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拾荒老人引发对孝道和社保双重拷问
www.fjnet.cn 2009-12-18 10:23  曲涛 来源:大众网    我来说两句

在老龄化社会到来后,建立与老年人人口规模相匹配适应社会养老体制,应是全社会所要解决的问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更需要社会保障体系要答案。

72岁的孙法菊在济南住着破旧昏暗的小屋,依靠拾捡废品艰难度日,养活着95岁的母亲,被称为“拾荒老人”。这个人物的境遇被媒体报道后,迅速成为社会的焦点和同情的目标。“拾荒老人”遭遇人生“悲情黄昏”,引发对传统孝道和现实社保双重拷问,除却子女没有尽到孝心外,社会保障体系此时的缺失更应是我们思考的。

据大众网报道,原籍江苏的孙法菊和其母亲16年前来到济南,现年95岁的孙母有个儿子(孙法菊弟弟)在贵州工作,孙法菊本人也有5个孩子,经常能来照料下的也只有孙的大女儿,可见两位老人都属于典型的“空巢老人”。本应高寿95岁的孙母应子孙绕膝、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而颐养天年。如今与这种幸福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赡养要靠拾荒度日和接济过活。面对此种境遇,不得不说,老人的子女没有尽到孝心。孙法菊弟弟多年来连“常回家看看”这种简单精神层面的孝举都没能做到,丧失了中国人最重视的家庭伦理。孔子说,“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孝敬父母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没有比不孝再沉重的道德背负。

破旧不堪的小屋里,每顿饭依靠每天卖废品得来的几元钱。 王锋 摄

但面对急需物质层面帮助的两位老人,凭借“孝”字虽可慰藉老人心灵,但却不能改变生活窘况,甚至拾荒命运。从报道中我们得知,孙法菊的儿子也曾来看过老人,但每次路费都要由孙的女儿提供。而孙的女儿也告诉记者,“不是不孝,而是在于贫穷,自己丈夫下岗、婆婆瘫痪,实在照顾不了老人”。可见,要让无助老人老有所养,应放大为一个社会化问题。

从古到今,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养老的主要方式,家庭承担着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义务。截至2008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经增至1.69亿,现正以年均近1000万的增幅“跑步前进”。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持续加剧之势,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从现在9个人中有一个发展到3个人中就有一个,且高龄化“空巢”化日益严重。而社会快速发展形成的压力和计划生育政策造就的“四二一”式家庭生态结构,使得每个家庭都担载着沉重的养老负担。更多的子女要外出就业打工,在社会生存成本居高不下,养老和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并不健全的现实面前,那些未富先老、甚至仍贫先老“空巢老人”的养老自然就成了问题,甚至生活也面临巨大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说,孙法菊的境遇绝非偶然而成。

孙法菊境遇折射出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体现出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社保制度滞后的隐患。子女赡养老人的传统不可丢,但也不能将养老负担单纯落在子女身上,尤其是像孙法菊这样的老人,其子女本身就是缺乏社会统筹和急待医疗救助的弱势群体,连自己都快养活不了了,怎么让老人过上幸福的晚年。

孙法菊是被媒体发现了,在社会的救助下她和她母亲也住进了老年公寓。如果没被媒体发现,两位老人仍然继续着自己的无奈生活,而社会上还有多少像她们这样无助的老人呢?孙法菊获得了救助,但绝不是个案,要让更多无助老人在人生末端获得温暖,告别“悲情黄昏”,才是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在老龄化社会到来后,建立与老年人人口规模相匹配适应社会养老体制,应是全社会所要解决的问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更需要社会保障体系要答案。而这个体系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构建,涵盖政府关怀、社会救助和家庭负担等多重含义。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