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成“甩包袱”
2019-02-02 09:55:3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本来是政府部门的分内职责,却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转嫁出去;本来是政府部门应该面对的问题,却甩给了第三方机构;本来是政府部门要解决的改革痛点,却靠购买服务移花接木……半月谈记者在基层调研发现,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以购买服务之名,行推卸责任之实,给基层工作带来诸多困扰。(1月31日《半月谈》) 将以前由政府直接提供的一些公共服务职能,比如道路维护、厕所管理、养老服务等等转由具有一定资质的专业化机构,这是一种新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通过外包的方式,能够厘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也能优化服务供给、提升行政效率、促进简政放权。 不过,现实中,工作外包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有的将外包当作逃避工作责任的挡箭牌,明明应该由单位内部、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的问题,却转嫁给市场,使“外包”成为“甩包袱”。有的外包之后就撒手不管,缺乏必要的监督监管,导致服务水平不高。比如,一些地方政务网站出现的“神回复”“怼群众”等等,既影响了人民群众的体验,也灼伤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凡此种种,都不是外包的正确“打开方式”。 工作“外包”走偏走样,既有评价体系不完善、不科学的原因,导致一些资质较差、专业水平不高的机构滥竽充数以外,也源于一些部门责任心与担当不强、以购买服务的方式逃避工作责任。比如,对共享单车整治等繁杂的工作,一些地方简单依靠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于考核机制的不科学,客观助长了第三方公司去查扣合法的车辆,甚至导致“单车坟场”的出现。 工作外包是一种市场化的积极探索,是工作的补充而不是全部,不能本末倒置。外包之后并不意味着回避了政府部门的应有职能,该履行的监督调控等责任还是要履行。要让工作外包回归正确的轨道上来,一方面要完善相关制度设计,明确外包的范围、标准、要求,让市场切实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对那些以外包的形式逃避工作责任的行为,要时刻将纪律挺在前面,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相关部门在开展外包工作时树立一定的“底线意识”。(汪文道) |
相关阅读:
- [ 02-02]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调研指导交通运输行业春运保障服务
- [ 01-11]报名外包有猫腻吗?——三问美术校考报名拥堵事件
- [ 12-23]厦门福州跻身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先进行列
- [ 12-18]新动向:机器人抢银行外包员工饭碗
- [ 12-06]福州、厦门跻身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先进行列
- [ 12-06]福州服务外包水平升至全国第12位 较上次上升16位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