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捐不过分有违法治
www.fjnet.cn 2013-05-22 09:45 马九器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强捐不过分”的逻辑实质是对法治的不尊重甚至违背,是过去人治逻辑、粗放行政的延续。 江苏盐城下辖各县市区,多年来以文件形式要求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等为当地红会的“博爱万人捐”活动捐款,并按级别规定数额。此举遭舆论质疑。对此,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李新平日前回应,这些财政供养人群的收入相对稳定,对他们提这样的要求,“我觉得一点不过分”。 因为是财政供养,收入稳定,所以强捐不过分——这种逻辑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所向披靡,有过“单位制”经历的人,哪个没“挨过刀”?这种逻辑的潜台词意味着“天下皇粮是一家”,所谓“国家的人”莫不是这部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即使捐款、献爱心这样属于个体权利的事,也必须褪去个人色彩,只有成为“公家行为”的一部分时,你才有了意义,否则就是离经叛道。 事实上,盐城的这种强捐只是“行政强捐”的一个缩影,这种带有浓烈计划经济行政色彩、缺乏法治思维的权力运行逻辑,运行多年相安无事,如今因为屡受质疑的红十字会,让其间的不合时宜之处凸显出来。 怎么不合时宜?因为在当下,权利意识、法治思维,所有与这些相悖的观念、行为都会凸显出来。如果因为公职人员吃皇粮就能以此对其“要挟”,那么今天以慈善名义强捐,明天就能以市容名义让大家上街扫马路,后天就能以经济名义强迫大家招商引资…… “强捐不过分”的逻辑实质是对法治的不尊重甚至违背,是过去人治逻辑、粗放行政的延续。 财政供养、收入稳定就应该捐款,这种不合时宜的逻辑如果还一如既往,红十字会的转型就更难指望了,而各种权力的越界和荒诞,就还会上演。 本报特约评论员马九器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05-21]强捐让“博爱”变“博害”
- [ 12-11]强捐不可能建成“森林城市”
- [ 05-15]“强捐”会将公益带入绝境
- [ 01-31]“强捐问责”能否根除彩票业乱象?
- [ 11-10]权力阴影下的“教师强捐”与强奸何异?
- [ 09-02]劫贫式强捐倒置慈善责任
- [ 08-29]跪求陈光标强捐是一种道德绑架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