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闽商人物 > 正文

培育“小巨人”福建打造硬实力

2020-12-29 15:52:0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余华锦  

东南网12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刚结束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把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新的一年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举措之一。

所谓“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专精特新”企业,主要指那些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的中小型企业。它们普遍极具发展潜力与成长性。

最近,在工信部公布的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福建企业占据113席,排名全国第四。毫无疑问,它们已经成为福建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记者对我省一批“小巨人”企业进行了采访。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企业虽然所处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各异,但它们专注细分领域,经济效益好、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是它们的共性。可以说,它们是中小企业中的“优等生”。

在交出亮丽成绩单的背后,不少企业的负责人也坦言,作为中小企业家庭中的一员,在初创阶段或一些“非常时期”,它们同样绕不过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沟沟坎坎。此外,记者也了解到,一些中小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要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并积极探索,但在实践中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今年,受国内外疫情冲击影响,即便是已经发展较好的“小巨人”企业,亦普遍存在销售下滑、资金紧张、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等困难。同时,长期以来,科技创新型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题。受企业有效抵押物不足、银企信息不对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尽完善、银行尽职免责机制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对包括“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贷款难、银行放贷难的现象客观存在。

此外,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各类创新平台对中小企业开放程度不高、产业人才支撑不足等现象,同样掣肘着它们的发展。

当前,我们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与生产效率的提升来推动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抢占全球价值链高位,因此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让大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不断涌现迫在眉睫。

扶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并逐渐成长为“小巨人”企业,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以更加敏锐的眼光,锁定一批站在行业前沿或布局新兴领域、有发展潜力、有研发力量的中小企业,为它们的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5月21日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对认定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小巨人”企业给予奖励。同时,提出“依托龙头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推动龙头企业持续加大本省采购、增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促进一大批配套、协作中小企业发展。在金融领域,我省也正在推动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列入基金公司“白名单”,引导银行优先提供融资支持。

应该看到,我省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启动较晚、数量偏少,还没有形成规模大、层次高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截至去年底,我省共认定了73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记者从省工信厅相关人士处了解到,我省正在修订完善《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研究新一轮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专项政策,并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上市辅导,对已认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开展线上运行监测,加强政策聚焦,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期待福建涌现出更多“小巨人”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