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柴油批发集体违规出了计划体制的丑
www.fjnet.cn 2010-11-26 15:09  苏振华 来源:新闻晨报    我来说两句

国家发改委敲山震虎式地查处了几家违规高价销售柴油的企业,中石油、中石化旗下企业赫然在列。处罚下达之后,中石化、中石油企业的公开报价迅速调整到与国家最高限价一致的水平。但柴油的批发贸易就此迅速转入地下,而地下交易的实际成交价格仍然居高不下,柴油批发市场呈现出集体违规的状态。 (《京华时报》11月25日)

出现这一现象并不奇怪,盖因目前的石油供应体制完全违背了市场化原则。目前我国的石油供应,采取的是一种国有企业垄断供应、政府制定指导价的计划体制。实施这一体制的理由,是因为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不仅要考虑到保障当期的石油供应,也要考虑到在代际之间合理分配,让子孙后代也能有油可用。这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监管部门的想法是,如果放开石油的市场化自由供应,极可能导致石油的过度和低效开采,从而让子孙后代无油可用,而且,市场化体制会让民营企业大获其利,国家资源沦为私人的牟利工具。于是,希望国有企业站在利益中立的立场上,实现石油当期和代际的均衡供应。

可是,最近油企联手涨价的例子再一次说明,政府计划供应体制并未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其中的症结在于两个方面。

其一,央企身份并没有让石油企业真正站在利益中立的立场上,而事实上仍然是一个只管自己牟利的利益集团。油企的这一角色错位,并不奇怪,举凡国有企业,要么沦为无人负责的低效企业,要么蜕变为背离公众利益目标的利益集团,这一点,企业理论解释的清清楚楚,而最近油企的表现再一次证明,指望央企来承担所谓的 “社会责任”,不过是不切实际的乌托邦幻想而已。

其二,频频出现的油荒,说明计划供应体制根本没有实现当期的均衡供应,遑论代价均衡?政府在制定当期供应计划和指导价格时,事实上隐含了一个假定,即政府能够完全掌握市场需求信息,相信在给定的供应量和价格水平上,正好满足市场全部需求。可这一点更是做不到的,这么多国家曾经的计划经济体制试验反复证明,由于需求者数量是如此之多,各自对价格的反应各不相同,中央计划部门根本不可能掌握如此复杂的信息,这一体制注定会扭曲价格信号进而导致有限的资源被无效配置。频频出现的油荒正说明,计划当局对市场的判断并不高明。

基于这两点理由,无论监管部门采取何等严厉的监管举措,计划体制均不能实现对市场的有效调控。

建立有效的能源供应体制真是无解了吗?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说法,如果世界上存量石油只有一百桶了,石油会在什么时候消耗完?答案是:永远不会。因为在供不应求的时候,油价就会暴涨,存量石油越少,售价就会越高,只有对石油需求最迫切的人才愿意支付如此高价。同时,开发新能源变得的有利可图,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市场上自然会出现石油的替代品。这便是市场机制何以能有效配置资源的要义所在。

相信计划还是相信市场,在中国市场化已然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不应该再有观念上的游移,何以对诸多商品的市场化供应确信不疑,却独独把能源、土地这些资源与市场化体制割裂开来呢?

(作者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