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 正文

“保健品坑老”花样百出,监管要跟上

2021-04-08 10:13:29 作者:丁家发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我老伴儿鬼迷心窍,买了许多保健品,说是能治病,可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我和孩子劝她不要上当,她不但不听,还要跟我分割家产。”广东省佛山市的陈伯忧虑地说,这事让他们一家很闹心。中国保健协会调查显示,我国每年保健品销售额高达2000亿元,其中老年消费者占半数以上。巨大的市场让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采取虚假宣传、欺诈等手段骗取老年人钱财,严重时甚至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3月7日《法治日报》)

保健品坑老案件频频发生、屡禁不止,不仅是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治理的课题。笔者认为,不能任由“保健品坑老”现象继续横行,各地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必须出重拳“对症下药”,采取持续高压态势打一场“持久战”,才能“重创”不法分子,保护好老年人群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看到身边不断有老友离世就会更加在意健康问题,但他们对保健品优劣识别能力不强,容易被坑。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这种心理,通过免费体检、“专家”义诊、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吸引他们参与,逐步取得信任,再假借旅游名义组织老年人出游,以便远离其家人干涉,进一步博取信任后推销保健品;有的不法分子为证明保健品疗效好,请“知名”专家上升到理论高度打消老年人顾虑,反复洗脑诱骗老年人进入圈套;还有不法分子专打感情牌,先“热心帮助”赢得信任,再推销保健品掏空老人钱财。坑老手段可谓花样百出。

从表面上看,老人购买保健品心甘情愿,没有人逼迫他们,他们甚至不顾家人劝阻和反对,拿出养老钱执意购买保健品;但实质上,老人已被洗脑,购买保健品是对老人意志控制的结果。而一些不法分子还会给老年人买菜做饭、陪聊天,许多老年人因为人情难拒而妥协,买了他们推销的保健品。然而,老人上当受骗购买了几万至上百万的保健品,不仅对身体健康没有多大益处,还因为误信保健品所谓的疗效,进而耽误疾病治疗,同时容易让老人和子女、亲属之间产生矛盾,影响家庭和谐。可见,“保健品坑老”具有社会危害性,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近年来,各地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不断强化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但保健品坑害老年消费者的案事件仍屡有发生。由于不法分子与老年人点对点沟通,以口头方式诱惑,往往不留任何痕迹和证据,让监管部门难以有效执法。而“保健品坑老”活动时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被查处后又改头换面“卷土重来”,此外,坑老花招也在不断翻新变化,查处起来也比较困难。监管跟不上,“保健品坑老”当然屡禁不止。

因此,监管部门和执法机关出重拳打击,必须根据骗子坑老的新特点、新“套路”及时调整举措,“对症下药”予以严厉整治和打击,可以采取全国“一盘棋”高压监管态势,打好根除保健品乱象的“持久战”,防止问题死灰复燃;探索推进食品药品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通过让违法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加大违法成本,从而震慑和警示潜在的制假售假违法者,让违法者痛到不敢再犯。总之,对“保健品坑老”不法分子要严防死守,涉嫌违法犯罪的绳之以法绝不姑息,让其不能也不敢再去坑老,“保健品坑老”现象才能得到根本性遏制。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