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干部论坛 > 正文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www.fjsen.com 2011-09-23 15:18  王 玲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坚持科学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需要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之路。近年来,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湖北省荆门市通过开展工业废渣、废气、废水、余热和生产生活废品再利用行动,将循环利用废弃物和低碳发展从理念变成实践、从号召变成行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推动节约发展。这是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重要目的。荆门市坚持把节约发展摆在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地节约资源。一方面,成立高规格的工作机构,编制全市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规划,先后启动1个区域、3个园区、30家企业、13个镇(村)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另一方面,在全市广泛开展循环经济“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创建活动,引导社会各界有序回收、科学利用废物资源。“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利用粉煤灰、磷石膏、煤渣等工业固体废物2000多万吨,少占用土地1500亩,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利用600万吨粉煤灰作水泥掺和料、500多万吨粉煤灰生产砌块砖,利用270万吨磷石膏渣生产石膏板和制作水泥,等于少开采10座百万吨的粘土矿和3座百万吨储量的石膏矿。

推动绿色发展。这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荆门市坚持以绿色环保为方向,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引导各类企业把发展责任与环保责任、社会责任统一起来,转变发展方式,生产绿色产品,增加绿色利润。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6条首尾相联、共生耦合的生态产业链,如围绕粉煤灰、磷石膏渣的再利用,形成了新型建材、造纸和水泥掺和料的综合利用产业链;围绕农产品开发利用,形成了以农业种植板块和养殖小区为基础、以食品加工和精细化工为方向的工农业间循环产业链;围绕农业内部资源再循环,形成了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种植—养殖—沼气—肥料—种植一体化的立体生态型产业链。同时,全市获得绿色认证标志的企业已有62家,绿色产值占全市经济的比重接近四成。

推动转型发展。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着眼于推动转型发展,荆门市按照“四个一批”的思路扶持再利用产业发展,即:大力支持一批,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并从科技三项经费中拿出1/3以上的资金支持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和技术推广应用;积极引进一批,以项目和园区为载体,积极培育发展生态企业、建设生态园区,已先后实施380个循环经济项目、完成投资300亿元;强力整合一批,将磷矿资源开采和磷化加工企业由218家整合为18家,使磷矿资源的开采年限延长80年;坚决关停并转一批,累计“关停并转”小火电、小水泥、小钢铁、小碎石等“九小”企业88家。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推动和谐发展。这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着眼于推动和谐发展,荆门市强力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出向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废弃物再利用要空间、要容量、要环保、要后劲,实现从“城市垃圾”到“城市矿山”、从“城市矿山”到“城市森林”的跨越。2009年,荆门市提前两年完成了湖北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2010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十五”期末分别下降20%、7.2%和17.6%;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9%,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

(作者为中共湖北省荆门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