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理财超市 > 正文

新春银行理财锁定中长期

2016-02-16 10:50:19  来源:上海金融报  责任编辑:财经频道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15年,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呈下跌趋势,从年初到年尾,下跌近0.9个百分点。业内人士预计,在利率下行的预期下,今年银行理财收益率维持下跌趋势将是大概率事件,未来跌幅可能逐渐收窄。对投资者来说,最好在年初锁定中长期较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

  统计显示,2015年352家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累计发行人民币封闭式理财产品82275款,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突破20万亿元,同比保持25%以上的增速,高流动性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2个月以下的)在收益率上始终保持强势地位。

  记者了解到,为抓住春节前的年终奖理财需求,不少银行提高理财产品收益。银行理财整体平均收益率大多比以往提升0.2—0.5个百分点,但仍维持在4.5%左右。部分达到5%左右的主要是1年以上的长期产品,或是面向大额高净值客户的专属理财。

  对于理财产品收益率在春节前的短暂回升,业内人士表示,2016年预计将延续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市场资金的收益率将继续下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将延续下滑走势,不排除出现“破4入3”的可能。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未来收益表现不容乐观,但在分析人士看来,银行理财仍是稳健理财的首选,“2015年资本市场整体上是先喜后忧,股市、债市、互联网理财等在上半年牛气冲天,但下半年不如人意,不断释放风险。虽然2015年银行理财收益水平持续下行,也出现了一些提前终止的风险,但总体表现依然较好,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全年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8%,对比一年期基准利率下降幅度和其他固收类产品收益下滑情况,综合风险因素,银行理财在2016年仍是稳健理财中的佼佼者。”

  不过,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应综合考虑收益提高幅度和募集周期,尽可能选择收益提高幅度明显、募集周期较短的中长期产品,放弃那些短投资周期和长募集周期的“噱头”产品。某银行理财经理则表示,从长期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相对较高,投资者可在月末、季末时点加强关注。

  市场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的理财产品收益表现确实略胜一筹。2015年,国有商业银行发行14413款理财产品,占比18%,全年平均收益率为4.68%,相对较低;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19294款理财产品,占比23%,全年平均收益为4.95%;城市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31627款,占比38%,全年平均收益高达5.07%;农村金融机构发行15517款产品,收益率为4.92%;外资银行整体发行的产品较少,收益也较低。

  普益财富研究员魏骥遥表示,2015年城商行发展迅速,尽管在传统银行业务上受网点、知名度等因素影响,与全国性银行比较存在明显劣势。但在理财业务上,地域性的差异化特征使得城市商业银行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及政策支持,其理财业务发展迅速。另外,高达5.07%的收益率也使城商行在这块市场拥有足够的竞争力。

  此外,据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春节前一周(1月30日至2月5日),45.78%的产品期限集中在3个月以下,平均预期收益率4.23%。1年以上期限的产品共38款。29款结构性产品在售,其中2款挂钩股票,5款挂钩交易所指数,1款挂钩基金,3款挂钩汇率,3款挂钩利率,4款挂钩商品价格,还有11款未说明挂钩标的。

  从人民币固定收益型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商行产品4.52%,股份制商业银行产品4.35%,国有商业银行产品3.99%,农商行产品4.20%。

  从期限来看,6个月以下产品占主导,占比90%,6个月以上产品占比10%。6个月以下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高为南京银行发行的“‘珠联璧合—季安享1号’人民币理财产品(泰州)(A73953)”,年化预期收益率为5.80%;江苏银行发行的“聚宝财富专享1号(98D)深圳分行客户专享版1604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为5.80%。

  6个月以上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高为南京银行发行的“珠联璧合—年年鑫1号”人民币理财产品(A73967)以及“珠联璧合—年安享1号”人民币理财产品(泰州)(A73979),两款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均为7%。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