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玉兔”号月球车被世界欣赏、祝福着,它透露的中国形象新信息,闪耀着独特的富含科技魅力的价值光芒,让中国梦的故事,成为世界同欢的故事。

“Hi,有人在吗?”一条微博,8万多人点赞,11万多人转发,7万多人评论——“玉兔”号月球车的苏醒,在上周末引发了一场波及世界的狂欢。路透社、法新社、《华尔街日报》、英国广播公司等纷纷报道,美国宇航局微博表达问候。而在半个月前,当“玉兔”在月夜前宣告“啊……我坏掉了”的时候,世界各地很多人的心都揪紧了。

中国“小兔子”的命运让世界惦记着。五洲四海的声音涌来,有的祝福“小兔子”早日康复,有的送上元宵节问候或者情人节玫瑰心意,还有的为排除技术故障献计献策……众多温馨的一幕幕!

中国“小兔子”,俨然成就了一个文化符号,一个具有科技引领力量、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文化形象。正如外国人会在路透社相关报道上跟帖发问:“你预见未来的‘中国制造’是什么?”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今年央视春晚匈牙利“吸引力”影子舞蹈团呈现的《符号中国》,其中就有整装待发的火箭形象,它同长城、天坛、大熊猫、铜车马等比肩而现,共同展示出从古老到现代,从传统到时尚的中国形象。

上述“小兔子效应”和“影子舞火箭视角”,都透露了中国形象的新信息。它带给世界的感受,有别于孔子的深邃思想、功夫的撼人心魄、中餐的无尽滋味,闪耀着独特的富含科技魅力的价值光芒,在世界人民心中引起共鸣。

中国航天人的孜孜以求和勇敢探索,在国际社会树立起广博欢迎与赞许的中国形象。细数中国的航天脚步,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兴趣——

“中国在10年前把该国第一位航天员送上太空,是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完成月球探测任务的国家。”法国人盘点着。

“我们刚监测到期待已久的‘玉兔’向地球发出的信号,这绝对是好消息。”美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惊喜着。

“不论‘玉兔’号最终命运如何,都要向它和它的制造者致敬。”美国航天专业人士感叹着。

“离开地球,为了地球”,“走出地球,把国家间分歧抛在脑后”。浩瀚宇宙,有人类的太空望远镜驻守,有人类的探测器在外星行进,有人类的空间站书写传奇。或许,正是站在茫茫太空的高度眺望,可以更真切地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从地球到月球的梦想空间中,世界以欣赏、敬慕、追随的眼光聚焦中国当今时代的技术引领,中国也就无可回避地承担起价值引领的角色。月球上,中国“小兔子”的一小步,就是人类共同关注、共同渴望的一大步。网络上,代言中国“小兔子”的萌萌话语,就是展现在世界眼中的、科技力量赋予中国的 “升级版”形象。

“小兔子”的魅力故事,是中国梦的故事,也是世界同欢的故事。

本来作为“高大上”的科学探索活动,登月对普通市民不一定有太多切身影响,但玉兔微博的活跃,却将这一探索创举变成了一场颇为热闹的互动科普课。

“Hi,有人在吗?”昨日上午,一句普通的问候却在微博上引起了网友极大关注,截至昨晚8时许,这条微博被点赞超过6万次,转发超过9万次——因为这是“@月球车玉兔”在时隔19天后首次发声。从登月之前,玉兔号月球车的官方微博就已然成为“微博红人”。

官方微博早已不算新鲜事,但像“月球车玉兔”这样卖得了萌、撒得了娇,在幽你一默的同时又介绍了科学知识的官方微博,却并不多见。本来作为“高大上”的科学探索活动,登月对普通市民不一定有太多切身影响,但玉兔微博的活跃,却将这一探索创举变成了一场颇为热闹的互动科普课,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玉兔微博卖萌的看家本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传播话语的改变。比如微博将月球车拟人化,以“我”为主角增强了网友的亲切感,还将嫦娥三号称为“三姐”,将地面控制人员称为“师父”,有血有肉的形象跃然“网”上,通过频繁运用网络流行词与网民互动,自然而然加深了情感联系。因此在月球车出现故障之后,“啊……我坏掉了”的微博下,网友们为其加油打气的评论不计其数。可以说,正是话语方式的改变,让玉兔能与网民们打成一片。

其二,玉兔当然也不是只会卖萌,科普工作完成得也很出色。通过“登月日记”等形式,玉兔微博介绍了航天器发展历史、地相与月相以及月球表面生态等知识,网友们看得津津有味。若只是像课本一样干巴巴、冷冰冰地照本宣科,还会引来动辄过万的转发和评论吗?

在玉兔红透网络的同时,我们还要思考:玉兔的成功能否复制?去年,“神十”航天员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课”颇受好评,航天员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展示了失重环境下一些物理现象,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通过电视直播同步收看。但这样生动活泼的科普形式,在我国还是稀缺品。如今许多科普展更类似于政府部门的工作总结,规模小、设备旧、互动差。而在传播语态上,也有“老态龙钟”之感,面对主要是青少年受众时,自然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当下,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国家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不少热点新闻事件,背后都与科学知识密切相关,譬如“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肆虐、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核辐射与“抢盐”闹剧、转基因农作物等,做好市民的科普工作至关重要。但遗憾的是,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有3.27%,仅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科技创新是国力竞争的重要指标,普及已经落后20年,要在创新上冒尖,何其难也。

要加强民众科学素养,科普是根基,必须与时俱进。一方面,国家应持续加大对于科普的投入,在科技馆等硬件设施建设上,不仅关注数量,更要考核质量。另一方面,在科普方式上则应向玉兔取经,用市民能理解、感兴趣的方式传递科学知识。此外,科普人才的培养、科普课程的设置,都应形成体系化运作。

仰望星空,那远在千里之外的航天器都能用如此接地气的方式隔空卖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要做好科普,更只有放低身段、脚踏实地,接了地气才能聚起人气。

“Hi,有人在吗?”昨日上午8点49分,一句普通问候在微博上引起网友极大关注,短短1个小时,它被转发34448次,评论24288次——因为这是“@月球车玉兔”在时隔19天后首次发声。

1月25日,玉兔号故障。“@月球车玉兔”通过微博宣布“啊……我坏掉了”,玉兔号被网友们称作“用生命在卖萌”,其命运牵动人心,就连美国宇航局也在其中文官微写悼词:“玉兔本来就属于月球,现在算是到家了”。但令人欣喜的是,玉兔如今全面苏醒了,“@月球车玉兔”还发出问候微博。

尽管还不知道是谁在替玉兔发声,“@月球车玉兔”是否是月球上那只“玉兔”的官微,也不确定。但是,“玉兔卖萌”已经是科学传播的一个创新。当拟人、微博和实时直播结合在一起时,就不仅有情节和故事,还有情感和同步,科学再也不是深奥难懂的深沉面孔,而是寓于接地气传播中。

通过这个以玉兔“第一人称”发布的微博,人们不仅知道玉兔在干什么,还知道了玉兔探月原理和为何要探月。如玉兔登月之际,就在微博贴出自己的玉照,还发布了《一只月球车的自我修养》,称“本兔的‘三维’是:高1米1,长1米5,宽1米。体重……(咳咳)140公斤……既然是奔月,首先我得有一对翅膀……不过不是用来飞,是用来获取和保存太阳能的电池帆板”。

在对话、戏谑甚至自我揶揄间让公众了解玉兔,也科普其如何执行探月任务,这远比嫦娥奔月的故事更吸引人。毫无疑问,“玉兔卖萌”式传播策略,刷新了公众的既有认知——它对网络表达体式的拿捏、对网民“嗨”点的深谙,都让这种传播充满开放性、去政治化色彩和娱乐精神。正因如此,当玉兔号遇麻烦,网民没有奚落,而是牵念挂怀,这也消解了它因故障衍生的尴尬。而今,玉兔赶在情人节暨元宵节前“满血复活”,也让网民喜大普奔。

从“玉兔日志”曝光,到玉兔卖萌,别具新意的传播策略,找到大众嗨点,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社会效果了。

□张田勘(学者)

受复杂月面环境影响,中国第一辆月球车“玉兔”号机构控制出现故障。当这条消息被拟人化以日记形式生动清晰地披露出来,出人意料的是,网络舆论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惯有戾气和嘲讽,引经据典的科学例证和生动有趣的理性争论不乏其中。透过“玉兔”故障,我们看到社会心态由“脆”到“韧”的渐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也在诸多复杂问题中不断得到淬炼,在热闹喧嚣的辩论中实现自我净化和不断进步。

当有人举出“美国卡西尼号飞了15年还在工作”时,即刻有观点指出“挑战者号发射73秒后爆炸”;当有人指责“这些是面子钱,应拿出十分之一给贫困乡村吃饭”时,即刻有人嘲笑“百万年前我们祖先从海洋走上陆地,直接从深海实现共同富裕不就行了?”还有更为深刻的补充论证“我们抱怨500年前先人放弃海洋,不能500年后让人抱怨我们今天放弃星空”。真的是真理越辩越明,事实越讲越清。在感受到公众的倾情关注与达观智慧之时,我们不由得思考,是什么因素让公众心理自发调整到我们期待的合理状态,从一条失落伤感的信息中,积极解读科学探索的艰巨复杂,乐观领悟短暂失败中蕴藏着巨大成功。

首先是相关新闻的报道方式创新。我们没有以“扑克牌”似的面孔板起脸进行整齐划一的格式化信息传播,而是以自述口吻和日记形式,行云流水般地讲述,吸引受众通篇阅读,清晰了解事件原委,同时让人对“玉兔”动心牵挂、怜惜热爱。

其次是具有对于浩渺太空未知求索的充分理解。茫茫宇宙对人类是巨大的难解之谜,每前进一小步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与努力,美、俄等太空科技领先、研发时间较长的发达国家是如此,起步不久的中国更是如此,因而我们在载人飞船以及与太空站对接等成就后出现科技偏差,是在公众心理承受的合理范畴之内。

第三就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就如同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一样,对于中国这次“玉兔”故障,国人更多的是认为今后的太空研发会吸取教训,不久之后会有更为巨大的成功与飞跃。

透过“玉兔号”月球车的短暂止步,我们能清晰看到,新闻报道方式在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中不断进步;社会公众对重大突发事件真正全方位理顺读清后,深刻领悟与共情理解的能力在不断进步;对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公众有深深的期许与祝愿,基于此社会心理的承受能力也在不断进步。

总书记面对雾霾问题,曾以60年代沙尘天举例,强调用生活的淡定去对待。只有看问题不偏不倚,遇问题不急不躁,解决问题不推不拖,才能为取得理想结果创造最好的条件和空间。新的一年,面对各种错综纷繁问题,我们更应尝试用生动形象的报道引发公众的全方位认知和了解,用理性的分析比对调动受众的充分理解和支持,用对于未来切实的期许奋进,引领社会各个层面为追寻梦想而同心一意,众志成城,相携共进。

(作者是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综合处处长)

萌是“月球车玉兔”微博的鲜明特征,而且萌得可爱、有趣,还如此高智商。“月球车玉兔”微博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的魅力、自信的力量,更看到了时代的进步。

像所有故事的男主角一样,中国第一辆月球车“玉兔”也遇到了一点问题。这个坏消息经“月球车玉兔”微博发布后,被转发4万多次。据了解,该微博自去年12月1日注册后,就备受关注,所发内容更是妙趣横生。

不到两个月,“月球车玉兔”已发布224条微博,它以拟人化的言语拉近了与粉丝的距离。比如,第一条微博,“大家好,我是月面巡视探测器玉兔……我来自中国,4个小时后将和嫦娥三号一起飞向月球。我长得有点普通,但能探测和考察月球,会收集、分析样品。其实我有点紧张……希望这次能完成任务”。真可谓一出生就萌翻网友。

在互联网时代,不会卖萌,不掌握和熟练运用网络语言,就可能被冷落。“月球车玉兔”微博很会卖萌,从一开始称“我是金色的,但不是土豪……”“……人家是男孩子,男!孩!子!”到“大家不要光笑我胖,要好好学知识呀”。萌是“月球车玉兔”微博的鲜明特征,而且萌得可爱、有趣,还如此高智商。

如果认为“月球车玉兔”只会卖萌,那就大错特错了。“玉兔”早就说得清楚,“大家总是问我,上月球后要干吗。人家才不是去卖萌的,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任务!到达月球后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顺利地‘滚起来’,然后开始探测月球!”看吧,它把“冷冰冰的科学事件,变得有了生命的灵性”,在卖萌中完成了科普,还激活了网友的好奇心。比如,它提问“月球上能吹出肥皂泡吗?”就得到了网友热烈响应。当然,它也不忘使命,不仅发布《一只月球车的自我修养》一文,全方位介绍玉兔号的“三维和体重”,还及时更新月球车玉兔的状况及所见所闻所感,让粉丝及时了解到月球车的现状。

不夸张、不矫饰,很真实,是它吸引网友的另一原因。日前,它坦言“师傅们发现我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身体上有些部分不太听他们的话。……我知道,有可能熬不过这个月夜了。”按照惯常做法,也许没有谁会自曝家丑,而且还如此真切、细腻地描写问题所在。说到底,这种心态源于开放,也源于自信,同时也更容易赢得理解与尊重,提升民众对科学的热情。

一个多月时间,“月球车玉兔”微博就收获16万粉丝,有人认为这是一次高明的微博宣传。即便如此又有何错?如果高高在上,就不会卖萌;如果冷若冰霜,就不会放下身段;如果缺乏自信与智慧,就不会换来网友互动。“月球车玉兔”微博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的魅力、自信的力量,更看到了时代的进步。

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