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隐孕入职”背后有多少社会病症?

2017-09-12 11:45:56 丁恒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事情过去好几天了,作为公司老板的张先生,总觉得自己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哑巴亏。一位女员工刚入职三天,就告诉老板怀孕了,在整个怀孕期间,上班也是断断续续的。张先生说,最让他无语的是,女员工在休完产假后,就提出了辞职。此事引发网友讨论。据一位人事经理说,从二孩政策放开以后,“隐孕”情况开始增多。(9月11日《北京晨报》)

女员工的孕期、产期、哺乳期,一直是职场的敏感话题,有些用人单位对此“心有千千结”,甚至产生了就业歧视,不想聘用女员工。尤其是在二孩时代,由“隐孕入职”引发的劳动纠纷更是屡见不鲜。去年,湖南长沙的汪女士在怀上二胎之后,突然收到公司一纸文书,通知自己被辞退了,她原本想提出劳动仲裁,却没想被公司给告了。近日,宁波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女员工入职三天就宣布怀孕,休完产假之后随即提出辞职,事情一经报道就在网上引发热议。

入职才3天就宣布怀孕,产假结束就提出辞职,确实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但在“隐孕族”并不鲜见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样的现象背后究竟又有多少社会病症?值得我们反思。

其一,就业歧视不容忽视。女员工“隐孕入职”,大都不是恶意为之。尤其在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为避免入职时因怀孕而被用人单位歧视,许多女性选择隐瞒怀孕信息,让企业相信自己能够正常开展工作,以求顺利进入职场。女员工之所以铤而走险,“隐孕入职”之所以屡见不鲜,现象的背后,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无奈。不难想象,如果应聘人员先坦白了有孕在身,被录用的概率几何?

其二,道德滑坡值得警惕。虽然说“隐孕入职”本身并不违法,但从道德和诚信的角度来看,这种采用隐瞒的办法入职,甚至存在一定欺骗性质的行为,严重背离了诚实守信原则。毕竟,职场是讲究诚信的,用人单位和员工应是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关系,单位应该关爱自己的员工,而员工也应该尊重自己的单位,不要做出伤害单位的事。道德底线被突破,“隐孕入职”最终会伤害女性求职者利益,进一步加重女性就业歧视。

其三,保障体系亟待完善。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都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等内容。《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5条还明确,“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可见,报道中的孕妇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是因为她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这对企业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这就需要从政府的层面统筹考虑,构建一套完善的生育保障体系,既要保护好女性职工的生育权利,也要注意到用人单位的实际难处。

当然,这只是极端个例,这样的员工只是极少数,不能把此当成一个大概率事件。“隐孕入职”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之举。所以,用人单位必须清醒认识到,抛除就业歧视,树立公平就业理念,不仅是政策之规定,是社会进步之要求,也是用人单位赢得自身发展之必然选择。同时,社会以及政府层面,需要对怀孕女性多一些关怀与照顾,适当多承担一些责任,并通过免税、优惠甚至补贴等办法,多为企业减压,也已经是当务之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