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

近日,北京一位母亲控诉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的长文在网上广受关注,指学校声称那是一个“开过分了的玩笑”,并对被害者家长冷漠和傲慢。又有人指被欺凌者与其他同学互有欺凌的情况,这被认为是“神反转”。而北京市教委已通过官方微博作出回应,表示将“发现问题,严肃对待,妥善处理”。

 资  讯 

反校园欺凌离不开司法介入

即时 | 2016-12-29 08:12

【我国检察机关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备的情况下,通过大量实践,初步确定了一套界定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的法定标准。这无疑有利于司法机关加大对典型的校园欺凌和暴力案件的惩罚力度,有利于各方形成合力预防和减少相关事件的发生。】

最高人民检察院28日召开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积极参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有关情况。据悉,前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114人。

此次最高检集中公布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处理情况,并发布了检察机关参与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十个典型案事例,此举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教育部门及整个社会,终于走出了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视而不见的“懵懂”状态。此次最高检则是以行动正式宣布,中国的校园欺凌和暴力问题,已进入司法介入与教育结合的解决模式。

近期随着一些视频和事件的曝光,校园欺凌和暴力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校园暴力是硬暴力,欺凌通常是欺负等软暴力,任何形式的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及整个社会对相关行为危害性的认识却严重不足,甚至认为不过是“学生之间的恶作剧”。没有正确的认知,自然遑论建立有效的校园欺凌预防、处理以及惩戒机制。

另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存在家庭教育短板的单亲家庭、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也比较庞大。从学校到社会,种种不利因素都导致校园欺凌和暴力易发、高发。国内多项调查数据显示,校园欺凌等情况发生的概率令人震惊,校园欺负者和被欺负者超过学生总数的40%。

在严峻的形势之下,学校、家庭、社会各界都必须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承担起防范校园欺凌和暴力的责任,而司法干预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目前我国法律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仍未有明确界定和规范,处理有关问题只能援引《治安处罚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条款,而且实际处罚力度也远远不够,因此难以产生足够的震慑效果。

此次检察机关以较大力度,积极参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处置了一大批不法分子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检察机关通过集中的司法实践,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初步摸底,并产生了若干阶段性成果。检察机关在办案中,根据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违规、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对达到涉嫌犯罪程度的行为,确定了适用的多个具体罪名,如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

也就是说,我国检察机关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备的情况下,通过大量实践,初步确定了一套界定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的法定标准。这无疑有利于司法机关加大对典型的校园欺凌和暴力案件的惩罚力度,有利于各方形成合力预防和减少相关事件的发生。

校园欺凌和暴力具有隐秘性、成因复杂、干预尺度不易把握等特点,一直是世界性的社会难题。校园暴力和欺凌往往会影响当事者一生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严重时甚至导致受害人身体重创或因不堪折磨而轻生。近期检察机关、教育部门的积极干预,让隐秘的问题终于步入了解决进程。在经历了充分的司法实践后,各相关部门还必须尽快制定专门的反校园欺凌法规,建立健全针对失足者的矫治干预措施,明确学校、社区、监护人等各有关方面的职责义务,最终为广大中小学生营造良好环境,让和谐重归校园。

防治校园暴力,先净化校园生态

即时 | 2016-12-20 08:27

【将责任、法治等纳入中小学教育的价值导向,营造是非对错一目了然、犯错就要付出代价、“红线”绝对不能碰触的校园生态,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深圳龙华新区爱义学校一名12岁男生遭高年级学生施暴的视频,近日被传到网上,吃瓜群众再次“深表震惊”。龙华教育局昨天凌晨发布通报称,“深表痛心”“深表歉意”,同时表示“绝不护短”。

这是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论施暴的同学有多少复杂的心态在背后,那种拳打脚踢、逼人下跪并自扇巴掌的羞辱,以及公然将施暴过程发到网上的嘚瑟与嚣张,是非对错一目了然。因此,龙华新区的表态,不仅在校方责任、施暴者性质方面,给出了明确的态度,也给了社会一个守护正义的期待。这个态度,是值得很多学校参照的。

龙华新区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公安分局、教育局、学校、办事处在第一时间介入处理,走的是法治程序,而不是关起门来“内部协调”,这对校园生态是有着旗帜鲜明的扶正意义的。根据调查,事情的起因疑似为打人者收“保护费”被举报,于是对举报者进行暴力报复。这其实表明,原本应该属于纯洁天地的中小学校园、低龄段孩子,已经沾染了一些暴力习气。

无独有偶。昨天有多条与校园暴力相关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关注——湖南一名女生被7名未成年女生打得跪地道歉,7名涉案成员已有6人到案,其中1人被刑拘。温州宣判一起未成年人霸凌案件,7名被告中5人是未成年高中生,两人作案时刚满18岁,但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从6年半至9个月不等。北京平谷区一所初中,上百名学生受校外“大哥”操控,并且在校内校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黑色组织”,还有许多学生从被欺凌者转化为欺凌者,开始欺负低年级或者弱小的同学。

事实表明,有一些中小学校园已经不再纯净,而这与整个校园生态中的“营养缺失”有必然关联。当今中小学校园,重分数、低德育,重表扬、轻惩戒,重家长管教、拒法治介入,往往等到校园暴力发生后,才惊叹“今天的孩子怎么这么残忍”。甚至不少学校老师和家长,并不把未成年学生的暴力、欺凌当成需要法治介入矫治的行为,而仅仅视作熊孩子的恶作剧,动辄通过家长之间的相互谅解来解决。这种处理方式,实际上不是在调和矛盾,而是会给施暴的未成年人造成严重的价值观误差。他们会误以为,天塌下来,有未成年人这顶“赦免”的特权罩着,有父母和老师“保护”着,他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在这样的校园生态中,不仅容易滋长校园内部的欺凌甚至暴力基因,还给校园外部的暴力因子提供了渗透的土壤。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只是觉得你哪儿不顺眼,都可以诱发一场足以影响人一生的校园欺凌与暴力。当今的校园生态,管理者只要眼睛闭一闭,孩子之间的悲剧就会随时发生。将责任、法治等纳入中小学教育的价值导向,营造是非对错一目了然、犯错就要付出代价、“红线”绝对不能碰触的校园生态,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成人视角不一定看得清孩子的世界

即时 | 2016-12-16 10:19

连日来,“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持续引发社会关注,让这所北京市海淀区的名校备受质疑。该校校长杨刚及三位涉事孩子的班主任吕老师接受了媒体专访,就校方回应为何滞后、为何认定此事为“偶发事件”等问题作出了回应。

校园欺凌事件,是不容回避的存在。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针对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3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校时“偶尔被欺负”。其实,我觉得这个数字应该更大才对。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可以为此作证,不仅被欺负过,可能还欺负过人。只不过,其中大部分都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校园欺凌,长大后回忆起来,也不觉得苦涩。

校园欺凌事件之所以受到关注,总理甚至都为此做出批示,主要是因为更为恶劣的暴力事件频发。尽管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我们应该知道,事件与事件是不一样的,得具体事件具体分析。将中关村二小事件直接等同于校园欺凌事件,大而化之地分析,尽管可以引申出很多很多,但脱离了事实判断的价值判断,往往并不靠谱。

满是污秽物的厕纸篓套在同学头上,从后果上看,当然非常严重,孩子的委屈和家长的愤怒,完全在情理之中。但是,还原到学校男厕中的那几十秒,导致恶劣后果发生的,却又可能真的只是同学间一次不计后果的恶意行为。这和一方长期的、想好了就在某个时间地点对另一方进行攻击的“蓄意或恶意”,并不一样。

世界确有恶意,我们从来就不是生活在伊甸园之中,成长的过程中想要不受任何委屈,其实只是家长的美好愿望。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普通孩子平均每三分钟就会出现一次带有恶意的行为。但是,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事情往往没有大人想象的那么糟。我们当然要保护孩子免受欺凌,但是也没必要过于敏感,而是应该给予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空间。

中关村二小事件之所以出现僵局,也许主要不是孩子之间摆不平,而是家长与家长之间以及家长与学校之间摆不平。这里面,受害者家长处理问题有点因为愤怒而略显冲动,施害者家长没能更好地换位思考受害者心理,学校在应急处置能力和方式上更显业余,尤其是第一次“针对不实言论保留追究责任权利”的声明,明显是火上浇油。

杜绝校园欺凌事件,培养孩子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偶发事件”思维不能有(都应高度重视,从每件小事抓起),“偶发事件”心态可以有(不按成人手段,解决孩子问题)。不管处理什么问题,孩子的身心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治理校园欺凌应谨防矫枉过正

即时 | 2016-12-16 10:15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办法》指出,将重点督查治理检查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中小学对防溺水、交通事故、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涉校涉生违法犯罪和心理、行为咨询与矫治等重点问题的预防与应对情况。(12月15日央视网)

最近,中关村二小校园“霸凌”事件持续引发公众关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这一办法,正当其时,对于预防及应对校园欺凌事件具有积极意义。

不过,“中关村二小事件”中,“受害”学生家长与“施害”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在校园欺凌认定上存在严重分歧的现象说明,整个社会在何谓“校园欺凌”这一事关中小学学生校园冲突性质认定的关键性问题上,既缺乏客观界定标准和统一认识,也缺乏权威认定机构。因此,整个社会对此类事件重视度的提升,虽然有助于此类问题的消减,却又不得不让人对可能的矫枉过正产生担忧。毕竟,事涉未成年人,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严重后果。

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儿童在心理、行为等方面都与成人有着很大差别,也正因如此,儿童心理学才会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单独的分枝。这种差别要求,成人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从成人的角度去理解儿童的行为,既不能把儿童的行为看得太简单,也不能把儿童的世界看得太复杂。

可惜的是,很多成年人习惯于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如黑与白、对与错、优与劣等。这样的分类不仅无助于理解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世界远非黑白、对错、优劣等二元对立那么简单,而是呈现出多元复杂的状态——更无助于理解儿童的世界。

儿童的世界具有更多感性色彩,过多理性解读还易产生误读和上纲上线。在校园欺凌问题上,如何区别儿童之间可能有些过火的玩笑和真正的欺凌,既考验着成人的智慧,也考验着成人对公正原则的坚守。而且,即使是在真正的校园欺凌事件中,如何既保护好被欺凌者的权益,又保护好欺凌者的权益,同时消除欺凌事件对其他非涉事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对成年人智慧的考验。

对校园欺凌进行界定,即采取何种方式、达到何种程度、造成何等伤害才算校园欺凌,是校园欺凌相关问题的核心。如果缺少客观的判断标准,缺少耐心、细致的考察,缺少科学严谨的评估过程,就很难在认定校园欺凌问题上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结论不能客观、公正,后续的处理、处罚、矫正、辅导等也就无从谈起。

更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在性质认定上缺少客观、科学的标准,就很容易将学生之间的冲突上升到家长之间的较量,使得家长的背景和能够调动的社会资源、舆论资源的多寡,成为判断“欺凌”性质和程度的决定性力量。这样一来,一个原本严肃的问题,就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拼关系的闹剧,最终搞得一地鸡毛,对社会、教育、学校、学生、家长等等而言都有害无益。

以全面教育赶走成长的阴霾

即时 | 2016-12-16 07:46

认识和应对校园欺凌,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然而,让校园的问题回归校园,仍然是最明智的选择。从根本上讲,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最需要靠更全面的教育来解决。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本来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弄清行为边界、形成公民意识,跟积累知识、掌握技能是同等重要的训练。这需要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携手培育一个面向问题、以规则为主导的教育环境。

本期大家谈,我们摘编三篇读者来稿,从规则教育、感受教育和锤炼教育等角度探讨问题成因,共求解决之道。

——编 者

规则教育应成体系

筱 理

近期,校园欺凌成为热议话题。孩子是非观念并不清晰,重视规则教育十分必要。

遏制校园欺凌,法治思维不可或缺,但过于依赖惩治,可能让复杂问题简单化、线条化。依法惩戒是对行为的末端治理,并不能告诉学生应该遵循何种行为规范。让所有孩子建立起清醒的底线意识和规则意识,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防范校园欺凌,需要良好且成体系的规则教育。有专家指出,根据国外一些经验,从幼儿园到中小学,根据不同年龄和年级,设立详细的行为规范和干预措施,如发生推碰他人、投掷物品、吐唾沫等行为,会视情节做出勒令停止、给予告诫、逐出课堂等惩罚。行为规范越是细致,指导意义和操作意义越明显。只要在特定“烈度”范围内边解决边引导,就能尽早规束行为,有效避免欺凌升级。

校园欺凌的存在,说明教育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抵达光明需要在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共同树立规则意识。一旦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校园欺凌就不至于成为一个需要到校外解决的问题。

感受教育不可或缺

何 杰

每谈及校园欺凌,都会勾起我埋藏多年的痛苦,引发对教育的深思。欺凌多发,其中一个原因是孩子们缺少感同身受的教育。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共情”。欺凌行为令人痛心,一些孩子对受害者没有共情体验,对一些冲动行为也不以为然,更值得担忧。

教育专家认为,物质短缺时心理感受不是最重要的,那么在物质丰裕时代,孩子们对尊重心理的需求极为强烈。此时,如果不重视培养共情能力,只看重竞争结果,很容易结出恶果。

在青少年时代,感同身受的意识与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学生行为得体,不能只靠违纪、违法的后果去“吓唬”,而要引导他们体验因过失导致的痛苦,特别是那些弱者的伤痛。如讲《孔乙己》时提示学生,那些短衣帮们明知孔乙己的痛苦却当面羞辱他的不堪;讲《风筝》时,也可说明,兄长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傲然走出”的举动,让弟弟内心多么绝望。

教师和家长作为教育者,也要接受感受教育。除了对孩子的境遇感同身受,也要明确告诉他们,失当行为会给家长和老师带来痛苦。用换位感受驱散欺凌阴霾,这堂课要跟上。

锤炼教育要会引导

暮 色

教会孩子们对欺凌说“不”,尤其是鼓励男孩保护自己和同学,是让其真正成长、适应社会的必修课。

当前确实存在着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即家庭的“过度保护”让孩子容易养成“柔软心理”,孩子们也需要一定的锤炼。在一些发达国家,仍用童子军制度来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在日本,幼儿园孩子要在冰天雪地里光着小身子满操场跑,进行“耐寒训练”;上海某小学日前推出全国首本男生性别教材……适当探索性别教育,就是为了找回正在流失掉的坚强、阳光、力量等性格品质。

当然,锤炼孩子的性格,教会孩子对欺凌说“不”,并非教唆孩子“以暴制暴”。锤炼教育要有引导,不是让孩子适应“弱肉强食”,而是让孩子们更有担当,更愿意呵护弱者,更能够见义勇为。

学校是一个微缩的社会系统,校方当然要承担一个建设“文明环境”的主要责任,而让终要离开父母怀抱的孩子们成长起来,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学校不应是强者的战场和弱者的噩梦

即时 | 2016-12-15 09:09

【让孩子“自己解决”,结果往往是应该保护弱者的时候大人失职,受到伤害的孩子受到忽略,而加害者在“自己解决”的保护伞下有恃无恐。】

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暴力”,受害者遭受的往往是物理性的暴力伤害。家长和教师看得到的冲突往往是显性的,而现实中校园欺凌的危害往往发生在隐秘之处。挑逗、嘲笑、起哄、社会排斥、推搡、言语攻击、传谣,故意弄坏或藏起别人的东西,发布通知或发放物品时故意遗漏某人……这些都是典型的欺凌。受害者的隐忍和沉默,因为受威胁不敢告诉教师和家长,是受欺凌的普遍特征。之所以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欺凌”或“霸凌”,正是因为“冲突”“暴力”已不足以涵盖现在出现的各种问题。

读到《不是所有的校园冲突都是欺凌》(《中国青年报》12月14日),作者认为,大部分校园冲突事件是孩子们在交往中解决问题的学习场景。除非严重的校园暴力,家长和教师应该给孩子自己处理问题并学习成长的空间。作者看到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当然值得肯定,但是,把问题划分为“一般冲突”和“校园暴力”,以及鼓励“男人的解决办法”,无益于解决这类问题。

“男人之间的解决办法”,其本质是一种强者逻辑。很多武术班的教练都提到,有不少小孩是因为受了欺负而被家长送来的。按照大人的想法,你自己变强,比别人更强壮有力,自然就没人欺负你了。这种桥段在武侠小说和日本动漫中屡见不鲜。然而,这样的方式实质是纵容强者,将受欺凌的原因归结为“你不够强”,其隐含的要求是你要能胜过别人,至少旗鼓相当,才能避免受欺负。

然而这样真能解决问题吗?更不要说学校里还有一半是女孩,她们同样可能是欺凌的受害者,在这套逻辑之下,我们又如何教育和保护她们,以及如何教她们保护自己?

或许确实有一些“不打不相识”而最终和解、归于友谊的案例,但如果教育的整体氛围是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甚至认为“男孩子一次架都没打过不是好事”,这不是教育应有的氛围。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迥异,性格禀赋与体格强弱也各不相同。鼓励孩子“自己解决”,结果往往是应该保护弱者的时候大人失职,受到伤害的孩子受到忽略,而加害者在“自己解决”的保护伞下有恃无恐。最终,学校变成强者的战场和弱者的噩梦。

在热播美剧《权力的游戏》第一季中,守夜人少年新兵山姆不善武力,在训练场上处处受欺。最终解决问题的是“男人的方式”吗?非也,他的同伴帮助他通过测试,让山姆发挥特长成为协助学士的事务官,并逐渐成长为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样一部阳刚、热血的作品里,在全都是“汉子”的守夜人部队中,作者也没有一味宣扬雄性、武力的逻辑。这一情节体现出来的关怀体谅、知人善任和兄弟情谊十分感人。这种对人性丰富性的体察和关照,或许也是该剧超越大部分武侠小说和日本动漫的原因之一。

直到现在,我们对校园欺凌的关注还是太少,也太晚了。过去在校园中,一直把欺凌视为“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这也是导致校园欺凌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今年,我国终于出台《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反欺凌需要复杂的长期努力,需要各方面的积极探索。应对和解决欺凌的办法或有许多种,但是让学生用“男人的方式”自己解决,肯定不是其中一种。


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即时 | 2016-12-15 09:12

连日来,“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持续引发社会关注,该校校长杨刚日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坦言,“发生这样的事情,作为校长我深深自责,也表示深深歉意。我们处理这件事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孩子,当时不发声也是为了保护孩子。”

除了道歉和释疑,杨校长还提出了一个颇为中肯且可凝聚共识的观点:教育的问题不能用社会评判来解决,孩子的问题就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去解决,不能按照成人的手段,把孩子的问题推到社会的风口浪尖。这个观点道清了解决孩子问题的一个方向,显得务实而又符合教育逻辑。

即以此次事件为例,涉事的三名孩子平时绝无深仇大恨,相反关系较为正常,用他们班主任的话,三个都是好孩子,是正常的同学关系,平时没有异常的情况。基于此,扔垃圾筐更像是恶作剧,是一种发生在孩童之间的玩笑。对这种玩笑不可不闻不问,但也不必上纲上线,而应当通过善意的批评教育进行纠正规范。

一起本来可以在校园内部消化,甚至可以由涉事学生自行化解的纠纷,却因一篇火气冲天的网络文章而掀起巨浪波涛。在不理性的网络声音裹挟下,该事件的靶心偏离了,焦点模糊了,在一些环节上甚至是非也被混淆了。

我们常说,保护未成年人,必须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具体到此事,真正保护当事人,不是把他推向舆论场示众,不是要让他成为公共事件的“主角”。如果说被扔垃圾筐对孩子心灵造成了伤害,那么把他扔向汹涌澎湃的舆论口水中,已经对他造成了二次伤害,这甚至是比第一次伤害更深的伤害。

扔筐事件并非死结,用善意和诚意足以解开。如果失去耐心,用对抗代替对话,从大闹走向闹大,结果只有一个,活结变成死结,谁都不是赢家,而涉事孩子将沦为最大的受害者。十岁左右的孩子处于童真阶段,一般不记仇,心无芥蒂,与同学产生矛盾,经过循循善诱,便可重归于好。如果家长更有耐心,老师有效引导,同学情不仅不会被撕裂,还可能增进友谊,怕就怕抱着敌视心态处理问题。

现在,随着事实真相逐渐公开,事件正朝着缓和矛盾、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但事件引发的总结、反思远未结束。最直接的一个教训是,成年人不要轻易强势进入未成年人的世界,舆论更不要简单粗暴地施压未成年人的世界。真相未明,偏听偏信,抱着“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态炒作,一些网友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挥棒子、扔石头、吐口水,这些都是严重不负责任的做法。网上甚至有这样一种怪论:孩子如果受欺负了,就应该鼓励孩子以更激烈的方式打回去,如果孩子吃亏了,家长有权利对对方大打出手。这样的论调严重背离了法治思维,也失去了基本的道德约束,必须坚决摈弃之。

当然,中关村二小处理该事时并非没有瑕疵。诚如杨校长所称,学校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具体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要把学校的保障机制做得更到位,为孩子提供更安全健康的环境。如果应对更及时,抚慰更给力,沟通更畅达,确实可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更有利于保护孩子。

“我们以后还是朋友,好吗?希望你早日回来上学!”这是涉事学生写给明明(受害者)的一句话,呼唤明明回校上课也是全班学生的心声。但愿明明早日重返校园,更期待类似的事情再也不要发生。最大程度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家长、学校和社会对此都负有重大责任。

真相出山,才能镇得住“标签横行”

即时 | 2016-12-14 16:17

“中关村二小事件”,持续性刷爆朋友圈。有学生家长称自家孩子遭同班同学“霸凌”,抱怨学校处理不妥;另有“家长”在网上发文称事出有因,当事家长不该借舆论施压;而校方10日则回应称这只是“学生、家长之间的事件”。最近的消息是,此事似乎出现“反转”,再有家长爆料称孩子母亲“是个编剧”。(12月12日 华西都市报)

可能北京网信办的咖啡还没喝够,捕风捉影的标题党,再次将“中关村二小事件”推上新一季的热榜。

所谓“反转”,竟然是——据说当事学生的母亲“是个编剧”。这种见风是雨的逻辑,究竟是想传递给公众怎样的认知——是编剧,说的都是胡话;抑或说,是编剧,就无权为孩子表达?孩子母亲是个编剧,这个信息,与“孩子母亲是披肩发”、“孩子母亲喜欢吃辣”,在本质上,是等量齐观的意思,它对于事件真相的掘进,除了罗织不靠谱的“绯闻”,并无半点理性增益的意味。

不过,事件从严肃校园话题转向小道消息竞赛,不得不说,当事学校赐予了“洪荒之力”。一起简单明了的校园事件,在失败的危机公关下,愣是发酵成了“中二事件”,无非就是三个肇因使然:一是无视公共关切。近年来,中小学生校园霸凌事件时有发生。来自教育部的统计称:今年5至8月,发生的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分别为28起、17起、17起、6起。当游离在法律惩戒之外的霸凌现象成为校园治理之痛,学校就不能躲躲闪闪,更不该藏着真相和稀泥。

二是不谙公关哲学。在舆论场密集关注、爆款热议的时候,却抛出一篇官话连篇、虚与委蛇的“声明”。言辞之间,诚意稀缺、礼节有限、干货寥寥,甚至祭出“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学生及学校声誉,并追究相关主体责任的权利”,凡此种种,难免令公众瞠目、并产生行政化之弊的观感。三是放任流言传播。公共事件的“黄金N小时定律”下,越是主动公开,越是掌控大局。“中关村二小事件”传得沸沸扬扬,校方却始终王顾左右或缄默不语,舆论在掘进乏力的无奈与愤懑中,只得以各色轻量级流言,刺探真相的脉络与敏感。南昌的“房百套”事件、河南的王娜娜事件……套路深深深几许的博弈背后,莫不是此般挤牙膏的“求真相””过程。

其实,上纲上线的校园霸凌也好,熊孩子导演的恶作剧也罢,说开了,说破了,总不至于成为舆论场的互撕丑剧,而事件对当事方的二次伤害,也不至于如此“披头散发”。更何况,在吃瓜群众眼里,中关村二小是北京市海淀区的VIP级名校,名校如何应对疑似“校园霸凌”事件,是具有示范效应的“样板间”。这个时候,如果连直面真相的勇气都没有,2016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校园安全”四字,莫非只能浮在天上与太阳肩并肩?

苦衷当然人人有,难处自然事事存。憋在心里,有无“内伤”不说,也容易消弭彼此的信任。再说,学校失语不可怕,监管者不能失声。海淀区教委也好,北京市教委也罢,到了这个份儿上,恐怕就不能“让教育问题回归校园进行处理”——不仅要让细节化的真相早点站到台前,更要反思并追责相关方傲娇应对的作为。一句话,真相出山,才能镇得住“标签横行”,而严肃的“中关村二小事件”,总该有个服众的逻辑因果。

校园欺凌,不是“过分的玩笑”

即时 | 2016-12-12 10:01

原标题:校园欺凌,不是“过分的玩笑”(人民时评)

这个周末,无数人的手机被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的微信文章刷了屏。

“十年前的今天,我拼着命生下了儿子;十年前的今天,儿子拼着命来到我身边。每对母子都是这样拼着命才能相见,可是我却没有保护好他。”这样的文字让每一个为人父母者读来动容。虽然事情的具体细节还在核实,但校园欺凌的话题,再一次引发了社会的集中关注。

不久前,陕西省蓝田县一个初中女孩因被嫁祸“在其他宿舍偷钱”,留下字条后离家出走;16岁的福州永泰县东洋中学学生小黄遭同班同学围殴至脾脏严重出血……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暴露出学校、老师、家长、孩子等各方面的应对和处理能力依然严重不足。的确,《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发布刚一个多月,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各方面认真消化落实。校园欺凌,决不只是一个“开过分了的玩笑”。目前可以说,事件的有效预防,事件发生时的及时、妥善处理,事件发生后的惩戒和科学教育,都还十分缺乏。学校及整个社会对于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和应对方法,亟待在深层认知上提高。

校园欺凌事件中,对受害者的界定,是一个需要审慎打量的命题。

显见的自然是受欺凌者,如果长期生活在暴力的阴影下,受欺凌者会遭遇严重的心理创伤,而这种伤害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治疗和干预,往往会延续至成年后,影响当事者一生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

然而容易被忽视的是,受害者还包括那些施暴者以及看起来与事件不直接相关的学生。规则和秩序对于社会组织的构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规则与秩序,施暴者会变本加厉,本无意施暴的人也可能最终滑向另一端。换言之,校园欺凌事件中,其实没有旁观者,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每个人都会成为秩序构建的一部分。

这就需要教育主体,尤其是学校努力做到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环节,用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品格养成。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关注每个孩子的不寻常表现,做到事前早发现,尤其是纠正部分孩子“欺凌行为是可以容忍的”“未成年人不需要担责”等错误认知,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事中及时处理,不让欺凌和暴力现象躲过各方视线;事后对施暴者进行必要的干预、惩戒和教育,促其行为转化。同时,要用心开展超越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人文教育,开展有尊严、有温度、有质感的教育。

校园欺凌事件之所以成为频发的“世界性”社会问题,有其复杂的成因,干预的尺度也不易把握。这就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承担起预防校园欺凌的责任。

一方面,从根本上认识到欺凌事件的深层次危害,及时干预任何欺凌和暴力行为,尤其不能纵容甚至包庇。另一方面,应该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人为出发点,坚持宽容而不纵容的教育方向,给施暴者以改正的机会,特别防止“贴标签”的行为。同时,当事方的反应、媒体的事后报道,也要格外注意尺度和方式,避免校园暴力扩散成网络欺凌,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

教育的实质,就是用心灵影响心灵。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从内心深处尊重彼此、珍视彼此,校园才会真正成为被美好和希望浸润的地方。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12日 05 版)

防治校园欺凌是一场“持久战”

即时 | 2016-12-14 07:47

【综合运用积极教育、早期预警、现场干预、依法惩处、心理疏导等方式,变得不可或缺,而这恰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破题。】

“中关村二小事件”终于有了清晰脉络。从《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刷屏,到中关村二小的“冷漠”回应,再到网上纷繁的舆情撕扯,最后以“认定其为‘偶发事件’,尚不足以认定涉事学生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告一段落。打扫一地鸡毛之后,我们发现,事件之中没有任何赢家。涉事的三个孩子,默默地看着成人世界的角力,却不知对自己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纵览事件进程,我们需要反思的有很多。虽然校方称尚不足以认定涉事学生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但校园欺凌的确已是不少地方、不少学校的现实。因此,最重要的是,喧哗过后,校园欺凌的有效应对在哪儿?是像此案中受害方家长那样,选择在网上把事情闹大;还是像网文所述的老师那样,用一句“开过分了的玩笑”来掩饰孩子的过错,却没有意识到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好契机;还是像校方那样,以一种令人稍显遗憾的姿态回应质疑;还是像某些网友建议的那样,直接“以暴制暴”?不!若如此,我们将永远无法应对层出不穷的校园欺凌,也无法帮助受创少年走出心理阴霾,更无法建构起让孩子免于恐惧的和谐校园环境。

实际上,相比这起事件,还有更为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眼前。如今,校园欺凌早已不是单纯的恶作剧纠纷、吵架拌嘴了。校园欺凌乃至暴力事件的一再发生,也“不再是小事一桩”。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孩子被欺凌,他的家人都会有被欺凌的感受。综合运用积极教育、早期预警、现场干预、依法惩处、心理疏导等方式,变得不可或缺,而这恰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破题。

前不久,与国际通行做法一样,我国也发布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只可惜,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各方面认真消化落实。在我国各地学校探索防治校园欺凌落实落细之际,窃以为,荷兰经验值得借鉴。在荷兰,每个学校都有一个针对孩子被欺凌的应对方案,包含对欺凌程度的分级评估、详细预警通报规定和具体的处理流程。一旦遭受欺凌,孩子和家长就应向校方报告,启动欺凌处理方案,对被欺负的孩子进行保护。实践证明,防治校园欺凌,校园是关键一方,尽管我们说“教育问题要回到校园解决”,但切不可把学校变成处理问题的封闭独断的“黑箱”。

当然,一个社会热点事件,若能在公共讨论中积淀共识,推进社会文明进步,我们必然会为之庆幸。当舆情减弱、“吃瓜群众”散场,当事人少年时代留下的阴霾能不能散场,其他少年能不能安全茁壮成长,考验着校方与家长们的努力。要知道,防治校园欺凌不可能一蹴而就,中间定会有反复,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用教育的方法还是法治的方法,都要将孩子的身心安全与合法权益放在首位。

江湖事,江湖了;学校事,学校结

即时 | 2016-12-14 07:31

这两天朋友圈刷屏的所谓“中关村二小欺凌事件”,有了最新进展。12月13日凌晨,中关村校长杨刚接受了中国教育报的采访,并提供了一份《中关村第二小学关于“学生受伤害事件”的处理进展情况》,对于此事的发生表示深深的自责和歉意。

这是事件发生以来中关村二小的第二次公开正面回应。之前的一份公告,强调事件应该回到校园解决,并提出保留对部分谣言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这份申明为人所诟病之处在于,态度过于强硬,同时回避了事件发生的详细经过,再加上之后媒体的连续跟踪报道,都未能得到校方有效回应,令想要了解真相的围观群众不满意、不解渴。认为校方处置不当者大有人在。

通过这份最新的材料,人们注意到学校方面始终在积极处理,要求涉事学生道歉,协调双方家长之间的纠纷,并通过从班主任到年级组长再到学校的四份报告,证明事件实际上是一起小男生之间相互打闹,没能把握好分寸,最终酿成不愉快的“偶发事件”,不属于“校园欺凌”的定义,因此,家长方面的部分要求,学校实在无法满足。这才最终导致家长把事情发布到网上。

中关村二小前后两次公开回应,都比较强调自己教育者的角色。杨刚校长说:“我们不想去处罚任何一个孩子,教育者要从教育的角度、从孩子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从社会化、成人化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在孩子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偶发、突发非正常的事件,学校教育承担的更应该是一个协调者的角色,而不是惩罚者的角色。”

然而从整个事件来看,无论是家长也好,还是公众也罢,都把学校当成了处理纠纷的公权力机构,这个公众定位与学校的自身定位,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就是为什么公众会觉得学校处置不当的原因。

学校本质上是个教育机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方式。对于事件中的三个孩子来说,他们都才仅仅只有10岁,不能过早被贴上标签,尤其是两个被指责的孩子,他们也表示,自己只是觉得好玩。这两个孩子都是可以通过教育,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如果一开始就加大处罚力度,从而使得周围同学和老师对他们的看法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对成长是不利的。

学校还有一个角色是纠纷的“调解者”,不是“裁判所”,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力。从作者和学校公布的基本事实来看,两个孩子中,一个动手丢了垃圾桶,一个在边上起哄。动手的孩子家长已经道歉,但家长的诉求是要起哄的孩子也一并道歉。这个要求,作为调解者和协商者的学校,是无法实现的。

必须认识到的一点是,无论事态怎么发展,三个孩子始终都要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和解与宽恕,而不是建立仇恨,才是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相处之道。江湖事,江湖了;学校事,学校结。能在学校里就把问题解决,是对三个孩子最好的解决方案。有时候,家长应该听听孩子的意见,这是他们三个人之间的事情,必须由他们自己来处理,盲目把事情抛给网络,交由公众来评判,于事无补。

“反欺凌协会”我看行

即时 | 2016-12-14 07:23

日前,有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关于此事,据说校方和文章作者还在为真实程度较劲,但这篇文章仍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共鸣。

笔者至今仍记得,上学路上也曾经遭遇“伏击”,被石子击破面部(幸好没有打瞎眼睛),连在校园内也同样曾有遭受欺凌的经历。而从中关村二小事件所引发的广泛又热烈的讨论中可见,大约每一代人的成长史,都不同程度地掺和了受欺凌史。

自独生子女政策以降,如今孩子已然越来越金贵。孩子在家里是小王子、小公主,并不能代表他们在学校就不受欺凌,如果我们深入孩子的上学路,或许可有强烈感受。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谁能毫不在乎孩子受欺凌呢?毕竟成长路上的种种欺凌,不只会给孩子带来皮肉之伤,还很难不带来心理阴影。因而这类欺凌案,简直又可视为孩子成长的拦路虎,也给做父母的带来较大的困扰。

这类新闻面世后,一时间解决方案众多。有的主张向校方讨说法,要求学校保护好孩子。还有的倾向于私力救济。因为毕竟老师看管不了那么多,即便是校园,也未必就不存在爱的阳光照不进的角落。另外,校园欺凌案,在校园之外同样可能复制,甚至于只会更为厉害。这些年在网络上就流传过不少触目惊心的欺凌视频。而所谓的私力救济不外乎两种:一是鼓励孩子以牙还牙、勇敢反击。二是父母更上心。除了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护送孩子上学外,有时在孩子们的纠纷中还难免直接抡圆了上。

诸如此类的私力救济,看起来很直截了当,有时也可能解决问题,但是这样做的效果真的未必好,恐怕还会给孩子形成丛林社会的不良印象,另外父母直接掺和孩子的事情,包办一切,对孩子的成长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解决之道首先还得寄望于学校加强教育,要帮助孩子们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什么是真正的能耐和了不起,什么是真正的爱、宽容、风度与尊严。此外,反欺凌最应该超越私力救济层面。据说校园欺凌是一个国际性的现象,而在英国的类似事件中,我们就看到了协会组织的作用——7岁的达伦和8岁的康纳被一群街头少年欺负,街头少年嘲笑两个小男孩的身高和穿着,甚至用电插头打他们,两个男孩一直很怕离家上学。为此,当地反对欺凌车队协会竟组成了40人的摩托车队,为他俩保驾护航。(见12月11日《参考消息》)

在校园和上学路上那些阳光照不进的角落,老师管不够,警察管不着,私力救济未必济,我更希望看到相关协会,比如“反欺凌协会”的及时补位。

(作者为武汉公务员)

校园霸凌:被娇纵的“邪恶宝宝”

即时 | 2016-12-13 08:01

当我们在家中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经常说“都是你的”“宝宝就是对的”,遂其心愿、妥协让步时,我们必须料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孩子可能在校园霸凌事件中扮演邪恶的角色。

在大学任教六年以来,每年都给大一新生上课。第一堂课,总免不了讲些题外话,说说应当注意的入学适应问题。我通常是拿中小学作为对比的。

从小学到大学,哪一个阶段发生的打架斗殴事件最多?肯定不是大学。但是,面和心不和的情况,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客观存在。因而,室友之间可能发生锤击、鸩杀的犯罪行为,闺蜜之间会因为争名夺利而“暗黑破坏”。相比之下,小学生的打架斗殴只能算是“打闹”。

不过,最近一些地方发生的中小学生霸凌事件,让我对自己每年都跟学生唠叨的碎语,有了一点新的反思:它们真的只是“过分的玩笑”吗?

人们的习惯性思维时刻助长着这种恶劣局面:要么笃定地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来否定小孩子纯正向善之言行,甚至暗笑他们的“迂”;要么就是一厢情愿地以“浪子回头金不换”“周处除三害”的掌故来为“小霸王”们开脱,甚至为其某些蔑视公序良俗的举动站台、张目。

现代化历史进程同步开启了人类心态的年轻化。人们告别尚古非今的前喻文化传统,满脸皱纹不再等同于有智慧的人生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传播也不再只能口耳相传。活力来自于青年,因而社会推崇青年、礼赞青年;青年又出自于童年,所以我们萌化童年、神化童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小孩子犯错误自然更不必挂怀了,反而是老年人动辄得咎,承受“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咒骂。

权利的优先序向孩子倾斜,儿童逐步被特殊化以至于神圣化,成为一个备受推崇的群体,这一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法国历史学家阿利埃斯在其代表作《儿童的世纪》中有明确的结论。他认为,在前工业社会,孩子的成长环境其实与大人别无二致,他们不被认为是“珍稀物种”或特别值得呵护。人们对儿童也只怀有一种非常浅薄的情感,或可称之为“溺爱”。儿童被认为是好玩的小东西,人们与儿童玩耍,就像与动物、宠物玩耍一样。17世纪末开始,学校成为教育的普遍方式。这意味着儿童不再通过直接接触和模仿成年人来学会生活,而与成人世界相隔离,开始与同龄人一起,接受专门的规训。这种规训,固然有对童年天真烂漫的破坏的一面,却也是一个人完成社会化的必要过程。

17世纪的洛克与18世纪的卢梭,在教育问题上就明显提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教育漫话》和《爱弥儿》,一个要通过系统训练来培养绅士,一个要通过顺其自然来呵护天性。但两者的共识是,孩子需要被重视,孩子与我们不同。

工业化生产、科技昌盛和医学进步,既提高了人的经济收入,也延长了人的平均寿命,并改善了人的生命质量。孩子不再被视为“家庭生产函数”的投入变量,而被赋予无可替代的自足性价值。家庭的重心逐步下移,一切围绕着孩子来组织。这使得“溺爱”的量级,较之前工业社会有了明显放大。

人是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成长成熟的过程,也是其社会化的过程,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对此过程共同负有责任。家庭是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教师。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很多校园霸凌事件中的问题少年,往往在其家庭教育环节就缺乏必要引导,致使形成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知,也是区分主体与客体、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自我与外物的重要标志。只有当小孩子明确地说出“我”这个词后,才表明了他不仅感觉到自身,更思维到自身,能够将自身与外物区分开来,他才正式步入一个“我思故我在”的人的轨道。哲学家康德对这一标志性事件的意义早有洞见,他说:

“人从开始用‘我’来说话的那一天起,只要有可能,他就表现出他心爱的自我,并且毫无止境地推行个人主义,即使不是公开的(因为那会与别人的个人主义相冲突),也是隐蔽的,要用表面的自我否定和假谦虚在别人眼里更可靠地为自己产生一种优越的价值。”

正如康德所说,因为个人权利观念作为一项重要的现代性价值被承认,那么,自我的外在无限扩张必然可能导致加诸于人、剑拔弩张的后果——“与别人的个人主义相冲突”,因而需要社会化过程塑造其社会认知,形成尊重他人的基本观念和平等待人的交往方式。

当我们在家中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经常说“都是你的”“宝宝就是对的”,遂其心愿、妥协让步时,我们必须料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孩子可能在校园霸凌事件中扮演邪恶的角色。但是,纵使按照丛林法则,他也不会在社会化进程中永远“旗开得胜”。

说到底,频发的校园霸凌事件显示了儿童社会化进程中某一环节的破缺,父母难辞其咎。他们一方面热衷于发嗲、装嫩,拒绝让孩子成长、断奶,另一方面又笃信圆滑市侩、强权即公理、摆平即水平。他们从小就对孩子诱之以利,而不是晓之以理,道破利害而不是申明原则。他们追求华而不实的表象,早早地把孩子训练出流利的成人腔,却丝毫不懂得尊重他人。这种看似离谱的错乱无时无刻地发生。因为家庭教育失败导致的校园霸凌事件,很多最终只能以“力争达到多方认可的结果”不了了之。

一个大学生,其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型塑差不多已完成。大学的思想工作做得再好,也替代不了中小学在未成年人品德培育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是从源头的疏浚与治理,也涉及更多教育主体的协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的学生德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不是所有的校园冲突都是欺凌

即时 | 2016-12-14 08:20

【孩子终将会长大,让他们在对抗与反抗、冲突与和解中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会如何解决纠纷,是成长的必修课。】

这几天,有关校园“欺凌”的事件再次吸引舆论的关注。不少公众都对校园欺凌充满愤怒,呼吁尽快根治这一校园顽疾。作为一名家长,我很理解父母们的担心和愤怒。但是,对于校园里孩子们之间的冲突,需要一种相对客观冷静的态度,因为不是所有的冲突,都是“欺凌”或者“暴力”。

儿童因为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在玩耍时,或者是在幼儿园、学校里与同龄人发生矛盾导致推搡、打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特别是男孩之间的武力争斗,几乎不可避免,只要不是特别暴力,后果不严重,通常也都被“无奈”地接受。尽管家长、教师都不希望发生此类事件,也都会对男孩进行批评教育,但几乎每个男孩家长,都要多多少少面对打架事件。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生肢体冲突,这是他们的身体、心理决定的。

不同的家长、老师,解决冲突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我认识的一位家长就认为,男孩成长期如果一次架都没打过,肯定不是一件好事,长大后不会知道“男人之间”的解决办法。她儿子小学时与同学打架,她反对双方家长和老师用大人的威严介入冲突,坚持让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老师和对方家长非常恼火,认为她不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但是几天之后,两个男孩子之间的矛盾自行解决,不打不成交,还成了好朋友,友谊一直保持到现在。

小孩子之间的打闹,可以分为多种情况,有些是相互嬉闹,但因为孩子还不能掌握轻重,有时会引起其中一方不满,造成打斗和冲突;有的是因为孩子淘气,恶作剧引起另外一方的反感,过分玩笑的后果孩子们估计不到,也会造成进一步的打斗。

以上这几种情况,应该说都谈不上欺凌,所以当孩子之间出现问题,老师和家长要尽可能保持冷静。欺负、凌辱、霸道,这样的词不要轻易用在一个只想吓唬或者捉弄一下同学的孩子身上,让原本单纯调皮的孩子戴上这样一个大帽子,不知会给他带来多么沉重的心理负担。就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男孩女孩相互有好感,正常的交往被扣上“早恋”的帽子,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当然,不否认校园欺凌的存在。有些孩子受家庭影响,喜欢用武力解决一些冲突;有些孩子长期以欺负同学为乐,也有学生长期受到校园小霸王的各种欺负。对于这些现象必须零容忍,学校、老师、家庭通力合作,杜绝校园暴力。

当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出现矛盾,家长的怜惜、焦虑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城市中大部分中小学生还是独生子女,孩子从出生就在家庭中备受几代人的呵护,不管是受到心理还是身体上的伤害,都会让家长难受。但是,孩子的世界不是成人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规则和解决办法。孩子终将长大,让他们在对抗与反抗、在冲突与和解中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会如何解决纠纷,是成长的必修课。孩子“上课”的时候,大人还是不要打扰,即使按捺不住心情探头张望,也请保持克制和安静。毕竟,那是他们的世界。

处理校园欺凌 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即时 | 2016-12-13 16:32

近日,中关村第二小学一位家长在网上发文称孩子长期遭受同班同学的霸凌,11月24日更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家长称对于老师把这个事情说成“过分的玩笑”,并让“大事化小”不能接受,此事件立即引爆舆论关注。12月10日,中关村二小在官网发布声明,被认为不近人情,难以接受,又引起舆论哗然。

近年来,校园欺凌案件不断频发。据统计,仅2015年,媒体报道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有近百起,其中以发生在未成年学生之间的居多。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还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可见,治理校园欺凌早已引起了国家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可以说,部署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是积极应对之策,既顺应形势需要,也符合社会期待。但是,要从源头上防范校园欺凌,仅仅依靠专项治理还远远不够,而要采取法治的方式根除校园欺凌的顽疾。

首先,教育部门要严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决定,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精心设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法治教材。要采取以案说法、模拟法庭等生动浅显的方式向学生开展普法宣传。要在校园中大力建设法治文化,引导学生从小养成遵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另一方面,对于已经超出政策治理范围的校园欺凌案件,一定要依法处置、依法追责。调解、教育、感化、挽救等特色手段对化解未成年人之间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已经触及刑法的未成年人案件一律都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会损害法律的严肃性、震慑性,还有违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

因此,所有涉及犯罪的校园欺凌案件,都必须严格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体现宽严相济,又绝不突破法律底线,从司法上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

编辑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