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安全生产知识网> 新闻资讯 > 正文

厦门市出台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2016-10-31 10:33:47  来源:厦门市安监局  责任编辑:肖月青   我来说两句

近日,厦门市制定出台《厦门市“十三五”安全生产专项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10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6%,职业健康检查10万人新发职业病率下降5%。

《规划》回顾了“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效,客观分析了当前及“十三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面临形势、困难以及机遇,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规划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完备,安全体制机制成熟定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严密完善,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安全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实现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遏制较大重特大事故机制成效显著,防治职业病危害工作效果明显,其中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10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6%,职业健康检查10万人新发职业病率下降5%。

《规划》提出了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防控体系和法治体系建设,突出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职业健康防护、基础能力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文化建设和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等9类61项主要任务。特别提出要强化区域安全风险防控,依法规范各类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对现有危险性较大但又确需保留的危险工艺,实行 “机器换人”并限期退出;要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将安全生产纳入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网格化建设,推行基层安全生产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的网格化监管机制,并引入第三方协助开展安全监管,拓展安全生产领域政府购买服务;深化国家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建设,推进安全社区、安全发展区(园区)创建活动,到2018年底建成2个国际安全社区、4个全国安全社区,100%创省级安全社区。

《规划》明确,要以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特种设备、商贸、冶金等行业为重点,实施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和“黑名单”、信用承诺、信用等级评价、信用报告和公示制度,对安全生产信誉良好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在经营、投融资、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授予荣誉、进出口、出入境、资质审核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2016年6月底前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信息数据库并联网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2018年6月底前纳入全国联网,面向社会公开查询。

在职业卫生监管方面,《规划》要求全面摸清涉及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建立全市用人单位基础数据库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群健康数据库,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卫生信息管理等动态监管;研究重点职业病的分布情况,组织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专项调查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非煤矿山方面,要持续推进非煤矿山的整顿关闭、整合重组工作。严格执行不合格矿山退出机制,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不符合最小开采规模、最低服务年限标准的非煤矿山坚决依法予以关闭。轨道交通建设方面,要求工程重要部位均设置高清视频进行24小时不间断实时远程监控及录像,推行第三方监测与第三方检测验证,社会专家咨询服务和政府监督导向组合模式。危险化学品方面,对被列为“重大危险源重点监控单位”和“重大消防隐患单位”,安全距离不达标的被上级部门要求限期搬迁、关闭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问题重点解决,消除影响公众安全及环境污染问题。

《规划》还提出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建设、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海上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区域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安全距离不达标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和)“平安农机”创建9项安全生产重点工程项目。

《规划》要求,市、区两级政府要制定地区安全生产专项规划,各有关部门要对规划确定的重点工程编制工程专项规划,提出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进度安排和资金筹措方案,规划实施情况将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实施全过程跟踪检查;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把安全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保护、个人防护、灾害监控、特种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作为安全产业进行加以培育;要完善信贷政策,鼓励银行对安全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投入安全基础性建设、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和安全装备融资租赁。(陈佳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专题专栏
更多>>企业风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