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材改革

据媒体报道,语文出版社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已进入《2016年义务教育用书目录》。新修订的教材全套课文数量比修订前减少15%,40%的课文被更换,增加了古诗文及中华传统文化比重。

 资  讯 

网络表情入教材别大惊小怪

即时 | 2016-06-14 09:38

这段时间有关教材修订的事争议不断,人教版的语言教材被质疑洋人洋名洋故事用得太多,语文版教材则被指撤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南京大屠杀》,一时又是喝倒彩声四起。新华社记者近日探访各版语文教材的修订,语文版中学课本里将《洲际导弹自述》改为《网络表情符号》,引入网络语言、网络表达方式,又让大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受到威胁。

其实人教版固然有一些洋人洋名洋故事,但比例并不高,大量的还是中国的故事、中国作家的作品、中国文化的经典。而语文版教材换上的《智取生辰纲》跟《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样都是水浒传里的经典,只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过于暴力了;《南京大屠杀》被换成《死里逃生》,同样描述的是那场战争的残酷。这种改变无碍对经典和历史的继承。而《网络表情符号》的入选,更多地是为了引入互联网的生活场景,无意于挑战语言文字本身的地位。

语文教材之所以倍受争议,就在于它承担了很多功能,但更多的原因还是众口难调,坚守传统的,希望多一些古诗古文,面向未来的又希望多几篇关于科学的;古文多了说晦涩,古文少了又说背弃传统,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选与不选不代表作品本身不优秀,只是适合和不适合,需要和不需要的问题。

不忘经典,别轻易地舍弃那些经典名篇固然重要,但与时俱进同样重要。很难想象一个信息时代里,中学教材却对网络世界里发生的事无所涉及。拿这次进入语文版教材的《网络表情符号》来说,不管你承不承认,网络表情符号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视而不见并不是理性的态度,动不动贬低斥责更不是负责任的做法。

吸取那些积极正面,乐观向上的元素,去掉不合适的内容,网络表情符号一定能散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网络文化同样也是文化本身的一种演进方式。起源于宋代的说书,在当时难登大雅之堂,但几百年后却催生出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样的精品。正是不断有新的元素加入,才会有语言文字不断地发展。元素在变,但精神的内核不变,我们要传递给学生的价值观也不会变。

我们不应该将语文教材当成一个套,更不应该将教育限在教材的套子里。教材再厚能容纳的内容都是有限的,都不足以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不可能将传统文化一网打尽。教材起的只是基本功能,它是基础性的东西。同样的,我们也不能将希望都压在学校和教育身上,需要用课文以外的东西来丰富学生和教育的视野。教材里有自然好,教材里没有也不代表就可以不闻不问了。

教材不再“厚今薄古”值得点赞

即时 | 2016-05-27 08:41

  厚古惜今 漫画 李法明

今年秋季,全国400多万中小学生将开始使用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一年级和七年级语文教材。新修订的教材重视古诗文学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超30%。(5月24日《南方日报》)

古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中小学生背诵、学习古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此次新修订的教材重视古诗文学习,不再“厚今薄古”,对民族的思想精华和文化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淘洗,承续至今的古诗文,都是古代先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堪称文学典范,其中涵盖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于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尤值得继承和发扬。社会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文化软实力和人的素质思想亟待并行跟进,而古诗文这种传统文化恰恰是一种推动的力量。不论从继承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培养学生的精神心灵成长的角度,实属难能可贵。

我国沿袭下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内容,很多蕴含在古代诗文之中,传统文化不仅得到国人的认同,在世界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影响。事关文化传承的古诗文,在教材中大幅体现,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化的灿烂及蕴涵在其中的中华美德、民族精神。

上世纪30年代,从事语文教育的朱自清强调中学一定要学古典文化,“不学经典就不能成为一个中国人”。对于此话,不少有识之士都心有戚戚焉。有人统计过,我国每年通过各种媒体包括网络发表的诗词作品,其数量是《全唐诗》的10多倍。而其中的优秀作品则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作品一经发表就泥牛入海。为什么现代诗词成就不了经典,值得我们反思。如今,在学生群体中多些重视古诗文,吸纳古人之长,在古人的基础上立异和升华,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创新。

一言概之,教材大幅增加传统篇目,是与时俱进的教改风向标。正如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所说:“古往今来,无论历代教育制度发生怎样变化,也无论时光如何飞逝,传统文化的脉都不应该断了,这是维系教育的根本。”诚哉斯言!教材大幅增加古诗文,这不仅仅是一首首、一篇篇朗朗上口、铿锵有力的诗词,它更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有魅力,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将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对其在人生起步阶段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语文教材修订凸显文化自信

即时 | 2016-05-27 09:53

据语文出版社近日透露,新修订的中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大幅调整,40%原有课文被替换。新版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比重,相关课文最高占到全部课文的40%,并且增加了古诗文教学内容。语文教材修订,迅速成为广受热议的话题。

语文不仅仅包含工具性的语言知识,而且兼具承载哲学思想、陶冶人心等诸多功能。受此传统影响,今天语文教材课文的遴选仍然广受关注,常被视为时代精神、文化传承、文学艺术乃至情感趣味的风向标。那么,这次大幅调整入选课文体现了什么?

增加古诗文教学、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所占比重,就是要更加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厚重的国家,拥有几千年不间断的历史记录,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同时,我们还拥有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无论是对于当下,还是对于未来,这些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而深刻的价值。然而到了当代,随着年青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陌生和疏离,文化名家越发难寻。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学校教育大有可为。

要接续传统、传承文化,古诗文教学是一把关键钥匙。历代哲人、诗人、作家扎根于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刻地体验社会和人生,强调人类的基本情感,专注于语言的艺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不朽篇章。这些篇章与整个历史文化脉络血肉相连,蕴含着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承载着极具中国特色、中国风范的文化价值。古诗文教学的意义,是激扬它们承载的文化价值,并使其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焕发神彩。因此,对它们的学习不仅是“技能性”的,更体现了我们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信。

同时,此次语文教材的修订也有与时俱进的一面。一些原来收入教材的文章此次进行了调整,比如温书林的《南京大屠杀》这次就替换成了从张纯如著作《南京大屠杀》里节选的《死里逃生》。对照着读温书林和张纯如的两篇文章,可谓各有千秋。张纯如的著作,资料更加扎实,细节更加生动,对于人物的刻画也更加层次丰富、性格生动。她在文中除了揭示大屠杀的残酷性之外,也展示了主人公李秀英不畏残暴、勇于抗争的英雄气概,塑造了令人感佩的中国女性形象。

时代在变,语文教材和语文教育也在不断改变。紧扣时代脉搏,跟上时代脚步,在传承中变革,既固本又开新,应该是语文教学一个永恒的课题。

遮遮掩掩的“鸡汤文”如何能当教材

即时 | 2016-05-27 08:16

近年来,有关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争论成为热点话题。给语文教材找错误、批判语文课文“教材体”、保卫鲁迅,还有民国语文课本的升温,都反映了公众对语文教材的期待。

2001年,国家对基础教育进行课程改革,随后放开了教材编写权。各家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教材经过教育部审核,就可以供全国各地选用。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使用最多、争议最大的就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此外还有苏教版、北师大版、湘教版、鄂教版等。

版本越来越多的教材,是否真正满足了公众期待?不尽然。比如,《收获》杂志社副编审、作家叶开就曾认为,小学教材里的很多课文都很糟糕,充满了干瘪的说教和假大空的情感。

我在教学中也发现课本存在不少知识性错误、观念滞后的情况。比如,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有一篇题为《爱迪生救妈妈》的课文。文章讲述了爱迪生7岁时,妈妈突然患了急性阑尾炎。医生做手术时发现灯光太暗,爱迪生急中生智,利用镜子反光的原理,使医生圆满完成了手术。但这件事不可能发生在7岁的爱迪生身上。世界上最早的阑尾炎手术进行于1886年,此时爱迪生已经是40岁的已婚男人了。美国人并不知道爱迪生这样救过妈妈,大洋彼岸的中国孩子却对此“耳熟能详”。

还有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就更有“意思”了。它本是一篇表现父爱伟大、浓浓亲情的感人故事。文章开头写道:“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但1989年洛杉矶根本没有发生地震。于是在2004年,文章开头改成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又遭到质疑。2005年,开头索性变成“有一年”,2009年又变成“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一篇来路不明的路边鸡汤文,不但没有撤换,反而改来改去,简直视同儿戏。

语文教材选文的劣质也时常为人诟病。特别是一些短小的课文,被戏称为“教材体”。主要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是专为教材而编写的课文,比如《我选我》,让人读了摸不着头脑,寡淡无味,毫无灵气。第二种是专为收入教材而大幅度删改作品。安徒生的名篇《丑小鸭》,原作近7000字,在教材中被删为500字,可谓面目全非。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材还存在着成人化、城市视角、男权主义的倾向,还缺乏生命意识、这些倾向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下降,并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及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此外,语文教材还存在一些“硬伤”。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小学语文课本上,多处课文配图出现史实性错误。比如六年级下册《七步诗》的背景图,魏文帝曹丕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而靠背椅是唐代受少数民族影响才广泛使用的。三年级下册《西门豹》配图,盘子中竟然出现了葡萄。要知道,西门豹治邺发生在战国初年,而葡萄在西汉张骞通西域后才传入内地。

古人云:“校书如扫落叶。”每一次校对都可能像打扫落叶一样发现新问题。发现问题,就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改正。面对质疑,语文教材编写者应做出积极的回应。

太多期许是教材无法承受之重

即时 | 2016-05-27 07:26

近日,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最新语文教材,被媒体报道说“删掉了南京大屠杀”的文章,遭遇“嘘”声一片。事后很快被证明是不实报道。另有网络舆论指责人教社的相关教材崇洋媚外,也曾掀起轩然大波,人教社不得不发出强烈声明澄清相关指责,甚至要采取法律措施才逐渐平息。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材在中国的特殊地位。

这让我想起很多年前孩子在国外读书,书包里没有教材,主要是作业本。第一,所谓的教材,不是人手一册,一些是学校的,你可以借用但不能损坏。第二,没有标准的教材,多数是依赖任课老师的选择、复印的材料。当然,学校和老师之间也会有借鉴,经典的教材(材料)就会用得比较多,但都是自由选择,没有严格标准。但他们也不是完全放羊,教师手上都有一个“教学大纲”,其实更多是教学目标,即什么年级的学生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怎样达到这个目标等,几页纸而已,没有清晰明确的规定,全凭教师自己掌握。因此,美国前些年也在推广全国性的评测,以确保教育质量。

我不是专业的教师,但是大致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在学校教育上,最重要的是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决定你的教育行为与结果。落实这个理念的核心,就是课程设置,即应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现在,我们提的中小学核心素养,大概也是指这个方面。在最后的落实过程中,教师是关键,而不是教材。

美国没有统一的教材,不仅涉及文化体制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其教育理念与基本的教育治理思路与我们不同。过去很长时间,我们高度重视教育的政治职能,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课程设置统一,教材统一,国家对教材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完全是由国家来承担相关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给全国中小学生出版各类教材,大家几乎用一个版本的教材,把教材作为育人很重要的一个工具与抓手,在背负知识学习的职能外,还兼具了“三观”的教育,成长的教育,意识形态的教育等等。

但是,随着教育观念与教育治理观念的改变,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学校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多年,比如校本课程的出现,与之相配套,教材的出版发行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家变成多家,甚至几十上百家,给了学校与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当然,基本指导方针并没有变)。随着这种改变,教材也变得五花八门,甚至有些教材泥沙俱下,质量不高,引起担忧。

教材固然在育人中有重要作用,但绝不应该赋予过重的职责,在新的教育理念与环境下,教材实际已经无法承担有关教育的所有重任了。学生在信息知识的获取上,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模式,我们也在鼓励孩子们除了学习教材之外,多看看,多读读,从而培养更广泛的独立思考与批判思维。遗憾的是,尽管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很多人对于教材的定位与苛求并没有显著变化,尤其是社会各界,还停留在过去的理念与体系,对教材本身期望与要求很高,社会各界也拿着放大镜审视,任何的调整与改变都能引发轩然大波。

记得当年我认识的一个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他就抛开了具体的语文教材,另辟蹊径。其核心就是三部书讲三年,其中一部就是小说。虽然没有死啃教材,但孩子们无论是阅读能力还是应试水平都很高,考试时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他给我介绍他的这套做法时解释,小说或者其他书只是他的抓手,核心还是要启发学生更多更广泛地阅读与思考。别看只有一本书,但实际他们需要读很多很多。正是这种撇开教材的广泛阅读,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当然,有一些人担心教材的导向问题,我倒觉得,基本的原则必须坚持,但不必过于放大。我儿子在国内的时候,对一些社会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与意见,但在美国读书一年后,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了,自嘲说天天读“毛选”,也经常和同学就中国的社会问题争论不休。

决定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我们的教育理念、我们的课程本身、我们的教师,而不是那几本教材、几本有限的课上读物。

课本是通往世界的第一通关密码

即时 | 2016-05-27 07:15

我已离开语文课堂多年,但作为文字工作者,对贯穿年少岁月的语文课本始终葆有特别的感情。语文课本占据了生命中长达12年光阴,一提起铭刻记忆的文字,往往是一些莫名触动我的课文。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讲到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越过栅栏的背影,老师趁扭头板书时偷偷抽了一下鼻子;又比如在我上小学二年级时,某个早晨迟到了,奔过空旷的操场,忽然听见教学楼里传来琅琅诵读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下子被没有来由的感动击中,似乎略略知晓人间的忧愁。

在我上学时,尤其进入中学后,对所有学科的教科书,恐怕大家摸语文课本的时间最少。即使课文深度随年龄增长上台阶,但和数理化相比,语文学习并不存在多少繁复变化、精密推算,以及考卷上非对即错的残酷感,故而受重视程度相应降低。那么,语文课本给予我们成长的影响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语文课本构建起我对文学、对社会的最初印象,它是孩童望向外部世界的第一扇窗户。

培育文学修养是语文课本最直接的功能。日日诵读辞藻华丽、情感动人的古诗文、现代诗和散文,纵然小小稚童摇头晃脑、一知半解,但文学蕴含的深深情意和语言之美已无声潜入心间,虽不易显露,但总会在某个时刻不由自主渗出。知乎上曾有人提问:“哪些地方让你觉得中文实在是博大精深?”底下回复区中,许多人都搬出了古诗文,赞叹古人炼字的精妙和行文意境的空灵悠远。有人评论,这是一个美学问题,不是语言问题。

如今网络口水似乎大大削弱了我们语言表达的质感,而真正美好的文字穿越时空仍能感动后来者。一翻开语文书,面对我不曾经历的往昔,却依然感受到作者彼时的心绪。读《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去来之久,景物可证,万千情绪不言自明;读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世间再难寻如此简洁而蚀骨的悼念;读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一场冷雨,就是一阵海峡难越的乡愁。

我喜爱文学,对文字葆有特殊情感,这份缘不是一朝一夕灌输可得的,早早出现在我们童年的语文课本,成为我文学启蒙的源头。它为每个孩子内心潜藏的诗意提供一片土壤。记得我以前采访诗人王家新,聊起他和诗歌的缘分,王家新神情笃定地说,很多东西很早已决定了,就在他的童年。他一家人都不能理解童稚时的王家新为何那般痴迷于文学,“一头扎入其中,简直成了生命全部安慰寄托”,寒冬火炉边读书,袜子被烧着竟也浑然不觉,只想把每个字词都狠狠吞咽下去。他无法解释童年“神秘的冲动”,但无比确信那是生命自我辨认的源头,一颗种子就此在心间落地生根。

当少年还没有机会踏遍万水千山时,语文课本扩展了我们对自然风物的了解、对地理空间的认知,同时又为那些地方赋予了极富人情味的浪漫遐思。学了《日月潭》,我开始向往宝岛台湾;读了《挑山工》,便明白登泰山不易而服务者更辛……当我读了若干关于西湖的诗词歌赋后,亲身抵达那里时,感觉真是青山绿水如旧,只是人心不同而已,莺歌燕舞是西湖,愁怨郁结也是西湖。

另外,语文课本承载着传递社会价值观、教人明辨是非善恶的作用。关于人性善良的教育,首先得靠每个孩子健康温暖的原生家庭,其次就依赖学校真诚的语文课堂了。我至今还记得语文书里冯骥才的《珍珠鸟》,当一对珍珠鸟生了雏儿,文中的“我”并不会好奇扒开绿蔓观察,也不会惊扰鸟儿的生活,久而久之,小珍珠鸟倒成了“我”的亲密朋友,竟站在“我”肩头睡着了。课文最后一句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寥寥几笔,就写出了人性的善与诚,对孩子来说,这种教育方式要远远胜于枯燥、空洞的说教,且记忆更深。

“诗人并非诞生于一个国家,诗人们诞生于童年。”这是犹太裔诗人伊利亚·卡明斯基评论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得出的经典结论。我觉得,一个健全的人同样成长于他的童年,童年的语文教育奠定了人们一生的文学素养、美学品味及人格品行,而语文课本就是通往世界的第一道通关密码。

优秀传统文化该大大方方走进教材

即时 | 2016-05-27 07:15

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渐深入和扎根于学校教育中,这当然令人欣喜,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不能再被冷落了,它本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令人忧虑的是,社会上又有一些人和机构打学生的主意,那就是当下教育界盛行的一种很奇怪的现象:领导重视什么内容,有关部门就给学校和学生加一门课、增一套书和配一批人。这一现象应该纠正,纠正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大大方方地走进语文教材。

学校教育主要是以课程为中心,通过教师运用教材和教法完成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框架是课程教材体系。现代教育已经为中小学教育的主要课程做了大致规划。实践经验表明,这样的课程规划适宜中小学生,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除了语文,还有思想品德、历史、外语、地理、数学、物理、化学,以及音乐、美术在内的艺术类课程和体育等。且不说别的课程,语文责无旁贷,显然该容纳更多的中华文化传统内容。

中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几乎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减负已经成为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全社会共识。如果在语文课之外再加上什么课,无疑等于加重学生负担,效果未必好。

那么,作为学校语文教育的重要载体,教材该如何加大中华优秀传统内容呢?

一是应当增加古代诗文在语文教材中的比重。在我参加修订的一套语文教材中,一至六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30%,每册最后一个单元集中安排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七至九年级教材在篇目减少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每册两个古诗文单元,古诗文单元占比基本保持在40%左右。

二是在语文教材的练习设计、口语交际、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中,渗透进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容。比如我们编辑的这套教材口语交际中的《交流座右铭》《谈谈你心目中的君子》,写作中的《我看古人的苦读精神》,综合性学习中的《诸子百家初探》《现代社会与儒家思想》等,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三是引导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顺势而为、恰到好处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进教学内容,比如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谦让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美德。又如《司马光砸缸》,引导学生理解古人见义“智”为的聪慧与美德等。此外,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多背诵古诗文,在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猜字谜、对对联等,都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在的问题是,在教材建设中,还有一定的空间可以拓展和发掘,才能使全覆盖的要求落到实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绝对不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事儿,是塑造一代人灵魂和建构一代人精神世界的大事。这样的大事必须从娃娃抓起,必须从学校教育抓起,必须从走进语文教材抓起。否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学生头脑和心中,仍然还是一句空话。

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道德与法治”

即时 | 2016-05-27 07:14

中小学生的政治课本要改了。读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从记忆库中检索当年的政治课印象,然而脑海中却一片茫然。今天使用频率极高的公民、权利、法治等概念,在当时完全没有多少认知。时过境迁,那个时代已渐渐远去,权利观念与法治话语的崛起,令新的时代萌发出勃勃生机,学生的政治课堂上想必也应当充满活力。

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是: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16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课程名称中。有关人士透露,在年底即将出台的高中新课标中,政治与法治或也将成为独立的必修单元。

将小学、初中政治课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无疑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依法治国战略的响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前不久发布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将青少年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提出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今,法治成为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无论是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还是作为学生成长的素质工程,将法治纳入义务教育内容体系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和中小学生谈法治?良好教育目的的实现,不仅要求用行政手段进行设计和推动,更要求编写出一套符合时代特色的优质法治教材。现代法学门类众多、体系庞杂,中小学生的教材不可能容纳所有的知识内容,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选择那些最基本、最易懂、最关键的知识就十分重要。据称,一些统编教材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写当中,有的即将进入审定环节。笔者以为,在知识点的选取、内容的安排、表述的方式等问题上,不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尤其是法学界人士的建议,真正将现代法治知识体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展现出来,通过对宪法、权利、程序等价值的通俗阐发,在孩子们稚嫩的内心里播下一颗法治的种子。

当然,教材的改变离课堂的改变还有距离。除了教材的编写外,还需重点培育一批懂法治、信法治的优秀教师。他们有能力采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多样化教育方式,将中国法治予以鲜活的叙述而非呆板的灌输。说实话,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考试体制下,我很担心教育部门具体而细致的安排最后会变成应付差事式的死记硬背。倘若如此,我们所孜孜以求的法治生活方式,就很可能在稚嫩的心灵留下一个不受欢迎的坏印象。例如,宪法的精神、宪法对于每个人的关怀、宪法对于权利尊严的彰显,这些都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就能灌输的。好的教育需要于每一个具体的人与宪法文本之间建立感性关联:社会上的人从何而来,为什么能够彼此安分守己,政府为何建立?只有通过深入浅出地讲故事,才能让未来的国家公民从小形成对宪法的良好印象,从中养成公民责任意识。

“小学讲故事,初中讲规范,高中才去进行法学理论解读。”有人这样解释法律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设置。真正要实现各个阶段的法治教育效果,必须极力避免这么几种做法:一是把法律压缩为干巴巴的文字,让孩子死记硬背,这样只会让孩子对法律心生厌恶;二是把法治课上成遵纪守法课,偏重刑法、处罚法等义务性规范的宣教,这样可能令学生对法律心生恐惧;三是把法律教成一种纯粹的工具,而缺乏培育精神层面的信仰基因,这样将会加剧法律工具主义的流行。

在社会法治素养还普遍不高的形势下,想要通过法治课让中小学生变成“法治通”是不可能的,法律所包含的博大精深内容也很难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全面铺开。法治课必须有所取舍、有所讲究,专注于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宪法意识、法治意识,将权利观念、程序公正等现代法治价值理念植入内心,把法治的种子撒播进孩子的心田。只有这样,才能期待未来孕育出法治的参天大树。

教科书的嬗变与坚守

即时 | 2016-05-27 07:41

  漫画:徐简

离秋季开学还有3个多月,新学期的教材已修订完毕。教科书修订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的变与不变总能引发热议。有人发现,一些教科书的部分内容已落后于时代了,不仅学术观点滞后,而且有违基本常识;也有人怀念过去的教科书,英语教材的虚构人物“李雷“和”韩梅梅”甚至成了电影形象;语文教材总是争论焦点,而理科类的教材也常被吐槽为“不接地气”。谁也无法否认,虽然教材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但它承担了向下一代传授最基本知识的使命。

@林南朔:翻看小侄子的教科书,发现满是彩色插画,形式特别活泼,但内容的“厚度”却下降了,过于简单。现在的孩子们掌握的知识挺多,教科书已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建议教科书多增加一些课外阅读篇目。虽然孩子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但多受网络影响,接触了很多快餐知识,缺少传统文化熏陶和传承,这也是我最担忧的。

@王莣忘:我上学时数学不好,每次做数学题可难受了,脑筋转不过弯,不知道怎么解题。所以也特别爱抱怨水池注水这样的题目,觉得特别无聊:出题的人是不是闲着没事干,水厂要天天这样岂不是早倒闭了?回过头看,这样的题目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谁也无法否认教科书给予了我们很多知识。我也希望教科书更务实一些,用的事例更符合实际一些,那样才更容易被认可与接受。

@Li 并释放了一个电子:说到教材,我想得更多的是辅导书!小学、初中、高中,做过各式各样辅导书上的题。教材上的题比辅导书的简单很多,而辅导书的难度更接近于考试难度,而且辅导书的归纳总结也很全面。我有个一直没解开的疑问:教材的作用是什么?仅限于引导吗?

@暖小皖: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所有教科书我都保留着。看到很多同学都把教科书卖了或扔了,感觉挺可惜。也许因为我非常喜欢书,无论什么样的书,我都有一种敬畏和珍惜感,包括教科书。教科书承载了我读书时代的所有回忆,尤其在记下的笔记中,有时候我会调皮地为插图人物画个眼镜或胡须。现在偶尔翻看教科书,是满满的回忆。我特别珍惜自己的教科书,一发新书,我就会用牛皮纸、报纸或买的彩纸把书包起来。

@Xayuncy: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课,课文选取应秉持思想性与文学性并重的原则。忽视思想性,再漂亮的文字也是水中浮萍。同样,缺乏文字魅力的文章,即便思想内容“高大上”,也不适合选入教材。对于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课文的变化,不应将思想政治性作为唯一标准,还必须考量其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力。让学生记住南京大屠杀,主要是历史课的功能和使命,不应对语文教材篇目的变化作过分解读。

对语文教材修订不妨淡定些

即时 | 2016-05-25 11:03

【一本好的语文教材,不仅提升人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能熏染出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和敬畏,让学生能辨别真善美,获得面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常识。】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语文版义务教育修订版教材使用暨培训工作会上表示,今年秋季,全国400多万中小学生将开始使用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一年级和七年级语文教材。新修订的教材重视古诗文学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超30%。其中40%的课文将被更换。

每一次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修订都会引起广泛关注。此次修订的教材引起比较多讨论的,一是增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二是对个别更换的文章意见不一,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被换为《智取生辰纲》,《南京大屠杀》被换成《死里逃生》,《谁勇敢》被取消。这些讨论归根结底,其实反映出的是每个人对语文教材的不同理解。那么,什么样的语文教材才是好的?语文教材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一本好的语文教材,最基本的就是要兼具语言的工具性和文学的人文性。事实上,这也是此次教材修订的最重要的特点,王旭明说:“让老师用这套教材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让语文课姓语名文,让语文回归语文。无论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还是科学教育、审美教育,一切都要在语文的框架内进行。”不要再让语文课“负重”前行,值得点赞。

语文教材的工具性,就是通过对一些精典文章的学习,让学生知晓怎么读,怎么写,怎么欣赏。等学生们有了基本的“语”和“文”的基础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再去广泛阅读增进能力。说白了,语文教材就是一个阅读和写作的工具,只要让孩子们掌握了工具,他们就可以自己去广阔的知识海洋中遨游了。

一本好的语文教材,不仅提升人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能熏染出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和敬畏,让学生能辨别真善美,获得面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常识,这就是语文教材应有的人文性。钱理群在《对话语文》中所说的“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人的心灵、直面人的生命”,大抵就是对语文功用的解释。

此外,一本好的语文教材还应该与时俱进,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这几年《开明国语课本》之类的老教材之所以很火,除了大师编写外,更多的就是因为选取的内容不仅从花草鱼虫中体现出文学的趣味,而且符合儿童的心理,有童趣童真。比如,讲到职业,1922年的小学课本是这样写的:“猫捕鼠,犬守门,人无职业,不如猫犬”。短短14字,远比长篇大论灌输式地谈理想更能让低年级的孩子接受,这是讲贴近性。同时,因为要与时俱进,所以,教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是拿《开明国语课本》来说,虽然备受推崇,但如果真要用于如今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点不合时宜。比如,教材里多是繁体字。再比如,里面讲到交通工具时还有蒸汽轮,而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所以,教材需要不断更新。前两年周杰伦歌曲《蜗牛》的歌词入选小学语文课本,就很受学生欢迎。

当然,文无定论,文章好坏,见仁见智。每个人对于不同的文章都有不同的理解,就拿此次被换掉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来说,也有网站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网友表示,这篇文章弘扬了见义勇为、惩恶扬善,值得保留。至于《南京大屠杀》是否该换成《死里逃生》,更是众说纷纭。

可见,教材删改虽不能随意,但也不妨淡定一些。天下文章那么多,只要文质兼美,选什么不选什么并没有那么绝对。至于具体文章的编选是否适当,教材是否合用,还是应该让真正使用教材的师生来评价。实在觉得不合适,还可以再修订嘛。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材

即时 | 2016-05-24 08:27

【出版方和编选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语文教材究竟应该选什么样的内容?教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统一?进而需要问的是,什么才是好的语文教材?】

今年秋季,全国部分省区市将有400多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语文教材。新版教材进行了较大调整,大幅增加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比重,同时根据时代变化,替换了40%左右的课文。其中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南京大屠杀题材课文被撤换”这个以讹传讹的消息。

语文教材的修订,可能是少有的能够引发全民热议的教育话题。之前,不同版本的教材甚至教辅书的修改,总能引发关注和争议。人们会从一篇文章的增删,解读出很多信号,因此得出“去传统化”或“过于西化”等截然不同的结论。

当然,这些解读有的是断章取义,有的是以讹传讹,并不一定准确。但这至少说明,在很多人看来,语文教材编选修订,不是单纯的专业或学术问题,还带有文化传承、思想熏陶和审美教育等功能。

由此,出版方和编选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语文教材究竟应该选什么样的内容?教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统一?进而需要问的是,什么才是好的语文教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教材是一种实用性工具书,教孩子识字和学习使用语言,是语文教材的基本功能。这就是语文出版社社长兼前语文老师王旭明所强调的,语文教材姓语名文,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也就是说,工具性、实用性是教材必不可缺少的特性,从古代的《三字经》《千字文》,到解放前国文教材的“见到先生问声好”,再到很多人小时候学的“人口手大小多少”,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教材,并不包含太多思想内容,主要是帮助孩子识字,进而学会规范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但是,随着学生开始具备一定的识字和鉴赏水平,需要选择一些完整的诗文等内容作为教学的载体,而文章总是有意义的,都带有某种感情和思想。这就要求教材所选内容要文质兼美,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语言规范、准确,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要和接受习惯,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要尽量选择那些文字优美、积极向上,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文章。

具体到哪些文章体现这些要求,该选哪篇不选哪篇,则见仁见智,需要广泛听取专业人士和一线教师的意见。而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变迁,教材也有必要与时俱进。比如,一些明显与主流价值观或实际情况不相符,甚至虚假编造的、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则应删除或修改,比如鼓励不恰当见义勇为的《谁勇敢》等文章,删除就比较合适。

而讹传被删除的南京大屠杀相关内容,实际上只是同样题材换了一篇文章,不应过度解读。对孩子进行历史观教育,也是教材应有的功能之一,但也要考虑教育方式和孩子的接受能力,而且这也不是只靠语文教学就能独立承担的,还应成为历史课的重要内容。

以上述标准来衡量,语文版教材修改后增加古文内容的比重,可以体现对传统文化更加重视;课后练习增强实用性和互动性,是语文教材属性的回归,这些都值得肯定。至于具体文章的编选是否适当,教材是否合用,还是让语文专家和真正使用教材的师生来评价吧。

语文教材修订是教育进步的必然要求

即时 | 2016-05-24 16:01

  记者23日上午从语文出版社获悉,其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已进入《2016年义务教育用书目录》。今年秋季,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辽宁、宁夏、山西、四川、云南、浙江等地400多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新修订的语文版一年级和七年级语文教材,北京学生不在其列。(5月23日《北京晚报》)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次修订,都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次也不例外。总体上来看,这次语文教材大修订,是符合当下的教育导向和社会潮流,也是符合全国教育工作者和公众的期待的。比如这次修订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教材内容替换问题,全套语文教材有40%的课文被更换,而新的课文一方面增加了古诗文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增强了时代性,强调了时代感,更加贴近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这种修订方向,无疑是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与支持的。

  再比如为中小学教育减负是最近几年的一个热点话题,所以这次语文教材修订,也对此有所体现,那就是全套教材课文数量比修订前减少了15%。虽然教育减负不能仅仅通过减少语文教材的课文数量来实现,但减少课文数量,是减负的基础,这种导向是值得肯定的。与此同时,在语言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上,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了理解运用的内容,更加强调语言文化的现实应用性,避免教育和现实出现严重的脱节,这是修订前的语文教材所不具备的优势。

  当然了,既然是一次动作这么大的修订,也就难免会有不同的声音。比如原来的教材中有一篇叫做《谁勇敢》的文章,一些一线教师很喜欢这篇文章,希望这次修订能够予以保留,但是教材的修订者认为课文的内容讲的是一个孩子为了保护其他孩子不受马蜂蜇,用身体扑向马蜂窝,虽然保护了别人,但自己却受伤了,文本的结论是这个孩子最勇敢。如果换做几十年前,这篇文章可能不会有任何问题,但现在从政府到社会都已经不再提倡未成人盲目的见义勇为,更加提倡见义智为,因为这更符合保护未成年的原则,也更符合未成年人自身的利益。那么这篇课文就有些不合时宜了,所以也就被撤换掉了。

  这样的例子在这次修订中还有很多,足以说明中小学教材的修订者这种紧贴时代、紧跟潮流、与时俱进的修订思维,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作为全国几百万、上千万人使用的语文教材,编订工作不但要“讲原则”,而且也要“讲智慧”,就是如何实现教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得到情感和审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精神的认同感。这无疑是一门大学问,在每次的教材修订工作中,都要坚持这样的原则,坚持这样的追求。

编辑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