得不妥协、不得不顺应大势。

改革从来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积弊丛生的教改尤为如此。光有勇气而缺乏耐心与智慧,只能注定失败。教改的成功,有赖于顶层设计的整体推动,同样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官员、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形成合力,共同参与。

为何“教改局长”更接近火山口?

即时 | 2016-07-21 08:21

=由于教育改革工作被叫停,疑为张家口市涿鹿县教科局长郝金伦的辞职信在百度贴吧和微信上被网友热传。这起辞职事件引发很大争议。很多家长认为课改后课堂上老师讲课不足,希望恢复到“满堂灌、题海战术、考试排名”等传统模式上去,记者从涿鹿县教科局证实,郝局长确实已辞职,该县“三疑三探”教改工作已经被当地叫停,新局长已经到任。(7月20日财经网)

所谓的“三疑三探”是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说白了,就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减少填鸭式的灌输。这样的课改,一方面能够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自发、自觉地投身到学习中去。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学生摆脱“中国式作业”的窠臼,客观上给家长减少负担。按理说,家长们应该举双手点赞,但现实中对涿鹿课改最不买账的就是学生家长。

谁都知道,播撒应试教育的种子,开不出素质教育的花朵。家长们对“满堂灌、题海战术、考试排名”早就深恶痛绝。一提到这些词汇,家长可能会举出一百个反对的理由。可为何相关部门真要改掉这些的时候,学生家长成最大阻力呢?其实,无论是之前吐槽“满堂灌、考试排名”的弊端,还是后来反对“三疑三探”教改,都是家长基于现实做出的最合理选择。

家长吐槽应试教育,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改革,让早点跨进素质教育的门槛儿。而家长反对“三疑三探”教改,则是在表达,教改可以有,但不能始于我的态度。因为高考指挥棒没转向,应试教育的根没变,谁教改、改得越多,谁就会越吃亏。

从郝局长满是激情和文采的辞职信中,我们能体会到他的改革情怀。但这样的情怀,与全民备战高考的应试教育碰撞,最终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试想,在家长都在为让自己娃儿在起跑线上领先半个身位,不断的给孩子做“加法”的教育语境下,涿鹿县突然自己做“减法”,独自奔向素质教育,教师一时能适应么?家长这关能过得了么?

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家长们一方面对“满堂灌”式的应试教育深恶痛绝,急欲除之而后快。另一方面又对教改持抵制态度。总之,“成龙式教育”不改,教育改革只是“浮云”。一句话,只有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不变,任何先进理念的教改,都只是碰得头破血流!言及于此,“教改局长”为何比“不改局长”更接近火山口?公众当心有戚戚焉!

“形式主义”的教改不是“好教改”

即时 | 2016-07-21 07:35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一场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在质疑声中行进了两年多,最终以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辞职的方式结束。涿鹿县当地官方已于7月5日发布消息称,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工作,充分尊重民意,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全面停止全县中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7月12日,一篇题目为《涿鹿县郝局长激情辞职讲话》的文章在涿鹿县当地网络论坛广泛传播。在这篇辞职讲话中,郝金伦明确表态:“恢复传统课堂,鉴于目前形势,我举双手赞成,但是,我不去领导这项工作。”(7月20日澎湃新闻)

初看这则题为《河北涿鹿县教学改革全面叫停,县教科局长辞职“抗议”》新闻时,像大部分留言的网友一样,我也很佩服这位领导孤军奋战,誓与应试教育决裂的勇气和担当。作为一个曾经的老师,我深知应试教育存在一些问题,特别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学生坠楼事件,更是警醒人们传统教育已经到了必须“动手术”的时候了。

所以,当我得知有这么一个敢于“吃螃蟹”的改革者,便禁不住在心底对他竖起大拇指。但这场改革却遭到部分家长强烈反对,他们甚至要求恢复到“满堂灌、题海战术、考试排名”等传统模式上去。可以说,人们有一万种理由把应试教育贬得一无是处,但也有一万种理由拒绝教育改革。家长们之所以反对教改,主要是担心别的地方都不改革,我们改了就等于拿自己的孩子做“白老鼠”,可能因为这番“折腾”而影响高考成绩,考不上好大学就耽误终生。

如此看来,县教科局长领导的这场轰轰烈烈的教改可谓“吃力不讨好”,实在可惜。但在为这位“失败英雄”抱不平之余,我把这则报道再仔细重读了几遍,却发现这场“教改”存在不少“疑点”。

郝金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教育部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模式,全国涌现出很多种教学方式,“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是其中的一种,源自河南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四个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郝金伦引进的“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当时得到了涿鹿县主管教育的县委常委、副县长贾斌的支持。2014年5月份,涿鹿县全县中小学开设实验班,开启“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如果说题海式、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唯分数”的“应试主义”,那么,“一刀切”、“四部曲”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又何尝不是一种“精致的形式主义”?素质教育从来都是“内涵教育”,不应再像“高考工厂”那样用“模子”去“复制”老师和课堂,那样“生产”出来的也不会是“独立思考”的学生。教改既要考虑教师的差异性,也要发挥其创造性,更要针对具体学生“因材施教”,又岂能全都使用千篇一律的“模式”?

在国家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育不应成为“免改区”,教改势在必行,应该得到鼓励也允许“试错”,因此,河北涿鹿县在教学改革上积极探索很有必要,不该全盘否定。但就其改革思路和措施而言,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仍离素质教育相距甚远,“形式主义”色彩较浓,加之领导者急功近利,强行实施,遭到部分老师、家长和学生反对也在情理之中。切不可因为这场探索的失败就认定家长们“无知”,就以为全社会都反对教改,这种以偏概全、情绪化的失落,只会让人们对应试教育更加“心安理得”甚至“乐此不疲”。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