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国内>>国内热词>>世界艾滋病日

中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HIV)新增感染者增多的问题,正越来越引起卫生官员和研究人员的担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中国顾问陈仲丹表示,截至今年10月,中国约有57.5万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2009年以前,中国报告的大部分HIV感染者并非源自性传播,而是主要由静脉注射毒品、输血、母婴等途径传播。但如今的数据显示,在所有新增HIV感染者中,经性传播的已占到92%以上。

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景军说:“中国政府很擅长通过集中式治理措施控制吸毒和非法卖血等行为。但这在控制普通人的私人生活方面不太有效,性行为引发HIV感染率激增即是例证。政府需学习如何使用软实力,通过教育途径改变人们的不安全性行为。”

中国疾控中心的艾滋病专家汪宁表示,15-24岁的大中学生正成为高风险人群。“以前大量的感染者来自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汪表示,“现在艾滋病已进入精英扎堆的城市和大学。这个特殊人群虽然了解防艾知识,但在发生高危行为时,却没有用知识保护自己。”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控中心主任吴尊友称,中国今年已报告3400名学生感染HIV,而2008年时仅为779例。

一种因素使中国更难以在年轻人中抗击HIV:性教育匮乏。另一因素是中国男同性恋为避免社会污名以及为传宗接代而与女性结婚。陈仲丹称:“这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某些女性正因其男同性恋丈夫而感染病毒。”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12月1号是第二十八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就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艾滋病防治事关人民群众健康与社会和谐稳定,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我国艾滋病防治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任务依然艰巨。要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共享发展的要求,针对艾滋病流行的新特征,抓紧制定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保障防治经费,重点支持疫情严重地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防治工作,完善对定点防治医院的补偿机制。发挥防艾基金引导作用,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加快艾滋病防治药物研发、审批和生产供应,调整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目录,认真落实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关怀帮扶政策,减轻感染者和病人负担,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并减少传播,将我国艾滋病防治疫情持续的控制在低流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吕春荣)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中国的宣传主题是“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旨在号召各级、各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都要勇于承担防治责任,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各尽其力,各负其责,同心携手,加强合作,共同防治艾滋病。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有时近在身边。”这是很多防艾工作者经常提醒公众的一句话。在艾滋病感染者数字不断攀升的当下,如何做到感染者零歧视、志愿者零误解、中小学生与相关知识零距离,值得关注。

公开身份的艾滋病感染者:就医被推诿 渴望“零”歧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11月30日发布数据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估计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占总人口的0.06%,即每1万人中可能有6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至10月新报告9.7万病例。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计57.5万例,死亡17.7万人。

今年23岁的流逝(化名)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的一个。与绝大多数人不同,他是中国为数不多敢公开站出来承认这一“身份”的人。

2012年,20岁的流逝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当得知这个消息,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他内心崩溃,一度万念俱灰。当时,在他眼中,仿佛世界彻底抛弃了自己,他认为自己可能很快就会瘦骨嶙峋,很快就会死去,这也让他产生了想离开这个世界的想法。

“我挣扎了两个月,才从那样的折磨中走出来。后来,通过朋友的帮助,以及我对艾滋病的慢慢了解,最终发现,以前对艾滋病的认识很可笑。真实的艾滋病,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可怕。通过药物治疗,并配合医生指导,艾滋病感染者跟正常人并没什么区别。”流逝说。

在记者眼中,流逝确实就是个普通的男孩。他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出差、参加活动的照片,也会应朋友邀请客串“主持人”;他会饿着肚子在街头苦苦寻觅一家米皮小店,也会为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发一些感慨或者牢骚;他会为同事陪他去看病而感动,也会为朋友的生日party精心准备。

然而这个普通男孩,却也注定要经历许多不普通的事。流逝说,如今,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包容度越来越高,但包容之外,歧视也并不减少,就医歧视就是自己常常碰到的问题。“我偶尔患上感冒,想到一般的医院去就医,但常常会被委婉拒绝。虽然当前医院都有规定,医生不能拒绝诊治艾滋病人,但医生们都会以如‘我是实习的’、‘其他医院更加适合你’等借口进行推诿,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流逝表示,除了就医歧视,自己身边许多这类的朋友也遭遇过林林种种的歧视。有的朋友遭到了就业歧视,当公司得知,就会找出各种理由开除。而有些学生朋友,就在即将入学之际无奈地收到了学校的“婉拒”说明,有的学校甚至直接了当拒收。

“我是幸运的。”这是流逝对自己当前生活的感叹。在一家咨询机构从事公益工作的流逝,从未遭受到同事以及身边朋友的歧视。在他那家不到10人的公司里,老板和员工都清楚他的“身份”,但大家却没有躲避和嫌弃,每天和他一起工作、吃饭、聊天,亲如一家人。

目前,流逝在公司里主要负责“爱滋徒步”公益项目,他的工作内容就是宣传艾滋病知识,并募集款项去帮助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

流逝说,“我之所以敢站出来,就是当前大家对艾滋病认识并不够,我就是想让大家少点误解,多些认识,正确客观地看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高校防艾志愿者:发传单同学绕道 期待“零”误解

当前,中国高校已成为艾滋病的多发地带。据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透露,2011年到2015年,中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2014年,全国15至24岁新增报告艾滋病人数为1.5万多人。今年1到10月,该年龄段有1.4万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感染的青少年人数比去年增长了10%左右。

艾滋病需要被公众正视,而高校就是一个重要的舆论阵地。因此,越来越多的防艾组织在高校成立。正在北京某知名高校就读研究生的杨世昌是学校里的一名资深防艾志愿者。从事四年防艾工作,期间他遭遇了许多误解,也看到了许多同学存在的误区。

近日,有记者在北京多所学校进行的随机调查300名学生显示,90%大学生普遍知道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但并不知道如何正确防护和预防艾滋病。有高校的防艾讲座,甚至遭遇仅有七八名同学参加的尴尬。

杨世昌表示,他们学校的红十字会防艾活动,一般都办一些有关艾滋病的讲座,或者组织成员到路上发一些宣传单。但讲座的话,听众并不多,效果也不好。而发传单的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主动去接收,有些人更绕道而行。

“有的同学根本就不了解艾滋病,他们存在着许多误解。他们会认为,唾液是可以直接传播艾滋病的,与艾滋病感染者住一起也可能会被感染,同时,也认为只要一得艾滋病,就离死不远了。那些想法都很荒诞,也很可笑。”

“艾滋病是disease,并不是disaster。”这是杨世昌对很多同学误解艾滋病的感叹。在他眼里,只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艾滋病感染者按时接受抗病毒治疗药物,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也能如常人工作生活到老。

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日前发布的核心报告《艾滋病如何改变一切》显示,2001年至2014年间,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预期寿命已从36岁提升至55岁。

“无论学校还是社会,大家都应该以平常心看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杨世昌说。

同样作为防艾志愿者,大四学生、青岛大学防艾工作组负责人之一王震也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校园的大部分学生对艾滋病了解确实知之甚少,有些甚至连艾滋病的传播渠道都不太清楚。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也造成了有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敢在宿舍用药,最后只能熬到毕业。

“若不是他们还比较年轻,免疫力强,不然,不服药对艾滋病感染者而言,还是很危险的。”王震说,真希望大家对艾滋病多了解一些,少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专家:防艾教育该进课堂 与中小学生“零”距离

社会仍存在着许多对艾滋病的误解,这也反映出了当前防艾工作的重要性。

据了解,自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中国已经陆续展开艾滋病的防控工作,经过三十年的坚持和摸索,已取得很大成效。但同时,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艾滋病防控工作遭遇了发展瓶颈。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向中新网记者表示,中国在防艾工作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从2004年开始启动的扩大检测发现感染者策略,有效地帮助众多“隐形”艾滋病感染者提早发现提早治疗。同时,这一策略也把众多历史上积累的感染者筛查出来了,让他们尽早吃药,降低传染性。

“2013年,我们检疫检测了1.1亿人;2014年,这个数字是1.27亿人;而今年1至10月,则有1.17亿人。也因此,2014年,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确定了三个消灭艾滋病的策略,中国这一策略就是其中之一。”吴尊友说。

中国防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吴尊友表示,当前中国青少年和老年感染艾滋病的人数正逐年增加。

吴尊友分析,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青少年感染者,由于身处性活跃期,虽然他们有一定知识,但控制难度比较大。知识是预防艾滋病很重要的方面,但并不是有知识就足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防艾还需要提高相关技能,比如分辨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的分辨能力,而这些需要课堂教育来支撑。

吴尊友建议,当前急需把包含防艾内容的性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育。尤其小学时期,在孩子们还没有发育的时候,让他们能像学习自然科学一样,自然而然地接收男女生理特征及生理差异知识。到中学阶段,学校要教授他们如何和异性及同性交往,并教授他们如何在面对敏感问题、敏感请求时正确避免侵害。

“如果我们教育系统能够规范地为中小学生开设这类课程,势必对防艾工作很有帮助。”吴尊友说。

但开设性教育并非易事。吴尊友指出,当前开设性教育课程存在困难,一方面是缺乏大的社会范围,家长、社会对性话题还是比较敏感,能规避就尽量规避;另一方面,我们缺乏有能力并且有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轻松向学生传递性知识的好教师。同样,教材的缺乏也是一方面问题。

“防艾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近些年,我们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情况也有一定改观,但毕竟它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吴尊友说。(完)

中新网广州11月30日电 (蔡敏婕)广东艾滋病传播模式以性传播为主,“男男”同性性传播快速上升,老年和青少年病例所占比例增大。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0日晚间通报,截至今年10月31日,广东累计报告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为41413例,累计报告死亡13734例,居全国前列。

广东疾控称,今年1~10月,广东共收到新报告现住址为广东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866例,艾滋病病人2194例,死亡病例1316例,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7.7%、16.6%和下降1.8%。另有968例既往报告的感染者转化为艾滋病病例。

今年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也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遏制和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十二五”期间,广东省财政每年拔出3000万元人民币专项经费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

广东疾控发布数据称,通过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广东城镇15~60岁民众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已经从2010年67%提高到2015年的92%,农村15~60岁民众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2010年41%提高到今年的84%。

同时,覆盖广东的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监测检测网络已形成。截至今年10月,全省累计免费抗病毒治疗30497例,相比2010年同期,艾滋病病死率从16.8%下降到2014年底的5.4%。

广东疾控称,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开诊62个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累计治疗吸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1659人,将来会组织开展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继续加强对暗娼人群、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外来务工人员等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完)

李克强就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抓紧制定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

将我国艾滋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 今年12月1日是第二十八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就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艾滋病防治事关人民群众健康与社会和谐稳定,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我国艾滋病防治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任务依然艰巨。要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共享发展的要求,针对艾滋病流行的新特征,抓紧制定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保障防治经费,重点支持疫情严重地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防治工作,完善对定点防治医院的补偿机制。发挥防艾基金引导作用,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加快艾滋病防治药物研发、审批和生产供应,调整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目录,认真落实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关怀帮扶政策,减轻感染者和病人负担,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并减少传播,将我国艾滋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黄堃)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报告说,世界正行进在2030年终结艾滋病的快速通道上。许多还在“谈艾色变”的人可能一下反应不过来,能说“终结”艾滋病吗?确实,近来一系列进展表明,人类与艾滋病的斗争正走向胜利。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日前发布的这份报告名为《聚焦地区与人口:在2030年终结艾滋病的快速通道上》,其中提到,过去15年里全球应对艾滋病取得显著进展。据估算,2014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与2000年高峰时相比降低了35%,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人数与2004年的高峰相比降低42%。

报告说,虽然估计在2014年年底全球仍有3690万人染有艾滋病病毒,但通过一系列防控措施,国际社会有望在2030年结束艾滋病的流行。在此期间,全球有望避免总共约2100万个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病例,避免约2800万个新增艾滋病病例。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说:“结束艾滋病的流行,不让任何一个人落下,将深刻影响全球数以百万计民众的生活,造福未来数代人。”

去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的目标,在这个目标背后是近些年来相关科研领域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进展。许多人都听说过“鸡尾酒”疗法,这是通过联合使用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控制艾滋病病情。对许多接受正规治疗的病人来说,艾滋病已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感染者的预期寿命可以接近正常人。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说,截至2015年6月,估计全球约有158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这一数字在2010年和2005年分别仅有750万和220万。甚至出现了“治愈”艾滋病的案例,那就是因骨髓移植而意外“治愈”艾滋病的美国男子蒂莫西·布朗,他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达到了“功能性治愈”的标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在2013年世界艾滋病日时就表示:“我们已到达一个转折点,治愈艾滋病的想法已不再是不可想象的。”

在过去一年里,科学界在对抗艾滋病的道路上又取得了不少新成绩。比如今年2月,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英国期刊《自然》上报告说,一种基于基因疗法的强力新药可阻止艾滋病病毒的各种已知毒株的感染,这一成果为研制有效、通用的艾滋病疫苗带来希望。

法国研究人员也在今年7月宣布,一名法国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停药12年后未发病,这是世界上首例出生后立即接受早期治疗、多年有效控制病情的病例。

当然,与艾滋病的斗争也有一些反复,比如几名一度被认为“治愈”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来出现病情反弹,说明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躲猫猫”的能力不容低估。

但就总体趋势看,艾滋病已从“健康杀手”变成可控疾病,只要防控措施得当,就有望结束艾滋病流行。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年轻人占比较高,套用一个年轻人爱玩的对战游戏中常出现的场景:当系统显示我方“正向胜利迈进”时,就不应再看见顽敌就害怕,而是应该握紧武器,谨慎而乐观地继续战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30日发布数据报告显示,目前,全国艾滋疫情整体保持低流行态势,但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比例上升明显。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估计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占总人口的0.06%,即每1万人中可能有6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计57.5万例,死亡17.7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至10月新报告9.7万病例,在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主要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中,异性性接触传播占66.6%,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已经占到了27.2%,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的比例上升明显,而且该人群是目前各类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人群,2015年全国男同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平均达8%。

数据同时表明,近年来,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增长较快,2015年1月至10月,共报告2662例学生感染者和病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7.8%。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旨在号召各级、各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都要勇于承担防治责任,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各尽其力,各负其责,同心携手,加强合作,共同防治艾滋病。

中新网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 杜燕) 北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数字在上升,但增幅变缓。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北京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共18399例,其中经性传播占比达96%,尤其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高危行为改变困难,疾病传播因素持续存在。

30日,北京举行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控处处长谢辉介绍,自1985年报告内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北京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18399例。其中,北京市户籍4693例,占25.5%;外省市户籍13353例,占72.6%;外籍人员353例1.9%。全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经性传播16152例,占87.8%。其中同性传播11692例,占63.5%。

2015年1至10月,北京报告艾滋病病例3181例,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5%,全市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共13106人。

谈到北京市艾滋病疫情,谢辉表示,艾滋病报告数字仍在上升,但增幅开始变缓。截至2015年10月底,疫情报告数较去年同期增加8.5%,虽然疫情报告数呈上升趋势,但增幅自2013年开始出现下降。

她指出,疫情整体上处于低流行水平,特别是一般人群的感染率保持较低水平,防治效果明显,但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较高,近几年连续超过了5%的高流行水平,2015年达到7%。

谢辉指出,经性传播仍是北京市艾滋病传播的首要途径,并呈明显上升态势,2015年达到96%,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的比例明显高于异性传播所占的比例,该人群对艾滋病的防控知识知晓率超过96%,但高危行为改变困难,疾病传播因素持续存在。

不过,她透露,根据一项调查,男男性行为人群最近一次肛交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2010年的67.3%提高到2015年的74.3%;暗娼人群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时的安全套使用比例维持在80%以上。据估算,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推广安全套的措施每年减少了约800例该人群的新发感染。

她还称,北京市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仍居高不下,占所有病例的73%,造成随访干预工作难度不断加大;老年人、青年学生感染人数有所上升,像60岁及以上老年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报告数从2010年同期的22例增至101例,89.2%是经性传播感染。

以早发现、早治疗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措施仍是北京市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谢辉表示,北京将持续推进扩大检测,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疾控机构全部实现艾滋病初筛检测,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开展快速检测的能力。

她介绍,北京还将加强传染源管理,率先将耐药检测纳入常规检测范围,治疗效果凸显。截至目前,北京市累计治疗9249例艾滋病病人,在治病人病死率降至0.18%(较2014年下降60%,较2010年下降450%),低于发达国家1%的病死率水平。

谢辉还表示,北京将围绕疫情特点和工作难点,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模式及管理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试点开展艾滋病尿液匿名检测模式研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筛查阳性率达到22%,为北京市探索建立隐蔽高危人群动员检测模式奠定了基础。

她称,北京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民间组织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2015年艾滋病高危人群动员检测量较2010年提升了150%,大大提高了艾滋病感染者早期发现力度。

此外,目前,全市共有87所高校建立了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注册在校会员数近7万人,各区县防艾志愿者达到5万余人。

北京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郑晋普呼吁各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广大的志愿者们共同努力,为实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零”艾滋的目标贡献力量。(完)

东南网11月3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帅 实习生 任芹芹)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昨日,在福州大学开展了宣传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记者从活动的主办方之一——福建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我省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疫情仍呈上升态势。截至2015年10月31日,我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8490例,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6976例,累计为5399个病例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

据介绍,我省艾滋病沿海地区报告病例数要明显多于内陆山区,但对内陆山区的影响已逐渐显现出来。我省已建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证中心实验室1个、确证实验室11个、筛查实验室305个、国家级艾滋病监测哨点8类共39个,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监测检测系统。

同题报道

闽中老年人染艾增多 主要因与低档暗娼性交易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仍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GettingtoZero)。今年已经是向“零”艾滋迈进的第五个年头,11月30日,省卫计委、省疾控中心等多部门在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图书馆前福旺广场举行主题日宣传活动。

2030年有望结束艾滋病流行

在活动现场,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所长颜苹苹主任医师介绍,2015年7月总部位于日内瓦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了全球艾滋病蔓延趋势报告,称全球已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遏制并扭转艾滋病蔓延趋势的目标,并有望实现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的目标。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日前明确提出,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的“快速通道”目标,设定到2020年实现“90-90-90”目标,具体为90%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自己知道自身的感染状况、9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得到治疗及90%接受治疗的病人体内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未来5年是实现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的关键。


正视中老年人性需求加强科普力度

在活动现场,记者获悉,我省近年来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中,50岁以上中老年感染者的感染数量在逐年上升。2015年1-10月,福建省新发现的HIV感染者中,≥50岁的病例占25.5%,部分地区当年新发现的HIV感染者中,≥50岁的病例占50%以上。

据省疾控中心高危人群干预科潘蕴蛟介绍,经性传播是我国当前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福建省,九成半以上感染者因性染艾。由于青壮年处于性活跃期,因此,在防艾工作中受到极大的重视。然而,近年来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中,≥50岁的中老年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至2015年第一季度,该群体在全国当年(季)新报告的HIV感染者中所占比例从18.3%上升到27.1%,男女性别比约为3:1。2015年1-10月,福建省新发现的HIV感染者中,≥50岁的病例占25.5%,部分地区当年新发现的HIV感染者中,≥50岁的病例占50%以上。

此外,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期间,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我省4个县区针对≥50岁男性病例开展的一项回顾性调查显示,80名调查对象在诊断感染艾滋病前,近半数有多性伴性行为,九成有异性商业性行为,商业性行为的发生地点多为出租屋、按摩店等低档暗娼场所。不论哪种性行为形式,安全套的使用率不足10%。

经综合判断,与低档暗娼发生性行为应该是中老年男性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原因,这与广西、云南、湖南等省份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省疾控中心专家呼吁,大家应正视中老年人的性需求,医疗保健机构应加强艾滋病健康知识的普及力度,提高中老年人对艾滋病的认知,转变危险行为,采取保护措施,减少艾滋病对中老年人的危害。

相关数据

今年1-9月,性传播占新报告感染人数93.9%,异性传播占66.5%、男男同性性传播占27.4%。

根据全国1888个高危人群艾滋病监测哨点反映,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一直持续上升,吸毒人群感染率从2006年开始持续下降。在不同地方,如大城市、省会城市,新报告感染者中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占50%左右,在北方大城市如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这些地方甚至接近80%。

全国所有县(区)均具备艾滋病初筛检测能力;挽救生命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覆盖面在过去10年中增长了10倍。


全国现有4152个抗病毒治疗定点机构,正在为35.4万名感染者/病人提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易感染艾滋病行为人群干预覆盖率接近80%。

全国共设立770个门诊,为17.2万名吸毒人员提供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注射吸毒人群中的艾滋病新发感染已经下降。

艾滋病病死率由2005年的17.9%下降到2013年的6.6%,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的新发感染率从2006年的0.95%下降到2014年的0.12%,母婴传播率由采取干预措施前的34.8%下降到2014年的6.1%。

截至2015年9月,各项目县实现了将病例从疾控中心移交给定点医院的目标,累计开展HIV抗体筛查194430人次,新增治疗病例540人,管理在治病例1665人,培训医务人员1109人次,开展督导和技术支持达30次,新增病毒载量仪器3台,开发了十余种宣传物品,项目指标包括抗病毒治疗覆盖率、病毒载量抑制率和转介治疗成功率均达80%以上。

了解艾滋病只需要5分钟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表现出各种艾滋病症状,平均有7-10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里,感染者本人几乎没有特别的症状,但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避免多性伴、使用安全套、拒绝毒品。

一起吃饭、共用水杯、共用电话、共用游泳池、共用卫生间、衣服放在一起洗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患者应尽早抗病毒治疗

新的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已出台近1年,针对不同的艾滋病临床分期,有不同的治疗标准。福建省疾控性病艾滋病防治科专家邱月锋反复提醒,相比之前国家公布的治疗标准,目前主张对艾滋病人尽早开始治疗。

邱月锋表示,尽早抗病毒治疗有6大好处。

首先,如早期治疗可以促进免疫功能重建,有研究表明,治疗前CD4水平决定着患者是否可以获得良好的免疫重建。

其次,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风险,HIV感染者合并病毒性肝炎会使病情进展更加迅速,出现包括肝硬化、肝细胞癌、肝功能衰竭等,抗病毒治疗通过重建免疫功能、降低免疫激活和炎性反应可以延缓肝脏疾病进展。

第三,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来自欧洲和北美的研究结果表明治疗时基线CD4越高,其艾滋病相关疾病及死亡的风险越低。

第四,早治疗并不增加艾滋病毒的耐药性。艾滋病毒确实很容易变异,抗病毒药物会增加病毒的变异,从而导致病毒耐药。但是,没有病毒复制就不会出现变异和耐药。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尽早控制病毒复制,反而不容易导致病毒耐药。


第五,早治疗可以降低传染性,这个道理很简单。抗病毒治疗后,血中的病毒载量下降,生殖道及其他组织的病毒载量随之下降,从而降低传染性。

第六,早期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带来的损害,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早期即开展治疗,可以大大降低药物对身体的损害。因为早期身体的免疫功能尚未严重破坏,清除药物对自身损害的能力较强,所以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就较轻。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几大误区盘点

我省自2005年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以来已经历10年时间,服药人数逐年上升,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仍存在一些误区。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科吴守丽副主任医师表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是控制HIV/AIDS的主要手段,是降低HIV/AIDS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此外,作为一种预防措施也可有效地减少HIV传播感染的风险。同时,吴守丽也盘点了目前患者存在的四大认识误区。

误区1二线药物一定比一线药物好

很多人总觉得贵的药效果肯定就好,其实不然。由于目前的艾滋病治疗药物不能完全清除体内所有病毒,因此需要长期治疗,然而国家现有免费治疗药物种类有限,一线药物是获得治疗成功的首要保证,不能迷信二线药物。二线药物同样具有耐药的可能和副作用(不良反应),故意放弃一线药物等于放弃了更多的生存机会,一旦二线药物出现耐药那就无药可供选择。因此,请珍惜一线药物。

误区2不定期服药、偶尔漏服、不按规定时间服药或服药方式不正确,应该没多大关系。

治疗成功(检测不到病毒载量)与依从性的关系密切相关。所谓依从性就是不要漏服药物;在规定的时间内服药;按照服药要求服用;即使病情好转,也需要终生服药。要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必须保证依从性大于95%。如果依从性小于80%,一半的病例不会成功。此外,依从性不好,也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以AZT为例,每天2次服药,需要达到95%的依从性,意味着每周只能漏服一次以下。因此,保证依从性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误区3开始治疗后没必要定期随访和抽血检测,这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

应该说每种药物都有些毒副作用,这些毒副作用有时自我感觉不出来,因此,开始治疗后必须按要求定期随访并抽血查血常规和生化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药物毒副作用并对症处理。此外,还要定期查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以便及时了解治疗效果。一旦发现治疗失败,排除依从性因素后应进行耐药性检测,如果出现耐药应及时换药。因此,定期随访抽血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误区4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毒载量高一定是产生耐药。

病毒载量高不一定就是产生耐药,有些可能跟依从性不好有关。如果依从性不好,药物达不到最佳的浓度,无法完全抑制病毒,那就有可能导致体内病毒载量升高。这时只要提高依从性,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依从性一直不好,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耐药的产生,病毒出现反弹,免疫系统再次受到破坏并最终出现临床表现恶化。此外,病毒载量高,也可能预示患者存在HIV重复感染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因此,尽管已感染HIV,仍需要洁身自好,锻炼身体,以避免重复感染。

中新网深圳11月29日电 (记者 郑小红)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深圳预防艾滋病大型公益活动29日下午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北广场举行,市民踊跃参加相关活动。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红十字会、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深圳博爱医院等十多家企事业单位支持并参与本次活动。

2015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希望“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意在号召各级政府、部门及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都要勇于担当防治责任,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各尽其力,各负其责,同心携手,加强合作,共同防治艾滋病。

深圳预防艾滋病大型公益活动现场举行了艾滋病专题灯谜竞猜和有奖知识问答,深圳中学生防艾联盟罗湖外国语学校分会、布吉高级中学、深圳市朝霞青少年健康服务工作室的防艾小义工们,还为市民表演了街舞、诗朗诵、器乐独奏等节目。

深圳博爱医院的义诊服务团队除参与防艾宣传公益行动之外,同时为市民提供有关男性健康、妇科、皮肤科、口腔科、眼科等方面疾病的咨询及诊疗配套服务。

由深圳博爱医院承办的“性与健康”文化艺术展在活动现场举行了启动仪式,现场展出的有关艾滋病防控教育图片及部分中国古代性文物,受到市民热捧,成为全场活动的亮点之一。(完)

中新网成都11月29日电 (记者 胡敏)29日,记者从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获悉,该省艾滋病新发感染已连续5年下降,已发现的7.7万例感染者和病人得到有效管理和救助。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31日,全省报告现存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7777例,其中死亡报告22072例;全省183个县(市、区)均有艾滋病疫情报告。四川省疫情传播途径以静脉吸毒和性传播为主,经性传播上升明显,累计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中,注射毒品传播占27.9%,异性传播占56.1%,同性传播占9.8%,母婴传播占1.2%,经性传播由2010年的50.4%上升至2015年的87.2%。

目前,四川省艾滋病疫情整体呈低流行态势,但局部地区疫情严重,同时,呈现传播模式多样,静脉吸毒和性传播为主,性传播增加明显的情况。四川省疫情年龄分布仍以青壮年为主,但青年学生、老年人群感染呈上升趋势,青年学生比例由2010年1%上升至2015年的1.8%,60岁以上老年人群比例由2010年的5.3%上升到2015年的中19.9%。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累计投入艾滋病防治经费达20.9亿元,建设了包括165个监测哨点、2730个检测实验室(含快检点)内,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监测检测网络,五年累计检测2790万人次,建立戒毒门诊(延伸点)154个,提供美沙酮维持治疗超过4万例,年均覆盖吸毒人员1.5万余人,吸毒人群新发感染率从2010年的0.61%下降到目前的0.2%。

同时,四川省积极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服务和开展感染者/病人随访管理,全省设立定点医疗机构208个,累计为4.8万余例病人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2015年感染者/病人随访管理率达到77.3%,较2010年上升了23.8%。

在过去的五年,四川省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并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在11月29日当天,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和四川省公安厅还联合举办了“防艾禁毒·维护健康”微型马拉松公益活动,倡导公众提高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完)

人民网北京11月27日(王宇鹏)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党委书记韩孟杰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在线访谈时表示,我国艾滋病现存活感染人数已超过57万,病死率得到显著下降。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明显上升,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成为目前重点防控人群。

韩孟杰介绍,截止到今年10月底,我国艾滋病现存活感染人数已经达到57万多,1-10月份新发现感染数将近9万例。“从2002年我国免费抗病毒治疗到现在,治疗过的病人超过42万人,还有37万余人,即超过80%的人正在治疗。2010年我国的艾滋病人病死率是一年10.7%,到2014年下降到5.6%。”韩孟杰说。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学生中艾滋病感染人数增长迅速。“2008-2014年这5年多的时间,青年学生感染人数翻了5倍,其中80%以上是男男同性性行为的传播。”韩孟杰说,“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平均感染率在2014年达到7.7%,比例还在持续增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宣教室主任王璐分析,一些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尚不到位,高校和卫生部门有时对疫情信息沟通不畅,以及防控手段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都是造成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较快的因素。

据了解,为应对这种挑战,今年8月卫计委下发了《关于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当地疾控部门定期向属地高校通报艾滋病疫情。同时,卫计委和教育部两家联合起草了《高等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试点方案》,方案中部署了一系列任务,要求在学校当中开展各种艾滋病防治工作。

此外,今年国家设立并启动了社会组织防艾基金,由中央财政支出5000万元用来动员社会组织对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暗娼人群、吸毒人群等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开展关怀工作。目前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衔接也得到加强,还建立了一套艾滋病检测试验网络,通过实验室建设,配置快速检测点,优化了抗病毒治疗定点机构,为艾滋病综合医疗建立定点医院。

参考消息网11月27日报道港媒称,数据显示,近5年来大中学生的感染案例年均增长35%。 2008年以来,15至24岁学生中,每年新增报告的女性感染人数稳定,但男男同性恋造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报告增幅很大。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26日援引《中国青年报》报道,今年首10个月,内地15至24岁新增报告艾滋病人数超过1.4万人。而在去年全年,该年龄段新增报告的感染人数为1.5万多人。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表示,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0年,在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后,中国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净增长率为20%。但到了2011年至2015年,15至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均增长率已经上升至35%。

吴尊友表示,在15至24岁群体中,通过性感染艾滋病的比例高达96%,男同性传播占57%。

报道称,去年以及今年首10个月的数据显示,15至24岁学生新增感染艾滋病病毒案例中,同性造成的感染占82%。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男女学生性别比是11:1。值得注意的是,从2008年开始,女学生感染病毒的报告人数每年都稳定在五六十人,但男男同性恋造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增幅却很大。

在广州,官方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该市报告的艾滋病病例数年均增长46.37%,其中男男同性传播的途径占比74.76%。据估计,广州存在男男性行为的学生规模超过5000人。

报道称,在北京,男男同性传播的比例更大,去年底的统计显示,这一比例已经从2013年的73.5%上升至82%。专家估计,2015年该比例可能会在80%至9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