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以全面深化改革回应“时代之问”

2017-07-19 07:15:37 北京青年报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改革有阵痛,不改革就是长痛。惟有争当改革的促进派,敢做改革的实干家,既要挂帅、又要出征,既要推出改革方案,更要追求改革效果,我们就会拥有一个更有生机的改革年代,改革成果也能更饱满地展现出来。】

为全面总结和展示改革的进展和成就,中央组织拍摄了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该片从17日起在央视首播。全片共分十集,分别为《时代之问》《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人民民主新境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延续中华文脉》《守住绿水青山》《强军之路(上、下)》《党的自我革新》《人民的获得感》。

节目描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改革理念的形成轨迹,系统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勾勒了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主要领域改革框架,生动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改革进程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

改革开放即将迎来40周年,当年中央所力推的改革,是谓全面深化改革,即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换言之,当前改革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数据为之,仅去年一年,“完成97个重点改革任务,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还完成194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419个改革方案”。

随着改革措施越来越多,改革框架基本搭建完毕——用习总书记的话说,“全面深化改革头3年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3年”。公众最关心的就是改革措施如何贴地而行?改革措施如何更好更快地见实效?改革与民意如何实现良性共振?

回答这些疑问,需要从三个方面看。其一,改革方案必须优质。“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每一项改革措施都应该是民意的集中反映。其二,改革措施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其三,为确保改革措施落实,应建立督查和问责机制。

有统计发现,从2013年12月30日至2016年9月24日,整整1000天,在中央深改组召开的27次会议的公开报道中,习总书记有关讲话提到“改革”272次,“落实”46次,“推进”48次。无论落实还是推进,都映衬出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措施出台只是重要环节,关键看如何落地。特别在“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已经完成的背景中,更需要求实效。

截至6月26日,中央深改小组已召开36次会议,几乎每次会议都不厌其烦地强调落实。以第36次会议为例,会议指出,抓改革方案落实,要发挥好部门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

“干一寸胜过说一尺”,抓落实不能停留于怎么说、说什么。谁来抓?怎么抓?中央深改小组有明确说法。比如在今年第32次会议上,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不仅要“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实”。短短一句话,连用五个“亲自”,足见中央推进改革何其矢志不移,也反衬出领导不亲自抓改革效果就难以真正呈现出来。

中央深改小组会议还曾提出,“每项改革落实要有时间表、路线图,跑表计时,到点验收”。再联系到深改小组会议提出的“三督三察”——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确保党中央确定的改革任务不落空。这就意味着改革措施不是一提出就了事,还必须按质按量完成,是要被督查的,是要接受验收的。如果验收不合格,就难免吃不了兜着走。

拿什么向改革开放40周年致意?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如何感受到更丰满的改革红利?敢啃硬骨头。“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的就是促进派,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实效的就是实干家”。

改革有阵痛,不改革就是长痛。惟有争当改革的促进派,敢做改革的实干家,既要挂帅、又要出征;既要推出改革方案,更要追求改革效果,我们就会拥有一个更有生机的改革年代,改革成果也能更饱满地展现出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