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媒体善意离不开新闻公正

2017-03-17 09:03:13 路 畅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离开了自始至终的善意,再离奇曲折的新闻报道,也不会给社会平添温暖和光亮。

一位八旬老人开着无牌照的摩托车载着百岁母亲看病,路遇交警被扣罚款。南京一家媒体刊登的这则新闻,让舆论为老人仁孝救母之举点赞不已,对当事交警的质疑不绝于耳。另一家上海媒体却同时报道了这件事的后续进展:当事交警不但通知了老人的家属,还开车将二位老人送到了医院,事情圆满解决,各方拍手称快。

同一件事情,两家媒体不同的“取景框”,使得事实的呈现截然不同,在舆论场上激起社会效应也大相径庭。一段时间以来,用特殊的“取景法”,迎合受众情绪,置事件的整体于不顾,成为部分媒体吸引公众眼球的法宝。例如,去年的《我的右肾去哪儿了》,在缺乏向医生求证的情况下,单方面报道了患者对医生的怀疑和指责,引发了广大网友对医生这个崇高职业的强烈愤慨,最后却遭遇新闻反转;再如《北大新闻系才女回乡创业送快递》新闻,记者不顾女主人公在采访时一再强调的专升本学历,而以“北大学历”作为引爆点进行叙事。

在这些事件中,很多媒体原本也是出于善意的报道。比如,从救死扶伤、生命至高的角度出发声援老人,呼吁寓情于法,善意满满,无可厚非。但是,媒体的善意离不开新闻的真实性。新闻事件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要确保新闻真实,既要瞻前顾后,弄清事件来龙去脉,更要东张西望,呈现事件过程。如果相关媒体只报道事件的“上半场”,不顾及新闻的“下半场”,结果造成网友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大相径庭,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媒体善意离不开新闻公正这个铁律。新闻公正就是新闻事实的叙述要尽量摆脱主观随意的选择,力求平衡报道,公正客观叙述。一个新闻事件往往牵涉到诸多新闻主体,新闻叙事必须360度取景,兼顾到不同主体角色,聚焦不同现场当事人。八旬老人救母新闻中,老翁救母心切,奋不顾身,固然令人敬慕。但是,值班交警忠于职守,出于老人和社会交通安全考虑,有法必依,也无可厚非。更为重要的是,值班交警在验明老人实情之后,不仅寓情于法,更是主动相助,护送老人去医院。真情真意和责任担当,令人赞不绝口。而相关媒体新闻报道却只看到了老人,而没有顾及交警,新闻报道顾此失彼,必然导致叙述偏差,甚至新闻失实。

善意是新闻人的天性。离开了自始至终的善意,再离奇曲折的新闻报道,也不会给社会平添温暖和光亮。秉持善意,更要遵循新闻规律,恪守新闻道德,坚守新闻专业。只有这样,媒体的善意才是点燃社会的明灯、温暖社会的壁炉,才是社会沟通的桥梁、成风化雨的利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