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的传闻在网络引发热议,此事经许多网络媒体不加核实的转发,立即招来吐槽。几天后,中国老人的家人和涉事旅行社领队发声坚决否认碰瓷,并给出了各种证据。这位不幸被撞反被诬碰瓷的老人家是厦门人。
厦门大妈日本碰瓷?
我们自信心在丢失,不再是通过理性思考与求证,而是想当然地以自我矮化的“标签”印象,来“刻舟求剑”式地生搬硬套于国人。于是,外人说我们被撞是“磁瓷”,媒体及公众也点头称是。[详细]
该事件并不是老太在碰瓷,而是缺乏从业道德的媒体,在故意碰国人敏感神经的“瓷”。由此,在媒体的“碰瓷”心态下,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媒体从业者更应认清事实与真相,恪守职业良知。[详细]
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首获诺奖,无疑令国人振奋,但有些争论也随之而来。因屠呦呦研究的是青蒿素,再加上附着其身上的某些“标签”,很多借题发挥式解读与讨论也“搭车”成为了衍生议题。
屠呦呦获诺奖
中国人有诺奖情结,不追踪屠呦呦身上的故事,显然是舆论的失职,但如果把握不当就成了过度消费。应将思考重心放在如何培育更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和科研机制,以激励更多我国科学家获诺奖。[详细]
屠呦呦获诺奖,在中国科学史上是个重要节点,其轰动效应已溢出了科学界,引发争论是必然,也非坏事。众声喧哗源于人们情绪的开释,也会终于科学认知层面的观念磨合,这也是其意义的延伸。[详细]
10月13日,平和蜜柚节开幕。为了营造气氛,相关部门用柚子作材料,搭出平和各地的景点、特产等模型。可网友爆料,在平和阳明公园展出的模型中,用作材料的柚子被偷了!
蜜柚节柚子遭黑手
节庆活动盛大喜庆,具体安排尚需精细而为。像蜜柚节上的偷柚现象,则不仅是部分游客的公德之憾,还应反省有关部门在保护景观的展出方面,是否过于看高了素质自律的“积极配合”?[详细]
面对少数人道德素质不高的现状,以道德名义予以约束,显然略显无力。这就需要摒弃片面的道德视角,即便偷拿柚子不构成犯罪,也应接受失信惩戒或治安处罚,自然会倒逼展会上的每个人自律。[详细]
福州仓山世欧彼岸城B区内,十几个井盖上都有卡通涂鸦,愤怒的小鸟、哆啦A梦、小熊……可爱的卡通图案不是出自画师之手,而是小区一位保安的创作,不少业主看到后,都对这位“文艺保安”竖起了大拇指。
文艺保安井盖添画
也许在世俗和偏见眼中,保安是个“一世遭冷眼”的“卑微”职业。但是,他们也是有梦想,有追求的生命个体,所以在他们不断努力,不停的追求职业创新时,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详细]
且莫对美化小区环境的“井上添画”简单叫好,在美化家园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到安全比美化更重要,时刻引入安全考量、风险评估等预判机制,同时还要给小朋友做好安全防范的教育工作。[详细]
  • 厦门大妈日本碰瓷?
  • 屠呦呦获诺奖
  • 蜜柚节柚子遭黑手
  • 文艺保安井盖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