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窑传统制作技艺

2020-05-08 10:05:00  苏海森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林俊结合漳州水仙花元素,烧制出东溪窑米黄釉“凌波仙子”像  南靖县博物馆供图

东溪窑遗址位于漳州市南靖县与华安县交界一带。经考古发现,窑址规模大、延烧时间长,产品以青花瓷为主,包括青瓷、白瓷、酱黑釉、蓝釉、米黄釉及五彩瓷等。其中,釉面呈米黄色冰裂纹的漳窑,其器形古朴大方,曾作为朝廷贡品,也曾远销海外达四个世纪,是东溪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至清末,由于贸易重心转移、战事不断等原因,东溪窑逐渐走向没落、断烧,制作技艺逐渐失传。由于史料记载不多,公众对东溪窑的认识很有限,许多收藏家甚至将其与德化窑、潮汕窑混为一谈。这让漳窑传统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俊很不是滋味。

2008年,林俊狠心砸掉上千件未达到他心目中复原标准的试验瓷品,前往东溪窑址所在的南靖县龙山镇创立漳州古陶瓷工艺研究所。运用当地采集的陶土配方实验一年后,他终于成功恢复了东溪窑传统烧制技艺。同年,漳窑传统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7月,国家文物局把东溪窑遗址列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遗名单,此后,南靖加快了推进东溪窑申遗工作的脚步:2018年7月,建设面积1400平方米、展示实物500件(套)的南靖东溪窑博物馆揭牌开馆;2019年6月,“海丝”·南靖东溪窑封门坑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完工,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东溪窑传统烧制技艺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