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正文
分享到: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丨广西桂林:守护漓江生态底色

2022-12-04 09:00:22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作者:

新华社南宁12月3日电 题:广西桂林:守护漓江生态底色

新华社记者覃星星、黄庆刚、陈一帆

冬日向晚,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漓江江面波光粼粼。

一叶竹筏一张网,两只鸬鹚一盏灯——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60多岁的渔翁黄运苟穿着传统蓑衣,撑着竹筏,在忽明忽暗的渔火中抡起一张渔网撒向江面。

黄运苟在漓江边生活了一辈子,撒网是传统的渔事。如今他撒网并非为了捕鱼,其渔网、渔灯、竹筏等,已然成为场景道具,老人也从渔民变身为潮流“渔模”,众多旅拍爱好者竞相来此“打卡”,和“渔模”合影留念。漓江畔许多像黄运苟一样的渔民现在也都改行当起了“渔模”。

身份转型的背后,是漓江经历的一场蝶变。多年前,由于污水直排、采石挖砂、乱砍滥伐等行为未得到及时遏止,漓江生态环境和旅游秩序一度遭到破坏。为守护生态底色、还一江清水,几年前,当地果断采取一系列举措,关停漓江两岸采石场、拆除漓江附近的餐馆、治理畜禽养殖污染……

在漓江的干流,时常可见巫晓曦和同事忙着巡查的身影。作为桂林市公安局漓江分局漓江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巫晓曦对漓江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好生态,就是保护好漓江这张金名片,保障周边村民的金饭碗。”巫晓曦说。

这是漓江广西阳朔段的风景。 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

巫晓曦的手机里,存储着党的二十大报告和相关视频。他表示,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越发感受到保护漓江的千钧重任,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守护好这方闻名于世的最美山水。

“如何更好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如何在漓江生态保护上更好地实现警民联动?”……这段时间,巫晓曦不时将自己新的想法和建议与单位领导、漓江畔干部群众进行交流、沟通,力求开创当地生态保护工作新局面。

记者了解,为推动漓江生态保护,桂林目前已建立了市、县、乡生态环境保护公安分局、大队、中队,专职负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开展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专项监督。

“漓江生态越来越好,对国内外游客吸引力越来越大,作为土生土长的桂林人,我特别自豪。”桂林市民黄岗说。

黄岗的家过去在漓江伏龙洲,那时岛上几乎家家户户开鱼餐馆,赚钱不少,但对漓江造成严重污染。几年前,桂林市以壮士断腕之志拆除岛上全部鱼餐馆,外迁安置岛民,对伏龙洲进行生态修复改造。

如今,漓江两岸树木苍翠,江水清澈、回清倒影;昔日污水横流的伏龙洲变成绿意葱茏的生态公园,广场、栈道、科普湿地等布局得当,市民、游客纷至沓来。这一切,让黄岗十分感慨。

“当初搬迁伏龙洲时虽有不舍,但漓江是我们的,也是世界的。”黄岗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后,更深切领会到,让漓江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大家共同的责任。接下来,自己打算组织离退休老人在漓江附近的步道进行巡查,为保护漓江贡献一份力量。

漓江重焕生机后,阳朔镇鸡窝渡村成了“网红”村,灰瓦白墙、屋舍俨然、花团锦簇的村貌让人流连忘返,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守护秀美漓江成为村民共识,一个烟头、一个塑料袋都不能随意丢弃。”村民徐文通说。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桂林各级执法部门积极引导群众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致力于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加大对破坏生态行为惩处力度,构建起一道漓江生态保护的屏障。桂林市纪委监委成立“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专项监督工作专班,对重点问题线索提级直办、挂牌督办。

“相信漓江一定会越来越美,两岸群众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徐文通对记者说。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