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的传统文化生态
www.fjnet.cn 2007-10-09   来源:西岸社区    我来说两句

    在我们这一代(1980年代生人)年轻人中,传统节日的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地模糊了。或者也可以进一步说,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传统节日的氛围早已失却了。但是近年来,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在网络崛起的时代大趋势里,这些传统节日正一步步得到彰显,连七夕也被奉为小男女们的所谓最中国的情人节。每逢重大传统节日,各大门户网站均在显眼位置设下重要标识,以提醒人们这个重大节日来临了。许多传统的东西在网络中被神秘地打捞起来,推到作为网民的我们面前。

    应该说,这是媒介(网络)狂欢时代的一种我们所接受的事实(不管你接不接受都左右不了)。传统节日不断被提起,以现代形式得以发扬,并且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看起来,至少是令人欣慰的事情。但吊诡的是,网络作为现代工商业最混乱的杂烩大熔炉,却在这里充当了农业文明时代最富有诗意的节日的当代助推器。

  尽管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可以精确地记录并传播传统文化的某些基因,但在我看来,网络与传统二者原本如果不是相对抗的也至少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在对传统文化的普及、承续与发扬方面,网络亦显示了强有力的正面作用,但是好比拥有书并不直接等同于阅读的完成,《诗经》、《论语》、《庄子》等经书的网络化也不等于这些经书所含蕴的伟大精神实现了网络化生存。恰恰相反,我认为这些古籍的阅读惟有通过手握其书的触、闻、旁批等真切的直觉,才可能有真正的阅读。阅读,特别是古籍的阅读,通过网络的电子化形式与网页的层级性跳转,一方面产生了快速浏览的浅阅读模式,另一方面则消散了阅读应有的那种书与人和谐交融的亲切的阅读场域,显然对阅读构成了伤害。

  传统文化在网络世界里的处境与阅读相类似,他们遭遇了共同的尴尬。传统文化渗透在民俗、器物、文艺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里面,作为一个大团体共同的精神谱系,以其长久以来的积淀,它深度介入生活,并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这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由于民族性的稳定结构,得以庄严地延续下来。而网络的虚拟性及其与生俱来的娱乐属性,决定了网络的缺少质感且令人倍感聒噪。

  近年来,许多有关传统文化的争论往往因网络而起,包括“以孔子的生日做教师节”、“中医存废”等诸多争论在内。它一面表明互联网络在这个时代的全面胜利,它收尽一切并裁夺一切;另一面也凸显了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式微,从庄严的庙堂高台一步步退守到喧哗无章的网络江湖。网络对传统文化做出如此间歇性的公众提醒,是对生活巨大的反讽,那些本来深入血脉的传统文化看样子已经被悄悄地剥离出去,如今到了需要阶段性提醒的程度了。而且这种提醒还是遵照了赤裸裸的商业逻辑描画而成的简单符号。

  无可否认网络在传播方面优于许多目前已有的传播方式,并且也在传统文化的普及上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尽管由于其原始属性它在这方面的力量尚非常之小。然而,“多与少”、“大与小”可能还不是首要问题,我所关心的是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软实力是否有必要借助于网络来进行继承与发扬?(黄陈锋)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