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治理食品安全谣言 功夫还在治谣外

2015-06-23 08:49:23 王丹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六翅肯德基怪鸡、娃哈哈含肉毒杆菌、双汇火腿含亚硝酸盐……近期,几大食品企业不堪食品谣言的屡次侵扰,将涉嫌传谣微信号背后的十多家运营公司告上法庭,总体索赔金额超6100万元,被称为近年来网络食品谣言索赔第一案。

从论坛、贴吧、微博到微信,尽管传谣平台不断“与时俱进”,但传谣的运作和商业模式基本“换汤不换药”。大多是利用手中的多个平台注册账号轮番进行信息轰炸,借助平台内嵌的传播网络,将精心炮制的谣言帖及伴生的影响流一并传播扩散出去,并最终达到借谣生利的目的。公司化经营和链条化运作,更是大大增强了这些谣言“加工厂”的谣言生产水平和效率。

微信传谣背后隐藏着同样的黑色利益链。调查发现,一个公司会同时运营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公众号,每条拟推送谣言内容都会根据公众号的订阅数和推送位置明码标价,届时公司旗下多个账号组成传播矩阵配合散布,并最终形成攻势。借助夸张的标题和内容获取粉丝和传播量后,通过广告主投放广告费生财,是这类微信公众号借谣牟利的主要途径之一。还有通过传谣协助某品牌恶意抹黑竞争对手,从而获取公关费。

毋庸置疑,利益驱动和管理盲区助长了微信公众号造谣传谣。斩断传谣利益链,政府监管和法律不能缺位,亟须通过多种手段,在降低网络谣言的打击成本、行政成本和司法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造谣传谣的违法成本。当造谣传谣不再是一件风险小、成本低、见效快的“小本”生意时,借此牟利的动机和行为也将会受到抑制。但这还不是治理谣言的终点。

缘何“换汤不换药”的传谣路数居然能一路从论坛贴吧时代,穿越到现在的微博微信时代,并且屡试不爽?为何那些内容移花接木拼装改造、半真半假并且还反复出现的谣言帖每次都能有惊人的转发?如果将这些全部归因到造谣企业的奸诈贪婪上,只能说是避重就轻。

欲治谣,功夫还得在治谣外。只要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普遍焦虑甚至恐慌还没有得到缓解,只要公众对于食品的知情权还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只要公众对于国家食品安全的信心还未能完全重新树立,看似粗鄙的食品安全谣言,就仍旧会有市场。要想疏解公众的焦虑、赢回信任,就要让食品经得起公众的质疑和科学的检测,食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安全可保、风险可控、透明可查。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严格的制度和严苛的法律。严标严管严罚,让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定责任层层传导至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部门身上,才能构筑起保障舌尖安全最牢固的堤坝。滋生谣言的土壤不复存在,谣言自然也就无处依附。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