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妇联新闻 > 正文
这位女“科特派”为总书记讲述生态茶园“茶科技”

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廖红

2021-03-26 08:48:42  作者:吴军华   来源:   责任编辑:卓志沐

□ 李菁雯

阳春三月,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青山如黛绿水含烟。

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福建考察,首站来到了武夷山国家公园,考察生态环境保护。在南平市武夷山的燕子窠生态茶园里,金灿灿的油菜花与绿油油的茶树间,一位身着紫色外套和牛仔裤的女士紧跟总书记步伐,边走边向总书记介绍生态茶园的情况。

她就是科技特派员、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廖红。3月24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从武夷山回来的廖红。身兼全国妇联十二届常委、福建省妇联巾帼创业导师的她,刚见完总书记的激动之情还溢于言表,她表示,总书记很亲和,提出的问题都很专业,让一开始有点紧张的她很快放松下来,并谈笑风生地和总书记打开了生态茶园的“话匣子”。

廖红告诉记者,当天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听说近年来在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下,福建各地茶园尝试生态种植,提高了茶叶品质,带动了茶农增收,十分高兴。总书记还叮嘱她,乡村振兴要靠科技创新。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第一产茶大国。但是我国茶园普遍存在养分效率低、土壤健康受损和水土流失等问题。”被福建农林大学作为外地人才引进的廖红坦言,刚来福建时看到有些地方的茶园有点“丑”——有些茶树叶片瘦小,明显营养不良。因此,她提出“不用农药化肥”的生态茶园建设模式。

没有化肥农药,那用什么技术来替代?“首先要通过土壤、茶叶样品的大数据分析,解析岩茶品质与产地的关系,总结出武夷岩茶养分需求特性及武夷茶区高品质茶园适宜的土壤养分范围。”廖红解释说,在此基础上,采取茶园套作油菜和大豆等特选养分高效绿肥作物,合理实施茶树专用有机肥等茶生境优化技术,有效提高茶园养分效率、改善茶叶品质、稳定茶叶产量。

“春茶采收后,在茶行中穴播接种高效固氮根瘤菌的大豆,大豆在9月至10月压青还田;然后撒播油菜,次年3月至4月油菜压青还田。套作的结果就是茶和油菜花长势两相宜,蝴蝶和蜜蜂在油菜花田飞舞,瓢虫和蜘蛛在茶树上抓虫。”廖红形象地介绍,自从套作大豆后,茶园危害最大的害虫——茶尺蠖,更喜欢吃比茶叶鲜嫩的大豆叶,并且肥嫩的大豆叶片也招来茶尺蠖的天敌——益蝽,以及其他害虫的天敌——瓢虫、蜘蛛等,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相生相克的和谐生态茶园。

生态茶园让茶叶优质率提高20%多,起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一致的综合效应,深受当地政府和茶农欢迎。

植物喜欢吃什么?怎么吃?作为国际植物营养学会、酸性土壤学会常务理事,获得过“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廖红,围绕作物根系养分高效遗传改良展开研究多年,在PNAS、中国科学等专业杂志刊物发表论文130多篇,含SCI论文80多篇。

在燕子窠生态茶园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据了解,廖红带领团队在长期进行作物根系养分高效改良工作的基础上,走访了茶企/茶农1000多家,定量分析了上百万个茶叶代谢物及土壤数据,研究了土壤养分与茶叶代谢物的关系,提出了建设优质高效茶园土壤适宜的养分范围及管理措施,并利用养分高效大豆/油菜套作的种植方式,达到茶园减肥增效、提升地力、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通过创建的茶树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在福建省武夷山、福安、安溪、南靖等地建立了多个生态茶园示范点。

“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均取决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土壤是茶树生长发育所需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因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与茶叶品质和产量密切相关。”廖红总结说,生态茶园提升了茶园土壤健康,优化了茶园生态环境,减少了茶树病虫害发生,实现了武夷岩茶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循环生产模式。生态茶园对如何协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推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更具有重大意义。

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出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理念,部署推进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作为中国最“绿”的省份,福建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到生态省建设,从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到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今,武夷山生态茶园为茶产量目前位居全国第一的福建省推广生态种植,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特别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廖红说,她算了一笔茶园“碳平衡”账,他们建设的生态茶园是可以达到碳盈余的。她初算了一下,一亩生态茶园大概可以增加固定一吨的碳,相当于种了一亩地的毛竹林。茶产业是福建省农业的支柱产业。因此,建设优质高效生态茶园,对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茶园突出生态种植,既提高了茶叶品质,又带动了茶农增收。这一切都得益于科技特派员用“金点子”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生产,让农民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值得一提的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诞生地就是在武夷山市所属的福建省南平市。1999年2月,南平市选派225名首批科技特派员到乡村开展农业科技服务。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专题调研后指出,这种做法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科技特派员制度由此从南平走向福建,并向全国推广。

廖红创建的套作特种绿肥等茶园土壤生境优化技术,入选福建省首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典型模式。著名植保专家谢联辉院士以“一优三高,一低三效”八个字,对廖红推广的生态茶园实行“茶豆间种”模式予以充分肯定。福建茶农及茶企也纷纷到生态茶园示范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推动了全社会对生态模式的认识,促进了当地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