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孙金栋 > 正文
用“两化”化解企业“用工荒”
www.fjnet.cn 2010-02-22 15:35  孙金栋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今年,由于经济迅速回暖,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

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已处于停工状态。(2月21日中广网)

农民工供不应求,尽管企业纷纷上调工资,调低学历、年龄等限制,希望用工荒得以缓解。但是,毕竟是权宜之计。

人们不要以为,农民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劳动力来源。其实,绝大多数农村青年首选进入高校深造,希望一步登天,跳出“农门”,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已经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与农民工用工荒,就是社会青年价值观取向的“两极”分化现象。

国家暂不松动的独生子女政策,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来源后续供应不足。出现农民工用工荒,只靠“守株待兔”,不是长久之计。

笔者认为,解决农民工用工荒,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和企业同时调整育人、用人思路。

一是企业经营实行集约化。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因为人工成本高昂,总是将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加工业务以及低档外贸产品,流向人口大国中国,企图以低加工成本谋取暴利。在国际金融风波影响下,一些外向型企业订单不足,饥不择食,以高密度用工获取低附加值的外贸业务,借以维持企业的生存。随着国际经济的回暖,企业可以利用有利时机,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按照集约化经营思路,进行企业升级,克服粗放经营,提高加工产品档次,提高用工素质,减少用工数量。把多数人的工薪增加到相对少数人的身上。既可以减少总体用工需求,又可以提高员工工薪水平。从整体上缓解用工荒。

二是学校教育实行市场化。高校生就业难,并非企业不需要高素质的员工,而是学非所用,事实上培养了一批无用之才。高等院校不应该关门办学,完全可以按照市场化需求,实行“订单办学”,多元输送人才。学生就业取向和观念也需要作相应转变,不要总是挤到公务员一条道上。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不要老死不相往来,也应该走出去调查企业用工需求,根据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培养出高素质的产品设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要害岗位急缺的人才。而且,在就学期间就与对口企业实行“无缝对接”。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集约化经营人才所需,又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之难。

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不仅仅是解决民工荒的问题,而是解决社会和企业用人和育人的结构性问题。实行企业经济集约化和学校教育市场化,就有可能化解企业民工荒。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