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互联网金融 > 正文
P2P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money.fjsen.com 2014-11-06 08:50:17   来源:证券时报网    我来说两句

当笔者向一位P2P(网贷)行业人士请教“P2P和保理业务怎么玩”这个问题时,该人士惊讶地反问,“什么?P2P咋又跟保理搞一块去了?”这当然不是个笑话。该人士虽不是业界大佬,但也算是行业资深人士,出身银行,却直言自己越来越看不懂P2P。

其实,不是看不懂,而是跟不上创新的脚步。当他掌舵的P2P还在每日坚持翻新常规的小额信贷标的时,有几家激进的同行早已将类金融机构的资产全部打包成产品,搬上网。之前是票据,后来是融资租赁、典当,现在保理也来了。

笔者查阅了第三方监测平台的数据,发现此种分化始于9月。从9月开始,爱投资、礼德财富等10余家平台共上线了近百款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标的。

那么,为什么9月成为一个分水岭?我们暂且不去深究,但不到3个月,多样类金融机构的资产全部在P2P平台上实现流通,似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影子银行机构对于直融渠道的饥渴。

鑫银保理公司董事长赵永军的话也许代表了一部分玩家的心声。赵永军曾直言,作为传统的资产转让出口,无论是银行授信,还是证券公司发行资产计划,在融资规模、成本、效率等方面都颇受限制。笔者了解到,在证券公司发行一期产品大概需要3至6个月的时间,费率一般都在十几个点;而在P2P上发行,最多耗费两个星期,而且费率也就上浮了2~5个点。

这与打着多样化资产配置旗号的P2P一拍即合。越来越多P2P逐渐偏离小额信用借贷的主旨,成为各式类金融机构资产的交易中介。

当然,这里说的是类金融机构资产。因为,嫁接融资租赁、保理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容易,嫁接金融机构却难。

就拿被券商直投广发信德注资的投哪网举例,两者联姻已近5个月,成型的产品却仍在“稳步开发中”。内部人士告诉笔者,原因无非有二,一是监管框架内,步子很难迈得很大;二是金融机构以风控为上,在没有将行之有效的风险预警与管理系统嫁接到新的平台之前,业务是不放行的。

理由似乎毫无新意,却也毋庸置疑。但上述内部人士还是对将来面世的产品颇有信心,他告诉笔者,这将是一款充分诠释券商基因的证券信用交易业务的产品。此番话语表明一点,传统金融机构与P2P平台的合作从股权注资开始,就已经不仅仅停留在通道和代销层面。在保障风控的情况下,金融大鳄要把P2P变成自己的业务辅佐。

如此一来,一个三足鼎立的格局似乎正在形成。一派是,恪守小额分散的信用借款、服务个人和小微的保守P2P;另一派是,为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影子银行机构提供了资产出表渠道的P2P;第三类就是,开发契合传统金融机构主营业务的产品的P2P。

如果你去参加今天开幕的深圳金博会,笔者相信,你总能在会场找到上述三个派系的代表。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林萍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