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推荐阅读 > 正文
降准还是降息:央行一个人的战争
money.fjnet.cn 2014-06-10 09:27:06   来源:凤凰财经综合    我来说两句

在中国宏观经济走到关键的十字路口时,央行往往会陷入一个人的战争,这是中国央行的宿命,也是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宿命。

中国一季度经济增长7.4%,低于政府的7.5%增长目标,为2012年三季度以来最低季度增速。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各部委对现行的“微刺激”政策上是团结一致的。但某外媒援引政府消息源称,央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对如何刺激增长存在分歧。他们曾对此激辩,焦点为是否应该降息。

也就是在上个月国务院“微刺激”政策正式公布前,负责金融部门的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曾召集各个职能部门开会,讨论如何让企业更容易获得信贷,以及降低信贷价格。这个会议召开的背景是李克强总理前往内蒙古调研,听到能源、纺织等工业企业抱怨现在难以获得金融支持。

在这个会议上银监会和发改委高层主张降息,他们认为央行目前采取措施不够。但央行则坚持只能仿效4月份对农商行的方法,对另一些银行定向降准,来帮助中小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长期被四大行忽视,但是对创造就业和经济转型非常重要。

会议上反对降准的人称,全面降准不会有效,因为许多银行已经接近法定的贷款规模上限,无法再提供更多贷款。最后央行通过阐述增加信贷供给可能产生的风险占据了上风,央行官员最终说服了马凯。

最终国务院同意出台有限制的刺激措施,包括为企业减负,对影子银行更严厉的打击措施来减少企业的实际借款成本。国务院还出台了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定向降准政策。

消息人士称,央行直到目前依然强烈反对降息。央行强调信贷激增将进一步膨胀债务,导致资金流向房地产等亟需现金的过剩行业。而这些泡沫的破裂将造成贷款坏账激增。

尽管无法确认以上关于职能部门之间的争论是否真正发生过,但是央行在国务院部委之间往往意见分歧,基本是一个常态。

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之下,稳定币值的任务唯一的赋予了央行,但是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就业等也是央行的政策目标,而其他部委则只有经济增长的职能,这就造成一定的冲突:如果央行的货币政策不做积极宽松,财政和发改委等部委手里就没钱,尤其是财政发国债成本太高;发改委审批的相关基础设施缺乏银行信贷资金的配套,而且前期借贷成本上行。尤其是发改委审批的企业债,如果贷款利率过高,则债务成本过高,地方政府在土地价格下跌的背景下,根本没有资金来还本付息,后续发债成本也过高,都让发改委压力很大;银监会则被国有商业银行所包围,存款准备金率不降低,国有银行存款来源减少,贷款能力就减弱,尤其是房地产和一些基础设施缺乏后续资金来源,可能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作为地方政府则更加芒刺在背,房地产价格下行,导致土地价格下降,土地需求不足,土地卖出不去,直接影响其财政收入和地方就业。

责任编辑:陈诗逸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