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 正文

【地评线】东南网评:让非遗“绝活”之“火”薪火相传

2022-12-14 11:00:41 作者:施贝蓓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在人,关键在非遗人才。只有为非遗传承人全面赋能,才能推动非遗“绝活”之“火”薪火相传,在新时代绽放绚丽之花。

非遗“绝活”要“火”,传承人必须“站C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非遗人才作为这些“绝活”的传承人、赓续者,只有积极选树,使其站位舞台中央,才能有效改变当下部分非遗文化边缘化现象。为此,要在数据库构建上下功夫。深入本地区文化发生地,定期开展传统技艺人才调查工作,通过个人认定、他人举荐等方式找寻传承者,建立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信息库,并根据实际变化做好更新管理工作。要在队伍组建上下功夫。由职能部门牵头,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人协助传统技艺项目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地区各项传统技艺申报国家及省、市级非遗名录,评选非遗传承人,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扩大非遗效应。要在政策激励上下功夫。出台非遗传承人激励政策,对入选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纳入县(市、区)管优秀人才、优先推荐参评各级劳动模范和“两代表一委员”,保持地方性文化的活水源头,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

非遗“绝活”要“火”,传承人必须“组天团”。非遗人才工作可谓思绪繁多,细枝末节处更需格外严谨细致。但正所谓“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各地区只要充分发挥“牵线搭桥”作用,打破非遗人才与各类平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便能实现“1+1>2”的效果。为此,要搭建青春化桥梁。依托本地职业院校,聘请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及劳模分别领衔负责工作室,并与学生开展结对传授,为年轻族群展现古老技艺的大美无言,培育非遗后继人才,让非遗焕发青春风采,实现“走亲”更“走心”。要搭建本土化桥梁。因地制宜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并依托本地老年大学、艺术学校等开设非遗兴趣班、专业班,建立非遗传习所、培训基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非遗技艺专业学生打造实践培训基地,培养本土非遗人才梯队。要搭建持续性桥梁。依托大师沙龙、工艺大讲堂、大师工作室、技艺传授点等平台,强化宣传引导,提高非遗人才对工作的认同感、归属感,推动其在“择一业终一生”的接力坚守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非遗“绝活”要“火”,传承人必须“飙高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只有不断为传承人“赋能鼓劲”,提高工作附加值,才能人尽其才,推动非遗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此,要提增非遗经济效益。实施非遗项目品牌带动战略,鼓励非遗人才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发掘“非遗”文化IP,开展“非遗+科技”“非遗+乡村振兴”“非遗+旅游”“非遗+文创”等跨界、跨域、跨业创新探索,开掘产业和市场富矿,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让身处移动互联时代的非遗瑰宝创造更多跨越式发展、突破的可能,切切实实助力乡村振兴事业。要提振非遗社会效益。成立“非遗发展基金会”,解决非遗工作所面临的经费短缺、人才断档、表演趋于“草台化”等难题。依托已建立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广泛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工作,推行“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将非遗项目真真正正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要提升非遗文化效益。加大推介展示,定期举办大师优秀作品展,集中展示省、市级优秀非遗精品,摄制专题纪录片,同步发行同名数字电影,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扩大非遗文化影响力,构建非遗现代传播的生动格局。(施贝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