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武汉“醒了”

2020-03-26 09:58:25  来源: 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李雅兰  

◎ 吴岩 科技日报记者 刘志伟

春雷轰轰,车间忙忙。

“暂停”两个月后,江南江北同沐春光、迎春雨,武汉重启模式按下“快进键”。

3月25日早上5点30分,武昌火车站综合体处,518路载着6名乘客驶出,成为当天从武昌火车站首发的第一辆公交车。随后,538、402、577等公交线路车辆陆续启动上路。即日起,武汉恢复部分公交线路运营。

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双线发力”。根据防控形势的变化,武汉正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努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点对点”接员工返岗

“产能没问题,现在复工了70%。”3月25日,位于蔡甸经济开发区的伟巴斯特武汉分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戴着口罩,有序操作,“3月17日正式复产,订单量与往年同期比,有所下降。”该公司总经理葛凤臣说。

作为全球百强汽车零配件供应商,伟巴斯特占据全球50%的汽车天窗市场。武汉工厂年产量170万台,每两分钟就有一台全景天窗下线,产品供应上汽通用、神龙、戴姆勒克莱斯勒、吉利等中外品牌汽车商。武汉分公司是蔡甸区首批复工企业之一。

“开发区相关部门组织了4次‘点对点’专车接员工回来,解决了大问题。”葛凤臣说,多数员工春节期间不在武汉,获批复工后,蔡甸经开区安排专车到襄阳、随州、咸宁、孝感帮企业接员工,目前,已有150多名一线员工返岗上班,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据介绍,伟巴斯特武汉分公司为返岗员工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进出厂区均要测量体温、消毒,每天发放3个口罩,并准备好临时住房、提供一日三餐,确保工人复工安全无忧。

“把疫情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3月25日下午,雨后初晴。

由中铁大桥局施工的江汉七桥工地上机器轰鸣,这是武汉首个复工的桥梁工程。

焊接、吊装、测量,工人们戴着口罩紧张作业。中铁大桥局江汉七桥项目部经理刘生奇介绍,3月20日项目获批复工,123名工人通过自驾、“点对点”包车返岗。项目部提前储备医用口罩6000个、消毒液900升、酒精100升,严格执行防控要求。

江汉七桥为钢桁拱桥,跨越武汉市汉阳、硚口两个区,距下游知音桥1.2千米,距上游古田桥2.6千米,全长约2.754千米,主桥长672米,设计双向8车道,桥面宽52.5米,将是汉江上最宽的大桥。

该大桥总投资22.8亿元,已完成投资14亿元。建成后,将武汉硚口、江汉、东西湖、汉阳和沌口五个城区工业园区域进一步有机连接起来,促进汉口汉阳一体化发展。目前,项目库存钢材等物资可满足20天生产,项目部已联系国内相关供应商,确保一周内陆续到货,保障工程不停工。

“加紧组织建设,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武汉市城投集团公司江汉七桥项目现场负责人梅建松说,公司和项目部正积极联系,3月27日之前将另外100多名工人接回工地,全面复工复产,力争年内实现贯通。

光谷22条新政力推企业复工

“各位小伙伴,今天获批复工了!”3月25日中午时分,在光谷软件园上班的马威收到公司通知,同事们将陆续动身,29日之前返回武汉,下周一正式打卡开工。

“在家待得快发霉了,准备明天出发。”马威说,公司为大家准备好了酒精、洗手液等物品,安全复工有保障。

随着大批企业复工复产,武汉东湖高新区落实中央及省市相关精神和政策要求,出台22条应对本次疫情的支持政策,包含减轻企业负担、加强金融支持、创新支持、稳岗支持、企业服务等五方面,护航光谷10万家企业平稳抗疫,稳健发展。

政策提出,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自1月1日至6月30日,对光谷工业企业水价、气价均下调10%。对租用区属写字楼、厂房及人才公寓等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家庭(个人),3个月房租免收、6个月房租减半。

设立不低于2亿元应急转贷引导基金,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区属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费减免30%。此外,还将设立10亿元疫情纾困基金,以股权等综合金融服务方式重点支持区内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

为支持光谷企业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凡获得国家、省级防治新冠肺炎科技攻关专项应急立项的项目,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300万元补助。对从事新冠肺炎快速检测试剂、疫苗、创新医疗器械、特效治疗药物、应急设备等疫情防控技术产品研发的科研带头人及其团队,优先纳入“3551光谷人才计划”。

对与疫情防控治疗相关的诊断试剂、疫苗、新药、医疗器械等技术产品,光谷将协调加速进入防控产品应急审评审批绿色通道,助推尽快落地生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