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补足乡村医疗“空白点”需要合力

2019-07-11 10:29:44 张东锋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在7月9日召开的国家卫健委本月第一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消除村卫生室“空白村”、补足乡村医疗“空白点”成为高频词。相关负责人坦言,长期以来,卫生健康资源始终存在着资源总体不足、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农村贫困地区尤其突出,并表示将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指导意见》等部署要求,以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三大主攻方向,力争到年底,全面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空白点”。

一定程度上说,乡村医疗“空白点”既是贫困地区群众基本医疗保障的痛点,也是健康扶贫必须攻克的难点。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落实到健康扶贫工作上,就是要围绕乡村医疗“空白点”这样的突出问题,加大各方投入和保障力度,确保实现“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之内,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获得及时诊治,得了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有保障”这一基本医疗有保障的标准和要求。

乡村医疗“空白点”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历史欠账,也有因编制管理等机制不顺畅导致的人手紧张,还有地域偏远、自然条件差等客观因素。然而,对于贫困地区群众来说,基层医疗服务是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否则就有可能要面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困境。围绕补足医疗“空白点”,国家卫健委提出推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和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等举措,可以说为解决这一问题明确了大方向。一些省市近来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百医驻村”、“一村一医”人才战略、“一站式服务”等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补足乡村医疗“空白点”,首先要在投入保障和政策落实上下功夫。应该看到,从中央到各省区市,无论是政策导向、财政支持还是工作推动,对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基层医疗保障工作都越来越重视,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关键是如何将之落实到位。此次发布会提到的、也是日前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情况是,因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上级拨款越来越多,到村医手里的钱越来越少,工资发放不到位”,个别地方一度出现“村医集体辞职”现象,这充分印证了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问题,既要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地的督查检查工作,同时也要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的问责力度。

补足乡村医疗“空白点”,还要在制度和服务供给的创新上下功夫。当前,部分地区乡村医生“招不来、引不进、留不住、考不上”,是制约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的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为此,一些地方从体制机制上入手,通过加强交流培训、提升收入待遇等方式,为乡村医生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激励他们安心留下来,本质上就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另外,包括广东在内的一些地方,试点利用5G新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手术,探索用AI医生辅助乡村医生诊断,则提供了在互联网时代以技术创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供给的新思路。

实现“病有所医”尤其是补足乡村医疗“空白点”,是重大的社会关切,也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期待相关部门切实重视起来,及时总结经验,深入反思问题,尽快补足这块民生短板,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获得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