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我省重大科研成果提高水稻单株产量16.6%

2015-12-24 09:28:19 廖云岚 黄献光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财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图片GL2特异性地调控籽粒大小而不改变株型的成果对比。BBB为小粒水稻品种,RW11为大粒水稻品种,NIL-GL2为利用GL2改良的品种。

  本报讯昨日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12月22日,最新一期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子刊《自然·植物》,发布中国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联合研究成果。他们从稀有大粒水稻品种“RW11”,发现并克隆控制水稻粒长的显性关键因子GL2,成功破解了调控水稻籽粒大小与产量的分子机制。

  此前,7月23日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自然》主刊发表了福建省农科院低甲烷高淀粉水稻育种研究论文,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遏制全球变暖提供新思路。11月2日《自然·遗传学》又发表了福建农林大学破译菠萝基因组的论文,有助于品种改良与产业发展。《自然》出版集团一年内三次发布福建省的重要科研成果,表明我省科学家开创性研究获得国际科学界的广泛认可。

  福建农科院水稻所赵明富研究小组与中科院遗传所储成才研究小组,经过10多年的合作研究,从稀有大粒水稻品种“RW11”的第二条染色体上,发现并克隆一个控制水稻粒长的显性关键因子GL2,通过常规杂交,将“RW11”中的GL2回交转育到小粒水稻品种“博白B”之中,使水稻籽粒灌浆速度明显加快,千粒重增加27.1%,同时分蘖数、穗粒数也有显著增加,从而使单株产量增加16.6%。

  科研人员将GL2基因,通过杂交技术,导入到3个不同的水稻品种,经过田间小区试验表明,水稻产量分别提高6%、13%和14%。

  据了解,这项研究先后获得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得到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和福建省农科院等多方面的帮助。

  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的高峰,需要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据农业部统计,2014年,福建省水稻总产量497.2万吨,我国水稻总产量2.09亿吨,全球水稻总产量约7.34亿吨。若这项成果得到大面积转化应用,按照小区增产平均值11%来推算,预计每年的增产潜力,将使福建水稻增产56万吨、我国水稻增产2300万吨、全球水稻增产8074万吨。

  福建省农科院将按照有关规定,在科研经费方面重奖赵明富研究团队,并尽快促进该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