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2011河北行> 记者采风 > 正文
变迁之路——红色太行礼赞
www.fjsen.com 2011-06-20 16:15   来源:河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山之基:民生为本

  “水流南山头,吃饭不用愁。没有八路军,渠水怎么流?”涉县将军岭下,一首民歌流传至今。当年八路军129师与群众共同修建的漳南大渠清泉流淌,仍浇灌着当地农民的土地。

  “公路通,市场生;椒增值,人增收。”大山里的拐里村,村民的命运被一条柏油路改变。世代以种花椒为生的农民不再肩挑人背出山找买家,太行深处生出全国最大的花椒交易市场。

  民心工程顺民心。在“地无三尺平”的涉县县城,首个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小区建在哪儿?寸土寸金的城区黄金地段。理由很简单:“要充分考虑中低收入家庭因为居住不便增加的生活成本。”

  一条渠,一条路,一个小区,发生在涉县的三段佳话,道出一个朴素的道理———民生重如山。应当看到,尽管30多年的规模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山区仍集中了河北省大部分贫困人口,山区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民生改善依然任重而道远。

  民生如何保?

  改善民生,富民为先。重大项目、重大决策要着眼农民增收入、得实惠。“实现旅游业快速发展与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良性互动。”大西柏坡建设项目是一项文化工程、兴市产业,更是一项惠民工程。“一抹红色带七彩”,大西柏坡从革命遗址保护、红色文化弘扬、城乡统筹等7个方面整体推进,不仅要建设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全省旅游经济新增长极,还将成为全国城乡统筹与富民发展的典范区。“工业西进”引什么项目?保定坚持一条重要原则,要重视富民项目的引进,特别要注重发展能够大面积带动农民增收的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改善民生,出路在山。科技是把“金钥匙”,而特色产业则是致富之门。“太行山道路”的基本经验和成果,就是“靠山吃山”,利用科技培育了一批山区特色产业。太行山星火产业带建设、“两山”科技工程继承这一思路,继续打造一批有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山区新兴产业。

  改善民生,解民所难。以民生为本,解民生之急,排民生之忧,一项项民生举措把温暖送到广大群众心坎上。解决山区孩子上学难,石家庄市今年启动惠及山区6县60万人的教育扶贫工作,在2至3年内将深山区学生全部安置到城镇免费就学。连续干旱导致饮水困难人口增加,保定推进饮水安全“村村通”,投资19.3亿元解决包括山区在内的农村群众饮水难题。“让山里人过上好日子!”这是当年战斗在太行山上的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我们几十年矢志不渝治山不止的强大动力,也是衡量发展成果的最终标准。思厚生爱民之德,务执政为民之实———太行山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太行山,一座民生之山。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