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2019福建中招服务指南 > 专家解读 > 正文

“充电”如何写出彩 ——名师点评2018福建中考全作文

2018-06-23 08:01:02 谢薇 许含宇 林欢欢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充电”已成为了每个人的“必修课”。面对人生永恒的课题——“充电”,如何立意才能得高分?什么样的体裁最“吸睛”?22日,福州日报邀请我市教研专家、语文名师对今年的中考作文题进行点评。

贴近生活有话说 调动积累空间大

“今年这道中考作文题难度中等,材料所蕴含的中心主旨容易提炼,考生不易偏题或离题。”福建师大附中高级教师薛章辉认为,考生作文要做到行文流畅、注重文采和阐述道理的深度,才能拿高分。总体来看,题目所给材料十分符合初中生思想和学习生活实际。“充电”是初中生熟知的流行语,它指的是学习过程,即必须不断充实自已,获取更丰富的知识素养,才能持续释放能量。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为人民服务及报效国家的本领。

薛章辉说,考试作文强调的是“文贵如题”,添题或减题都不符合要求,所以考生首先要考虑,“蓄电池理论”比喻什么?人为什么要充电?为什么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断“充电”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关键词是“不间断地、持续地”,一定不可忽视了。

屏东中学初三语文集备组组长陈文表示,这道作文题贴近学生生活,写作空间广泛。“学生可以调动平时的观察与思考,以及生活积累来选择素材。”

多角度切入 展示“语文味道”

审题容易的情况下,大家要如何入手,如何选材才能写出出彩的好文章呢?薛章辉认为,“充电”的体裁可写 “我”或别人善于认真学习、勤奋积累新知识、克服许多困难,从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感人故事,健全人“充电”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残疾人“充电”为与社会同行,老年人“充电”是为实践“活到老,学到老”等。

陈文认为,考生不妨从三个角度选择其一下笔。一是从为自己“充电”的角度,不仅仅局限于读书,还可以从学习技能、旅行经历、品德修养、完善自我等方面切入;二是从他人为我“充电”的角度,选取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等,去展现他人的关爱给予自己的精神鼓励;三叙写他人的事例带给自己的感悟启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考生若能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使说理深人浅出,语言生动形象,可为文章添彩。如,把热爱读书的人比作“书海中的弄潮儿”,把读书的愉快心情比作“三月踏青、六月里喝雪水”。王立根老师认为,这些都有独特的“语文味道”。

可叙述可议论 写出“情”和“话”

那么,到底议论还是叙述的文体更“吸睛”?薛章辉认为,在议论文中正反结合论证才更有说服力。从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到张大千先生“拜天地为师”的广博积累,从齐白石先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开拓创新到梅兰芳先生每天“看飞鸟、观金鱼”的勤奋学戏等,考生必须精心选择典型而生动的事例进行分析,将之提升到理性高度去认识。考生也可列举反面事例“伤仲永”等加以佐证。

王立根认为,议论文说理时不能无病呻吟,要生动活泼。以写读书为例,不但要写出读书的强烈欲望,还要写出在不同心境下读书产生的各种不同心理效应。“‘情’是自己的‘情’,‘话’是自己的‘话’,两者结合就可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当然记叙文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王立根老师建议,可记一次读书、或科学实验、或社会实践的过程,点明它属于“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还也可以写出“充电之乐、充电之力、充电之美”。“总之,要贴近自己,直陈肺腑,写出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作文。”

陈文老师提醒,在叙述过程中可以展现人生不同阶段或者不同领域的提升,并且写出充电的收获、意义。

相关链接:

2018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习技艺,修品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方式的“充电”。习近平主席就曾经提出一个“蓄电池理论”:人的一生只充电一次的时代已经结束,只有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充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以上内容根据考生口述整理,具体内容以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为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