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正文
分享到: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凝心聚伟力 奋进谱华章——写在共和国73周年华诞之际

2022-10-01 08:44:30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作者:齐中熙、吴雨、申铖、王俊禄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题:凝心聚伟力 奋进谱华章——写在共和国73周年华诞之际

新华社记者

金秋时节,山川锦绣。伴随丰收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我们迎来了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的喜庆节日。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万众期待、举世瞩目。

回首岁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共和国艰辛探索,矢志不渝,攻坚克难,谱写了壮丽史诗,创造了人间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面向未来,中国人民必将凝聚起万众一心的伟力,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绚丽的篇章。

时代华章,接续奋斗写就

国庆前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停机坪上,两架国产大飞机C919格外引人注目——我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飞机正式取得适航证书。

从2007年正式立项,到2015年总装下线,2017年首飞成功,一路走来,国产大飞机见证着祖国日益强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这是一个彰显实力和底气的中国——

9月27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京开幕,超过3万平方米的展区,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6000多项展览要素,聚焦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成就、伟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国际国内大局大势,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1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50万亿元量级跃至11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人均GDP从6300美元升至超1.2万美元。

这是一个蕴含活力和机遇的中国——

薄如蝉翼的高精度铜箔、人脸识别开启的新能源汽车、阴雨天能发电的玻璃……刚刚闭幕的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新产品、新技术精彩呈现。

参观者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拍摄展出的一款四足巡检机器人(2022年9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北斗组网、嫦娥探月、天问探火……10年来,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不断增强,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一路跃升至2022年的第11位。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这是一个充满韧性和潜力的中国——

塔吊林立,巨轮穿梭。国庆前夕,宁波舟山港一派忙碌。

今年以来,疫情形势延宕反复,宁波舟山港以数字化改革提升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国际化水平,构筑起畅通便捷、绿色高效的港口物流网络。截至8月底,集装箱航线总数达302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港口。

“我们见证了港口和国家的发展,正铆足劲头朝着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目标迈进。”正在码头作业的桥吊班大班长竺士杰说。

2022年5月24日,竺士杰在浙江宁波市北仑区穿山港区港口桥吊上作业。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创新发展动能增强,协调发展步伐稳健,绿色发展态势向好,开放发展迈向更高层次,共享发展持续加强……

今年前8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吸收外资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6.4%,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不断巩固……

货轮停靠在山东港口日照港集装箱码头进行装卸作业(2022年1月2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贸易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增长前景都会产生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说。

人民至上,承载家国情怀

9月30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耸立。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无数先辈前赴后继,换来山河锦绣,万家团圆。如今全面小康梦圆,复兴气象激荡,站在“如您所愿”的盛世,足以告慰先辈。

人民共和国,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地处革命老区的河北省阜平县顾家台村里,一座座崭新的民居依坡而建,村口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

这里曾是典型的太行山区深度贫困村。如今,食用菌种植、高山林果、生态旅游等一批富民产业发展红火。

“村里产业兴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返乡创业了!”村党支部书记顾锦成说,顾家台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12年底的980元增长到2021年的19153元。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情况良好,成效显著,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框架不断健全,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机制不断完善,乡村振兴开局好、起步稳、基础牢。

2021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已超过42%,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居民2.3个百分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广大农村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阔步向前。

——把百姓安危冷暖放在心头。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的6.8级地震,牵动人心。从中央到地方,救援行动迅速展开。一批批消防救援队伍、武警官兵、医护人员投入抢险救援一线,全力救援受灾群众。

2022年9月6日,阿坝森林消防支队汶川大队队员张自立抱着一名从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疏散出来的2个月大的婴儿。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如今四川省震区当地转入过渡安置及恢复重建阶段,安置灾民、解决供水、学生复课……灾区生活生产秩序逐步恢复。

今年3月以来,具有强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迅速蔓延。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启动多条技术路线疫苗研发,全民免费接种疫苗,从严从细抓好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我国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

2022年7月13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街道一处新冠疫苗接种点,医护人员为一名86岁的市民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复兴号列车开上雪域高原,基本医疗、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3.6亿人、10.4亿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桩桩民生实事稳步推进,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

临近饭点,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义井镇徐巷社区党支部书记陈苏娟就忙活起来,对照着墙壁上张贴的菜品提示单,逐一核对着社区老人们的餐食。

今年5月起,安徽部署推出包括“老年助餐服务”“安心托幼”等在内的10项暖民心行动,把老百姓“盼的事”变为党委政府“办的事”。

确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予以税收优惠,及时出台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等一系列举措,部署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扩面增效举措……一项项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的举措,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党和政府一直都是把老百姓的‘关键小事’当成‘头等大事’来办,相信党的二十大会带来更多民生福祉。”陈苏娟说。

使命催征,新航程再出发

9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二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逐梦太空,再次刻印下奋斗者的足迹。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发展进程迎来了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踏上新征程,我们要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

太湖深处,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三山村,民居错落有致,岛畔植被郁郁葱葱。

作为太湖中一处岛屿湿地,三山村早期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自从2014年苏州实施生态补偿政策以来,三山村累计享受湿地生态补偿达1110万元,主要用于开展湿地保护和发展村级经济等。

“村里的环境跟以前比真是大变样,村民发展生态旅游的收入也越来越高。‘鱼米之乡’在新时代有了新面貌。”三山村原党支部书记吴惠生说。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在创新发展中激发不竭动力,在协调发展中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开放发展中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在共享发展中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持续回答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问题,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展现新气象。

踏上新征程,我们更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江淮大地,稻菽翻浪、生机勃勃。

2022年6月28日,徐淙祥在安徽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察看小麦样品。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守望着地里长势良好的秋粮,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充满期盼:要多培育一些优质高产品种,带动乡亲们多种粮、种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多出力。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在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基础上,今年全年粮食产量将再次实现1.3万亿斤以上目标。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加剧,我国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加快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形成有效抵御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的“防火墙”;着眼长远夯实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5G、基础软件、工业母机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加快……我国坚持底线思维,打好战略主动战,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中稳步前行。

踏上新征程,我们要锚定高水平开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力与信心不断增强——

还有一个多月,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筹备工作正稳步推进,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回头率近90%。

2022年9月16日拍摄的第五届进博会倒计时50天暨第六届进博会签约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我们是中国发展和开放的见证者,通过进博会的窗口,我们也是中国机遇的分享者。”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神州万里,丰收的田野硕果累累,高速铁路网上列车风驰电掣,“千年之城”雄安拔节生长……伟大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天安门广场上,不少游客围着18米高的巨型花果篮拍照留念。篮体上标注的“祝福祖国”“喜迎二十大”大字,贴切地表达着人们此刻的心情。

2022年9月27日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祝福祖国”巨型花果篮。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人民共和国的明天,必将更加富强!(记者齐中熙、吴雨、申铖、王俊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