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首页> 党政网群> 网上博物馆 > 正文

民办博物馆将告别“瘸腿走路”

2017-07-20 17:03:42 朱凯 来源: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陈静 陈静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快现代博物馆制度建设、提高博物馆办馆质量、完善扶持政策3个方面,为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拓宽办馆筹资渠道、免费开放可获经费补助、探索建立馆藏资源共享机制……《意见》提出的一揽子举措,让很多步履维艰的民办博物馆看到了希望。
  缺少造血能力、运营“很差钱”——
  拓宽筹资渠道,可申请为慈善组织接受捐赠
  目前,我市共有86座博物馆、纪念馆,其中经省文物局批准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有10家,其他尚未登记备案的民办馆也为数不少。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民办博物馆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很差钱”。
  民办博物馆多由个人、企业或社会机构出资,由于自身缺少“造血”能力,很难维持正常的运营。南京一家民办博物馆的馆长最初是个收藏爱好者,随着藏品规模不断扩大,他带着一腔热情,把做生意赚的钱拿来办起了博物馆。“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几百平方米的展馆,再怎么精打细算,光是日常开放,一年下来就要几十万元,负担太重了!”他说。
  为了解决“缺钱”的难题,《意见》提出拓宽民办博物馆的办馆筹资渠道:支持非国有博物馆依法申请登记为慈善组织,接受社会捐赠并享受相关税收优惠、金融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非国有博物馆依法取得公开募捐资格或发起设立基金会,多渠道筹措发展经费;比照国有博物馆享受公益性事业单位土地、税收、规费等方面的优惠待遇,用电、用水、用气、供暖价格执行当地居民标准……
  市文广新局博物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我市出台了《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对实行免费开放的民办博物馆给予补助。去年,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麻凡艺术馆等5家民办馆,共获得94.5万元的免费开放补助。此外,民办馆更新陈列展览,最高可获30万元的补助。
  藏品偏少、展览内容单调——
  馆藏资源共享,国有馆对口帮扶丰富展陈
  和国有博物馆相比,民办馆的规模偏小,藏品资源也相对有限。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民办博物馆的藏品多的有两三千件,少的不过数百件,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鉴定把关,藏品质量也是良莠不齐。
  如何让展览常换常新,让观众想来爱看,也是民办博物馆很头疼的一个问题。
  对此,《意见》提出探索建立馆藏资源共享机制,打破博物馆地域、级别、属性限制,鼓励资源丰富的国有博物馆通过联展、巡展、借展等方式,帮助符合条件的非国有博物馆充实陈列展览。推进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非国有博物馆工作,我市也提出通过国有博物馆一对一帮扶的形式,在藏品保管、陈列展览、人才培训等业务领域为民办博物馆提供支持。
  本月初,江宁织造博物馆、六朝博物馆、南京中国城墙博物馆,分别与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南京钰缘泉博物馆签订帮扶协议。与城墙博物馆结对的钰缘泉博物馆成立仅1年多,其馆址就在明城墙集庆门城楼内。双方签订的帮扶协议涉及博物馆运营的各个方面。比如,为藏品保管、修复提供专业指导;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联合办展的形式丰富展览内容等。
  “一窝蜂式”发展缺少制度规范——
  健全退出机制,信用记录定期向社会公开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4692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占比约24%。就在5年前,这个百分比还停留在个位数。
  为了加快现代博物馆制度建设,《意见》首次提出健全非国有博物馆的退出机制。民办博物馆如因特殊原因确需终止,剩余财产不得向举办者、出资者或理事等分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馆章程的有关规定用于公益目的。非国有博物馆终止后的藏品,优先转让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博物馆。
  此外,《意见》还提出探索由博物馆行业组织主导建立非国有博物馆信用档案制度,信用记录定期向社会公开,并配套建立有关奖惩机制。

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民办博物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机制上要做到“有进有退”:一方面优先支持能够填补博物馆门类空白、体现行业特色或区域特点、反映民俗文化的民办专题博物馆,另一方面也要设立退出机制,让一些难以为继的场馆适时“退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