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谁是“有害教育类App”的第一责任人?

2019-02-15 08:40:26 邓海建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教育部去年底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以来,大量严重违规的App已经下架。“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仍有部分App顶风作案,出现涉黄信息,有些不良App换个马甲以公众号、小程序的形式链接游戏和商业广告,有的学校甚至暗示家长装App查分数看考卷,有的还有付费陷阱。(2月14日 新华每日电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话用来形容有害App在校园肆虐的现状,仍是最准确不过的表述。

教育类违规App早就过了“放水养鱼”的阶段:一方面,整治未停步。目前,大量严重违规的App已经下架,仅苹果应用商店下架的教育类App超过15000个。另一方面,自律已上线。一些在线学习App运营商还专门发布了App进校服务的行业自律倡议。不过,校园这块庞大的肥肉,显然是不少“挣快钱”的伪教育App的头号战场。

事情不复杂,道理很简单。现在的问题是,进入校园的有害App是不会主动撤出这个肥硕的市场的。那么,在App终端监管挂一漏万的现实语境下,究竟谁才是“有害教育类App”的第一责任人呢?这个问题不回答好了,难免推诿扯皮,各踢各的皮球,最后受害的还是学生和家长。有一个共识倒是越来越清晰的:野生的“有害教育类App”固然是社会治理的责任,面对登堂入室的校园内的“有害教育类App”,校方岂能摊手耸肩装没事儿人?

比如有的学校暗示家长装App查分数看考卷、有的还有付费陷阱,这种“家校合作”的擦边球,校方和教育管理部门理当是第一责任人。一则,教育类App进校园究竟是怎么个流程,眼下基本是个糊涂账。有的是上级发文推荐的,有的是校方“友情推销”的,有的甚至是莫名其妙进来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App进入中小学校园”到底该遵循怎样的程序正义,不谈全国标准、起码也该有个地方规矩。要不然,被商家搭便车谋利不说,还可能成为权钱勾兑的新天地。二则,一些教育类App进校园已经成为“教育摊派”的新变种,民怨沸反、舆情喧嚣。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如果校方和教育部门不能有效甄别并监管好“App进入中小学校园”这件事,起码应该避免瓜田李下之嫌、而不至于把教学信息一股脑打包给这些App公司。

最大的问题在于,竟然仍有学校要求通过App查分查排名,且这项“刚需”服务只能是付费的VIP用户才能享有。这种“校企合作”挣钱的勾当,拿着学生的学习信息再高价贩卖给家长,合情合理、合规合法吗?

因校制宜的App江湖沉疴泛起,那么,就该给App进校园画个红线了。一方面是要将“进校权”上移,由教育部门统一扎口,非审批、不允许,谁审批、谁担责;另一方面是在校园范围内清理已经进校的各色App,但凡有收费的项目或诱导的内容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校方的领导责任。惟其如此,双管齐下,将校方与教育部门明确为进入校园的“有害教育类App”第一责任人,权责对等的公共治理逻辑才不至于虚化,教育类App上的花式寻租才会有所畏惧。(邓海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