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鼓浪屿“野导”又打游客了 起因是揽客不成起争执,3人已被警方治安拘留
![]()
东南网10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吕寒伟/文 网友/图)“我不知道鼓浪屿怎么会变成这样子。”前天,一名来自浙江的游客被“野导”殴打后,心痛、不解地说出这句话。
这已经不是鼓浪屿“野导”第一次打人,有外地媒体因此评价,鼓浪屿“野导”有“打人传统”。
目前,3名“野导”已被治安拘留,但外界更加关注的是,政府部门要拿出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够震慑住“野导”,让他们在鼓浪屿上消失,尤其是已经有10大政府部门进驻鼓浪屿的时候。
揽客不成“野导”打完人就跑
3日下午,来自浙江的王女士等七人慕名来到鼓浪屿,一名大人手里还抱着1名儿童。刚一上岛,他们就遭遇几名“导游”主动揽客,把他们围在中间。“我们不要导游。”王女士的丈夫说,他们明确拒绝后,“导游”仍然纠缠他们,还对他们骂脏话,“‘我们说不要导游,你们干吗骂人呢’,一个拿伞的‘导游’就拿雨伞敲我们,我们的人推了她一下,旁边一堆‘导游’就围过来了”。
这名家属说,围过来的“导游”有六七个人,打完后很快跑了,他们的手臂上、脖子上受了皮外伤。
热心网友拍下了一段视频,记者看到,王女士七人被围在人群中,依稀可见王女士的丈夫快步冲过去,挡在亲人面前,大吼:“鼓浪屿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有这样的‘导游’!”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警方介入3名“野导”被拘留
3日15时21分,鼓浪屿派出所接到110指令,民警立即赶到内厝澳码头现场处置。
案发后,思明公安分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抽调专门警力,会同鼓浪屿派出所全力开展调查。经调取周围视频监控录像、组织当事人辨认、排查走访周边群众、寻找目击证人等多方努力,及时锁定嫌疑对象。
当晚11时许,在派出所民警的动员和敦促下,3名违法嫌疑人张某、其丈夫吴某则、胞妹三人到派出所接受调查,其中,张某1985年出生,安徽颍上县人,暂住鼓浪屿。
派出所连夜审查,张某等三人承认,在鼓浪屿内厝澳码头以导游身份招揽客人,因游客要查看张某的导游证遭到拒绝而发生争执,后引发打架,游客王某等人颈部等处被张某等用雨伞划伤。
经查,张某等三人均无导游证。目前,鼓浪屿派出所已依法对三名违法人员予以治安拘留处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相关新闻
被游客要求查看导游证 三野导恼羞成怒打骂游客被拘
鼓浪屿轮渡码头也曾是野导扎堆的地方,现在他们都分散行动了。
(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 海鹰 吴俊鸿 通讯员厦公宣)3日下午,有网友发布“鼓浪屿游客拒绝当地导游揽客遭殴打”的微博。鼓浪屿派出所快速反应,查看了监控视频并进行走访,最终锁定3位嫌疑人。在思明警方的督促下,涉案的安徽颍上籍女子张某及其丈夫、胞妹,于前晚11时许来到鼓浪屿派出所接受调查。警方对涉案人员处以治安拘留。
据查,冲突原因是野导被游客要求查看导游证,拿不出来,就恼羞成怒,从争吵演变成打架。
警方:
游客要看导游证引发冲突
昨日下午,厦门警方对外公布了事件始末。据介绍,前天下午3日15时21分,鼓浪屿派出所接到报警,一名女游客自称,在内厝澳码头被人殴打,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处置。经查,女游客姓王,来自浙江,并非传言中的福州游客。在当天15时20分左右,王某等人与几名自称导游的人发生纠纷,后引发打架,王某等人轻微受伤。冲突后,自称导游的人逃离现场。
长假期间在鼓浪屿上打人还潜逃,案件引起思明警方重视,抽调警力联合鼓浪屿派出所开展调查。调取事发点周围监控录像,民警发现嫌疑人混入人潮中,很快消失了。接下来,民警抓紧走访周边店面,寻找目击证人,当天下午就锁定了嫌疑对象。
前天晚上11点左右,在派出所民警敦促下,违法嫌疑人张某及其丈夫吴某、胞妹张某三人,到派出所接受调查。张某,1985年出生,安徽颍上县人,暂住鼓浪屿,她和吴某、胞妹张某三人都没有导游证。在审讯中,张某等交代,当日下午,她们以导游身份,在鼓浪屿内厝澳码头招揽客人,当时,看见游客王某一行人上岛,她就上去揽客,游客王某提出查看她的导游证。张某是野导,拿不出导游证,恼羞成怒,大骂对方,后来变成了肢体冲突,张某的丈夫吴某、胞妹张某也迅速加入,与游客王某一行人打起来。在打斗过程中,张某等人用雨伞,将游客王某等人颈部等处划伤。
目前,鼓浪屿派出所已依法对张某等三名参与殴打游客的违法人员,予以治安拘留处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鼓浪屿轮渡广场人潮汹涌,考验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
(本报记者 姚凡 摄)
鼓浪屿管委会:
将继续打击野导和“黑商中介”
鼓浪屿管委会副主任梁怡新表示,整治野导及黑商中介,必须多管齐下,打好“组合拳”——既要从体制机制的层面出发,又要斩断野导和“黑商中介”的利益链条。管委会将认真学习贯彻《旅游法》的相关规定,从鼓浪屿“居住区、保护区、旅游区”的三个功能切入,对“野导”继续加强跟踪、监管及引导。由于多数野导平日的身份是居民,直接进行监管和处罚操作难度大,“我们将向有关部门要来一些具体的处罚政策,实行直接的监管和处罚,实现行政职权的划转。”
为了进一步整治规范旅游市场,并向游客加大宣传力度,昨日鼓浪屿管委会已在龙头路等游客密集场所设置信息提示栏,希望游客警惕“黑商中介”,注意旅游人身安全。
部门行动
数百名野导
曾被行政拘留
鼓浪屿管委会表示,初步判定涉案的所谓“导游人员”,实为鼓浪屿“黑商中介”,这些人以“导游”为名,行强卖之实;以“优惠价格”招揽游客,所谓的“导游”路线基本不含鼓浪屿著名景点,而是与一些不法商家勾连,带游客进行商业消费,并从中榨取高额回扣,是一种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和旅游市场的诈骗行为。
多年来,鼓浪屿管委会协调公安机关和其他部门联合执法,公安机关曾行政拘留所谓“导游”数百人,仅去年以来就对几十名“黑商中介”处以7日行政拘留,但是因“黑商中介”的多数行为未构成刑事犯罪,公安机关无法对其提请刑事诉讼,多数只能以社会治安案件处罚结案,造成“黑商中介”屡打难绝。
记者调查
内厝澳码头
成野导新据点
他们扎堆候船大厅门口,有大妈也有小混混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见习记者林露虹)昨日,本报报道了鼓浪屿野导与游客发生争执,最终上演全武行一事,耐人寻味的是,此次事件的发生地并非一直以来“野导扎堆”的钢琴码头,而是平日野导极少驻扎的内厝澳码头。
是整治野导的力度加大,迫使野导转移阵地,还是野导抓住了十一黄金周岛上三大码头同时分流客流的契机,新增“据点”?昨日,记者分别来到钢琴码头、三丘田码头及内厝澳码头进行暗访,发现野导分散于三大码头附近,或成群守候在候船大厅门口,伺机而动,或直接混于人潮中,主动出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钢琴码头】
野导“大本营”冷清不少
“要请导游吗?请个导游带路讲解,看完再收费。”昨日上午,记者一下渡轮,踏上钢琴码头,就听到“野导”熟悉的揽客声。根据以往的调查来看,龙头路1号的附近空地是野导的“大本营”,但记者昨日观察发现,聚集于此处的野导数量相比以往明显减少。
在三丘田码头附近,也时不时传来野导的揽客声,当有游客表示感兴趣时,野导就兴致勃勃地跟游客介绍起自身的“贴心”服务。
【内厝澳码头】
13名野导一字排开
肩挂斜挎包,头顶鸭舌帽,手撑小阳伞,胸前再挂上一张“工作牌”——昨日上午10点半左右,随着轮船靠岸,记者在内厝澳码头候船大厅门口见到了野导熟悉的身影。粗略估算,一字排开的野导有13人之多,见游客相继涌入,野导也分散开来,各自揽客。数分钟后,揽客不成的多名野导悻悻而归,再次蹲坐在候船大厅内,翘首期盼下一班游客的到来。记者发现,这些人构成复杂,既有年逾半百的大妈,也有一副“小混混”模样的小伙。
11点左右,随着新一班轮船靠岸,野导立即聚集在一起,随时准备主动出击,突然间,人群中传来一声“记者来啦!”循声望去,一名高个男子边扯下胸前的“工作牌”,边跑向野导聚集处。莫非暴露了身份?记者顿时心头一紧,立即在人群中搜寻起同行的身影。原来,在广场边缘,某电视台记者架起了摄像机,担心上镜的野导见状后纷纷摘下“工作牌”,作鸟兽散,消失于游客的人潮中。
下午3点,记者手持地图,再次来到内厝澳码头。与上午的景象不同,记者在码头广场停留了十多分钟,并未见到野导的身影。随后,记者穿过码头广场往康泰路走去,突然从树林里蹿出一名野导模样的中年妇女,向记者招呼道:“需要导游吗?岛上有很多景点,我可以带你逛一逛。”记者以不需要为由继续往前走,发觉小树林边沿坐着许多野导模样的男女,他们四处张望,伺机揽客。或许是吸取了上午的“经验教训”,他们不再那般张扬,而是退守小树林,低调地等待机会。(来源:厦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