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30日
分享
第121期 王新明:遗海拾“竹” 一刀一锉重现古韵
  • 王新明刻竹雕 受访者供图
  • 王新明参加第九届中国(仙游)红木艺雕精品博览会 卢建伟 摄
  • 王新明作品《渔翁》 东南网记者章逸琳 摄
  • 王新明为学生授课 受访者供图

王新明参加第九届中国(仙游)红木艺雕精品博览会 卢建伟 摄

水波澹澹,渔船回棹。船头一戴笠渔翁,手拿一杆旱烟,神情悠闲;船尾悬挂渔网,一童子在网间戏耍......2021年12月,在第九届中国(仙游)红木艺雕精品博览会上,一件由竹根雕成的竹雕作品《渔翁》,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而它的雕刻者正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仙游竹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王新明。

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刻在华夏历史上由来已久,早在《礼记·玉藻》中就提到:“士大夫饰竹为笛板,是用竹于典仪且有文饰绘其上。”竹刻发展至明清时期其艺术更是达到了全盛,然而到清后期,竹雕艺术日渐衰落,竹雕器渐渐踪影难觅。

一刀一锉 化廉竹为神奇

王新明刻竹雕 受访者供图

选材、锯胚、蒸煮、脱脂、防腐防蛀、设计、描稿、打坯、修光、磨光、仿古、配座......一件真正的竹雕作品,经过十几道工艺才算完成。其中,选材是十分有讲究的。

王新明所用的材料基本是竻竹根,且特别钟爱生于多石地方的竹子。“竹根的天然形态千变万化,长势越奇特,越符合自己的口味,创作出的作品才别有韵味。”王新明说。

王新明作品《渔翁》 东南网记者章逸琳 摄

竹根旁生长出来的竹芽雕刻成观音边的孩童,自然而有雅趣;竹子生长出来的不规则竹节便成了达摩身上衣服的褶皱,巧妙而不突兀......王新明巧妙地运用竹子自然奇特的造型,构思遐想,雕刻出一件件精巧的竹雕作品。

“根据竹根的自然形态,随势赋形,既要保留竹根本身的整体美,同时也要‘驯服’它的技术美。”竹子具有容易崩裂的特性,王新明每次下刀雕刻都要经过斟酌,节奏、力度把控得恰到好处。

王新明作品《三重奏》 东南网记者章逸琳 摄

竹根的横截面,从外到内,分别为竹青、竹肉和竹黄,竹雕就在这三个部位间因材施艺。“一个是靠手感,一个是看竹纤维。”王新明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一个半成品,“竹纤维排列越松,竹肉越软,说明竹壁越薄,下刀时要格外小心。”

比起木雕,竹子壁薄心空,外硬内软,质地不均匀,力度上难以拿捏,所有工序只能由一人独立承担。也正因如此,一件竹雕作品至少要花数月的功夫,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晚归苇丛的渔舟,依石而眠的达摩,破扇扑蟋的济公......如今,王新明将濒临失传的莆仙“精微透雕”绝技运用于竹雕,并采用“欲断先连”等工艺手法,在方寸之间展现得栩栩如生,充满自然神韵。

精进雕工 让竹雕“活”起来

\

王世襄与王新明 受访者供图

1973年,王新明生于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溪东村“王氏竹木雕世家”,从小受到祖辈们的雕刻艺术熏陶,对竹木雕刻产生浓厚的兴趣。家人将本领倾囊相授,年仅15岁,王新明便出师了。此后王新明开始各处学习,集百家之所长,精进雕刻技艺。

虽然家传有竹雕技艺,但受到仙游红木家具蓬勃发展的影响,这项技艺一直未受重视。2003年,年轻的王新明看到红木家具的市场,也起了投身家具市场的念头,而在这时,他却意外接到著名古玩鉴赏收藏家、明清竹雕及家具鉴赏收藏家王世襄老先生的电话。

王新明刻竹雕 受访者供图

原来,王世襄老先生无意间看到王新明的竹雕作品后,觉得他年轻饶有天赋,便有意培养。为了留住人才,王世襄老先生邀请王新明到京居住,为他请教师提升文化知识水平,在王新明的设计创作上给予了很大帮助,并在鲐背之年提笔撰文《圆雕竹刻家王新明》。

“在中国,做古典红木家具的艺人数以万计,而做竹雕的艺人不过上千个,真正懂得竹雕技艺精髓的少之又少,你要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从王新明的口中,可以听出王世襄老先生的惜才之情。一边是谋生安家的挣钱工作,一边是濒临失传的竹雕技艺,王世襄老先生的真诚劝导和他对竹雕这门技艺的良苦用心,让王新明思考起继续做竹雕的意义。

“这门技艺好不容易重现光华,如果不继续做,很有可能荒废了。”经过内心的一番挣扎,王新明最终决定遵循王世襄的教诲,继续专研,努力为传统竹雕开创一个新的流派。

守正创新 解决防蛀难题

王新明作品《苏武牧羊》 东南网记者章逸琳 摄

一件件精巧的竹雕作品,蕴藏着雕刻者对竹雕艺术的执着和守望。在传统的雕塑题材上,王新明也不拘一格,推陈出新。他刻刀下的观音、达摩、关公……有的倚树沉思,有的施展神通歇于巨蚌腹中,还有的歇于铁鞋之上,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竹料易腐朽、虫蛀,存在难以保存的问题。“因为虫蛀,竹雕作品曾被大量退货。”即使有精湛的雕工、精美的作品,不能长期保存对客户来说就是个“劣质品”,王新明拿着充满虫蛀的作品陷入沉思。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尝试过不同的方法来防蛀,却都无果。“家里的老人教我用豆腐水煮,但效果不理想,最多只能保存一两年。”学历不高的王新明只能自己摸索着如何防蛀。

几番研究后,他发现竹子里有一种甜性纤维对腐化起到决定性作用,于是便尝试着用药水去除这种纤维。最后,经过泡、蒸、煮等多道工序,研发出防腐防蛀的“独门配方”。同时,他还在防腐的过程中添加特殊的仿古涂饰,达到“仿古胜古”的艺术效果。

现在,王新明的作品经过十多年考验,再也没有出现虫蛀现象,这让他的竹雕精品成为收藏品。

知“竹”不知足 传承路虽难行则至

王新明为学生授课 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传承人,王新明一边创作,一边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他曾与学校进行产学研协作,对民间竹雕技艺人才进行工艺传承人的技术培训,让更多的学生把传统竹雕技艺与设计思想、创意相互结合,使传统竹雕技艺焕发生命力。

同时,为培养后起之秀,王新明创办起竹木工艺雕刻研究所,目前已有上百名学生从这里走出,但是仍有不少人半途而废。“比起手艺活,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方便快捷的挣钱方式。与其广撒网,我更希望能找到一些能坚持下去的徒弟。”王新明对徒弟的要求很是严格,这也正是他对传承这门技艺的坚持。

王新明向意大利孔子学院学生演示竹雕技艺 受访者供图

如今,王新明技艺臻于完熟,知“竹”却不知足。他的内心早已明白,一刀一锉的背后是安身立命的生活,也是传承文化的使命。“目前,我正在积极参展,也在筹备自己的展览。”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门技艺,王新明在各大展览上一遍又一遍地介绍着仙游竹雕。“不管多难,我会继续坚持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任重而道远,仙游竹雕技艺曾一度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发展几经波折,非遗传承人王新明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让这门技艺继续发扬。(本网记者 章逸琳 卢建伟)

竹雕在华夏历史上由来已久,早在《礼记·玉藻》中就提到。竹雕发展至明清时期其艺术更是达到了全盛,然而到清后期,此艺术日渐衰落,渐渐踪影难觅。

在王新明等传承人的努力下,濒临失传的竹雕技艺重现光华。几经尝试,王新明找到了解决竹料易腐朽、虫蛀问题的办法。为培养后起之秀,王新明创办起竹木工艺雕刻研究所,目前已有上百名学生从这里走出,继续发扬这门技艺。

“根据竹根的自然形态,随势赋形,既要保留竹根本身的整体美,同时也要‘驯服’它的技术美。”——王新明

记者 章逸琳
记者 卢建伟
编辑 林瑶
昵 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