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福建财经新闻 > 正文

百年电力光耀八闽谱华章

2021-07-01 13:21:20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余华锦  

本报记者 王永珍 通讯员 林丽平

用心守护万家灯火

本版摄影:闵钿

电力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福建电力有着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电力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电力“先行官”、架起党联系群众“连心桥”,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党的电力事业的发展成果。

救国

英勇守护电力工业“种子”

1879年,福州马尾船政点亮了福建第一盏电灯,开创了福建有电的历史。1909年,福州耀华电灯公司创立,福建民族电力工业自此拉开了序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羸弱不堪的福建电力工业在漫漫长夜中苦苦挣扎,蹒跚前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刚刚起步的民族电力工业遭受了极大破坏。1949年,厦门解放前夕,创办于1911年的厦门电灯电力股份有限公司3台发电机组均被溃逃的国民党军队炸成废墟。

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福建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仅为8656.6千瓦,全省年发电量仅为860万千瓦时,人均用电量只有0.4千瓦时。

在迎接福建解放的日子里,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福州、泉州等地电力工人纷纷展开英勇的护厂运动,为新中国保留了宝贵的福建电力工业“种子”。

兴国

攻坚克难掀起电力建设热潮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福建电力人怀着迅速改变福建电力工业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投入生产建设,贯彻电力工业“水火并举、因地制宜”的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拉开了福建省大规模电力建设的序幕。

1951年,国家“一五”重点工程古田溪水电站工程正式动工,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开工的大型水电建设工程,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和安装。在工程党支部的带领下,建设者们战胜了帝国主义封锁带来的重重困难,经历了国民经济艰难时期,1956年一级电站投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建省先后在邵武、永安、龙岩、厦门等地兴建投产一批火电机组。闽侯大目溪、上杭矶头、永定芦下坝等一批中型骨干水电工程亦相继建成投产。电网建设逐步跟进,供电范围逐年扩大。

富国

奋力推动电力跨越发展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八闽大地,福建从限制建设变为加速发展,从海防前线变为开放前沿。

上世纪80年代初,福建人均装机容量、用电量比全国平均水平少一半以上,电源、电网规模在全国处于倒数水平,企业生产“停三开四”,日常生活还拉闸限电。

沐浴改革春风,福建电力人奋勇当先,掀起了电源“水火并济”和电网建设热潮。

华东最大的常规水电站投运、福建电网与华东电网联网、全境“户户通电”……福建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撑。

“1988年我们企业刚成立时,每周只有两天的电力供应,发愁啊!”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创始人丁子虎说,受制于电力供应不上,当时只能到武汉抢购柴油发电机以满足生产,现在电力保障越来越好,我们早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敞开生产。

“为了庆祝通电,我还托人写了副对联‘电通万户家家乐,光照山村处处新’,横批‘感谢共产党’,贴在我家正门。”回想起2006年村里通上电时的情景,仙游县西苑乡岭峰村村民黄庆曾仍激动不已。

用上电,更要用好电。2001年,国网福建电力启动“双满意”工程,并于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列入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年来,国网福建电力将“让客户满意、让党和政府放心”作为工作追求和检验标尺,忠诚于党,一切为民,有效提升了供电服务保障能力。

强国

当好电力“先行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海丝核心区、自贸试验区、生态文明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任务书”落地八闽。

作为全省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国网福建电力始终坚持电网建设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2014年,提前实现了电压等级、网架结构、电源结构“三大跨越”,形成了“省内环网、沿海双廊”超高压网架。

“十三五”期间,国网福建电力持续加快电网建设,累计完成电网投资737亿元,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变电容量分别增长24%、39%,220千伏变电站县域基本全覆盖,“全省环网、沿海双廊”500千伏骨干电网更加完善,基本建成福厦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全力保障全省清洁、安全、高效、可持续电力供应。

国网福建电力传承红色基因,深化为民服务,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推出优质服务措施,让客户“获得电力”更便捷。

电网,一头连接着能源生产,一头连着能源消费。国网福建电力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实施能源供给侧清洁替代和消费侧电能替代,服务清新福建建设。

国网福建电力加快清洁能源配套送出工程建设,加强“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融合创新应用,确保清洁能源100%消纳。

从1981年国内首条“电隧道窑”在福建德化县试验烧瓷成功,到2016年全国第一个零排放、全电动、全自动码头在厦门投运。

在能源消费领域,国网福建电力积极推广电能替代,“十三五”期间,完成电能替代445亿千瓦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29%。

国网福建电力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省农村户均用电容量全面达到小康标准;推动1484个光伏扶贫电站全部纳入国家财政补贴,为群众带来年收益8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