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追求绿色发展繁荣 做强做大绿色经济

2019-05-20 17:31:37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李雅兰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指出,“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强做大绿色经济,对于追求绿色发展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发展,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特征。就其核心要义来说,绿色发展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求人类在发展中做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时兼得,二者不可偏废。就其涵盖领域来说,绿色发展要求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各方面都朝着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转型和发展。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绿色经济也是绿色发展的关键支撑。

所谓绿色经济,是指以生态文明与经济协同发展为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的新的经济形式。它大体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指“经济要环保”,要求经济活动除了要遵循经济自身规律之外,还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能损害生态环境;二是指“环保促经济”,肯定生态环境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主张从生态环境保护中获取综合效益。

然而,我国在以往长期发展中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无序开发,导致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等环境问题。在新时代,要追求绿色发展繁荣,最重要的是要将“绿色”贯穿到经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效益评价等各个方面和环节之中,使经济绿色化。

第一,发展理念绿色化。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发展绿色经济,首先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理念的绿色化变革,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传统的思维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对立起来,不仅如此,当二者发生冲突时还常常选择以牺牲“绿水青山”来换取“金山银山”。恩格斯曾经指出,“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我们必须尊重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不是要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决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第二,发展方式绿色化。生态环境的问题在本质上与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由于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和再生修复功能相对较弱,只有彻底改变以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已经被恶化的生态环境才有可能逐渐得到改善。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化转型,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要求和根本路径。为了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化转型,我们既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幅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水、土地等消耗强度,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三,产业结构绿色化。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一方面,自然不仅是经济生产的对象,也是经济生产的资源,阳光、河流、地热等自然力量直接参与经济生产过程本身,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自然力是生产者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先决条件,自然界以衣、食、住、行等形式与生产者联系在一起,维持和发展着生产者的体力与智力,而生产者的脑力和体力发展又是一切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因此,自然环境蕴含经济价值,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经济财富。产业结构绿色化重构,就是要改造升级高耗能、高污染、效益低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这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长期矛盾的必然选择。

第四,增长动力绿色化。一般来说,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行动力,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个主体,特别是企业和社会组织实现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创新能力;二是拉动力,指通过经济利益、精神嘉奖等多种手段对绿色经济发展行为给予正向激励和引导;三是推动力,指依靠经济系统以外的强制性力量,如法律、规章制度等,对可能损害环境的经济发展行为给予严格的约束和制衡。其中,绿色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市场经济主体自身行动力缺失或不足,无论外界的推动力和拉动力如何加大也是难以真正发挥作用的。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绿色化转换是必然的路径选择。

第五,效益评价绿色化。长期以来,我国对经济发展效益的评价是基于单纯的经济数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等,这是造成经济增长的同时背负严重的“生态赤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毋庸置疑,GDP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的效益,但却不能反映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等环境问题。因此,经济效益评价亟需绿色化转型,我们不能以GDP论英雄,而应遵循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对经济发展规划、经济政策、经济建设项目等进行包含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在内的综合性效益评价。同时,还要将绿色指标纳入干部考核评价和任用制度,引导各级政府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我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只有使经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效益评价绿色化,才能做强做大绿色经济,让绿色成为发展最亮的底色,从而推动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繁荣。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杜玉华 段艳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