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不断完善网络视听文艺生态治理

2017-06-20 16:55:56 高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网络视听文艺是网络文化的重要形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网络剧、网络直播等为代表的网络视听文艺蓬勃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201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网络直播火爆一时、备受追捧。但也应看到,网络视听文艺仍存在一些乱象,主要表现在部分节目为追求高点击率,将低俗元素作为制胜法宝,一些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直播污染了网络空间。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网络视听节目的监管力度,依法查处了一批违规网站和直播平台,责令无资质擅自开办的视听节目停止服务。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局面正在形成。但不可否认,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重拳出击,但仍有一些网站、直播平台屡屡触碰红线。究其原因,一是一些网站和直播平台过度追逐经济利益,唯“点击率”“收视率”是从,对违规开设媚俗节目缺乏监管。二是部分基层执法机构对网络视听节目的监督不够严格。三是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视听新形式新业态层出不穷,监管方法和手段难以及时跟进。特别是网络直播具有即时性、广泛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加大了监管难度和监管成本。四是与高额收益相比,违法成本较低,相关处罚对违法者的震慑效果有限。加之网络视听节目的准入门槛较低,一些账户被查封后很快又卷土重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加强网络视听文艺生态治理,需要融汇各方之力,实现协同共治。

加强政府监管,着力构建全方位的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系统。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相关配套规定正在制定,这是网络视听文艺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也应认识到,徒法不足以自行。应大力加强政府监管,坚持常规监管与技术监管并举、源头审核与全时查处并重,着力构建全方位的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系统。地方监管执法部门应切实担起责任,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发布、传播涉黄、涉毒、涉暴直播或其他低俗网络视听节目等行为的惩处,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努力在新媒体阵地建设和技术治网上取得突破,完善网络视听节目监测评价体系,推进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

强化行业自律,引导互联网企业肩负起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互联网既是商业平台,又是文化平台。网站和直播平台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能忘记自身作为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发挥好互联网行业协会在网络视听文艺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引导网站和直播平台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强化依法依规运营意识;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持证运营、安全播出等各项规章制度。互联网行业协会应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发挥协同治理、沟通政府与互联网企业的职能作用。

提升作品格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视听文艺创新发展。网络视听文艺生产者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唱响主旋律的基础上加强文艺创新。在题材、技术、形式、手法等方面积极创新,创作生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让网络视听文艺有体量更有质量。大力弘扬中国精神,用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提升作品格调。立志做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通过高品位高质量、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滋养人心、引领风尚,推动社会进步。

繁荣文艺批评,发挥网络文艺评论激浊扬清、引领创作方向的作用。在当前网络视听节目层出不穷的时代,文艺评论工作者应当积极作为,加强对网络视听节目的文艺批评,促进网络视听文艺健康发展。应建立和完善网络视听文艺评价体系,培养一批网络文艺评论人才,以清晰的标准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网络视听文艺的创作方向。创新网络视听文艺批评形式,倡导良好的批评风气,推动营造昂扬向上、风清气正的网络视听文艺生态,帮助广大网民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雅情趣。如果人人都追求真善美的文艺作品,低俗的视听节目自然会销声匿迹,网络视听文艺也会实现良性、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