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疫后重振看湖北 | 武汉,满血复活

2021-04-08 17:52:16  来源:新民周刊  责任编辑:周冬

阅读提示:从2020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断崖式下跌40.5%,逆袭到全年经济总量突破1.56万亿元,重回全国城市前十。这是武汉复苏的奇迹,更是中国发展的奇迹。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作为全国封控时间最长、重启时间最晚、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城市,一年前的武汉在经历疫情的严峻考验后,终于在4月8日这天迎来解封时刻。

封城、重启、重振……经济断崖式下跌的武汉接受洗礼后,步步坚韧,步步坚定。解封一年,九省通衢复产复兴,一家家新经济企业鱼贯而入,一栋栋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这座“英雄城市”浴火重生,满血复活,成为中国经济疫后发展风向标。

去年为武汉加油,今年为武汉点赞!

武汉的“翅膀更硬”了

去年4月8日的清晨,武汉解封后的首架出港航班从天河国际机场的跑道上昂首腾飞,飞向南方温暖的三亚。执飞这架MU2527航班的东航武汉分公司的机长毛霖和乘务长郭宾雪,至今没有忘记那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时刻。

“经历了封城那段时期的停飞,我们整个机组为了这次首航进行了反复的演练,目的就是一个:确保复飞的安全。” 郭宾雪说,“复飞之后,对机组工作的标准和要求更高,以前正常情况下的安全运行保障,现在是疫情常态化情况下的安全运行保障。如今我们全程都要戴口罩,之前甚至还要戴防护镜,如何让旅客从我们的眼睛里感受到温暖也是我们不断训练的过程。”

如今毛霖和郭宾雪的工作节奏已经完全恢复到疫情之前,甚至更快。“开始那段时间,我们的航班计划表上只有十几个航班,可能一个航班上也就几十个旅客,甚至还出现几个人这样的情况。但到现在,每天正常航班计划有长长的一串,运力的增加非常迅速,满客的航班也经常出现。”郭宾雪说。

“比起以前执行航班的准备,现在多了一项内容,就是每天晚上要拿到全国各地的防疫清单,了解各地的防疫要求,并一一落实到位,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旅客下机困难和公司运行上的困难,这对我们工作增添了难度。”毛霖告诉记者,他去年飞行了800 多小时,已经逼近了900小时的上限,今年前三个月他也已飞了230多个小时。“其实以前都没有这样忙。”

东航武汉分公司市场部人士介绍,从解封复飞后的一天6个航班,到次月的一天11个航班,到如今公司每天进出武汉的航班达到140个左右,航班量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5%,客座率也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九成。

另据湖北机场集团的数据显示,武汉天河机场去年9月国内客运航班就已达到2019年国内航线同期水平,而在刚刚开始的2021年夏秋航季,武汉天河机场日起降超过了580架次,较2020年冬春季又增长了12.1%。同时,武汉机场携手各航司大力开拓国内航空市场,“破历史纪录”新开敦煌、嘉峪关、武夷山、张掖、中卫、凯里、梧州、万州等12个国内新航点,单航季新增国内航点数量创历史纪录。国内通航点大幅增加,到重点城市的航班密度明显提高,武汉的翅膀,变得更硬了。

武汉民航的复苏之势,同样在其他交通领域呈现。武汉的三大火车站客流量逐步提升,并在去年十一黄金周创下新高,据武汉火车站统计的数据,2020年9月28日到10月7日武汉站共发送旅客118.5万人次,日均11.8万人次,其中高峰日10月1日发送旅客14.5万人次,再次刷新武汉站建站以来客流量及单日发送客流量的最高纪录。恢复全线网运行的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再度人潮涌动。

今年武汉市要继续夯实交通基础,基本建成武阳高速、武大高速、铁水联运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天河机场第三跑道、武天高速、武松高速等项目;加快建设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硚孝高速二期、绕城高速中洲至北湖段改扩建、天河机场T2航站楼改造等项目;推进城市圈大通道北段和南段、簰洲湾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按照计划,到2025年,武汉要基本形成铁路客货运双枢纽、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门户、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的“四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天河机场雄鹰展翅,高铁城铁畅行大地,高速公路车流滚滚,长江汉水汽笛声声,省际班线有序发车……交通是城市的动脉,交通动起来,城市的血液就活起来。曾经断流的武汉交通,恢复了血液流动,血管也成长得更为茁壮,为这座城市的复苏带来了勃勃生机。

工业经济逆势复苏

作为华中乃至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重镇,武汉封城的那段时间,汽车业停工停产,处于最黑暗的时刻,总部位于武汉的东风集团下属车企受创最深。

如今位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风本田二厂总装车间,曾经因疫情按下“暂停键”的生产线一片繁忙景象。整车安装流水线上,一辆辆新车不断下线,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人们戴着口罩,相互之间保持着安全距离,紧张忙碌着。封城期间,东风本田面临绝境,停工停产达50天之久,每日损失达5亿元之巨。更难的是,在白热化市场竞争下,东风本田去年2月未发出一辆车,旗下经销商连续多日无车可卖。

但在复工复产之后,东风本田全力运转、全力以赴,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客户服务的同时,仅用时26天便实现从日产20辆提升到3000辆,最终用10个月时间实现全年销量超过85万辆,同比还增长了6%。

“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失去的市场找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东风本田在这一年里,成为了武汉车企复兴的表率,也是武汉工业经济复苏的缩影。

2020年,武汉的重点行业在解封后持续回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9年下降6.9%,但比一季度收窄32.8个百分点,其中12月当月增长12.1%,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并创年内新高。

“经过疫情淬炼,武汉将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疫后重振的强大势能,经济复苏态势强劲。”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正在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全力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三个世界级万亿产业集群,担当国家中心城市。

这一年,互联网经济也为武汉的复苏增添了强劲动能。随着阿里巴巴华中总部落户武汉,众多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研发中心密集进入武汉。包括BAT和字节跳动在内,我国多家排名前列的互联网公司华中总部或第二总部已落子武汉。目前,除了位于江夏的腾讯武汉研发中心和位于武汉经开区的百度人工智能科技园外,仅光谷片区就有50多家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或研发基地。

一批领先全球的高科技产品因为武汉“第二总部”而打上武汉烙印。2020年9月,联想全球首款5G折叠屏手机在武汉下线。在武汉经开区人工智能科技园,百度旗下阿波龙、新石器等型号无人车也在忙碌地进行各种智慧园区测试与运营。

国际巨头抢滩武汉商圈

“解封”重启后,作为现代城市繁荣的标志,武汉各大购物中心、商场逐步迎来了疫后复苏。从去年3月底开始,武汉商业龙头老大武商集团旗下武汉国际广场率先恢复营业后,武汉的众多商业体相继恢复营业,活力再现。

随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点赞地摊经济后,武汉的地摊经济一时间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保成路夜市、江汉路夜市、光谷、汉街等商圈地段,道路两边摆满了地摊,成为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去年进入三季度后,武汉商业市场回暖加速,十一期间迎来江汉路步行街开街,依然是武汉年轻人最爱逛的商业街之一,现场人山人海。

这一年,“首次”、“首发”、“首店”等,成为武汉商圈高频词汇。如果把商业零售比作娱乐圈,那么首店就是“顶流”。事实上,作为目前消费领域的高频热点,首店首发经济为各地消费扩容升级提供着新动能。首店首发不再是北上广深的专利,积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武汉,正成为分羹首店首发经济的有力竞争者,也打破了多年以来武汉商业以中档业态为主的格局。

3月25日,武汉恒隆广场开业,共有40多家重奢品牌聚集于此,其中首次进入华中的旗舰店有26家。这些“首店”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一睹“芳容”,网络社交平台小红书显示,开业首个周末,不少网友都去打卡了意大利顶级巧克力品牌Venchi华中首店,有网友说:“以前只在上海吃过,念念不忘,这次终于等到武汉的门店开业了。”

武汉消费者的“买买买”能力,是各大商业巨头的抢滩的信心所在。2020年,虽历经56天停业,武商MALL销售收入依旧突破100亿元,稳居国内购物中心前三名。去年10月,路易威登将旗下《SEE LV》全球最大巡展的首站放在武汉,凸显其对武汉商业市场的重视。路易威登销售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起,该品牌武汉国际广场店已连续三月销售破亿,单店销售额排名全国第六。

据悉,今年,武汉计划引进和培育国际国内首店100家以上,成为更多全球新品名品首发地。除了刚刚开业的恒隆广场主打多家首店入驻以外,4月,K11购物艺术中心I馆开业,多家“华中首店”也将一一亮相;华润万象城预计年底开业,将引进420多个品牌;北京SKP也将以升级改造武汉存量商业地产的方式进军武汉市场。

抢滩、换新、出圈,武汉商业新世纪呈现出群雄逐鹿、百舸争流之势。

文旅兴旺游客如织

3月底4月初,武汉大学和东湖畔的竞相绽放的樱花最是迷人。去年,全国各地医疗队驰援湖北战疫,匆匆来又匆匆去,彼时樱花烂漫却无暇欣赏。而今樱花再开,不少外地援鄂医疗队的医生护士共赴武汉,圆一次去年的樱花之约。

几十位曾经的武汉病患和金银潭医护人员在金银潭医院门口,迎接他们久违的、思念的伙伴、战友、恩人。武汉大学为迎接援鄂医疗队赴约赏樱甚至专门铺上了红毯。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的三位宝山医护人员,在赴武汉赏樱之时,还参与了上海樱花节组委会举行的沪汉两地联线直播。

与此同时,纷至沓来的全国游客,让武汉成为春天里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武汉开展的“相约春天赏樱花”赏花游活动火爆异常。据携程平台统计,3月3日—21日,武汉樱花搜索量暴增1063%,全市景区门票、酒店、机票、火车票预订量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30%、19%、6%和13%。“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3月的小包团客源增长了三成,外地游客来汉赏樱意愿强烈。”星级导游杨飞虎介绍。

在武汉著名的赏樱地武汉大学、东湖樱花园,每天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流连花海。3月20日至21日,东湖樱花园游客量达11.5万人次,约六成为外地游客;相邻的武汉大学樱花又成为国内春天看花的“人气王”,不仅现场看花人流如织,而且各路云赏樱直播大吸流量,热闹非凡。

赏樱的火爆,让人们再次看到了武汉文旅业在这一年蓬勃的复苏。

武汉市文旅局的数据显示,去年4月—7月,武汉发行消费券5亿元,其中用于文旅消费补贴8000万元。惠民旅游年卡发行以来共售出243万张,实现出游游客1361万人次,带动相关消费27.2亿元。去年8月—12月,“惠游湖北·打卡大武汉”期间,武汉全市A级景区免费向全国游客开放,同时出台各种奖励政策,鼓励旅行社“引客入汉”。活动期间,全市参与活动的44家景区共接待游客2148.74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7.47%;全市星级旅游饭店营业收入从10月起实现正增长,四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17.1%。全市旅行社累计接待来汉过夜境内团队游客280.396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5.4倍。武汉旅游市场快速回暖。

去年,武汉对剧场剧院引进高品质文艺演出给予政策奖励,持续举办琴台音乐节、武汉国际杂技节、中华戏曲艺术节等大型文化节会,引导了文旅产业高品质发展。同时,一系列全国知名品牌文旅活动,譬如中国好声音总决赛、华语青年电影节、“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王者荣耀全国大赛等,吸引了大批粉丝来汉。今年4月,赖声川导演的明星话剧《如梦之梦》将全国巡演首站定在武汉,又吸引了各地剧迷抢票来汉。数据显示,2020年武汉市规上文化企业逆势发展,实现营业收入2098亿元,同比增长7.6%。

4月1日,武汉两江游览恢复了游船餐饮航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登上两江游船,观看全国体量最大的天然景观灯光秀——长江灯光秀。长江夜游已经成为武汉都市旅游核心品牌,目前武汉的长江游船增加到12艘,其中知音号游船上演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常常一票难求。

今年3月,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招商引资大会上,共签约38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609.06亿元。就在近日,武汉又获文旅部授牌,成为首批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之一。这个“国家级名片”和招商引资的成果,无疑将给武汉文化和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动能与契机。

中国疫后发展风向标

武汉解封后的第三天,全市10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复工,总投资达1865.7亿元。去年在武汉,1326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面复工,赶上全国、领跑全省。去年以来,武汉坚持新发展理念,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70个,总投资超过1.1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站在武汉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围绕“水”“船”“帆”等与武汉这座城市相关的文化元素修建的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大厦,将是汉口滨江的第一高楼。在武汉北部的长江新区,对标浦东、雄安,融创中国联手武汉城建集团将在这里打造一座甘露山文旅城,目标设定是一座世界级的一站式文旅“巨无霸”。

在临空经济区,绿地集团投资的天河国际会展中心,是武汉有史以来单次供地规模最大的项目,也是全球已披露室内净展面积最大的会展项目,几乎等于3个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往东南看,新兴科技势力龙腾虎跃的武汉光谷,互联网创新教育企业猿辅导投资40亿元,正在建造一座集科技研发、创新、运营于一体的教育科研中心,打造国际领先的高科技办公建筑标杆。去年12月,在建的武汉东站全面完工,成为武汉第四个火车站、武汉市第18个铁路客站。武汉的第十一座长江大桥青山长江大桥也在去年12月正式通车,武汉的四环线也随之画圆。

这些拔地而起的标志性建筑和重大项目,是武汉经济重振的见证,也是武汉寻求发展加速度的最好例证,是企业看好武汉发展前景的信心体现。

武汉经济早已走出了疫情的阴霾,实现了逆风翻盘,从2020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断崖式下跌40.5%,逆袭到全年经济总量突破1.56万亿元,重回全国城市前十。这是武汉复苏的奇迹,更是中国发展的奇迹。

江汉关悠扬的钟声从未间断,烟火气回到了这座英雄的城市。伟大抗疫精神注入到这个城市的基因里,注入到武汉人血脉中。

春日的烂漫樱花是象征和窗口,人们在武汉看樱花,也是在看中国。人们在武汉读懂了中国之治,在武汉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向心力和意志力,在武汉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巨大潜力,在武汉也看到了国家、民族的生机勃勃和生生不息。(记者 刘朝晖)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