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闽商人物 > 正文

长乐:用好工业互联网 打通“三条链”

2020-08-17 16:33:1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余华锦  

借力“数字福建”“数字福州”,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积极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推动纺织等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长乐:用好工业互联网 打通“三条链” 

东南网8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卞军凯)福州市长乐区是我省工业重镇,2019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约2800亿元,约占福州全市三分之一,产业结构以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为主。同时,长乐区作为“数字福州”建设主阵地之一,新兴产业动能澎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达43%,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

传统产业需要数字化升级,数字经济需要产业化平台,长乐区拥有这两大优势,如何强强联合,实现“1+1>2”的目标?

“去年,我们提出用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今年初以来,我们紧抓‘数字福建’‘数字福州’加快发展的机遇,探索用工业互联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福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长乐区委书记何杰民说。

目前,长乐区已推动65家企业总投资185亿元的项目进行智能化改造,打造出8个数字化示范车间、5个智能化工厂、4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数字赋能之下,今年纺织化纤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有望突破2200亿元。此外,长乐区还积极建设“三创园”等新兴产业集聚平台,大力推动新基建项目落地,让工业互联网“强筋壮骨”、迸发出更强劲的产业助推力。

数字赋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去年,长乐区启动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行动,今年又发力工业互联网建设。作为示范项目,制造业企业福建骏鹏智能制造公司和技术方中海创的“美好姻缘”,备受瞩目。

“我们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动力电池结构件生产的企业,今年1月份,总投资10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正式投产。由于全面引入了工业互联网技术,生产模式和经营效益发生了巨大变化。”骏鹏公司负责人介绍。

遍布车间的高灵敏度传感器当“眼睛”、5G通信网络当“传输神经”、运用中海创自主研发的海创云平台当“大脑”……通过运用工业互联网,骏鹏公司实现了质的飞跃:一线操作人员减少60%以上,产品合格率提升到98%以上,节约能耗20%,生产能力整整提升了3倍。

此外,借助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孪生技术,骏鹏公司在接到客户的新产品需求后,通过模拟仿真快速算出新产品数据,同时分析原材料库存情况,快速调整生产线,现在只需要10~15天就可以进入新产品量产,比旧模式节省了一半以上的时间,极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数字赋能,还为骏鹏公司带来一项重大突破——由于海创云平台存储了海量数据,骏鹏公司将自身数据与中海创拥有的冰箱生产数据进行碰撞,创造性地找到了解决超塑性吹胀技术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办法,率先实现相关产品的稳定量产,成为保时捷、特斯拉、通用电气的供应商,进入高端供应配套体系。如今,新能源电池结构件国内市场份额已经位居第一。

以骏鹏公司为代表,去年以来,长乐区通过出台优惠政策、设立首期10亿元智能制造专项基金等方式,大力支持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目前,长乐区407家规上企业中已有47家开始智能制造探索。

走进长乐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开足马力,全力生产纱线产品。“纺织化纤虽是传统产业,但信息化应用十分重要。”公司总经理梅震告诉记者,恒申正在加快推进“IoT(物联网)+SaaS(软件集成)+AI(人工智能)”的系统深化应用,这个系统相当于恒申的“数字大脑”。有了“数字大脑”,生产效率高了、能耗降了、产品质量和研发水平提升了。

政企合力,智能化技改全面落地

疫情防控期间,为加快推进复工复产,长乐区实施了“返岗直通车”“快速核酸检测”等积极措施。然而,仍有一些制造业企业因为工人数量不够、技术骨干未到位等问题影响了产能恢复、达产满产。

“为了摆脱劳动力要素对生产的制约,企业主动寻求智能化升级,向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要效益。同时,推动制造企业与数字经济加速融合,是政府部门规划的产业升级方向。政企合力,同向而行。”长乐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初以来,长乐区围绕工业互联网建设目标,通过技改基金的杠杆作用,有效撬动企业投资,引导智能化技改项目在工业企业中“全面开花”。据介绍,长乐区积极用好全省技改基金从120亿元扩容到200亿元的政策红利,累计推动65家企业总投资185亿元的项目进行智能化改造。

在平台建设方面,福州正在推进的5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5个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以及115个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中,长乐区占了大半,目前已经打造了恒申合纤、阿石创等8个数字化示范车间,景丰科技、银河骏鹏等5个智能化工厂,以及“乐纺云”“海创云”等4个工业互联网平台。

“千人纱、万人布”,传统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潮涌动的工厂曾经是观察长乐纺织产业的第一印象。如今,在实施智能化技改之后的纺织企业,人潮不再有,效益却大幅提升了。

挥舞自如的机械手,无所不在的传感器……在景丰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幅幅未来感十足的生产画面颇为震撼。“引入工业互联+数字智造理念后,在生产、包装、品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景丰科技厂长付重先介绍说,关于效益,他算了一笔账,“智能化系统和设备费用大约投入1.6亿元,但是实现了全流程智能自动化管理后,每吨产品直接经济效益增加800元,年直接经济效益就增加了1.6亿元。也就是说,企业在智能化设备上的成本投入,一年就收回”。

“景丰科技是长乐纺织企业智能化技改较成功的典范。在数字赋能之下,今年纺织化纤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有望突破2200亿元。”长乐区工信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长乐还将出台智能化技改优惠政策,在银行贷款贴息、人才、用地等方面给予相关配套优惠,帮助更多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化技改目标。

发力新基建,让工业互联网“强筋壮骨”

随着工业互联网应用理念在长乐区制造企业中深入人心,对数字赋能的需求更加广泛,数字经济企业如何担当重任?

一方面,长乐区具备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硬件基础——拥有27T的出口宽带、3000万亿次每秒的算力、26000PB的在建存储空间,中国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在建,东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IDC、基因检测龙头贝瑞和康数据生命产业园即将完工。

另一方面,长乐区抓住新基建的发展机遇,高起点建设东湖“三创园”平台,在招商引资上高位发力。“我们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对照产业招商地图,引进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长乐区领导表示。

近日,长乐区招商再传捷报,香港剑虹集团联手达华智能等上下游企业,优选八大新基建项目,包括卫星互联网运营、5G智慧屏显及卫星通信终端装配、区块链技术开发及应用等,组团落户东湖“三创园”,总投资120亿元,总产值300亿元。

“集团立足新基建和供应链,拥有业界领先的智能通信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大数据边缘精算能力。”香港剑虹集团福州区域负责人告诉记者,长乐区提供的良好营商服务,加速促成项目落地,“我们将强化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孵化、壮大一批创新型高新项目”。

为了增强东湖“三创园”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的吸引力,长乐区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助推“三创”项目落户及创新成果转化。同时,通过申报专项债、引进国有企业活用银行融资、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为加快项目建设和企业转型升级注入金融活水。目前,交通银行已推出东湖“三创园”产业建设及发展专项基金500亿元,为项目建设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撑。

一个个数字经济大项目、好项目接踵而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端产业要素加速向东湖“三创园”汇聚,为长乐区发展工业互联网持续积累坚实基础和强劲动能。

“我们将着力用工业互联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今年努力实现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50%的目标,并发挥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推动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全产业链赋能提升,助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长乐区领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